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先知机器》读后感100字

《先知机器》读后感100字

《先知机器》是一本由邓思渊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2,页数:4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先知机器》读后感(一):【须叔试读】寻找你在这个世界的使命

这是一部关于编程程序员的冒险科幻小说,但是单看这本书的厚度,科幻作家邓思渊真的是高产。刚开始入手的时候,是从一个编程厉害的警察开始带入这个冒险的世界。就如编剧导演张小北所说的那样,“即使抛开科幻元素,《先知机器》也是一个非常精彩的高科技冒险故事。”小说中出现的悬疑情节也是很多侦探小说所不能达到的,而且还是一个科幻小说。

关于黑客的电影,最有名的就是《黑客帝国》了。而这部小说中出现了一个来自几千万年以后的人送来的一个预言机。而最开始是被周逃所拥有,单单靠这个预言机,周逃可以拥有十辈子都花不完的钞票。它可以轻松进入银行系统在自己的账户上给自己的余额加上好几个0.但是周逃没有这样做,而是通过最简单的炒比特币也叫挖币来挣到远比自己能力赚到的钱。

故事一开始,我们跟随作者的层层讲述,带领读者我进入一个互联网的高光时刻。还有出现的机器士兵的追杀,原来这一切都是来自未来的机器想要统治人类。而小说中出现的解密游戏——ACLU,是一位女高中生林迎推荐给周逃的,根据这个线索。故事来到了一个程序员都喜欢的场景——打游戏。很多关于互联网犯罪小说,都是以直播或者打游戏为切入点。好像程序员与游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小说中这个博士黑客高手孙远,看代码的速度飞速得让人吃惊。从解密游戏中,李迟和孙远挖掘到了游戏开发公司烛龙的才是幕后操控人脑的黑手。当预言机出一道神谕以后,没有任何可以解释的东西,只要按照它的指示操作就可以了。没有原因和解释的空间,这台世界上最强的计算机在周逃的手里,打开一个通往宇宙的道路。

而小说故事的最后,李迟、孙远、林迎、周逃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完全可以利用时间机器进入另一个时空开始新的战斗。当科技高于人类的认知能力时候,我们只要遵循神谕的力量就可以完成任何事情。但是人生的不是用来完成的,而是体验。当我们踏出一步路不知道下一步路在哪里的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始终保持着好奇和孩童般的眼睛,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

然后在最后,想说一点题外话。据说编程高手们都有一个武侠梦。而小说中的人物名称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李迟、孙远、周逃、林迎、彭迹、郑返、,再一看看这些名字就有画面感,这是不是汉字语言的魅力呢,然而代码也是一种计算机语言。

《先知机器》读后感(二):【须叔试读】当未来世界不被人类掌控

你有没有那么一瞬间考虑过未来三年到五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就像2019年12月份以前,我们并不能想象到未来三年我们会因为一种病毒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失去自由失去至亲的人。假如我们乐观的考虑一下未来三年的世界,我们会有一些预知吗?并不会,未来世界会是怎样的,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并不能了解到,如果能预知未来这对现实世界的我们来说简直是胡闹。 我读了一本书,一本科幻小说《先知机器》,这本书从周逃和李迟/孙远的视角描写了一个又一个惊悚科幻的故事,这是一本有关未来的科幻小说,在这本书里未来会有怎样精彩的故事呢? 周逃的一生都在逃离,小时候想要逃离严肃的父母,事业失败后想要逃离以为可以避风的家乡,后来一直在逃离“那个东西”,逃离网络犯罪警察的追捕,逃离美国FBI的追捕,在逃离的过程中,发生了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那个非人类外表如陶瓷般的机器士兵,那个可以一语成谶的预知机还有那个有点神秘的高中女生林迎。 在这本书中作者描述了很多科幻惊悚的故事情节,疯狂玩家在回忆闯关谜题时出现癫痫的状态,李迟和薛连同样进入过虚幻的梦境,孙远意识的消失,薛连无意识的打死队友金,林迎在进入地下空间时摸了那台看似很普通的机器,随即进入一个非现实的科幻世界,这些连科学都无法论证的事情却一一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当网络犯罪警察和美国FBI组织接到停止调查周逃案件的几个月以后,有一种新的设备发售上市,这种设备可以让使用人丧失瞬间的意识,而跟这种设备紧密联系的时一种叫做ADCU的游戏,这个游戏与设备慢慢的操控着人类的大脑,而世界也渐渐被这个机器控制。

