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黑石头的爱与恨:煤的故事读后感精选

黑石头的爱与恨:煤的故事读后感精选

《黑石头的爱与恨:煤的故事》是一本由[美] 巴巴拉• 弗里兹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2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石头的爱与恨:煤的故事》读后感(一):雾霾和黑暗,人类文明革命绕不开的进程

从黑暗和浓雾中走出的英国工业革命主宰了整个二十世纪,并最终变成了战争机器。回想历史,吐蕃王朝曾经学习大唐帝国,在海拔3000之上建立完整的政治农业军事体系,甚至亲自派使者去天竺取回真经。为了追赶历史,而二十世纪的中国也曾建立起全世界最全的工业门类体系。可以预期,那些曾经在英国弥漫的烟雾仍会被叫做雾霾在中国和印度的上空飘荡,带领几代人去追赶远去的工业革命列车。

《黑石头的爱与恨:煤的故事》读后感(二):煤,你都干了些什么!

煤,肯定不是讨人喜欢的东西,几乎就是脏、乱、差的代言!提到煤脑海里浮现的除了山西煤老板那扛着现金麻袋进城买房的光辉形象外,应该没有什么积极的东西,肮脏的环境,脏兮兮的旷工,不绝于耳的矿难,无数的煤气中毒,仙境般的雾霾... 但就是它,让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让史蒂文森成为了火车之父,让英国成为了第一工业大国,让匹兹堡从三岔河口的一个碉堡变成了世界闻名的工业城市,让世界上越来越少的森林得以喘息...也是因为他它,让无数童工见不到灿烂的阳光,让伦敦变成了仙境,同时夺走了数以千计人的生命,让一战得以成功爆发,数以百万记人生灵涂炭... 煤的都做了什么?不,是我们自己TMD做了什么?

《黑石头的爱与恨:煤的故事》读后感(三):黑色的耻辱与荣耀

翻开人类历史,可能没有一种能源像煤这样,人类对之不离不弃,也对之爱恨交加,尤其是随着工业化的兴起与发展,煤是不可或缺的,也是饱受争议的。可以说,黑色的煤炭给了人类需要的东西,也给了人类不想要的负担。

手中这本《黑石头的爱与恨:煤的故事》是套书文明的进程中的一本,是中信小史之一,拿到手中就让我爱不释手,黑色的封面已经放我丰富感受到了煤的重量,这种重量是历史的重量,是经过了岁月的打磨,一种饱经风霜地磨砺,也是岁月沉淀下来的重量。

《黑石头的爱与恨:煤的故事》读后感(四):阅读笔记

1. 英国工业革命从大规模使用煤开始,并引发了钢铁、蒸汽机等一系列产业革命的连锁反应。 2. 发展工业的前提是有充足的铁,用煤炼铁比用木材炼铁的旧办法要高效。 3. 于是,工业的发展造就了英国世界生产中心地位,英国的市场和势力范围延伸到全世界。一切的改变从煤的使用开始。 4. 美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有一个问题。早期美国工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产煤区在200公里以西地带。运输成本非常高,导致用煤成本非常高。 5.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人开凿了运河。运输问题有所缓解,但需求量大了以后还是运力不足,特别是冬天河水结冰,运煤成本还是很高。 6. 于是铁路出现了,当时运输方式是车厢在山坡上的铁轨往下滑。后来,火车传入美国,美国铁路运输业才被激活。 7. 南北战争后,煤炭业控制美国经济命脉。众多煤炭工人组织一次次的罢工维权运动,逼迫美国政府出台开放包容煤炭工人的新型劳工政策。后来,这些政策也成了其他行业的样板。 8. 煤带来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气候问题。但现今的“气候问题”不是众多国家齐心协力保护环境,而是发达国家打着“保护环境”的幌子限制发展中国家碳排放,从而限制其经济发展。 9. 真正要解决气候问题还得靠技术发展。在找到廉价可行的替代煤的能源之前,只能通过技术手段把煤对气候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黑石头的爱与恨:煤的故事》读后感(五):煤,以及文明

对煤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小时候家里冬天取暖用的蜂窝煤,黑不溜秋的,摞成一排一排靠墙摆着,污浊、黯淡、整肃、沉默,却又蕴含巨大的能量,随时等待着勃发生机,像极了那个时代。再往后,煤作为实物就渐渐离开了我的视线,只保留在各种文字和形象之中:火电厂、神华集团、山西的煤老板、转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国矿业大学。直到七八年前,偶然得到一次机会,下到了地下一千多米的煤矿,见到了真实的矿井,感受了地下的酷热,体会到了煤矿工人的辛劳。这次真实的接触,为我读这本书带来了一些别样的背景,既陌生又亲切。

这本书是五本一套的《文明的进程》丛书之一,除了煤,还有盐、鳕鱼、可卡因和饮品的故事。很显然,编者是希望通过这些常见的生活用品和食品,以独特的视角勾勒出我们世界的变迁和文明的进程。具体到这本书,作者不但对煤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做了系统梳理,也对煤对文明的贡献与代价做了评析和议论。煤是如何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动力,如何助力辉煌的工业革命时代,如何改变了英国、美国乃至整个世界;又是如何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如何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如何在能源竞争中落向下风。在经济发展、文明进步与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的矛盾和冲突中,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判断、如何取舍、如何作为?这本书留下的这个议题,对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稍稍遗憾的是,不知是原文还是翻译的问题,整本书读起来并不如想象的轻松,结构摆布和文字组织都稍显滞涩了一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