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哲学史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哲学史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哲学史》是一本由冯友兰著作,古吴轩出版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页数:8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一):中国哲学史——子学时代,冯友兰时代的跨时代之作

陈寅恪在这本书的审查报告里说:

直到中国近代,治史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才被提到人们所关注的位置,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正是这种趋势的开端之作。

读完中国哲学史的第一部,子学时代,我私以为作者此书有以下几个明确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作者著书的目的。

1、将中国的思想体系转译为西方的哲学体系,从概念和范畴上尽力做一一对应。这个目的具有明确的时代意义,正是在中国近代受西方文化冲击最盛之时,所做的一种文化上的平等对话的努力,客观上也为西方学者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桥梁。

2、充分的考据历史,梳理出客观有据的思想史脉络,对之前各时期学者著述中的主观记录、表意歪曲和误判加以纠正。如对老子时间的考证和老子与李尔关系的猜想;如对格物致知一句的源流及真正含义的考证等。不胜枚举。

3、非常克制的阐发观点,少且精的事实历史背景,一方面做到了陈寅恪在审查报告中提到的考古人著书立说之所发,从而做到与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不是站在今天的角度在制高点上妄作批评;一方面也使内容尽可能专注于哲学层面的讨论,不过于发散,使之终能有一个体系性的呈现。

于我而言,读此书的目的是为系统性的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以免为当今一些胡乱编排篡凿之作所扰;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国思想史的了解,为理解中国历史、艺术、文化等宽泛的内容打下一个较为扎实的基础。

然而读毕此书,不能不感叹于历史现场中的思想巨子之伟大。他们的思想光辉或许出自当时的种种需求,然而其所具有的生命力确实贯穿了华夏悠长的历史。

柏杨说,中国文化是染缸文化,读完这本书,我甚至觉得这样的评价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褒扬。种种思想在子学时代的相互竞争,如同一场丛林中的物竞天择,最适宜生存、最具生命力的最终留了下来,并逐渐将其他思想吸收进自己的体内。在这之后,种种时代的新变化新需求所创生的新思想,也便逐一融入进这个子学时代铸造的染缸之中。

思想生发于人,必有其瑕疵,染缸的包容性与稳定性的反面则是不停的聚集污垢,须经过漫长而痛苦的不断淘练才能使其持续的焕发光彩。染缸不是华夏的选择,是华夏的被赠与,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有不断去研究怎么利用好这个赠与。

中国哲学,是更加贴合于人与生活的哲学,他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极强,因而直至今日仍被应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如果在子学时代的百家学说中附上一个我的生活选择,那一定是:以孔孟律己,以老庄慰己,践行如荀子,而敬韩非。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二):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

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陈寅恪评此书为“取材谨严,持论精确”。《中国哲学史》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赴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二八至一九五二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将中国哲学史分成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以此全书分为上下册。子学时代主要讲先秦诸子;经学时代主要是从董仲舒到康有为、谭嗣同的时代。它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著述,它采用西方哲学的形式,阐释中国哲学思想之实,使中国传统哲学成为现代学科。本书的基本框架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许多观点亦成为学术界的定论。 以冯友兰的观点来看,中国哲学中一直是两种传统所并行的,即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态度。正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探寻一种平衡,完善了中国人和精神内核。 冯先生认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临家出世一些。而这两种趋势彼此并之,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中国哲学的作用或任务就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在冯先生看来,人的精神境界有四个层次,其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 读完《中国哲学简史》一书, 仿佛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思想海洋中畅游了一番。耳边时时回荡着先哲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与表述,或睿智机辩,或大巧不工,无不展示了在漫漫时间长河中中 思考与追求,引人遐思。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亦明白了对待幸福应有的态度:第一,幸福不须外求。凡物皆有道,而各得其德,凡物各有其自然之性。苟顺其自然之性,则幸福当下即是不须外求。第二,外求不为幸福。政治上社会上各种制度,由庄学之观点观之均只足以予人以痛苦。盖物之性质不相同物有一物所认为之好,不必强同,亦不可强同。物之不齐,宜即听其不齐,所谓以不齐齐之也。一切政治上社会上之制度,皆定一好以为行为之标准,使人从之,此是强不齐以使之齐,爱之适所以害之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三):《中国哲学史》:纷乱的尘世,我们需要反思与宁静

