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0字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0字

《战争与和平》是一本由[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9.90元,页数:2019-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争与和平》精选点评:

●读书真的是讲求缘分的。犹记十月初,看书状态不佳,连杀多日书头,全无进展,直至拿起托翁此书,瞬间入巷,颓势尽扫。开篇宴会场面即感惊艳无比,衣香鬓影,唇舌斗巧,细微的闪转腾挪之间,人物立活,让人不由想起李安《色戒》中开局的麻将戏。世人多爱托翁的大手笔,大场面,我却独钟情于这等细微处,最见人心,最具活力。洋洋洒洒的战争场面中,就数吐槽历史学家的段落最好玩。

●经典名著! 不仅仅是小说,不仅仅是历史,对历史、战争、哲学、政治等都有独特的见解,同时又是一部吸引人的小说。

●读草婴版的,流畅很多

●第一本大部头,做了阅读计划,提前完成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推荐版本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912760/

●花九个小时观毕苏联版战争与和平电影后决定看看这部皇皇巨著,花了不到36小时。主要围绕拿破仑东征俄国写就俄罗斯那个时代的群像,由1805年左右开篇至1812卫国战争到高潮,最后以几位主要角色战后年代的故事到小尼古拉的萌动做结,之后又附上了托尔斯泰的总结。托翁于其中对战争实境的描写与看法着实颇具意味:远非纸上谈兵的排兵布阵,似三国般的锦囊妙计、一骑无双,而是全军意志与士气的拼搏,统帅不再是运筹帷幄而是提线木偶,能做的应是顺势而为。托翁在最后狂塞私货,不拘现在所强加上的小说形式,说理总结自己对1812那个时代,那场战争的思考。他否定古旧的英雄史观(对拿破仑多面批判),表达对当时历史家的不满,认为历史学的方向在于弄清规律而非原因,因为根源是无法被认清的,只会追溯到人的自由意志与必然规律的矛盾。

●草草的翻了一遍,最深刻的印象是托尔斯泰的战争史观,战争不是领袖的战争,不是将军的战争,战争是有野心家发动,千千万万个有血有肉的人被迫卷入战争后顺从民众意愿的战争。

●深厚的爱与充盈的诗意。

●太长了orz,对战争的描写很牛逼,人物关系和情感把握得也很到位,对历史有独特的见解,太厉害了!

●托尔斯泰不愧是俄国大文豪。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读战争与和平了,但好像从来没有超过第一章。这几周来断断续续读这本书,读完之后真的觉得太棒了。要是没记错应该是从第三部开始,作者以一个画外音阐述了自己对于战争、历史、时代关系等等事物的理解。我认为一个好的作家不仅有着高超的技艺,更是因为他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善良正直,悲天悯人,渴望make a difference。托尔斯泰不愧是照亮了俄罗斯的人!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一):厚重的作品

草婴版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每个俄国人只有一个名字,而且翻译非常简洁——据说很多人因此而非常反感,但对于仅是俄国文学初级读者的我,这大大降低了阅读难度、并提升了阅读乐趣。

作品很美,很厚重,词穷到概括都很困难。印象最深的地方在于人物:几大家族中每个人的特点都很鲜明,很多人前后都有极大的变化,但这是在战争的催化下,一切都合情合理。一些只出现几个章节的小配角也活灵活现,而且经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浮躁困惑的几个主要人物获得心灵的宁静。每个人的行为又都与他所属的阶级相关,让战争场面显得残酷又滑稽:无法实施的命令、满地的士兵尸体、绞尽脑汁只想说俏皮话的外交官、把战争当谈资的上流社会……

虽然讲了一个长长的故事,但我觉得最后尾声才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核心,这也是全书最难读的部分,论述了战争、权力、集体意志等的内容。故事的部分,是这一部分表达的作者思想的证明。他通过说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赞同与反对,表达自己的思想。说真的,这一部分读得很痛苦。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二):Nice Gestures

