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九三年》读后感摘抄

《九三年》读后感摘抄

《九三年》是一本由[法]雨果著作,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6-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九三年》读后感(一):粉雨果

初识九三年是在高中语文选修课本,那一篇充满英雄气概的《炮兽》。最近又因为看了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受其影响买来九三年。初读,尚觉得这是一部很平淡传统的叙事小说,但随着对角色性格描写的深入,矛盾与反思随之诞生。雨果,我将其称作手持雷电的诗人,其语言之力度,排比之磅礴,叹为观止。他以呐喊的方式歌颂大革命,又以父亲或是园丁的视角反思大革命的残忍、对人性的抹杀。甚至,在小说将尽时,雨果借郭文之口,表达了对乌托邦的幻想,以及对大革命的必然性的肯定,对法国未来的憧憬。最近,刺客信条大革命,带一本书去巴黎,九三年,仿佛在相互呼应,呼唤着我,去探索巴黎的每一寸公民性的土地。

《九三年》读后感(二):光影交错,才见辉煌。

《九三年》,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874年,那时雨果因不满帝国复辟,被拿破仑放逐。在此期间,雨果创作了两部小说,一部《悲惨世界》,一部就是《九三年》。 《九三年》,指1793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国的第二年,也是整个法国大革命期间革命派与保王党争斗最为激烈的一年,随着这年年初法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意图复辟帝制的保王党人联合欧洲各个惧怕法国大革命的病毒流传境内的封建王国联起手来,在旺代煽动并发动叛乱,这是这本小说的时代背景。1793年不仅在法国决定着革命的走势,在全世界也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当年远在东方的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兴致未决,想以当年路易十四出访清国作为回访去法国转转,得知法王被斩首,法国实现了共和,吓得再也不愿跟外国人打交道。这也是促使清朝闭关锁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雨果在书中用两条线为读者引路,三个被农民军掳走的孩子,和三个领导人罗伯斯庇尔、丹东、马拉制下的共和政府的命运。雨果尽量现在第三者的立场,用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内心活动,以及作为创作者全景和先知式的批判,还原了那个波谲云诡、血雨腥风的1793年。 雨果在书中同时对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高于政治方面的、极度赋予诗意的、充满悲壮色彩的定义:“革命是“不可知神”的行动。渴望将来的人称革命是好事,留恋过去的人称革命是坏事。可不管怎样总得承认那造成它的力量。它仿佛是各种巨大的事件和伟大人物的共同的作品,其实它只是各种事件演变的结果。事件在消费,人们在替它偿付费用。事件在发命令,人们只是签个名字。八月是丹东,九月是马拉,正月换成罗伯斯庇尔,可他们只不过是书记而已。这些伟大文件的巨大而可怕的编辑有一个名字,叫做上帝,还有一个面具,叫做命运。” 1920年,法国导演艾伯特·卡佩拉尼和安德烈·安托万联合指导,将这部史诗搬上银幕,编剧栏里赫然写着早已过世的雨果的名字,只因忠实于这部伟大作品而改编的艺术创作,没法填入别人的名字。迄今为止,这是唯一一部改编成电影的《九三年》。 在摧残文明又使文明复兴的巨变面前,普通人对于判断某人某事的是非对错难免无力。这也许就是社会变革中存在的不确定的人心导向的因素,但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变革,都不可避免地发生重大人道主义灾难,这才是伟大事件中最让人痛心却又最让人无能为力的地方。要发生的事情总要发生,就像要爆发的风暴没人能挡得住。但变革之上应该存在让人崇拜的真理和正义,正如暴风骤雨之上那片始终布满星辰的天空一样。 光影交错,才见辉煌!