所有哲学史又是一个导引,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中国智学的智慧,那便是读原著,它不是唯学而是唯道,它是生命的学问。虽然说中国哲学有两千年,更为久远的传统。《中国哲学史》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它对当今的读者有极大的意义,不失为一部可以影响一生的文化经典,是一部较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分来上下两册,按照中国文化特点,经学时代、子学时代两篇,子学时代介绍了孔子,墨子,孟子,战国,老子,公孙及儒家的哲学文化,经学时代介绍了董仲舒,古文经学,道学,朱子,王阳明及清代的哲学文化。这些思想,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在语文、历史、政治的教科书中都有学到,但是在课业的压力下,我们也仅是囫囵吞枣的默记,然后淡忘。 冯友兰,中国现代知名哲学家、教育家,被誉为“现代新儒家”。“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不是的哲学智慧,也是极高的人生境界,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找寻中国哲学的独特精神内涵。时代变迁在他的思想当中烙下深刻的印痕,他的生平贯穿了一个问题:时代的冲突——当前中国命运在哪里? 第一次接触哲学是在高中政治课本出现的,那时候模糊字眼,只是硬着头皮苦苦背诵。直到今天,重新对哲学进行了审视。幸运与《中国哲学史》相遇,我好像获取了更多之前所不能理解的许多事情,例如反思与宁静。只有自己内心坚定,控制好自己的感情和欲望,只要人还没有死,他就还是在人生之中,他就必须进行对人生进行反思,他可以是人生,宇宙,知识思考。哲学就是人类精神的反思,它会形成较完整的世界观。形成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更好的适应生活的延续。所谓人生,并不是与他人的斗争,而是与自己的斗争。为了在这场斗争中获得胜利,最重要的是内心必须坚定,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和欲望。我懂得了平凡但珍贵的道理:金钱、名誉和权力都如同刹那间烟消云散的一抹灰烬,只有正直的人生才是最有价 值的。 历史的车轮来到了21世纪,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要有属于自己的自觉、自醒,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不仅在于制造工具,也在于进行对自己的反思。新冠病毒隔离期间,整个中国像是被罚禁闭一样,在家闭门思过。看看微信朋友圈,反思之前过于忙碌的生活方式,反思与父母见面的次数,反思陪伴孩子的时间,反思留给自已的独处时间,我们重新反思这一切发生的事性,似是重新唤起中国人的觉醒,或者说是哲学热情。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哲学?“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它的最高境界是“无用之用”,不提倡囿于物质的功利之用。 作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中国哲学的专业与非专业读者的一本比较理想入门读物,既然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把深藏已久的东方精神遗产挖掘并擦亮,有空的时候,不妨我们拿起来读读吧,或许会给你留一些空白的思考。例如我,获得了反思与宁静。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四):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中国哲学史

在上大学之前我几乎是不怎么读哲学书籍的,后来我慢慢尝试从简单理解的哲学书,比如绘本然后再去看相对深奥的哲学书的。我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起初是因为我的老师,关于学习哲学这件事情,他并没有过多地地说些什么,只说了一句:读哲学书能让你变聪明,这时候我就产生了一点点的好奇心,但我还没有开启我的阅读之旅,再后来是因为先后有两位关系很好的朋友建议我多去读一些哲学书,然后我就想哲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多的人建议我去学习哲学,就在这时候我才开始慢慢了解哲学的。

最近在阅读一本冯友兰老师写的《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除了《中国哲学史》之外,还著有《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称誉为“现代新儒家” 。作者站在中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用西方的哲学概念、系统地运用新方法来重构中国哲学:分子学时代-经学时代上下两编,是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哲学史》中的一些哲学思想吧。

1、 先仁后礼

《论语》中提到,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该是统一的。素指的是行礼的内在情操,后来将此比喻仁和礼的关系,即先仁后礼,孔子认为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古代哲学人传承下来的思想,更注重自己的内在道德修养,学会“见贤思齐,慎言敏行”,“修身,爱人”,外在行为是内在的表现,所以努力提升内在修养是每个人需要终身去做的事情。

2、 知行合一

书中提到“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吾人必致良知于行事,而后良知之知,方为完成。此阳明知行合一之说主要意思也。”,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重要思想,他认为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举个例子,比如当你走在马路上看到一位盲人,你产生了要帮助他过马路的念头,这时候就是做到了行,“知行合一”中的知指的是良知,如果产生了不善的念头,我们就要克制,即“去善为恶”。

书中还提到很多哲学思想,都值得我们去深度思考它,去学习它,从而修身。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五):学哲学的目的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冯友兰

冯友兰先生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的经典著作《中国哲学史》一书被誉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冯友兰先生的这一著作是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的必读著作。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成书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本书已历经百年岁月,迄今这本著作的影响依然深远。

冯先生着重于哲学的同时,也注重史的记载。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读这本《中国哲学史》你会发现中国两千多年的哲学发展脉络。而这本书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将中国几千年的的思想展现于当下所有人的面前。这是一部中国哲学的发展史,更是中国历史文化进程的一种体现。

冯先生的这部《中国哲学史》分为两个篇章:子学时代、经学时代。首先在子学时代你会发现在中国的哲学史中,孔子乃第一人,他有系统的思想,为后世尊称为师表。然而在战国时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巅峰,当时各学派的兴起,文化之自由是往后所不能比拟的。特别是当时文化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中国之文化,至周而具规模。”在中国哲学史发展的历程中,春秋至汉初时期是中华文明大解放的时代,在当时不管是政治制度、社会组织,及经济制度都有非常大的改变,此种改变缘起于春秋,完成于汉朝中期。

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学时代开启了其独特的地位。从这本《中国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矛与盾的完美诠释,他们独立且相互依存,他们随着历史文化的变化而不断的改变完善着。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有一个思想主流,就是在追求跟高的境界,但离不开社会生活,更离不开人伦常理。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无论是子学时代亦或是经学时代,中国哲学的变化具有时代的意义,尽管中国哲学一直被传统的文化思想所束缚,但随着大时代的转变,无论是哲学思想亦或是前行的方向都在向科学所靠拢。因为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而冯先生的这套书详细的介绍了中国哲学文化的衍生发展,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两个自然规律统一与分裂,而中国的哲学发展也在遵循着合与分的一个规律,无论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亦或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后来的程朱理学等等,每一个循环往复都是一种轮回与发展的必然情况。

随着朝代的更迭,社会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中西哲学的不同论点与发展也展现出了不同的影响力。而冯友兰先生的这部《中国哲学史》无疑是中国哲学著作里的扛鼎之作。这是一部以世界眼光观看中国哲学发展的经典著作。

“人类所有之真、善、美,历史多予以相当的地位。”中国人的哲学观很多时候与欲望相关,特别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他们们关心的是哲学本身,以及通过对哲学的学习,让自身达到某一个高度与层级。

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历经了百年岁月,经得起时间与文化的积淀,国人学习哲学的必读之作,让我们以更开阔的目光和眼界接受来自不同地区的论点与文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