断断续续读了小半年,总算是把这部书读完了。回忆一下,中间产生了许多十分不敬的想法,比如

* 前一百来页怎么就人物排列组合登场对话,这是什么CH讨论实录吗

* 章节怎么分这么碎,仿佛在看网络小说

* 作者画像大概就是住在纽约上东区的白人直男,一辈子都没有受过锤

* 困境和挣扎都只是概念上的,随随便便,只要抬头看看蓝天/星辰/神明就可以解决,人物弧线全靠判断句和颈椎运动

* 写作方式大约等同于站在街边大发一通世界都是虚无的无法理解的当代史论什么用都没有,然后心满意足地觉得自己对世界产生了巨大贡献点出了世界的精要,于是回家陷在沙发里猛按遥控器

* 这就是人类文学的巅峰吗,倒也不至于罢

诸如此类。抛开对于托尔斯泰他老的偏见,我轻视这个故事,因为在其中看到了我所厌弃的自身的倒影:Just too many useless nice gestures.

这部书总是被拿出来津津乐道的一点是繁复的人物(大概五六百个),但其中很难说有哪个给人留下了独特的印象。浓墨重彩地描绘的安德烈和皮埃尔,他们只是不停地出场,被作者强扭着转变arc,思想在风中四处飘荡,行为却是静止的。

举例而言,安德烈有一段忽然觉得要为农民谋取福利,改革农奴制,经营庄园,以及进行了许多概括的陈述句。然后有一天盯着老树,感觉一切都是空无的,于是就挂机了。这里其实是人物弧线的一个非常巨大的改变,但在剧情设置上,并没有任何“真实的困境”,改变了想法也并没有产生任何代价和后果,只是轻易地过去了,从一个姿态奔赴另一个姿态,不具备任何打动人心的力量(比较而言,罪与罚里,主角实质只做了一件事,然后历经了五卷来消化后果与代价)。

当然这也不怪书中的人物,只是托尔斯泰可能并不在意他们(最直接的例证可能是故事那十分草率的结尾,他老迫不及待地要阐述他那憋了快两百万字的高论),我觉得他老对于书中五百多个人物所倾注的感情加起来,也不及他老对拿破仑的怨念的百分之一。

至于作者本人,他老实在是太迫不及待要讲述那一套“一切都是混沌不可知的试图归纳规律令人可笑”的高妙史论。当然把一切归咎于一两个人的“英雄史观”是很荒唐的,但很难相信他是真的看重“具体的个人的力量”,更像是满腔的ironic言语想要讲出来。他的落点并不是“个人是历史的缔造者”,而是“由于大量无序的个体的行为造就的历史的状况,那么一切都是注定的不应试图去理解。”这种虚无主义幼儿园式的言论,并不是什么高级的见解,相反只是无力去抽象和理解事物的无能。他老时髦地拿出来无穷级数作为例子,说明应当重视无穷小项,然而对于级数而言,恰恰是把无穷尽的尾项都归咎为了小o,磨平了繁琐的细节,去考虑它们同质化的趋势和聚集的影响,可以说与他老的初衷背道而驰。

读下来,因为作者本人的糟糕,整个故事里都洋溢着各种各样漂亮的空泛的姿态,背后是行动和理解的无能。仅仅满足于理念上的“领悟”是一件非常讨厌的事情,我的感觉是,思想并非达成自我的途径,行动才是。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类贫瘠的大脑和有限的思考所汇聚成玩意儿,也很难称之为“思想”,更准确地说,只是一些nice gestures,是逃避面对自我的遮羞布罢了。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三):艺术娴熟

