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1000字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1000字

《中国哲学史》是一本由冯友兰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99元,页数:7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一):《中国哲学史》----阅读时,也是对话时。(2)

墨子

兼爱非攻,墨子一直以一种温和的形象出现。

再细细琢磨“兼爱非攻”这四个字,也能磨出些“天下大同”的意味。但“天下大同”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种憧憬,它落不到人世间。

墨子的“天下大同”其实就是他的“尚同”思想。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天下苍生是否能够过上富庶的生活是衡量一切行动的唯一标准,所有的事物都必须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先考证其价值,这个东西是否对人们维持温饱有用,这个言论是否有利于生产生活,如果是,那么是有利的,如果不是,就要决然废弃。

所以“喜,怒,乐,爱,恶,”墨子以为“六辟”,而“乐既为无用而可废,则其他诸美术,亦当然在被摒斥之列矣。”

放弃情感与艺术,人应牺牲眼前的一切享受。世上的人都需要勤苦节用。墨学剩下了真正最无趣的人生。

在这个无趣人生中,墨子的弟子还要绝对服从于团队领袖,是否为雇主提供服务,需要墨家最高首领的首肯;所获得的报偿需要上交墨家团队,用于公共支出和讲学;此时,墨学已经演绎成一个具有宗教性质的精神团队。

这样的理想世界犹如西西佛斯的神话,人的命运仅仅是如西西佛斯一般,每日将巨石从山脚推到山顶,日复一日。那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兼爱”?像苦行僧般在这个世界用一生来修行?

这样的墨学不传于世,毕竟,真正的世界没有绝对的“天下大同”。

所以我更喜欢西方哲学中关于“艺术才是真正的哲学”这个论题,对于无意义生命的抗争,情感与艺术是最好的武器。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二):《中国哲学史》----阅读时,也是对话时。(1)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仰慕了很久,不敢读。

从22年的12月开始,每天读几页,因为是文言文,读起来比较费劲,也很慢。却读出了趣味。

于是随手记下阅读中的一些火花。

中国之文化,至周而具规模。

子学时代的开篇就是周,即使到今天,周朝的礼制仍然被津津乐道。看关于周的叙述,却想起了那个似神话,又似真实的夏朝。作为传说中的夏,是否真的有这个朝代呢?没有文字,没有考古学上的发现,没有遗址,夏朝作为传说中华夏文明的第一个朝代一直没有得到认同。

国博中国古代展的原始社会展厅最后一部分,赫然立着一枚玉琮,制作它的工匠已经熟练的掌握了玉器的切割技艺和图案的数学计算,让这枚玉琮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显现出不落时尚的精美。玉琮几乎没有磨损和使用的痕迹,证明它并不是作为工具存在,而是作为权利的象征或是陪葬品。也就是说,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产生了大量的剩余财富,社会成员的分工逐步固定化,等级之分已经非常明显。

这样的社会,是部落,还是城邦,还是国家?

谁,第一个点亮了华夏文化的火种。

当看到周朝完整,规模性的思想,文化,制度之后,总会让人想起夏,那个确定了“华夏民族”呼号的夏。

孔子

作者对孔子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孔子可以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认为“其建树之大,盖有超过苏格拉底矣。”

从某种程度来说,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大教育家,他们讲学或辩论的目的,都在与养成“人”。这样的“人”是可以真正为城邦,为国家服务的人。他们也都打破了贵族才能受教育的权利,苏格拉底在城邦的圆形广场中与每一个人辩论,聆听者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于是苏格拉底在辩论中传播文明的种子;孔子大规模招收学生,不问身家,凡缴学费就收。两位圣人也都培育出了相当出色的弟子,让自己的思想得以延续传承,同时经过弟子们的解读进一步发展。

但是说到对世界的贡献,却无法进行类比。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希腊哲学最后影响到整个欧洲,中世纪与宗教捆绑,再形成近代和现代哲学,具有完整的体系也在发展中演化为多种流派,学说,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参与到社会和经济中,并影响了今天的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后来中国帝制最主要的思想之一,影响遍及东亚,但却没有成为世界潮流。

个人认为,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人类智慧之光,只是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发光,其实并没有类比的意义。

回头再看孔子,他是第一个让学术民众化,同时目睹当时各种制度崩坏,怀想“天下有道”的智者;他也是将之前制度理论化,从文化角度上构成儒家思想整个体系,开创了中国思想史的第一人。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三):《中国哲学史》----阅读时,也是对话时。(4)

萨特和加缪在参加反德地下组织的时候,面对一切都可以被抛弃的人生,他们开始进行哲学思考,于是成就了两位哲学大师。

乱世出大家,困顿的人生会让人的理性的一面更多的被激发出来。让人去仰望星空,领悟到自己的渺小之后,再去思索人生的意义。哲学三问,发生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

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周王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乱世持续了五百多年。这样的时代被孟子形容为“圣王不作,诸侯放姿,处士横议”。

连年的混战中,统一的周王朝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神话,既然周礼已经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过去,在动荡中求生的人们,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过好自己的这一生。

