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看,这是哲学 II》读后感精选

《看,这是哲学 II》读后感精选

《看,这是哲学 II》是一本由[美]唐纳德·帕尔默 / Donald Palmer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这是哲学 II》读后感(一):如此轻松活泼的哲学通俗读物,点赞

我们在这个课堂上做什么?所见即所得。自由世界里最大的航空公司

《看,这是哲学II:永恒不变的哲学大问题》系统梳理了西方哲学的中心问题及其演进脉络。哲学往往屈从于重大问题的引力,让人感到沉重。本书恰恰要打破这种倾向,减轻哲学“大问题”带来的难以承受之重。作者用四百余幅手绘漫画,以微讽调侃的方式描绘哲学观点 ,让读者在“观看”中感受哲学的活泼幽默,获取快乐智慧。

拿到书,赞一番起来。《看,这是哲学II:永恒不变的哲学大问题》是唐纳德·帕尔默(Donald Palmer)教授三十余年哲学导论和哲学史的教学心得之作,用轻松活泼的文风和四百余幅手绘漫画插图,对西方哲学史进行了简明易懂的概述。唐纳德·帕尔默(Donald Palmer)教授严肃地对待哲学,却又不那么郑重其事,用风趣幽默减轻了哲学难以承受之重,使哲学不再显得无聊难懂。本书自出版以来多次再版,广受读者欢迎,无论对于人文社科学生,还是普通大众,都不失为很好的哲学入门读物。

尤其是我特别喜欢关于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这段的论述。比如这句:正如怀特海所说,西方哲学史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是正确的。哲学家们似乎有意无意地都把大量时间花在要么试图实现柏拉图的理想,要么脱离他的理想。柏拉图持有典型的希腊观念,即我们天生就是社会性动物。

《看,这是哲学II:永恒不变的哲学大问题》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具有简笔的漫画,这样的漫画使本来被大家认为很枯燥的哲学变得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值得点赞。

不过,时间仓促,我也是看了概略。这本书适合一些讲授关于哲学课程的老师仔细研读。

《看,这是哲学 II》读后感(二):我赞同霍布斯·托马斯式的心理利己主义观点

经过去年一年的哲学学习,我已决定放弃学习哲学,这本书将是我哲学阅读的最后一本。本书对我而言,最大的惊喜是,我在书中看见了哲学中关于伦理学的种种学说,而其中的利己主义中的心理利己主义中的霍布斯·托马斯的理论,居然和我自己的三观完全一致。(仅仅就书中展示的部分而言)

下面,我将书中霍布斯·托马斯的心理利己主义学说全面罗列,这也都是我的心声:

1.每个人自愿做出的行为,目的就是给自己带来好处。

2.人总是按照自认为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行事,这不过是心理事实(而不是生物学事实)。

3.同意苏格拉底的观点,认为通过哲学思考,人可以搞清楚什么是自己的最大利益。

4.人确实会为了他人做出牺牲,但其实这种牺牲只会发生在,当事人认为牺牲自己的利益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换而言之,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自己好。

5.为什么牺牲自己其实是为了自己好呢?因为做出牺牲的原因虽然有很多:责任、职责、自然感情、爱、债务、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内疚、名誉、自我提高的需要、快乐、为自己获取利益……但其实所有的理由都是“为自己获取利益”的不同形式:因为牺牲符合我的道德观、因为牺牲符合我对自己的认同感、因为牺牲可以避免我陷入不救助所爱之人的痛苦中……归根到底,还是为我自己好,只是这种好不一定都是物质的、让我自己少受伤的、让我自己长寿的,而是保全我的道德观的、保全我的感情的、保全我的自我认同感的。所以,所有的利他主义其实都是心理快乐主义的一种形式坦言“我做什么其实都是为我自己好“,被称为“霍布斯式的诚实”。

=========

我完全同意这些理论。

本书也提到,本理论有无法证伪的弱点,违反了学术的证伪原则,所以作为学术站不住脚。但是作为三观,毕竟是一种信仰而不是学术,我还是赞同这一理论。

书本说,如果这个理论折中一些,改成“多数行为中包含的自我利益,往往比人们承认的要多一些”就靠谱多了。

《看,这是哲学 II》读后感(三):你所不了解的哲学

文:薇薇爱阅读

哲学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上学的时候都有一门选修课是这个。我们对哲学的理解是什么呢?至少我之前没有彻底的去琢磨什么是哲学。 提到这两个字就觉得好深奥。 只是当年背词典的时候,里面有个单词philosophy除此之外就停留在书本里的内容上。

理解哲学的一种方式是考察它在语言学和历史学上的起源。 哲学“philosophy”,起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爱智慧。 在没有文献记载的情况下人们不得而知哲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有文献记载的西方哲学史上公认的有文字记载的哲学家是米利都的泰勒斯。 哲学的研究方向也有很多分支, 比如说:认识论、本体论、伦理论、政治和社会哲学、美学、逻辑学。分支繁多的。

人类为什么要研究哲学呢? 哲学不像物理、化学这样实在,或者说是有些抽象?

