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读后感精选

《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读后感精选

《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是一本由王小盾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4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读后感(一):经典之前的智慧,大美,而能言

在经典智慧诞生之前的中华文明中,有将近五千年的历史,但是中华文明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只有两千多年。在这之前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有文字记载的经典智慧之前,学界多称之为“前经典”时代,形象一点的,可称之为“洪荒时代”。

王小盾老师的《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就是研究这一时期的专著。本书从上古神话、上古艺术、上古仪式与科学等三个方面,选取“切片”进行深入的条分缕析、探微知著,从神话、艺术、科学等方面,烛照上古中国人智慧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探讨研究了三个重要课题:一是我们和神话时代的人是什么关系;二是我们和无文字的人群是什么关系;三是我们是否真的具有文化上的优越。三个课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是近年来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发现,神话、艺术、科学,前经典时代的文明非常丰富,中国上古的智慧也非同寻常,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但由于没有文字记载,仅仅靠一些图案、符号传承。数千年来,能完整留存下来的非常有限,即使记载流传下来的,也非常难懂,让现代人感到非常困惑。通过本书,专业人员能“惺惺相惜,如遇知己”,获得学术学识上的见解。业余爱好者,可以获取系统的知识体系,那种感觉也是非常美妙的,你会感觉到:前经典时代,或者说洪荒时代,我们的古人就创造了那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古朴智慧。

前经典时代,所谓科学,主要是从天文现象留存中转化而来;所谓艺术,主要是从一些装饰的图案和形状,来映照那时的喜怒哀乐。而大量的神话故事,滋养了前经典和后经典时代很多年。遗憾的是,这些上古神话,逐渐式微。而本书的相关研究和解读,部分复原上古神话的美好,让它们以艺术的形式更接近我们。

这些年,盗墓小说、穿越小说十分流行,一部分的小说中,也夹杂了、描写了一些上古时期的文化元素和符号,当然那只是小说家言,千万当真不得。本书是纯粹的学术研究,是一本学术专著,它的系统性非常强,把一个问题讲得比较透彻。同时,作者配发了大量的图片,这些图片的是真实存在的,可以通过这些图片,增长很多的知识和见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但经典之前的大美,可以言,可以领略。

《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读后感(二):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

何为“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面对这个书名我着实苦思了一些时间,之后翻开这本书的目录,期待从中找到解答我疑惑的线索。

本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名师大讲堂”的其中一本,也是目前为止我接触的第一本,其内外封皆素雅端庄,看上去赏心悦目。

作者王小盾目前是温州大学的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早期文化、音乐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简介中列出的几本著作我都不曾听闻,所以手中的这一本算是首次接触了。我期待“智慧”二字不枉我这一场阅读之旅。

如前文所说,书的大致内容可以从目录中寻得蛛丝马迹。作者将中国智慧的演变发展过程从上古神话、上古艺术、上古仪式与科学等几个方面来具体例证以及分析说明。

整本书如此被分为四个单元呈现,从“神话”、“艺术”、“科学”到最后的“理论总结”,看上去比较有条理,框架清晰。

在第一章关于神话开始讲述的内容中,看到与上古符号相关的传说感觉是新奇有趣的,关于符号学的作品以前也读过一些,但大多看过即忘,所以此次阅读过程中,更多的是期待补充平常不太涉猎的知识范围。

书中也配有相关知识点的插图及简短介绍,对生成印象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章为艺术,挑了其中“饕餮艺术的起源和早期历程”这一感兴趣的部分先读。随着阅读的深入,越来越感觉自己对历史、古文化等方面知识的不足,只能一边阅读一边查资料,所以阅读速度相比阅读其它类型书籍要慢一些。

至于此书编辑所提“通过开放式的话题讨论,提升读者的学术兴趣和进行批判性阅读的能力”。我虽深表赞同,但目前实际能做到的只有前者。好在每一单元之后都有“结论”,对一个阶段所讲内容做出的归纳总结。

