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与土地读后感锦集

人与土地读后感锦集

《人与土地》是一本由阮义忠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28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与土地》读后感(一):用镜头去唤起反省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资源,是农业安全、社会安宁、人民健康乃至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离开了土地,就像失去了水和空气一样,人类和社会将不复存在。土地能不间断地提供生命所需的物质基础,保障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因此,土地就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母亲,人们应像珍惜生命一样地珍惜土地。

《人与土地》读后感(二):学会看向暗处的眼睛

在阮义忠先生“乡愁三种”系列文集中,最令人惊艳的是《正方形的乡愁》,最值得细细品味的是《失落的优雅》,而最最厚重的则要数这本《人与土地》,也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不仅因为书中照片拍摄得精彩,而是这本书所选取的主题恰是作者内心深处最想表达的。

不论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乡愁,还是那些逝去岁月的优雅,其实都来源于土地,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同样土地也是最容易为人忽视的资源,乡村的发展令土地失去了原有的美丽,城市化则给我们远离土地无关紧要的错觉,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我们都在推拒土地,轻视土地。而阮义忠则恰恰要用手中的相机和自己的眼睛为我们展现土地的美丽与重要性。这一辑的主题都围绕着土地,分别是“成长”、“ 劳动”、“ 信仰”与“归宿”,仔细观看这四个主题你会发现这恰恰是人生中必经的阶段,作者是想令读者知晓,无论是在个人的成长与劳动过程中,还是我们的信仰与归宿,其实都归于脚下的土地,这是世界所赐予人类最质朴宽厚的礼物,也是我们的信仰所来之处,即使我们走过再多的平地坦途,住在多高的高楼中,依然不要忘记对于土地与泥土的依恋。

作者在序言中,认为自己所拍摄到的照片是老天给的礼物,在《人与土地》中作者又讲述着人与土地之间的联系,其实都是在强调一种对于天与地的敬畏,在作者所拍下的照片旁边,他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其中有与天地融于一体的老者,有虔诚的信徒,有敬天畏地的老妇,有与天地对话的达悟人,也有深信轮回因果的老妪,应该说,作者在记录时代风貌的同时,也是在为今时今日过度工业化的城市,保留一点对天与地单纯的信仰。

阮义忠先生自己在序言中坦诚想转向文字与绘画,他的文字也同样令人惊艳,这些简洁质朴的文字中蕴含着对于自然与人深刻的感情,以及对于人生与世界的感悟,其实不论文字、绘画,还是摄影,都是在变化与消失的过程中,凝练出那一刹那的感受。就像作者所说:摄影有时候就像双面镜,既映出对象的影子,也照出摄影师的感受。我们想要描述的、想要留住的,都是那一刻自己的心境。

作者非常善于以人做为照片的主角而较少拍摄单纯的风景,而照片中的人确实盘活了整个画面,为风景中增加了灵动与变数,也令照片拥有了文字之外的意味深长,看完这个集子,你也许会爱上黑白色的照片,不仅是因为其中所包含的优雅,还因为其中的明与暗的变化,在“灵魂的肖像”中,暗与明同样动人,在人类不断追逐光亮的今天,我们缺乏的是一双看向暗处的眼睛。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人与土地》读后感(三):厚德载物,亦生良心

这本书拿在手里很久,翻了几遍,每次看心中都有千言万语,但那些话往往只可暗自涌动,讲来难免矫情,大概是表达能力不行,只感到沉默质朴的画面与作者的陈述业已可贵,自己多说什么都是浅的、淡的、无足轻重的。

记得有段时间对汉字很有兴趣,由于生性驽钝并未学出个所以然,回忆起来只能说我国的造字者很喜欢观察生活,对土地有着很深的认识、研究与眷恋,比如“生”,即是小草从地上长出的象形文,最下面那一横代表了“地”,甚至很多文诸如“至”、“之”、“韭”……最下面的一横都是土地,印象里《说文解字》中出现的相当多的一句话便是:“一,地也。”

说起来,我们中国人仿佛真如花草树木一般,是从大地中生出来的,作为一个农耕大国,即便如今很多人像蒲公英遇风、飞往四方,但土地一般的性格却早被夯实在骨子里、基因里,土地对我们的意义不单有“生”,它还是“命”,是我们懂尊严又知敬畏,明本心又肯包容的天命。

有种观点认为性格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套用俗话就是“相由心生”,你看到什么、感受什么、被何触动,往往并非由于外物的感召,而是源自内心的呼应。这观点在书中多次被提及和认可,阮义忠先生说:“摄影有时就像双面镜,既映出对象的影子,也找出摄影师的感受,表面上好像是拿相机的人扑捉到了什么,其实被摄的却是他自己的心。”

因此那一个个单纯、憨直、安分守己、勤奋知足的模样,一处处寻常却又珍贵的村头林间与巷陌,让人感到如此地熟悉与亲近,就像血液里流淌着的召唤,一件件作品现出了往昔之于今日的痕迹,人与土地间难以割舍的关系,也照出了我们作为大地之子所共有的个性。

