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字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字

《战争与和平》是一本由[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0元,页数:15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一):阅读历史的沉重

安德烈,娜塔莎,皮埃尔,宋尼雅……

好看极了。

历史的尘埃,万事变化之大,周而复始。战争很残酷很复杂,却没怎么描述血腥,只有很多无可奈何,以及贵族里的人所想所思。

其实没啥想说的,这书里好几个人的人生,不能说描述得很严重,但很精彩,跨越时间的长度,看透人生的本质。

就是凑够字数,以纪念我看过它。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二):最后的战役 泪水在战壕里决了堤

整整一个月,109万字,

终于在大雪来临前读完了。

心里有千言万语,可到了嘴边却被震撼的说不出话,脑袋里全是拿破仑皇帝和年轻英俊的安德烈公爵。

此刻,刚好新闻里传来巴黎街头骚乱的消息,窗外下着大雨,银杏树的落叶从窗台飘进来,刚好一根烟熄灭,可你的心很平静,就像安德烈倒在战场上看着那片云一样安宁。

俄罗斯的冬天已经来临,20岁最后的冬天就像托尔斯泰笔下那年的莫斯科那个漫长的冬天一样:丑陋 绝望 又生机勃勃。

G20结束了,油价也新低了,贸易战的纷纷扰扰,这一天天的喧嚣终于可以都结束了,结束在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里。。。

宫廷里蓝色透亮的地砖印出无知贵族的笑脸

而电闪雷鸣的国土之上是向着死亡挺近的士兵。

2018年就要过完了

终于认清 原来我就是那个阴影里的士兵。

但是每一道阴影说到底也是光明的孩子,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战争与和平,繁荣和衰亡,这人才算真正活了一场。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三):也终是人生必读之一

当然经典,也是被豆瓣搞笑形容人生永远不可能读完的系列之一,回忆似水年华大概更有甚者。读书要凭着些一时气盛的冲动(选择众多)和对不同文化历史(后叶卡捷琳娜时代)的好奇,就这样不过二月也就啃完了。小说史卷帙浩繁加上作者独有的哲学观点,这样的作品一百年不见得写成功几部。肯福莱特的世纪系列,第一部还饶有兴趣,到第二第三部就不知所谓了。众多人物分支被生硬划拨进各自不同的历史框架里,就靠反复的性爱描绘勉强拉住欲抽身而退的观众。小说史体不容易,要在历史芜杂的事件中,让读者明白这就是对历史真实的描写,也要让人物思想要表现出时代影响下的必然性,并他们在战争剧变中脱颖出的自由意志力,这样的小说才是鲜活的。因此我能理解他们的呼吸和思考。

俄罗斯,游曳在东西方之间的民族,就像他们身上同有二个灵魂在惘惘相顾。一个属于彼得堡,法国人是他们的精神导师,虚荣和矜夸,用名誉地位把自己塑造成伪神,忘记财富建立在落后农奴制度之上。一个属于莫斯科,尚存与身上古老民族的野性热情,加上虔诚信仰的复合体,充满感性和不智。书中人物或安于灵魂一隅,或挣扎其间。这是这个古老民族从东向西不断探索重新定义自己的文明滥觞,直到它们找到自己真正的认知,否则民族灵魂永无安宁。而拿破仑的这场从西向东的战争,则象征着西方文化对俄罗斯这个民族运动的反向作用力,接纳与排斥,影响与被影响。故事虽然以二大家族重新焕发的生命作为结尾,但对民族自身进步的寻求和争论还在继续,小尼古拉怯弱的身影仿佛列夫托尔斯泰对看不见未来的精准预言,这也是战争与和平成为永久经典的必然之处。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四):安德烈之死

安德烈之死 一 在布尔诺,安德烈住在他的朋友俄国外交官比利平那里。安德烈作为库图佐夫的副官被派往布尔诺向奥皇弗朗茨通报俄军在多瑙河的左岸击败莫尔吉耶,法军的一个主力师,的胜利消息。当时奥国宫廷已离开受法军威胁的维也纳迁往布尔诺。被任命为信使,不仅是一种奖励,而且是晋升的重要一步。 安德烈年轻,在军界有前程;比利平同样年轻,在外交界的前程更加远大。在比利平的周围,聚集着一群快乐、有钱的上流社会青年,比利平称他们为自己人,也显然愿意把安德烈看作自己人。安德烈出生在俄罗斯上流社会,他父亲,尼古拉•保尔康斯基公爵是前朝叶卡德琳娜女皇陛下的高官,享有贵族头衔,和无数的公侯伯子男爵们这些沙皇的皇亲国戚们组成了俄国的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掌握着俄国的命运,决定着俄国的未来。爵位是世袭的,因此安德烈的全称应该是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公爵。 十九世纪初页的欧洲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处在一个变革的前夜,旧有的秩序面临着被打破的危险,新型的秩序尚未建立起来。推动着这种深刻变革的新兴力量和试图维护旧有秩序的传统势力之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和平已经非常脆弱,战争正变得不可避免。科西嘉疯子拿破仑•波拿巴正骑在马背上,携法国大革命之余威,在欧洲大陆横冲直撞,铁蹄已经踏上多瑙河之滨,于是一场由英国出钱,俄国出兵,俄国和奥地利组成联盟,抗击法军的大战即将开打。时间是一八零五年十月。统帅俄军出战的司令是库图佐夫元帅。 年轻的安德烈出自上流社会却一点也不喜欢上流社会的生活,厌倦了沙龙、舞会接二连三的安排,在法兰西语言及法国大革命思想的熏陶下,崇拜拿破仑这样的英雄,梦想有朝一日能建功立业,最好是能挽救俄国于既倒,成为一个大英雄。当战争只是彼得堡沙龙中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的时候,安德烈已经做好了上战场杀敌的准备。当库图佐获任俄军总司令率兵出征的消息传来,安德烈的父亲向他的前朝同事写了一封推荐信,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公爵作为库图佐夫副官的事就定了下来。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五):评《战争与和平》第一章