周逃背负着改变世界与人类命运的神秘使命与各方势力周旋着。在故事的结尾,周逃说了一句,我不走了,我要留在这里,彻底结束了逃离。 这个科幻故事描写的背景是三年后的北京,让身在北京的我有很强的代入感,相信同样在北京的小伙伴也有这样的感受。 三年后北京实现了自动驾驶,主要道理上都安装了5G基站和信号装置,也许那个时候的北京真的实现了大部分的人工智能,更多的生活方式被机器操控着,人们会失去更多的动手能力,也许也会因为痴迷与网络游戏而丧失语言能力。 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人工智能,全息时代改变了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在这种改善中人们也失去了一些什么,付出了什么。 这本科幻小说的作者邓思源是一位高科技公司的产品经历,所以这本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科学用语,对于我这个接触很少科幻作品的读者来说,有点认知困难,但是故事情节很是吸引人,表面上看似普通的商场/办公楼地下却有着不一样的天地,这奇特大胆的想象真的吸引我一直读下去,当我看完最后一页合上这本书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先知机器》读后感(三):【须叔试读】本土技术流科幻

这本《先知机器》,看了几页就知道,这又是一本我一定要看的书。不用说早就在豆瓣上关注了作者,光是“机器”这个词就已经很惹人喜爱,而且令人好奇,它是怎么个先知法呢?中间人攻击,RSA,单向函数,公钥和私钥,量子计算机,Shor算法,希尔伯特空间,图灵停机问题,自我指涉……不管怎么说,这些词实实在在地构成了这本技术流小说的一部分底色(另一部分则是那些超现实的奇观吧!)。作者非常信任读者,就没打算解释这些都是什么意思。我之前看过讲互联网犯罪的《网内人》,讲密码的小说《编码宝典》,讲密码的科普《码书:编码和解码的战争》,尤其是让我对密码和机器开始感兴趣的《艾伦·图灵传:如谜的解谜者》。如果没有这些垫底,可怜我一个学医的,看《先知机器》可能要少一些阅读乐趣了。不管怎么说,肯定比不上相关专业的人,他们一定会在确认这本书理论上的可靠时感到更多的乐趣吧。

首先我要说这是一本阅读体验很好的小说,本来想着一天看一点,一周读完,结果看着就停不下来,不得不说是个本事。我认为这本书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现实世界和超自然事件的强烈对比。本书的背景是几年后的北京,除实现了自动驾驶之外日常生活几乎和现在相同(也不是,还有本土赛博黑市呢?真是很有意思,古有千叶城里的伤心人,今有北京市场卖货人(?)作者在北京生活,细节非常真实可感的同时没有给人以啰嗦的感觉。而这一切都是超自然事件的铺垫。

本书是由追踪一场看似普通的网络犯罪开始的,却骤然出现了杀人如麻的机器人士兵,传送门,ACLU玩家发疯等情况,尤其是在计算中心、烛龙、“地下五层”出现的超出认知令人大脑过载的克苏鲁式经历,任何想要了解真相的人都会被不可名状的恐怖俘获。而且还有那种2001里看黑石碑的感觉,比方说开门时冰冷的触感,无限高无限远的空间,似乎无限长的楼梯……作者似乎非常喜欢在这样的事件之前特意描写环境是多么的日常,“普通”的市场,“普通”的玩家聚会,“普通”的技术员办公室……最后带给人的冲击自然非同寻常,看得人大气都不敢出一口。而ACLU游戏则像是在现实和超现实之间的一个过渡,一个很怪,很深不见底,又让人很想玩的游戏。上次看科幻小说这么大篇幅写一个游戏还是《三体》。