书的134页中提及辽宁牛河梁遗址,在做省内游时完全没注意过,阅读此段落之后,倒有了几分好奇。

整本书阅读之前,让我比较期待的是前两单元,但没想到一路看下来之后,读得最感趣味的是第三单元,尤其是第七讲“上古天文学的文化物质”中关于太阳祭祀的内容。以前看过的多是关于国外古老种族太阳祭祀的文字,现在感兴趣的是比较它们之间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差异。

书最后部分的“理论总结”,可以看作对整本书的回顾归纳。阅读这本书更多的引起了我对其中几个方面的好奇,希望之后可以做延伸阅读。

疯猴勿杀20170217

《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读后感(三):我们如何回归中国智慧的经典时代

在中国文化智慧里,无论儒释道文化如何高度兼取,大道理还是一样的,就是要循天理。 循天理便是善,是诚意,是廓然大公。这种智慧要我们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成见,进行超越性的思考,循客观规律进行为真理的思考。这就是中古“”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点即“ 经典之前 ”,生命即是道,把人的生命和宇宙自然相结合就是天人合一, 儒道文化只是在此基础上延续与发展所以谓之“轴心突破”。把中国智慧体系划分为“ 经典之前”和“ 经典诞生”两个阶段其实是无意义的,中国智慧发展的脉络应该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但是对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如何发展和回归中国智慧的经典时代,这才是本书想要引起我们讨论的真实目的。

1.经典之前时古人的智慧:神话阶段

(1). ……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 意思是天户怎样关闭而造就了黑夜?又怎样打开而造就了白昼?角宿未启天关之前,太阳藏在什么地方? 鲧不能胜任治洪之事,为什么他又深孚众望?大家都说不必为鲧担心,那么为什么不让他试试看呢?晚上的太阳是由鸱和龟运送到东方的,鲧又有什么功劳呢? …… 在《 楚辞·天问 》中其实叙述了一个上古神话 ,对太阳神话的尊崇,这表明古人对圣人与天道关系的理解后所形成的尊天敬道的观念,而不是对某一个统治者的崇拜。这就是天人合一产生的最初原型。

(2).鸱龟曳衔, 也是叙述了一个关于太阳运行的故事。太阳西下,在羽山解羽之后,他就沉入羽渊,化身为鸱鸮了。这个时候,等待在羽渊的龟,便驮起了这只晚上的太阳之鸟,然后缓慢的向东方爬行,并最终在早晨,把它送到了东方若木。在古人看来,正因为有一个鸱龟合一的由西向东的运行,我们才能在每一个早晨,都看到东升的太阳。 商朝人把龟当作太阳神来看待。 鸱是指猫头鹰,也是商民族的玄鸟和图腾神。这种具有族群属性的宗教符号随着商周朝代而檀变。这种代表智慧的符号被商人流传到各个地方并繁衍发展下来。

(3).黑水神话,黑水是一条从死亡之国,黑暗之国出发,流向生命和光明的河流。蓬莱和昆仑是相对应的两座神山,黑水则是联结这两座神山的纽带。当古人把龟设想为在黑夜中运载太阳的神使,让它承担经黑水将太阳送返东方的使命的时候,在古人观念中的大地两端,也就是黑水的东西两极,便出现了以乌龟为原型的两座神山——西北方的昆仑秉受黑夜和死亡的性格,成为刑杀之山;东南方的蓬莱秉受白昼和再生的性格,成为天堂之山。这种“ 超越 ”的神话语言通过立象尽意的思想表达也正是古人长期与天人交际的实践。

(4).龙,在文中指出龙就是胚胎的化身,代表着生殖和繁衍,它的身体是对各种动物的概括。“龙”是被古人高度抽象化的一种关于生命的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的符号。这表明中国智慧开始由具象事物符号向抽象事物符号转变。

(5).饕餮艺术,古代的饕餮神话和饕餮艺术,在内容形式上都是彼此相对应地。通过比较研究可以确定:饕餮也就是某种具有超能力的神兽;作为标志物,他们代表了崇奉这种神兽的族群。在这些族群中,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即表现为若干种具有图腾色彩的神性动物。饕餮的本质,就是借助兽神而完成的死亡——复活过程以及关于族人信仰的种种表现。随着上古人智慧的成长,祭祀系统和礼仪制度开始发展起来。并且成为调节天人和人人关系的准则。