《九三年》读后感(三):在风暴最猛烈的时刻

“今天我开始写《九三年》(第一章)。在我的水晶屋里,眼前挂着查理的肖像和乔治和让娜的像。我拿出在巴黎买的新水晶墨斗,打开一瓶新墨水,将墨水灌进新墨斗中,我拿出一沓专门为这本书买的‘亚麻’纸,操起一只很顺手的旧笔,我开始写第一页。”在雨果的见闻录中1872年11月21日这一节,雨果这样描述开始创作这本小说的情景。在读完一本小说后,又在作家的见闻录中找到他当初创作时的感想或者见闻是一件有趣的事,阅读作品时,被里面的故事吸引,脑海中浮想着故事中的场景,读见闻录时,又仿佛自己走进了作家开始创作的那个屋子,站在他旁边看着他一个字一个字的写下整本小说。

1793年,可以有说是法国大革命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中,君主立宪制被推翻,法国成立共和国,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不消说,一大批贵族也自然在疯狂的革命浪潮的席卷下流亡各地。但是新成立的共和国岌岌可危,欧洲各国的封建君主看到法国皇族悲惨的下场,组成了以普鲁士为首的反法同盟准备进攻巴黎,而在国内,共和军和保王党的战争也没有平息,双方的冲突在旺代地区愈演愈烈,隐藏在旺代密林中的保王党军队背后还有英国准备趁虚而入。如此内外交困的形式,加上革命中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法国在这一年中尤为动荡不安。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从英国秘密回到旺代的保王党军领袖朗特纳克;共和军负责镇压旺代叛乱的总司令,同时也是朗特纳克的侄子,郭文;还有从巴黎被派来监督郭文的西穆尔登,他也是郭文最敬爱的老师。通过这三个人物所代表的不同势力以及观念的相互冲突,雨果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革命风暴最激烈时刻下的九三年。当然除了这三个人物外,还有其他辅助的人物也很重要,他们穿插在整个故事中,把一段段情节串联起来,甚至通过他们的手一步步的把冲突推向极致,这些人物有:从巴黎前往旺代的“红帽子”营;在战争中失去家庭,只剩下三个孩子的母亲佛莱莎;帮助朗特纳克煽动叛乱的阿尔马罗;林中的乞丐泰尔马克;在孔雀街酒馆密会商讨革命事宜的三位领袖丹东、马拉、罗伯斯比尔。

雨果的小说很多带有史诗性质,《九三年》也不例外,虽然故事时间仅仅局限在1793年这一年之中,但是我认为雨果对于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场景设置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小说的可读性的,而是赋予了它们深刻的代表性或隐喻性,使得描写这一年的故事却能够在更宏观的层面上向前向后辐射开来。

《九三年》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在海上;第二部:在巴黎;第三部:在旺代。从整个小说情节的发展脉络来说,第一部第二部其实只是铺垫,并且这个铺垫确实让人觉得有些过于刻意,两部总共占据了小说近一半的篇幅,作为故事主要部分的旺代地区两军冲突占了剩下的一半,所以如此大篇幅的铺垫往往会使得读者读了很久以后,虽然了解了革命的背景,但是从整个故事层面上来说还是会觉得不明就里。如果用我们现代小说的视角来看待这部小说的话,会发现其中有太多的描写的段落,不论是对于客观事物也好,还是对于一个场景也好,雨果都可以进行大篇幅的描写,这些描写除了客观描述外,无疑也会加入一段段阐释性的话语,最明显的体现这一点的就是第二部中“国民公会”这一卷,从142页到146页,完全都是对于国民公会会场这个具有非凡意义的事物的描写,从它的历史到外貌再到其中的党派(在写到党派时甚至大篇幅的列出了各党派的代表人物和事迹)再到对其历史意义的赞美。而从故事层面来说和上一卷相衔接的部分只有165到171页。无疑,读者在阅读这一卷时是需要一定的耐心的。除了这一卷,大篇幅的描写还有第一部第一卷第二卷中军舰上大炮滑脱的场景描写;第三部第一卷中对于布列塔尼森林到的描写和对城堡的描写、第三卷中对于《圣巴托罗缪》这本书的描写;第七卷中对于处刑前的场景描写。

在《九三年》中,还可以看出雨果对于描写宏大的、非凡的场景的驾驭能力,可以说《九三年》这部小说最精彩之处就是雨果设置的一个个宏大的场景,这些场景的戏剧性不仅让读者读起来感到深深的震撼、同时这些场景也具有隐喻性传达出雨果对于法国大革命的看法。这些关键场景在每一部中都有。