在那些镜头之下,一瞬的快乐是真的,愁苦也是真的,人们脚踏实地地踩在土地上,它的给予和获取,同样都是现实,那些倚门寒暄的妇人、站在村口的狗、放走鸽子却盼其“回家”的兄弟、手脚利落地插秧青年……无一不在用最原始淳朴的思维在探索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也给了作者以及我们很多反省与反思,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以一种“城里人”的俯视或旁观来看待这些日常,没有将所拍摄的照片和经历浪漫化,他的文字平和而又严谨,少有雕琢,更不加伪饰,甚至会主动直面很多困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比利良的最后人家》,虽然简短,但意蕴深刻、发人深省:

由于自然条件影响,生活在溪谷间的部落居民们需要搬迁,当地决定协助,不仅在河对岸提供土地、还予以2/3的补助,可就是这样,仍有一户人家未能搬离,他们在断水断电、状如废墟的荒凉村落间,等待着台北工作的大儿子汇款回家,“没钱就不能搬家”。

作者描述所看到的景象,残存的砖瓦和家饰中处处显露出这户人家坚守的传统和信仰,那不禁让我想起我们从古至今以“仁”和“礼”维系的族群精神。诚然,当地2/3的补助已经很多,或许村落中有很多人不必依靠支持也自主度过难关,可我们的群落里,总有一些个体是需要更多帮助的,我们成立团体的初衷,究竟是为了那些不必支持也能生活得很好的人,还是弱小的后者?作者说他相信这家人一定能度过难关,因为他们骨子里带有“顶天立地的知足与自信”,我想这也就是土地的精神,而我在感动于作者那“新闻人”的良心与自觉之余,也明白人生皆是如此,美好和困难总是接踵而至,只是有很多问题,我们无法回避、也不该回避,这不但是生而为人的考验,也是大地所赐予的品格之一:承担。

当然,作者在书中也不止一次承认我们当中的很多人终究是要离土地越来越远的,这或许是历史和发展的必然,但他在《多纳天主教的小孩》一节的描述中,有句话仍深深地触动了我:“……小小的他以为有枪就有力量,不知得等到多大年纪才能明白,有信仰方有力量。如今我已足够老,足够明白了。”

是啊,这或许也是大地在生生不息中告知我们的秘密吧。

《人与土地》读后感(四):摄影,一种看向过去的艺术

初次见识阮义忠,是在为朗读课准备素材的过程中。

锁定主题“家乡”,便开始在网络中沉浮,纷繁的文章,一篇《回家的方向》让我停留。

文中写母亲对作者的教导,写作者走出家乡的历程。它带来一种有别于认知的异乡情调。再看结尾,说到作者擅长摄影,曾拍下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带着斗笠,穿着汗衫、短裤、光着脚丫的小男孩,顶着烈日,走在一条碎石子路上。”进而写到”从他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回家的方向。”

飞速的城市发展,面目全非的故乡,也唯有及时记录的影响才能留住残存的记忆吧。

因此,我开始搜集阮义忠的部分摄影作品。也通过一张张照片,一行行字逐渐了解阮义忠。

他是中国摄影界的教父,喜欢黑白的影响,暗房的冲理,所用古典的技法,所选拍摄素材则立足现实。专业的摄影,我始终不懂,但阮义忠击中我的是其摄影作品和文字结合后带来的一种指向回忆的感觉。

摄影,永远都是留住瞬间,而指向过去,带来回忆的艺术。

人的记忆总是不断的进行编码的,过去的便失去了历史本来的面貌;

文字也是如此,是一种编码的载体,其写就而成的东西,也许和真实有着巨大的差别;

但图像则尽可能的留住真实,拉回现实,减少过多编码的可能。

阮义忠也说:“摄影的强度,全在瞬间的精准。”文字的重构和图像的固定,两者巧妙的组合能给人带来一种优质的审美体验。

阮义忠这样评价文字:“想要交代前因后果,表达内心的感动,还有赖于文字。”因此,图像留住真实,文字展现图像发生的同时,更起到传递摄影家内心情感的作用。

《人与土地》便是这样一部作品。所拍影像是台湾80年代的乡村,文字则写于拍摄的20年后。

图和文,在漫长的时间中巧妙的发酵了。

他关注生存,关注现实。

阮义忠行进在台湾的农村中,未开发的土地,未开化的人民,留住一份艰辛,留下一份坦然,留下一种信仰。

他拍摄当地的农民,写它们驾车收割,不由得发出“农民不再是农民……传统的看家本领成了多余,人和土地的亲密关系被机器所取代”的感慨。

他记录每一个瞬间,又用20年后的文字,去缅怀那段逝去的岁月。

他尊重拍摄对象,怜悯每一次的快门。

“尊重对象是摄影的根本伦理”正是这一份真诚的尊重,让他拍到了男子裸浴的场景,让他拍到了鱼挡人头的超现实画面。

也正是这份尊重,让他感于直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他拍摄同行的友人。

画面中三个同行者,站在田野的中央,背对镜头,彼此看向不同的方向。那是他们分离的开始,更是一段友谊决裂的开始。20年后,阮义忠借助摄影集审视自己曾经的做法,发表着浓浓的歉意。

他热爱摄影,却从不抬高摄影,相反时常进行反思。

他贬低自己的文字,说无法像作家那样进行渲染,后期应多多练习;

其次,面对擅长的摄影,他也从不粉饰。他说人生是百态的,土地是神圣的,把画面框进来,人与土地也就平淡无奇了,成为了样板。

他着迷于自然,定格自然,却始终认识到摄影的局限性在于框住变化。

这一份关注、尊重和反思让他成为了国人摄影界的天花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