于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争鸣,出现了很多主张不同的学派。

“杨氏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杨朱学派认为乱世难于挽救,对于个人而言,做一个隐士是最好的避世方法,不过他们的隐士不是无欲无求,而是“六欲皆得其所宜。耳须能声乐,目须能乐色,生方有意义。”力求寻找最舒适的生活方式。贵己,重生。对于乱世求生存之道,这一派找到了最简单的解决办法,他们屏蔽一切苦难,不去思考天下之忧,只在个人的小世界寻找安慰。杨朱学派的主张被很多人诟病,但是,放到每个人身上,何尝不是无力与命运抗争的时候,寻求内心平静的方式呢?在面对这个世界感受到强烈的无力感的时候,躲进一本书中,读一段文字,就能获得一个平静的时光,一个安宁的小世界。

“弃富贵而居于陵,认为禄室为不义。”另一类隐士是以陈仲子为代表,文献中关于这一派的记录不多,只提到他们认为富贵的生活和手握权力是一种罪恶,于是和家族割裂关系,放弃锦衣玉食,居住在陵园,日常的吃穿用度仅选择能维持最低生存的食材和衣物。因为缺乏记录,所以这一派引人联想:这种自我的苦修是否带着一种宗教含义?他们是否在某个时刻受到了某种启示?这种苦行僧一样的思想很难聚集起拥趸,陈仲子的行为在当时可能被人们视着怪异,于是被记载并流传了下来。

除了做一个隐士之外,还有人在思考如何改变这个世界。

许行,陈相认为,改变需要从当权者开始:“无所事君王,欲使君臣并耕”。这种同吃同住,没有明显社会分工的理想社会似乎是一种乌托邦的表现,只适合于小集团操作。许行,陈相的政治理念当然也只停留于演说与游说之中。

更多的人在思考人性。

尹文,宋牼的思想融汇了杨朱,墨子的学说,他们以“周行天下,上说下教”为研究目的,希望“天下安宁,以活民命,人之我养,毕足而止”。这句话前半句来自墨子,后半句来自杨朱。这一学派认为,每一个人都是渺小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欲望去支撑,适可而止,不求赢余是最好的人生态度,“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争强好胜不是人的自然趋向,诎屈宽容才是,如果人都能认识到这个问题,那么人与人不斗,国与国不战。尹文,宋牼强调个人修养,但人的欲望很难被修养填平,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斗争从来就没有片刻停息。

尹文,宋牼强调个人修养,告子于是提出人性论,认为人的性情是生来如此的,无所谓善也无所谓不善。似乎是想要说人应该顺乎自然,顺势而为。

到了彭蒙,田骈,慎到这一派,则提出“齐万物以为首;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弃之去已,而缘不得已;无用圣贤;块不失道。”他们视万物为平等,就是说一个人在看宇宙中的一切东西的时候,他们各有不同,也有高低上下,但是用大道的观点去观察他们,会发现所有手误平等齐一,无所谓贵贱好坏。如果把这样的道理运用到人生当中,我们在处理事物的时候,就能够做到“因其自然,任其自尔而已”。当然,想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对事物不做选择,不要与执念在心中。这种思想其实有和尹文,宋牼,或者说杨朱学派的思想有一些相近之处。

小分子的正确必然会让整个这些小分子所处的整个大环境处于一种良性的循环当中。提出人性,修养的学派,似乎更注重个体的完善,他们或许相信,社会成员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必然让整个社会变得完善。但是个人修养并不是人人可以完成,人性中仍然有欲望,邪恶,私利这些只要利益可图,就会滋生出来的情绪,他们主导着往人性善的背面越走越远。

还有人开始仰望星空,把视线投入更深远的太空。试图用宇宙论的方法来解释社会运行的规律。

驺衍和阴阳五行学说其实最具浪漫主义色彩,他们认为天道人事互相影响,于是提出了“五行”为物种天然的势力,并且对地理提出九大洲的说法。关于五行,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系统,金木水火土各对应着相应的颜色,同时代表着不同的德行,而每一年每一个月甚至每一日都有自己的属性,或者属金,又或者属红色。不同的“德行”对应着世间万物的一切流转,在五行中,又似乎包含了宇宙中的一切规律。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日子,让平凡的时间充满艺术性,并具有传统文化的美感。阴阳学说对秦代和汉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九大洲已经证明是一种浪漫的想象,旅行者号已经离开太阳系的的时代,阴阳五行学说仍然以荒诞美学的方式流传。

乱世中,各个学派游走于诸侯国之间,他们试图用他们的思想影响这些手握最高权力的人们。他们输出自己的理念,希望自己的学说能够成为济世良方,有人甚至认为,如果出现一个圣君,能够再次让天下统一,那么这个世界又恢复到周天子统治时期的太平了。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分裂持续了500多年。动荡的社会促使了文化和思想的大发展,等到人们期待的统一的秦朝到来的时候,中国进入了长达两千年的帝制时期,思想史上的百家争鸣就变成了历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