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苍耳:消失或重现》读后感精选

《苍耳:消失或重现》读后感精选

《苍耳:消失或重现》是一本由杜怀超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苍耳:消失或重现》读后感(一):杨主编

朴素的文字散发着野草的芬芳,灵动的叙述却深蕴生活的哲思。草的一生,与人的一生,在大地上重叠,都是大地苍生,都有自己的生存尊严与生存高度。把一棵野草写得如此摇曳生姿,又如此庄严。清新流畅的文字让人读来如饮山涧清泉,蜿蜒涌动的丰厚意蕴却给人带来无尽的思索。散文的轻灵与厚重在作者的笔下得到极完美的结合。

《苍耳:消失或重现》读后感(二):人大魏大人

12月2日 14:20 来自 微博AIR

《苍耳:消失或重现》这本书非常棒,平凡无奇的小草却写的如此生动,如此抒情,又如此贴近生活,写出了人生的平凡,又写出了人生的不凡。作者的文笔真好,不单单是有生活就能涌出的词汇,要会生活,懂人生,再加上好的修养,深的阅历,才能造就如此美妙的行文。(未经作者同意,私转)

《苍耳:消失或重现》读后感(三):杂草的轻与重 □书评人 禾刀(转)

——读杜怀超的《苍耳:消失或重现》

此前读过《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杂草的故事》和《草木缘情》等几本同样以杂草为主题的书籍,相较而言,杜怀超笔下的杂草格外厚重,一部关于杂草的随笔,居然写得荡气回肠,令人倍感震撼。

在杜怀超看来,草既是人类生命之源,也是生命的终点。所谓源头,是因为人类今天的各类食物,归根结底来源于那些原本毫不起眼的杂草。今天摆在人们餐桌上的丰富粮食,无一不是长期对杂草改良并批量种植的结果。即便是那些表面看来与杂草扯不上关系的肉制品,食物链的最终源头同样是草。所谓终点,是因为“繁华落尽,我们终将抵达野草的身边与高度”,没有人能够例外。

“人类的每一种疾病都可以在杂草的身上找到治疗的药方”“杂草的各种药性,居然在暗中与人类自身是高度吻合的”。也因此,“天地人草等,完全可以看作一个结合紧密的生态系统,人的肉身早就在杂草的重重包围之中”。这一点笔者毫不怀疑,自采草药治病,在今天的农村仍旧屡见不鲜。 尽管杂草既可以成为人类的粮食,也可以化身为医治肉身的良药,但当人类“走出了自然的丛林,成为孤独的族群。人类已经走到他们(杂草)的对立面,打量动植物,无不充满饕餮之词”。一旦人类实现对少数杂草的粮食化改造,其他杂草便显得不再重要,于是,人类对杂草开始厌烦直至深恶痛绝,对绿地开始疯狂侵占并肆意破坏,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钢筋水泥森林。

有一点或可肯定,人类引以为傲的科学技术再如何先进,也改变不了这样的本质,即人类不可能独立于世界。在这一点上,杜怀超以换位思考的方式为读者开启新视角。他不仅亲近身边的那些草,还站在草的角度重新审视着人类主导的这个世界。“人类审视植物、动物,称其为动植物;反之,动植物审视人类,说不定也会称呼人类为能说话的怪物”。假如动植物可以主导这个世界,也有自己的话语体系,“他们可否在一部叫《人类纲目》的书里这样写:人,其头发可以医治叶子的枯萎,血可以补给根部营养?”或者说,假若这是个由杂草主导秩序的世界,今天人类与杂草的地位实现对调,人类存在的最大价值,不过被杂草用作口粮或者医治杂草疾病的药材时,人类又将作何感想?杜怀超这样的设想,当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为了阐述一个道理,即尊重杂草,就是尊重人类自己。

印第安人说,你对自然破坏多少,自然就会加倍地返还给你。道理并不高深,人类并非全然不知,但人类如何让贪婪的脚步慢下来,如何控制欲望确保杂草应有的生存空间,这是摆在当前人类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当然,“钥匙”不在大自然,而在人类本身。

《苍耳:消失或重现》读后感(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书,读来痛苦!

[张一书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书,读来痛苦! 读杜怀超《苍耳 消失或重现》 文:张 一 2017年5月 本书以苍耳为题,实际上杜怀超写的是“杂草”。所谓“杂”,也不过是现代人区别于有用的作物而言,实际上他们先于人类出现,并且养育了人类,他们或为充饥食物,或为治病药物,或为休闲饮品,或为建房材料,或为生活用品…伴随人类走过数万年的历史长河。而他们生生死死,枯枯荣荣,则是强大生命力的体现。就如同我们熟悉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同时,万物有灵,每一种所谓的“杂草”,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他们从未消失在伟大的文学作品中。 杜怀超在书中,给我们介绍了几十种“野草”,貌似每篇文章都是感情丰富,蕴含深远,旁征博引,但是我却总感觉缺了些什么,不但是写作手法还是思路偏偏雷同,并且更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最近市面上“回归自然”为主题的书出了很多,这是一种潮流或者趋势,是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更有返璞归真的要求。最近读周华诚的《草木滋味》,十分接地气,曼妙浅显的文字,描述曾经的日常生活,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鸣。而本书呢,没有灵魂的感情,让我怀疑他的写作动机…如是,书看了一半不到,就看不下去了,简单翻完。本想写一下自己印象最深的几种植物,权作读后,但思来想去,还是做罢,估计自己虽然不认可作者的,但是想来也写不出更好的。 最近的书吧,很多的写法都成了模式化,引经据典成为常态。比如本书的引用基本就是《诗经》《楚辞》,再加以梭罗的描写,但是作者真体会到他们写植物的比“比”和“兴”了吗?就像前段时间看的《素言无忌》,从生活中的素菜来写,内容很接地气,但是过度的引用反而降低了阅读兴致。以前曾经很恶毒的评论张驰的《琉璃·琉器》,也是材料的极端堆砌,没有主题没有层次,恶心的书无过于此! 尽管对本书的评论如此,但是对于植物,对于所谓的“野草”,我还是心存敬畏,因为他们都有其生存的权利,更有其生存的理由。“道法自然”,只有自然的才是最美的。如果我们走到田野,满眼只剩下麦浪稻香,千篇一律的风景,那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如果只能从文学作品中的植物描写来追忆,来回味,是可悲的,更是不可接受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采采卷耳,不盈倾筐”,“青青园中葵”,“芦蒿满地芦芽短”…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读起这些经典名句时,更能在现在中找到植物的真实风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