第一部里有三个,一个是第二卷军舰大炮滑脱的场景,也是第一部里最为关键的,一个滑脱的青铜大炮像一个野兽一样不受控制的破坏着军舰,杀死每一个想阻止它的人,这艘倒霉的军舰外有海上风暴,内有横冲直撞的大炮,可以说完全就是大革命中法国所处环境的真实写照。另外两个就是三四两卷中朗特纳克在林中高山上的场景,一个是他在山上看见疯狂摇摆的警钟但是听不见一点钟声,另一个是他在山顶亮出身份后,原本他以为向他冲来的几千共和军人齐刷刷的变成了保王党军队匍匐下来,两个都是为了塑造他的形象设置的,但是颇具新意,尤其是看见的警钟和听不见的钟声。

第二部中的关键情节我认为也是整个小说最具戏剧性的一个,就是第二卷:孔雀街的一家酒馆里罗伯斯比尔、丹东、马拉三人的秘密会议,三个人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又是大革命中领袖级的人物,这样一个颇具真实性场景的设置无疑可以瞬间吸引读者,三个人的观点和性格在直接的对话描写中展露无遗,这还不够,最后西穆尔登居然也加入了这场会议,真实和虚幻相互交融,雨果大胆的设置让这个情节颇为成功。

第三部因为是小说的主要部分,所以这样的关键情节也更多。一个是第二卷中对于三个孩子的描写,也许有人认为这不算是关键情节,但是在93年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份中,花如此大的笔墨去描写这三个可爱孩子,其中反差引人深思,并且3这个数字的设置也让人浮想联翩,毕竟在孔雀街酒馆密会的也是三个人,其实,孩子与母亲的设置是可以看出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的。第二个就是三个孩子对于福音书的破坏,这种破坏被雨果写的如此细致,如此严重,并且罪犯就是那三个不懂事的孩子。无疑,这个情节所反映的和第一部中大炮的设置一样,三个孩子象征着革命中疯狂的人们,福音书就是法国古老的风俗与传统,一切都在革命中被彻底的破坏了。第三个是朗特纳克被抓后在地牢内发生的事,包括他为了斥责郭文而发表的长篇大论,包括郭文和西穆尔登的辩论,我认为最后的胜利者是郭文,雨果通过他的话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公道或是人道的问题。1793年,大革命如火如荼的进行,政治观念像鸦片一样侵蚀了人们的头脑,一切问题似乎只有是与不是两个方面,在小说一开头这个残酷的问题就被摆了出来,红帽子营在森林中遇到带着三个孩子逃难的母亲,一句:“你的政治观念是怎样的。”瞬间显示出了那个年代的疯狂与无情,以至于好半天后那位母亲才在惊恐中被大家接纳。这种人道主义精神,正是雨果创作后期的伟大之处。第四个就是小说最后对于行刑场面的描写,雨果制造关键场景,运用象征手法的能力得到直接体现,隔着一条鸿沟,山上破败的阴森森的古堡和平原上渺小崭新的但是十分冷酷的断头机相互对视着,这是君主制度和大革命的对视,荒谬的是,被处决的人就是因为人道主义而触犯法律的郭文。

列举了这么多关键情节后,不难看出,相比于其他的或是现代的小说只有一个或几个高潮部分来说,雨果的《九三年》可谓是高潮迭起,跌宕起伏,这就是我阅读这本小说最直接的感受,与革命风暴最猛烈处十分契合。所以这部小说读起来和感觉是很不一样,大篇幅的描写和铺垫、高潮迭起的情节、宏大又精致的场面与深刻的象征意义构成了一部史诗应该具备的要素。

《 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他也对这部小说十分看重,读完小说后,在见闻录中一探雨果的写作状态也很有趣。

1873年5月10日:“我出了点事,一个刺扎进我的脚跟,我不得不坐着写书,原来我一直是站着写的,我尽量不停止写作。”

6月9日:“今天6月9日,十二点半,我在楼下的工作间完成了《九三年》我在那里已经写作了八天左右。我还剩下修改小细节的工作要做,这要花十五天左右。我写信给维克多、瓦凯利和莫里斯,告诉他们我完成了《九三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