2.经典诞生时圣人的最高理想:大同时代

到老子和孔子时,社会正是处在祭祀系统和礼仪制度完全被破坏的“ 礼坏乐崩 ”,“ 天下无道久矣 ”的时代。可以详解为:人们本是按天地自然之道来生活的;到了夏代以后,禅让不行,人欲增多,天道于是被打破,所以周代贤人主张“德治”;而到春秋时代,人人争利,德行不存,有人便提倡“仁爱”来维持社会秩序;后来,纷争加剧,仁爱无法实现,就只好用"义"和“礼”来约束人,维护人与人的和睦关系。老子所以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人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也是基于礼坏乐崩的现实而言 。 老子是想有一个自然有序的社会,它是由“仁慈”‘“俭朴”“不为天下先”的圣人来治理的时代, 在孔子看来,它是“选贤举能”,“讲信修睦”,“谋闭而不兴”,“乱贼而不作”的时代,特点是天下为公。 孔子老子都把这样的时代当作自己的政治理想,原因在于,他们要对天下无道遍地杀戮的局面做出反应。也就是说,现代人所面临的社会难题,其实孔子老子等人读考虑过了。而且,他们提出了不同的救治方案。孔子的方案是克己复礼为政以德也就是加强王者的自律;老子的方案是辅万物之自然民复孝慈,也就是顺从和启发民众的道心。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主张回到古代,像古人那样, 建立祭祀系统和礼仪制度来调节人与天、人与人的关系, 用上天提供的力量来节制执政者的欲望。尽管这些办法在后世未被施行,但它们却折射了远古的政治现实,代表了一种通往远古的高明的智慧。

作者在结尾把现代社会称为经典时代,提倡重视科学的发展观。但我们如何回归中国智慧的经典时代?我认为是毋容置疑的靠技术,因为现代的人类哲学已经达到了顶点。不论“ 巫 ”,“ 史 ”与 “ 政治权威 ”如何,只要科学技术一旦能够实现更大的宇宙空间定义。那么在自然环境最坏或者最好的时候人类将继续生存下去。

《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读后感(四):《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借孔子之口质疑余英时

《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借孔子之口质疑余英时

王小盾所著的《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是列入“名师大讲堂”系列丛书的,一般而言,在课堂上讲课,言简义赅,点拨出的是根本要素,提炼出的是内在主体,介绍的是核心纲要,偶有针对性的辨驳,也会放置在无关紧要的闲言碎语时间段里。

但《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一书,却有着明确的论述指向,从全书的架构来看,它远不是一个知识性的介绍,而更多地担负了立论阐述的重大职责,而在立论过程中,便必然要碰到这一领域里的比较流行的著名论断,因此,作者在阐述自己的立论之时,也必然要把自己的阐述重点,同那些与自己相左的观点进行比对,提出自己的辨驳意见,从而使得《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一书具有了研究论著才拥有的厚重扎实与深度洞明。

而值得嘉誉的是,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并没有卖弄高深莫测的字眼,显摆诘屈聱牙的词句,而是选择了一种通俗易懂的笔墨,娓娓而谈地论述中华文明的实质,尤其是令人觉得很为受用的是,作者在全书中前后贯通,串联着一个核心的理论脉线,因此,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举一反三,不断描红深化,把作者表述的思想讲述得异常的清晰。全书在文体上,实际上阐述着中国文化的来龙去脉这种相同高深的问题,但作者的叙述风格却相当平易近人,就像一名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说着能够让学生接受语句的教授那般,充分考虑到了接受者所最为关注的接受效果的问题。作者的这种循循善诱、化深为简、化难为易的文风,在传播中华文化的体系范畴里,是值得称道的。我们实在没有必要,把本来就相当难懂的理论探讨,用学苑派的晦涩语言再一次加密,最终的效果,只能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我想,作者之所以能够在书中纵横捭阖、明白晓畅地表达所需阐述的主题,是因为作者有着丰厚的积累,《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中的论述的思想,并非是一蹴而就,就能够下注笔端,留影成文的。作者在后记中说他这本书写作,是在出差巴黎的时候,利用业务时间,耗费三个多月写成的,但我们更必须更看到的是,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经典”之前的情境与状况的反思,则要早得多。作者同样在后记中提到,“这本书缘起于二十年前的一个单纯的设想”,可以看出作者有着强烈的针对性,就是中国的上古文化以及由此奠定的中国文化,一直存有“本土的傲慢”和“舶来的傲慢”两种外在的态度。具体的体现是:“本土的傲慢”是习惯采用以今例古的方式来批评研究中国的古代文化,“舶来的傲慢”表现在“盲从西方理论,喜欢采用针对无文字人群的民族学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化。”(P411)

