绿林网

男孩(精装典藏版)读后感锦集

男孩(精装典藏版)读后感锦集

《男孩(精装典藏版)》是一本由J.M.库切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01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男孩(精装典藏版)》读后感(一):那些童年的失落与怅惘——读库切《男孩》

两个男孩,父亲母亲,父系母系两个家族......《男孩》是以主人公小库切的视角,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这是个虚实结合的作品,作品整体是虚构的,里面藏着若干真实的生活影子,你不必猜哪些是真的,猜也猜不着,毕竟,库切不是那么容易看透的。

故事比较平淡,没有什么波澜,只是对童年生活和思绪的回忆,但库切长于人性解剖的特点,仍依稀可见,比如那些童年的失落与怅惘,是很多读者童年的痛点。

比如母亲过分的呵护,有时会变成爱的负担。由于母亲把库切兄弟俩当成了生活的重心,小库切感受到了极大的心理压力,除了爱的桎梏,一想到要全身心回报母亲,也让他心存恐惧。由此,他想方设法摆脱母亲的照拂,摆脱这种过分的爱。

再比如学业优秀、行为规矩的小库切,从未尝过老师教鞭的滋味,也成了遗憾。当学生们交流吃教鞭的感受时,他成一个局外人,失去了和大家交流的机会,真恨不得犯点错,也挨两下教鞭,以求得融入同学的情境。类似这种纠结,你我都曾有过吧?

还比如恶作剧把弟弟的手塞到机器中,致使弟弟截去半个手指。弟弟从未就此责备过库切,但这种童年无法自控的暴力行为,成为库切一生的歉疚,对方越宽容,自己的负罪感反倒越深。

这些微观的情感,活生生反映了童年时代曾经有过的失落与怅惘,当年华老去,坐在炉火边打盹,仍会飘过心头,带来一声轻轻的叹息。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的愁,带着青涩的无奈,即使到了“识尽愁滋味”的时候,回想起来,犹带着春天的气息。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男孩(精装典藏版)》读后感(二):摘錄

摘錄: 一、事情總是這樣,總有什麼不大對頭的地方。凡是他想要的,凡是他所喜歡的,遲早都要成為一個秘密。他開始思索自己是不是隻能躲在地洞裏過日子,成了那種隻留一個通氣孔的蜘蛛人。蜘蛛總是要逃回洞裏,蟄居在通氣孔後麵,遠離這個世界。(他與周遭格格不入,開始幻想著那離群索居的生活,小心翼翼地對所有人掩藏著自己那注定不被認同的觀點與喜惡。) 二、因為自己未曾有過這樣的經曆,他設法在這種談話中插嘴。但他知道皮肉之苦不是自己最要命的心結。如果別的男孩受得了,他的意誌力可比別人強多了。沒法忍受的是那種羞恥。他怕的是羞恥,這可是最令他膽怯的,要是輪到他被叫出去,他會緊緊攀住課桌不放。這會招來極大的恥辱:這會使他崩潰,也會招致其他男孩來跟他挑釁。如果有朝一日輪到他被拎出來暴扁,受了奇恥大辱的他就再也不會回到學校裏了;最後走投無路就隻能自殺。(他有好多次幻想出來的自殺,這次是因為在對恥辱的恐懼的壓迫下而設想的自殺) 三、童年,如果說有一部童年的百科全書,那裏邊一定充滿了無憂無慮的歡樂時光,盡可在長毛毛莨和跑滿兔寶寶的豐美草地上撒歡,或者沉浸在壁爐邊的故事書裏。然而,童年的這些情景根本就與他無緣。他在伍斯特的生活經曆,無論家庭還是學校,除了痛苦地咬牙忍受,所謂的童年記憶就沒有別的了。(他天資聰穎,自尊心極強,天生的多麵性格,這些日日夜夜都在不斷魔祟著他的心靈,使得他注定與平靜祥和無緣)