①诉诸场景。读过木心就知道他那句著名的断语:《战争与和平》里的人物是为了场面存在的。托尔斯泰的三部曲里,《战争与和平》中人物与场面的粘稠度最高,《复活》最低(因而也最接近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粘稠度何解?举一个例子,第四卷里,法军溃逃,乱军中被法国人俘虏的普拉东将死,在这一节开头,首先是一大段的镜头摇扫,写溃军过后,荒狗食人,遍地尸骸,然后过不多久,定点在普拉东和皮埃尔身上聚焦,这也是典型的“方向感+画面感”的场面写法。: “昨晚在宿营地,皮埃尔在熄灭的篝火旁觉得很冷,就站起来转移到附近烧得较旺的篝火旁。在那堆篝火旁,普拉东头上裹着军大衣,就像牧师裹着法衣那样,坐在那里,正用他那流畅悦耳但是虚弱有病的声音给士兵们讲皮埃尔熟悉的一个故事。时间已过午夜。这是普拉东通常退了烧精神特别好的时候。皮埃尔走到篝火旁,听见普拉东虚弱有病的声音,看见他那被火光照红的可怜的脸,心里感到一阵刺痛。他怕流露自己对这个人的怜悯,想走开,但没有别的篝火可以取暖。皮埃尔竭力不看普拉东,在篝火旁坐下。“你身体怎么样?”他问。“身体怎么样?如果有病就诉苦,上帝就不会赐给我们死了。”普拉东说,立刻又继续讲他的故事。” ②诉诸人物。托尔斯泰有可能曾经是阿纳托里和陶洛霍夫,是尼古拉,是安德烈,是皮埃尔(加入共进会那一段描写,写如何把戒指从肥胖的手指取下一段,非常cult,像不像《巨人传》里的庞大固埃?),晚年极有可能活成老保尔康斯基公爵(《孤星血泪》里的郝薇香夫人?)的样子——每一个男性人物都能在托尔斯泰身上找到光影的流转与停驻。换言之,书里的每个男人都是部分的托尔斯泰。可是女人们不是,她们都被高度提纯了。娜塔莎完全是臆想的(所以阿纳托里引诱娜塔莎私奔一节就显得格外好),海伦身上泛着《荷马史诗》的光泽,玛利雅公爵小姐身上的气质很难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流露…… ③诉诸刻薄。托尔斯泰有多刻薄?且不说书里老父亲对丑陋女儿百般无情的嘲讽与刁难(《西游记》里也有类似动人的细节),也不说书里精妙的有关英国人、德国人的叙述,举一个别尔格和薇拉的例子: “别尔格怀着胜过妇道人家的优越感微微一笑,他认为他那可爱的妻子毕竟是个妇道人家,不可能懂得男人的长处,不知道什么叫男子汉大丈夫,就不再说什么。薇拉也怀着她的优越感微微一笑,认为自己超过丈夫,丈夫虽然和蔼可亲,但毕竟也像一切男人那样对生活的理解是错误的。别尔格拿自己的妻子来衡量,认为女人都是软弱和愚蠢的。薇拉从自己的丈夫推论,认为男人都自以为聪明,其实什么也不懂,而且自命不凡,自私自利。” ④诉诸历史。托尔斯泰在这本书里还原了亚理斯多德的《诗学》传统。事实上,从雨果(《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一直到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大家都在探讨历史。可是托尔斯泰的讨论,老实说我更乐于把它看作等同是麦尔维尔《白鲸》里关于捕鲸业的叙述——它们都属于阅读的“前理解”,不可以被省略、忽视与跳过。这就是托尔斯泰伟大的地方。事实上,在这些叙述里,常常能找到精妙的地方,比如第四卷里: “戏收场了,最后一个角色演完了,演员奉命卸装,洗去粉墨,他再也没有用处了。” ⑤诉诸比较文学。上一条那句话其实也在本国文学里出现,比如林语堂的《京华烟云》里: “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 现当代文学里不乏名篇名作。类似《战争与和平》(莫斯科、彼得堡)结构的,有老舍的《四世同堂》(北京),林语堂《京华烟云》(北京),陈忠实《白鹿原》(西京)和金宇澄的《繁花》(上海)。可是没有一部,称得上和托尔斯泰对位的。这里面我最喜欢的,是《繁花》,里面横扫一切的革命浪漫主义带来的荒芜感,比《静静的顿河》好。 ⑥诉诸荷马式比喻。《战争与和平》写作上采用了很多技法。比如开头安娜•舍勒的聚会与结尾罗斯托夫家的家庭聚会是对称的(读完三部曲就能清晰地发现,《战》的天穹逐层下降到《安》的拱顶,《复》之屋檐)。但是最令我狂喜的是小说里出现的“荷马式比喻”。举卷四“莫斯科大火”一例: “当时,莫斯科已是一座空城。城里还有一些人,还有五十分之一的居民,但它已是一座空城。这是座空城,好像一个被蜂王遗弃的废蜂窝。” “养蜂人打开蜂房下面的板壁,向里面窥视。再没有原来那些挂在底板上相互抓着腿、不断发出嗡嗡的酿蜜声、因劳动而疲劳的身子光泽的黑蜂,有的只是在蜂房底板和墙壁上随便乱爬的萎靡不振的蜜蜂。再没有被蜂翼打扫得干干净净、上面涂胶的底板,只剩下狼藉的蜂蜡、蜂粪、几乎不能动弹的半死蜜蜂和尚未扫除的死蜂。”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四):大师杰作