从《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针对性,给我们启迪是:一名浸淫于中国文化研究的中国学者,必须发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声音,发出弄懂我们的祖先文化特质之后再来正确解读的忠实文化传译之音。

那么,《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的针对性是指谁?意有所指的“本土的傲慢”和“舶来的傲慢”究竟指的是谁?

其实我们会看到,这一针对性标的,就是著名学者余英时。余英时以其独特的身份,兼具“本土的傲慢”和“舶来的傲慢”两个身份。作者在书中点明的很直截了当:“在当前的华人学术界,余英时是享誉最高的学者。”(P344)

作者肯定了余英时对中国文化研究的贡献,但是却也指出了余英时的研究局限性。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余英时从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勒尔斯那里移植过来的“轴心突破”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世界文明史在某一个点上,突然发生了巨大的转折,仿佛有神谕一般,天翻地覆慨而慷。用到中国文化中,就是“在孔子时代,中国文化觉醒了,形成了清楚的轮廓。”(P343)

作者在书中对余英时的论点提出了“七大问”,最终总结道:“‘轴心突破’这一概念是不利于解释中国思想史的——它会让人忽略孔子之前的思想史,也就是忽略孔子之前、孔子之后这两段思想史的关联。”一句话:“‘经典之前’和‘经典之后’,其间并没有截然划断的鸿沟。”(P347)。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书的标题《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作者已经在书中否定了“经典之前”与“经典之后”之间的截然区别,但仍然在书中作为一个经过实证过了的存在概念来框定中国文化的时间段,实际上,其目的是顺延着余英时的强大的学术立场,暗渡陈仓,拆了余英时研究方阵的前行路线,也就是说按照余英时的框架,作者沿袭了他的论述,但最终目的,却是将余英时的论述归入歧路的自设陷阱。

可以更为明晰地看到作者这种动机的地方,就是全书在末尾部分,作者请出了在余英时眼里作为“经典的创造者”的孔老夫子,现身说法,再次批驳了“孔子开天辟地、开创经典世纪”的说法。

没有比借圣人立言,更能显现出作者的批判立场了。

作者虚构的孔子批评之语,其实把作者自己的力道,“隔山打牛”地传向了余英时代表的“偏见”。王小盾笔下的孔子说道:“一个人可以经历好几个时代;个别人对时代变迁会有比较大的影响,但我们不能说时代变迁是由这个人造成的。你们那个‘轴心突破’理论的问题就是忽视了这两点。它过于关注一次性事件,而不注意事物的长时段运动,所以说,它的认识很简单;它过于关注思想和观念,而不注意思想和观念的基础——社会运动和文化表现,所以说,它的认识很表面。其实,只要不把眼光停留在书本上,而是多看看上古以来留存的实物,你们就会知道,社会及其文化是一直在变化的……”

孔子之语,将余英时的偏见归结为其内质很“简单”也很“表面”,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孔子也给出了药方——当然这是王小盾开出的。这就是“眼光停留在书本上”,而没有“看看上古以来留存的实物”。

这里,正可以看出,王小盾在这本书中自认为能够超越余英时的地方,是他更注重中华文化的实物研究,在他看来,余英时只能是从书本到书本,这是国外学者研究的一种必然而无奈的选择,但王小盾依托中国文化的本土发生地所具有的浩繁文化遗存,可以获得更为贴近中国文化体系的理解与感悟。也就是说,中国文化的研究,应该在本土与国内,全书实际上反映了王小盾对中国文化研究的一种自信,我们中国学者,身为一名创造了优秀中华文化的现代传人,在文化研究上能够更有发言权,也更能心有灵犀,当中国文化的阐释权与解读权被西方语境概念下的学者掌握时,实际上这是一种被动的更令人尴尬与难堪的“民族虚无主义”。