第二是叙事的节奏令人舒适。本书的节奏比较快,情况极速改变,新事物一个接一个抛出,悬念也一个接一个。神谕机,机器士兵,ACLU游戏,记忆缺失,操纵潜意识……最后竟然还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语言(这还不包括孙远不遗余力地插播的科技新闻)。随着故事层层深入,你唯一知道的,就是你现在不知道的事情又增加了。作者也会特意隔一段时间就总结一下你现在都(不)知道些什么东西,并将重要的东西在不同人的口中不断重复。对,多人视角也是一个特点。李迟/孙远的警察视角,周逃的逃跑者视角,还有口嗨loser郑返想要翻身的视角,美国人薛连的视角,来回切换,有些重要的场景会被一个人说一遍再被另一个说一遍,读者似乎恍然大悟了,又被更深的迷惑攫住。

第三是人物,其实我总觉得人物还是有遗憾的,但我想科幻故事如果没有多少正面描写,也要通过重大抉择去塑造人物。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面对强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活动,不同的反应,这样区分度就出来了。其实出场人物不少,名字还都是走之旁(我真是佩服作者),但是不会混淆,尤其是名字还与人物的命运相匹配,周逃在逃跑,李迟出场时就来迟了,郑返回到故乡(虽然最后知道其实……),彭迹踪迹难觅,林迎某种意义上说是来迎接……等等吧。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但是还挺有意思的。

不过科幻最重要的还是科学。除了刚刚第一段提到的那些令人心里一动的名词,这本书也勾起了一些查资料的欲望。(丢人啊,我看了本书之后,才去查比特币是怎么回事!)最感人的是啥?作者在后记里说了,核心设定时间机器超级计算机是有论文支持的,而且没有人写过。作者在解释这个计算机的原理时终于没有吝惜笔墨,我看懂了,心情很激动(?),谢谢作者。经由本书,我感受到了这个机器的奇妙。

说完优点还得说几点遗憾:

第一是刚才说的人物,区分度有了,不过说话的语气这种小事,有区别,但也不是特别大。作者有意塑造周逃这个角色,结果我喜欢的却是孙远、林迎。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为之付出努力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一种幸福。周逃也算是吧,但他一部分是被逼的。我不知道作者是否在塑造这个人物时想起了《三体》的罗辑,他也是被逼的,他前期和后期的人设也形成了对比,他也是执剑人,他肩上也担着风雨飘摇的世界,但是他比周逃可爱多了。(丢人啊!十年前我看了三遍《三体》,只是为了看一眼罗辑再看一眼罗辑)为什么?我一个外行也说不清楚。也许罗辑有同行衬托,也许罗辑的主观能动性更大,也许他实现了人性和神性的统一,也许他内心的撕扯更强烈?周逃太“被动”了,也可能是前期人设太不讨喜,而且他的“世界”太抽象。这就要扯出第二个遗憾了。

这本书我想评个7分,前半部8分后半部6分。因为战线拉得很长,透露的线索并不多,一次一次的重大事件就像平缓旋律上的强音,按理说应该在结局时达到一个最强音,但这个结局给人的触动程度并没有超越前面的重大事件。甚至有点前传的感觉。也可能,与前面挖的坑没有完全填上有关。不知道还有没有续作,希望有吧。我觉得周逃的世界太抽象,可能是因为世界的危机在最后两章之前没有特别直观的体现?一切都拖着拖到了最后两章。最后就那么结束,有点意犹未尽。

最后一个遗憾是……可能也不算什么遗憾,这本书没有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句子,也不对,有一句“寻找你在这个世界的使命”,挺好的,每一个主要人物都适合这句话。但是再就没有了。因为这个故事到头来没有那种世界观震动、类似于“头顶的星空变了”的感觉。非要说的话,那些克苏鲁式的体验是有点意思,李迟、孙远、林迎一行拷问真实和虚拟的那段有也点意思。那段让我想起了图灵说过的一个话,大意是你如果想知道一个人是不是在思考唯一的办法是成为那个人。

不过我个人感觉,总体上说,这还是一个怀揣着重要的东西的人逃,各方势力追的故事,就算他拿的不是神谕机,是个别的什么奇幻小说大杀器也行?不过时间旅行平行世界依然是重要的设定,不然整个故事不成立,所以,也还好吧!

最后的最后,林迎亲了周逃一下,我觉得,大可不必。(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