书名:战争与和平

作者/译者/版本:列夫.托尔斯泰,草婴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

总字数(万字):93.8

2021年已读(万字):93.8

读书起止日期:

(说明:下面的评分和点评均为我的主观意见,并不代表该书的客观价值)

三维评分(每一项的打分范围都是0-10分):

趣味:7

美感:7

智慧:8

点评:

史诗巨著,充分显示了托尔斯泰对于战争这种宏大事物的强大叙事能力。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几点:

1.俄国贵族阶层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爱国主义,骑士风范和自我牺牲精神,真是很高贵。这种贵族的精神在俄国革命中随着贵族的肉体一起被斩草除根了,之后俄国只剩下了熊一般的蛮力。

2.娜塔莎是一位怀春少女,其早期的爱情是荷尔蒙驱动的,纯生理性的,所以门槛极低,几乎一触即发。一旦受到帅小伙的追求,她必然会坠入情网,而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帅小伙有千千万万。这种情况对男性也一样。所以人类终究是一种动物,逃不过荷尔蒙的驱策,文学里那种纯粹精神层面的高尚的深沉爱情其实很少见。

3.托尔斯泰总是利用小说这个工具来发表他自己的各种见解,比如本书中他经常跳出剧情来,以作者的身份发表对于战争、对于俄国国民性的大段见解,而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他借主角列文的口发表了对于俄国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长篇见解,这些见解都是真知灼见,如果摘出来,可以独立成书,可以其名为《论战争》、《论俄国的三农问题》。但放在小说里,虽然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这些观点,但窃以为对小说本身的艺术性是有伤害的。我觉得将这些内容摘出去其实不会影响小说的整体效果,甚至会使小说更加紧凑。

摘录(引号引出)和点评(引号之后)如下:

“他像一只上足发条的时钟,习惯成自然地说着自己也不想叫人相信的话。”

“她好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明知自己有招人喜爱的缺点,却不愿也不能加以克服,甚至认为无须克服。”

“由于他说话过分自信,叫人弄不懂他的话是很聪明呢,还是很愚蠢。”

“即使在最亲密的朋友之间,奉承和赞扬也是需要的,就像车轮需要润滑油一样。”

“娜塔莎坐在他对面,眼睛瞧着保里斯,就像一个十三岁的女孩瞧着刚刚接过第一次吻的心爱的男孩子那样。”

“他们默默地面对面站着。老头儿锐利的目光直视着儿子的眼睛。老公爵的下半部脸颤动了一下。 “告别完了……走吧!”老公爵忽然说,“走吧!”他愤怒地大声嚷着,打开书房的门。”——父子之间的告别,是男人之间的告别。

“小公爵夫人好像一匹老战马,一听见号声,就忘记自己已怀了孕,不由自主地想卖弄起风情来。她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动机或内心斗争,而只是出于天真轻佻的禀性。”

“海伦的身子则仿佛被几百双眼睛爱抚得光滑闪亮。”