正如作者自认为拥有的比余英时书斋里立论更为优势的地方,就是自己可以研究中国文化的实物,而“实物”与抽象了的“文化”之间建立的对应关系,实际上这是一个“符号学”的问题,因此,王小盾的研究脉络,就是把“实物”研究转化为“文化”解读,这也是作者研究的一个杀手锏与必杀技。这就是注重对上古文化的仪式背景与符号手段的运用(P411)。通过对符号的研究,以论证在中国所谓的孔子创造的“经典文化”之前,中华文化的逻辑内涵与思想内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而全书最富有趣味的地方,恰恰是作者运用符号学的理论,对中国文化的“实物”解析过程中所抽象、提炼出的中国文化精髓的思想实质,由此可以证明,中国文化的符号中,就已经包括了由孔子定型化了中国经典文化的基本内质。

全书的前三个单元,分别是神话、艺术、科学三个部分,作者在这三个部分,都是撷取了一个角度非常小的“实物”来进行条分缕析,反复考证,从“文化字符”中,揪出所“实指”的真相。这一点,很见作者研究的功夫,也可以看出,作者所踩踏出的一条从“实物”中分析中中国文化精神实质的研究路径是可行且可赞的。比如,在第一单元神话段落里,作者从“鸱龟曳衔”这一出自《楚辞•天问》的神话传说,结合在文物器具上留下的“纹路符码”,得出的答案是这一神话代表了“一个系统的‘超越世界’,代表了一个拥有广阔空间和漫长时间的思想体系。”(P350)而在第二单元“艺术”章节里,作者选择了饕餮这一个传说中的兽纹,揭示出这一符号隐寓意义的不断流变,反映出的是在周代“有过一场针对仪式事物、神话事物的道德伦理运动” (P333),其流程是“把联系于仪式和神话的事物改变成联系于道德和伦理的事物。”(P401)。作者的研究思路是从中华古典符号推导出“仪式”,再从中破解出精神内涵,从而得到了作者的理论判断。这一思路相当的新颖,也相当的有效。

而这种从“仪式与符号”层面,提升至“伦理”这类形而上阶段的运动,正是孔子被公认的开天辟地之功。这就是作者所说的:“上古思想从仪式中心向伦理中心的转变。它们代表了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段落,而孔子就是处在这个段落中的关键人物。”(P344)。

仪式有三种层面,分别是“仪式的内部情实”、“仪式的外部规范”、“仪式的人神关系”,这三个层面,孔子分别进行了提炼与升华,从中寻觅到了一套“语词系统”,“来表达以政教礼义为中心的新理论。”这就是“根据对仪式的内部情实的理解,建立‘仁’的观念,也就是把对宗庙祖先的‘忠信爱敬’落实为‘忠恕’‘爱人’。又比如根据对仪式的外部规范的理解,建立‘礼’的观念,也就是把天人的关系推广为人伦的。另外,他还根据古代仪式所表现的人神关系,发展了‘天命’理论。”

作者认为“这三条,是孔子理论最突出的建树”,也让中国文化“从仪式中心转化到伦理中心的阶段。”(P402)。从此,孔子的思想主宰与规范了中华文化的主脉,但在孔子之前的中国文化已经积累了并不逊色的智慧与思想,由此反衬的是,不管是“本土的傲慢”还是“舶来的傲慢”,都是一种对中华文化不够了解的“偏见”。

振兴中华文明,我们必须拥有对自身文化的足够自信,而这份自信,在我们深入地研究与触及先祖的灵魂之后,我们会像王小盾那样,鼓足充足的底气,可以让我们继承与发扬中华文明的精华部分,在中华复兴的大业上,沿续五千年文明一脉相承的命脉。《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深度讨论中华文明且言之成章的通俗性读物,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者,能像王小盾那样,立足中华本土,向那些半土半洋的“傲慢与偏见”展现我们自己的见解与判断,更好地展现与传扬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