《战争与和平》的每一章节都有一百多页,算比较长,而我看完一章后又是满脑的想法,为了满足我自己的某种心理,我每一章看完都要评论一番。而今我正在看到第三章,而第一章的一些想法还填在我的脑袋里,不得解脱。评论这些使我觉得痛快和有趣,而不评论便让我显得压抑和痛苦,甚至会感到无聊,虽然我的评论不足为取,但我还是要照我自己的意志行事。 我们所知道的上流社会,总会有些虚与委蛇的关系,但许多人对那种上流的生活总是满怀向往,许多女人总也想不费吹灰之力抱住某位富翁的腿脚,但那总有些不现实的因素,我们是生活的现实世界里。 华西里公爵显然不太喜欢参加安娜.舍勒的晚会,但为了某种必要,他来到舍勒的晚会,除了说些无聊的废话,我看他也说不出什么动听的话来。尽管地摆着他的那张毫无乐趣的脸,洋装着他那傲慢的神气。 华西里公爵显然是那种不入流的角色,这在后面的章节里可以看出。当别祖霍夫伯爵病危,他就去忙得不亦乐乎,若不是因了伯爵的大笔遗产,他就没那么勤快了。但最后那笔财产并没有他的份儿,他便去控制住皮埃尔。皮埃尔继承了伯爵的财产和爵位后,他就想把自己的漂亮女儿嫁给他,为了促成这样的好事,他使了一些小手段,尽量每天在家举行晚会撮合皮埃尔和他的女儿。 我们的皮埃尔最初不是太受上流社会的欢迎,没几个人看得起他。他只是别祖霍夫伯爵的一个私生子,新进回国,还整天和一群花花公子,酒肉朋友来往。他意志不太坚强,往往想法还很多,一说话便克制不住自己的嘴巴。安娜的晚会上他便出乖露丑,不停地想说话,想表达自己的意见,谈谈拿破仑。安娜紧管着他的嘴,怕他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来。但皮埃尔继承了伯爵的遗产和爵位,那些以前不待见他的人便来奉承他,认为他品德高尚,安娜待他的态度也明显转变,皮埃尔的大声地大谈特谈自己的想法意见她也会认为那是件美好而快乐的事。皮埃尔在各种晚会里待久了,自己便以为自己也品德高尚,仁厚善良了。 我们可以看出皮埃尔的意志薄弱,在第三章他虽几次三番想到自己不能娶华西里公爵的漂亮女儿海伦,他认为虽然海伦是个漂亮的美人儿,但是愚蠢透顶。但他经不住诱惑,看到海伦的肉体便着了迷。我们知道海伦最初是看不上皮埃尔的,但现在皮埃尔有钱有地位了,即使皮埃尔长相丑陋,身体肥胖,她也要忍住内心的某种憎恶而嫁给他。她父亲华西里公爵让她嫁给皮埃尔她没有什么反对,她也不想反对,只因皮埃尔现在是个最有钱的富翁。我们可以想想那个美人儿海伦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无非虚荣与蠢笨,也是个趋势附利的角色。 对于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我们毫无办法让他有什么转变,他只能听任别人摆布,即使是那些使他失去一切自由的社交晚会,他也只能忍受,在到了一定的程度,他便会认为这些使他失去自由和意志的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了。 这里边的安德烈公爵是个应该让人赞赏的人物。他虽然过早的就娶了她的夫人丽莎,但他头脑清醒的知道这是错误的,如果不尊崇自我的意志便永远陷入了生活琐碎的泥潭,生命便毫无所值。安德烈公爵深知上流社会那种虚伪与做作的关系,便带着他的妻子回到乡下,自己在最好的年纪去军队里成就一番事业。他虽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但并不如他的意。他的妻子是个不聪明的女人,漂亮但比较愚笨,是个喜欢整天叽叽喳喳说话的小女人。 安德烈公爵的父亲保尔康斯基公爵是我比较欣赏的角色,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主导精神,能够很好的主导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对那种矫揉造作的人物不大理睬,甚至有些憎恨。他拥有那种敏感的察言观色的能力,在后来的华西里公爵带着他那个花花公子一般的儿子来向他女儿玛丽雅公爵小姐求婚的时候,便清楚的看出那个阿纳托里公爵是个什么样人。 我常常在想,为何有些人不过那种诚实的生活呢?但这是可理解也不可理解的,我们能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行事便可。 好了,说到这里,章节里的还有许多细节和能引人深思的段落,我只说个大致就好,或许时间有限,或许是我记不大清楚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