柏拉图认为哲学始于惊奇,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以这样一行文字作为自己一本著作的开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人们对于未知的渴求的力量是强大的, 强大到涉及遥远的太空和万米之下的深海。以及抽象的事物。

哲学在不同的地区有着区域性的差别。 这些差别造成了哲学活动在世界上的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实践。 亚洲哲学、非洲哲学以及美国本土哲学有着众多的邢台,其中许多有着强大的宗教成分在内。 而宗教哲学所研究的大问题是:是否有充分理由让我们相信上帝存在或者不存在? 哪个上帝存在或者哪个上帝不存在? 对于人类来说, 上帝的存在与否又意味着什么? (这里没有提到关于佛教之类宗教的原因,个人猜测是否跟这本书主要偏重于西方哲学有关呢? )

在认识论这个分支里, 认识论是关于知识的理论,认识论有很多大问题, 什么是知识? 知识和意见的区别是什么? 这是需要确定性吗? 知识的限度是什么? 知识事实上是可能的吗?

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 根据哲学的不同分支也做了详细的解释, 如果你对哲学不甚了解。 这本书能作为入门级别的书来看了。

特别鸣谢拾光书屋

《看,这是哲学 II》读后感(四):哲学进入寻常百姓家

很难想象,居然有人可以将哲学问题解释得这么简单。唐纳德·帕尔默(Donald Palmer),一个美国马林学院荣休教授,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客座教授,长期在大学教授哲学史和哲学导论课程。从这本书中,我似乎可以想象这位可爱的教授上课时与学生争论的场面。

本书作为一本哲学通识读物,用轻松活泼的文风和四百余幅原创手绘插图,以“中心是否保持不变”为引导,对哲学中的“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梳理。作者严肃地对待哲学,却又不那么郑重其事,用风趣幽默减轻了哲学难以承受之重,让读者真正获得思考的快乐。无论哲学专业的学生,还是人文社科学生,甚或普通大众,都能从中有所受益并获得乐趣。

作者并未只是简单地罗列理论,进行说教,而是将不同哲学家的观点相互勾连、对比阐述,以开放讨论的 方式,呈现出流动而非静止的哲学全貌,引导读者对哲学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看这本书时给我很不一样的感觉,平常这类理论性强的书籍我总感觉作者就像一个知识渊博的先生,可以教给我们大量知识;而我对这本书的感觉是作家是一个朋友,我两其实在聊天,不同话题不是生活中的细节小事,而是有关哲学的探讨。这让我在不断的辩论与思考中学到了哲学的知识。

更有意思的是,哲学大问题往往让人感到沉重,但本书以风趣的行文风格和幽默的手绘漫画,减轻哲学大问题带来的难以承受之重。书中大量的插画将无形的抽象思维转变成有形的具体问题,将一些深不可测的哲学问题插在两人的对话中或个人的思考中,让人感到忍俊不禁。

在此之前,我也曾选修过西方哲学史,其内容跨越十几个世纪,虽老师层次和内容已经讲的很浅很少,但我还是未能掌握其要领,虽模糊记得功利主义、经验主义、唯物唯心主义等等,但总感觉缺了一种自我理解的过程。而通过与作者“聊天”中,我懂得了这些主义以及哲学思想的定义和要领,并且认真思考过每一章节的课后思考题感觉受益匪浅。

世界的进步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广大无产阶级或广大群众的觉醒和认知,而这些各行各业的通识读物让我们既能读懂又不感到乏味。本书作者别出心裁为了解释了众多哲学思想,可以说,深奥难懂的哲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了。

《看,这是哲学 II》读后感(五):看,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儿

唐纳德·帕尔默,美国马林学院荣休教授,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客座教授,长期在大学教授哲学史和哲学导论课程,教学经验丰富、写作风格活泼。本书是作者三十余年执教哲学导论课程的心得之作,以“中心是恒久不变的吗?”为引导,对哲学中的“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梳理。用幽默的方式,把难懂的哲学表现得通俗易懂,对于哲学入门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抛出哲学史中发生的问题,然后分别讲述了根据哲学史脉络中出现的哲学家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以及轻述了思辨过程。但是这类书籍有个弊端,就是外国人的思想与我们中国人的思想必然会有不同,历史不同,未来也必将不同,虽然还是有一些相通点的,对于翻译者而言,把这种思想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出来,难度堪比原著。然而自古而今,翻译作品强于原著的实在不多,这本书可以说把原著所要表达的进行了高度的还原,这也证明了本书的确是一本深度不高的哲学入门书,因为真正出自大师之手的专业哲学作品,是翻译不出来的。

虽说本书的深度不高,但是本书的作者却对哲学研究很深,哲学是奉行着一个观点的,对于大部分,认为学得越好,说得越简单明了。只有那些研究得很浅的人才会假装深奥写得特别难懂,其实哲学本身是很简单的东西,不像数学,而这只是一种思想,有些是固定的,有些是不定的。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再加上漫画配图,就把哲学史轻松地讲述了。如果作者想要把本书变得更加专业也不是难事,只不过那样对于新手来说就太过不公平了。作者对于那些哲学的知识说的不是特别细,这不像是其他学科,毕竟还是需要人们自己去领悟,写得太细就没人看了,看不下去的书写得再好也没用。

哲学其实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有的时候你看了许多书,做了许多研究,最终回过头来可能发现什么都没学到,但是你又会有一种内心的奇妙变化,自己无法轻易发现。看过了这么多国家出版的哲学类书籍,还有大师们的总结,感觉美国人对于哲学是最轻松的,一个工作日的事情,中国人是哭着做,日本人是跪着做,德国人是画图纸做,印度人做一半就跳楼了,只有美国人是边玩边做。

总之吧,本书不要当成是一本专业的哲学书来看,可以当故事看,没有坏处,又比普通小说更有教育意义。说不定本书会成为你的哲学启蒙教师,内容很松,看起来又不费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