四、她對他和弟弟的盲目的、壓倒一切的、犧牲自我的愛(特別是對他),讓他不能心安。他希望她別這麼愛她。她完全地愛他,也就意味著他必須完全愛她:這是她強加在他身上的因果關係。他永遠也不可能把她傾注在他身上的愛回饋給她。這種一輩子都得背負愛的債務的想法讓他動彈不得,讓他惱怒不已,所以他從來不吻她,也不肯讓她碰自己。當她受傷地轉身默默地離開時,他也有意識地硬著心腸,不向她屈服。(母親是他的守護者與支持人,但母親那無私的愛常常令他感到窒息,所以他有時會如同小霸王一般對母親頤指氣使,氣焰十分囂張。大概他看的過於透徹的原因吧,所以會表現出這刻意的冷漠、扭捏、惺惺作態的模樣,讓母親傷心,又讓身為讀者的我忍俊不禁。) 五、像這樣的男孩數以百計,數以千計,而成千千萬的女孩也穿著短短的裙子,露著她們細瘦的雙腿。他希望自己的腿也能像他們一樣漂亮。如果有這樣一雙腿,他也會像這男孩一樣幾乎腳不沾地似的馳聘而去。(他羨慕男孩的自然純真,自由自在,新鮮的身軀,純潔的心靈,而自己的內心則充滿罪愆、陰暗同欲念) 六、他不會去阿非利堪人的班級,相反,他在眾目睽睽之下平靜地走向停放自行車的車棚,推出自行車,飛快地騎車回家,快得沒人能追上。然後,他關上門,插上鎖,告訴母親他不去學校了,如果她跟他為難,他就自殺。(他嫌棄同時懼怕阿非利堪兒童的粗鄙淫穢) 七、他成了一個嬰兒。母親把他抱起來,揚臉朝前,挾在胳膊裏。他全身赤露,兩腿蕩悠著,腦袋掛下來;母親抱著他,走進了世界。她用不著看清前行的道路,隻消抱著他走就行。他麵前,她所向之處每樣東西都變成了石頭,隨之天崩地坼。他隻是個嬰兒,肚皮鼓鼓的,腦袋耷拉著,但他就是具有這種魔力。 八、在伍斯特,他總是帶著一種忐忑不安卻又不乏刺激的心態去學校,說真的,最可怕的結果無非就是他隨時可能暴露自己說謊者的麵目。但學校還是有著極大的吸引力:隱藏在平靜表麵下的痛苦、殘暴和深仇大恨,每天都會給他帶來新的啟示。他知道這有點邪門,那些事兒本來就不該發生,而且置身於那樣一種環境,他也顯得太稚嫩、太孩子氣、太脆弱了。然而,那種日子裏的激情和憤怒卻緊緊抓住了他,撞擊著他的心扉,以至渴望能有更多的經曆,還想從頭到尾地經受過來。 在開普敦,事情卻倒過來了,他很快就感到這兒是在虛擲時光。學校不再是一個發唄大怮的受難之處,不過是個縮至一隅的小世界,多少像是一個還算仁慈的監獄,他每天編織著課堂生活,自己也像是一個被編織的筐籃。開普敦沒讓他變得更聰明,倒讓他變得更蠢了。這意識讓他心裏湧出一陣驚慌。真実的他是什麼樣的,真実的這個“我”應該從童年的灰燼中升華,而不是像剛出生時那樣,老是一副孱弱而不發育的樣子。

對立:白種人、混血人、土著;阿非利堪人同英國人;美國同蘇聯;基督教同天主教、猶太教。

母與子——约翰,大卫,维拉。

《男孩(精装典藏版)》读后感(三):《男孩》

在销量和名气上,也许《男孩》是不及“外省生活场景”的第二部——《青春》的,但是相比之下,我个人更加喜欢《男孩》。

首先是因为我也是从一个小女孩成长起来的,有着不堪回首的往事和不齿言说的幼稚,然后在残酷和煎熬的成长路上一点点地开始认识这个世界。也许直到现在我看世界的视角依旧是相当肤浅的,那些深奥繁琐的知识由于我的有意无意而被我抵挡在外。从一方面来说我有着成熟的地方,但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又还只是个孩子。

库切描写的对象肯定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是成长的主战场,而家庭关系和个人的思想程度等众多因素决定了不同的心路历程。他和母亲还有弟弟是这个家庭的主干,此时传统意义上一家之主的父亲反而只能作为一个经济来源而存在,这也铺垫了他的父亲后来的颓废沉沦,可以说这跟我有那么一点相似。他是聪明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他能用看似近乎无人性的态度来回应母亲的爱就能看出来,这不是作为男孩幼稚的调皮,他心里就是想这样对待母亲,以切断母亲对自己施加的沉重的爱,那种爱让他不堪重负战战兢兢。爱是伟大的但同时又代表着监视和枷锁,没有什么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他心底肯定也渴望自由。他的父亲在书中的地位肯定是最低的,尤其是在最后一段描写父亲整天无所事事的状态,如果他的父亲一不小心自杀了,他当然不会阻止,而我肯定也会支持他的这个做法,这更让他决心走出父亲的失败的阴影,可是光是这样有多难,《青春》里就有特别详细的描写。有窝囊的前辈,急切地想要逃离,不惜做出许多努力,牺牲许多强忍心痛,最后发现也不一定能成功,想跳出一个圈子是多么不容易,出生的局限让人生充满了挣扎和失落,光是活下去就能折磨死人。他的母亲是家庭主妇,他也明白一旦成为家庭主妇她的母亲会为此牺牲多少,她不再有自己的生活,而他也不希望她有自己的生活,也许这是个报复的想法,家庭就是他的母亲唯一的生活了,而他和弟弟也是他母亲的全部了,如果母爱够深,他不断的言语中伤和对抗行为都能因血缘而消融,也许他永远都不能摆脱母亲的爱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家庭和学校大概也是成长场景的全部了,所以这段关系的描写我是很喜欢的,也许我和作者是不同的国籍不同的性别,但可以有非常相似的感受。