“法国人之所以自信,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智力和肉体,不论对男人还是对女人,都具有魅力。英国人之所以自信,是因为他们是世界上组织最完善的国家的公民,英国人永远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而且所做的一切绝对正确。意大利人之所以自信,是因为他们情绪激动,容易忘乎所以,旁若无人。俄国人之所以自信,是因为他们一无所知,也没有求知欲,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人能知道什么。德国人的自信最糟糕,最顽固,最可憎,因为他们自以为懂得真理,懂得科学,其实这种科学是他们臆造的,但他们却认为是绝对真理。”——这应该是最著名的地图炮了,但非常睿智、幽默。

“一个好统帅不仅不需要天才和特殊品质,而且不需要人类的美德:仁爱、诗意、热情和探索哲理的精神。他只要庸俗浅薄,坚信他的所作所为都很重要(要不他就没有足够的耐心),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勇敢的统帅。”

“其实战争的成败不取决于他们,而取决于那个在队伍中高喊‘完蛋了’或者‘乌拉’的人。只有在这种队伍里服务,你才能满怀‘自己有用’的信心。”

“他望着这两个女孩子,想到世界上还有一些和他截然不同的人,他们也有他们的生活乐趣,他的心里不禁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快乐暖流。”

“同情、博爱、恋爱、对恨我们的人的爱、对敌人的爱,对了,这就是上帝在世界上宣扬的爱,就是玛丽雅教给我的爱,可是我一直不理解;对了,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爱惜生命。要是我还能活下去,这就是我心中剩下的唯一的感情。但现在已经晚了,这一点我知道!”

“在历史的海洋风平浪静的日子,行政长官乘着自己破旧的小船,用篙子搭在人民群众的大船上缓缓地前进,他还以为是他的力量驾驶着大船前进的。这种想法很自然,但一旦起了风暴,海洋波涛汹涌,大船本身在继续前进,那时就不会产生这样的错觉了。大船靠它自身巨大的力量行进,篙子根本搭不到它。”

“自从有了世界、人类开始互相残杀以来,没有一个人对同类犯罪不是用这种思想来安慰自己的:假定自己在为别人谋幸福,谋大众的幸福。”

“当时俄国国土一半沦陷,莫斯科居民逃到边远省份,民团一批批奋起保卫祖国,我们这些后代子孙自然会认为,当时举国上下都不惜自我牺牲,一心救国,并为祖国的沦陷而失声痛哭。有关那个时代的记载,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俄国人的自我牺牲精神、爱国热情、绝望、悲哀和勇敢。其实并非如此。我们之所以这样想,因为我们只看到历史的共同利益,而没有看到个人的具体利益。其实个人的具体利益远远超过共同利益,使人忽略共同的利益。当时多数人并不关心国家大事,而只顾眼前个人利益。他们就是当时很有影响的活动家。”

“不过,到晚会将结束的时候,妻子越来越兴奋,她的脸越来越红,丈夫的脸色则越来越阴沉,越来越苍白,仿佛两人兴奋的总量不变,妻子身上多一分,丈夫身上就少一分。”

“幸福好比网里水:拉的时候沉甸甸,拉上来却啥也没有。”

“她们俩都看到,他在缓慢而平静地离她们而去,越来越深地进入一个世界。她们俩明白,这是必然的结果,没有什么不好。”

“小尼古拉哭,是因为难堪的困惑使他心碎。伯爵夫人和宋尼雅哭,是因为可怜娜塔莎,而且从此失去了他。老伯爵哭,是因为他感到不久他也将迈出这可怕的一步。娜塔莎和玛丽雅公爵小姐也在哭,但她们不是为自己的悲伤而哭。她们哭,是因为面对这简单而庄严的死的奥秘,内心充满了虔敬的感情。”

“事实和历史记载之间所以发生令人难以理解的奇怪矛盾,就在于史学家写的不是历史事实,而是将军们的美好感情和豪言壮语。”

“这个谦逊朴实因而真正伟大的人物,不属于历史所虚构的那种统治人民的欧洲英雄。在奴才的心目中不可能有伟人,因为奴才对伟大这个词有奴才的理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