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读后感锦集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读后感锦集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是一本由张国刚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4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读后感(一):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张国刚著,中华书局,2016年8月第1版。很深入浅出,简明扼要。虽然绝大部分内容都知道了,但还是想看一遍。西晋末至隋唐间南北朝整整三百年未涉及,大唐也只讲了贞观与玄宗两章,内容上有些不平衡。页两边留白写那一两句摘要又有啥用?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张国刚著,中华书局,2016年8月第1版。很深入浅出,简明扼要。虽然绝大部分内容都知道了,但还是想看一遍。西晋末至隋唐间南北朝整整三百年未涉及,大唐也只讲了贞观与玄宗两章,内容上有些不平衡。页两边留白写那一两句摘要又有啥用?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读后感(二):从历史的天空看家国的前行

本书是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关于《资治通鉴》的历史普及作品,源于课堂讲义20讲。对于在这个碎片化获取信息的时代,苦于没有时间通读浩瀚史书的人,该书提供了简洁生动深入浅出的介绍,让你在已有历史信息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若有所思,并对当下的社会生活有所裨益。

正如作者在导论中所说,《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通史,凡1362年,正文300多万字,编撰此书先后花了19年时间。要想通读原著,无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必须能读进去、读下去。而张国刚教授则提供了一种读书的模式或者参考,大体上对《资治通鉴》有了皮毛的认识。

当然,有人说,书中以领袖人物和制度安排立论历史,史实和文字校对还有一些问题,这些都是瑕不掩瑜的不足。

我建议,想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的人,要读读此书。作者把书名定为《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实际上是经世致用的观点,希望读者从历史中看清未来,在历史残局的棋谱上,学习弈棋的技巧与艺术,让自己做人和做事都能无悔于人生,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历史价值。

仅此,推荐您有时间读读此书。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读后感(三):有所启发

阅毕清华大学张国刚的《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读来相对轻松,作者用了两种方式,一是对他感兴趣的部分翻译过来予以相对通俗的表述,二是把自己的读了,那么,就算是经过别人消化过的内容,我认为,读了,也比不读要强。毕竟,读书之用在于启迪思想、指导人生。张国刚从三家分晋开始,把战国到唐朝的历史中一些如商鞅变化、楚汉之争、王莽篡位、三国争霸等重要历史事件提取出来,逐个予以解剖,从“家国兴衰”的角度给出了作者的思考。通篇读下来,几点体会:一、古人的政治智慧,有些放到今天也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比如战国魏国李克所说的选人看五个方面,放到今天,那也是干部考察、结交朋友的时候一些值得参考和已经在使用的方式,再比如司马光提出领导力修炼三法(仁、明、武),即使至今叫做懂政治、有方向、有魄力,也依然有其强大的现实意义。二、不论是哪朝哪代所编写的历史,都是当代史,都体现了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烙印,比如王莽篡位,作为封建王朝时代的史学家,必然从历史正统论的观点批判王莽,其实从老百姓角度去看,无疑是幸运的一次改朝换代,毕竟再正义的战争,它也是单方面正义而已,对黎民百姓来讲,无论战争性质如何,只要不是异族入侵,都是灾难。三,在人治占主导地位的封建时期,帝王的个人因素决定着王朝的兴衰,不论是秦国崛起、光武中兴、贞观之治还是开元盛世,都始于一个奋发有为、克己有节的有志明君,家大业大或者事业辉煌之后,就开始飘飘欲仙、忘乎所以以至于坐吃山空、荒淫无度了,这是历史周期律的一个表现,也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读后感(四):先说问题,再做感叹

第83页 作者对贾谊《过秦论》最后一句的理解:“秦朝的速亡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不施仁政,一个是不该用打天下的方法治天下。” 对这种解释实在不敢苟同。再多引用一些《过秦论》最后一段的文字,“……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这段话是说:秦国以小小的领地,却达到了天子般的气势,使另外八州土地上的诸侯国好似朝觐一般的对待他,足有一百多年;然后他一统六合,以天下为家;但是由一个老百姓(陈涉)引领的动乱,便导致宗庙被毁、国破家亡,为天下所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不施仁政,而导致当年的攻守之势发生了变换。 书中把这最后一句话解读为两个原因,认为“攻守之势异也”是“不应该用打天下的办法治理天下”,实在是有点……不知道怎么措辞,说重了不好意思,说轻了不解恨。往好了想作者把贾谊《过秦论》和陆贾对汉高祖说的“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之。”混为一谈了,往坏了想这位张国刚教授出书的态度实在可疑。 这本书读了不到五分之一,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与作者在古文理解上的重大分歧了。作者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的教授,按理说出书不该太过随意,但是连续出现这类情况,我想作为读者也不能太过妄自菲薄,没准历史系教授,对文学并不持严谨的治学态度。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读后感(五):浅谈儒法之争

上回去书展,对中华书局出版的这本《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一见衷情,买回家一口气读完,顿觉酣畅淋漓。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儒墨法道纵横齐行,堪称群星闪耀光芒万丈,后人所不能及。

秦经商鞅变法,以法治国,统一六国,成就一番霸业,法家功不可没。然而,严刑峻法带来的弊端是受压迫的人总会团结起来,推翻压迫阶级。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使我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农民起义推翻王权的道路。贾谊《过秦论》将亡秦之过归于秦暴政,我想,法家如骨骼,光有骨骼而无血肉填充,国家无法让贵族及百姓归心,也不足以长治久安。

西汉初年,高祖、吕后、文帝、景帝休养生息无为而治,道家哲学贯穿治国之道,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自武帝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大兴。如张国刚教授所说,从这时开始儒学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迄今儒学不息。然而,其实对于统治者来讲走的还是“外圣内王”的路数,也甚少有例外。比如汉武帝,虽然独尊儒术,表现出对儒家圣人思想的推崇,却重用张汤、田广明等酷吏,行的还是法家的路子。内颁推恩令,外征西域,窃以为也是霸业而非王业。

“外圣内王”的例外,唯独有新朝王莽。西汉末年,因长期独尊儒术,所以士族都以儒为师,出现了像王莽这样的儒士,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为人所称道。但是,张教授认为其间存在很多的“迂儒”。从辩证法角度来讲,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儒学的质不变,但形并非一成不变的,如果纯粹遵循儒家经典行事作为而不知变通,就是迂儒。新朝的建立,是通过禅让的方式,确乎许多人也认为是众望所归,可以一扫汉末的积弊。然而通过行儒术登上皇位的王莽,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会进行新政——完全照搬周礼进行改革,包括划分王田,将土地重新交给农民等等,都与贵族及大地主阶层发生了强烈的冲突。

儒士们用儒家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志为圣,于国于己都值得称颂,但是,在古代,儒学、法学某种程度上确实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工具。儒法之争,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几千年以来,并无中断。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两者的融合和交互使用,才可以使得国家稳定繁荣,而厚此薄彼或舍此取彼,都会酿成大祸。且看秦和新就可窥一斑。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当今政府“以人为本”,“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国策,都是经过审慎的历史经验总结的来的,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这个时候,再去谈哪个是显学,反倒显得没有什么必要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