『他知道自己是个撒谎者,知道自己顽劣,但他不会改变。不改变是因为他不想改。他跟其他孩子的不同之处可能与他们母子间不自然的家庭生活直接相关,也跟他撒谎有关。如果他不再撒谎,他就不得不自己擦鞋,而且说话还须温文尔雅,做什么事情都得跟所有正常的男孩一样。如果是这样,他就不再是自己了。如果他不再是他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书中还有写学校生活,有写分数,可以说这点和我也有相似之处,看得出来他成绩很好,对考试的技巧掌握地十分娴熟,运用自如。『到年终他计算自己缺课的天数,几乎占了三分之一。可他仍是班上第一名。由此他得出结论是课堂听讲也不见得有多么重要,他待在家里一样能跟上。如果用他自己的方式学习,他都可以整年不用去学校,只是到期末考试时露一下脸就可以了。』 『老师们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全都在课本里,没别的。他不想因此而瞧不起他们,也不想借此瞧不起别的男孩。可事实上,老师有时暴露出来的无知真让他大皱眉头。他还是尽量提防着老师的目光。他注意听他们说的每一个词。但与其说是在听课,不如说是一种戒备,以免在心猿意马的幻游中突然被叫到,在全班同学面前出丑——“我刚才说什么啦?重复一遍我说的话。”』 『他确信自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异人。但他还不太明白他来到这世界上的使命。』关于努力与成绩之间的关系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两者其实关系有是有,但是应该不大,因人而异,当然好成绩必然有努力做基础但努力绝对不是唯一的基础,也不是最牢固的基础,我不止一次告诉自己如果不努力的话其后果会让我后悔的,但是每次努力的结果却是打脸,我想这跟心态有关,我以为我努力了就一定怎么怎么样就一定会有结果,这种想法其实是相当可笑的,我想无论怎样我都没有任何理由去骄傲,我的傲慢让我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使我的努力功亏一篑。我意识到了,也想避免这种高估自己的想法,可是每当努力过后,这种幼稚的想法又自然而然地在我的脑海中冒了出来,操控着我的狂妄自大,对于如何驱赶它我竟束手无策,任由它无所顾忌地在我心底滋生,然后让我处于一种虚幻的还未降临的快乐之中,等到我迫不及待地等待它到来的时候,它却逃之夭夭了,摆在我面前的只有更心碎的结果,远不及努力之前。于是我彻底放弃了这种不属于我的方法,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发呆了,用来思考整理电影和书籍带给我的思绪和感慨,用一部分时间来学习,但肯定不会很多,上课装作很认真但其实并没有听进去,课余时间能用的都尽量用来读书,于是高三的阅读量竟是十八年里最多的,也写了很多心里的感受,从前是从来不写的一是因为没时间二是因为没有思考这么多,最后的结果也终于走上了正轨。

我惊诧于库切虽以男孩的视角来看周围的一切,但其深度和广度都绝不是大多数男孩能与之比拟的,说库切是天才真是一点也不为过,天才struggle时丰富的内心活动是很好的精神食粮,没有累赘的景物外貌那些可有可无的描写,库切本人也不喜欢(书中有提到过),因为许多时候那些东西并不是关注的重点,而库切的书可以说页页都是重点,这几乎体现在了库切的每本书上,而我恨不得把每一页都用相框裱起来,很少能有几句废话。可能此时的我见识依旧有待提升,故《青春》里有比较多的书名作家名地名政治事件等让我难有很深的同感,而我所处的人生阶段也尚未达到《青春》里所讲述的那个阶段,所以更喜欢《男孩》似乎是现阶段必然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不过我也能隐隐约约地从《青春》里看见未来的我,更不意外我会处于迷茫不定的状态,因为此时此刻我也同样地不知所措。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