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欺瞒的动机》经典读后感有感

《欺瞒的动机》经典读后感有感

《欺瞒的动机》是一本由[日] 深木章子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欺瞒的动机》读后感(一):藏在信件里的真相

前有法医秦明的推理小说《偷窥者》,现在又一本作者曾是律师的跨界推理小说摆在了我的案前,简直是让人一度心猿意马。这本小说名为《欺瞒的动机》,作者深木章子是东京大学法学院毕业。而我也是法学毕业的,或许是惺惺相惜吧,我就买下了这本书。

当然,我并没有走律师的职业,可是,对于律师这一行崇拜依旧。除了和作者同是法学毕业,吸引我眼球的还有故事里出现的这桩“榆家杀人案件”和书里出现的5封信,到底这桩案子谁是真正的凶手,确实有看名侦探柯南的感觉“看不到真相决不罢休!”

看到第一章就被人物线弄得晕头转向,因为可能的凶手要不就是榆家人要不就是和榆家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前榆家当家人伊一郎的突然死亡。还好作者提前为我们准备好了主要登场人物之间的关系,要不然真的会被不小心绕进去。

伊一郎的身份很不一般。既是福水市市议员又是一位著名的律师。伊一郎生前看似一切平静,所有的大小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但是他死后,所有的事情走向都不同了。要不然在他的“五七”忌日上,怎么会发生治重的妻子——泽子和治重与泽子的养子——9岁的芳雄被人算计,误服下过量的砒霜导致死亡。

而根据每个人的证词和证据的指向,最终新任家主——榆治重坦白承认了这一切,因为他的辩无可辩致使他被判无期徒刑,免于死亡。这桩案子就此谢下了帷幕。

时隔40年,榆治重被保释了出来,第一封信就写给了他的挚爱——伊一郎和久和子的次女。榆治重被伊一郎安排的结婚对象是橙子的姐姐泽子。看了信我才知道杀人案的判刑也是会有区别的,法官是如何断案子的。信中暗搓搓提到另外三个嫌疑人——伊一郎的秘书兵藤丰、对律师事务所经营方式不满的佐仓邦男和与橙子订婚的庸平先生。

既然事情不是榆治重做的,那么从这个事件中获益的人都有可能是潜在的凶手。

接下来治重大胆的对凶手的作案手法做了假设,推断出藤本是凶手,而藤本并没有走进厨房,实际上一切都是芳雄做的。兵藤又是芳雄名义上的父亲,所以芳雄不可能会拒绝。芳雄的死,也可以是兵藤所谓的“灭口”。这无懈可击的推理会是真相吗?

在橙子和治重的后面几封信中,我看到了榆家如同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般树倒猢狲散的悲剧性结局,以及政治联姻背后女人只是可以自由操控的筹码的悲哀,还有古代思想“七出”之一的无子更是觉得悲凉。滋生出一种对世事变迁无常的感慨之情。

那么,推理小说发烧友的橙子和榆治重在信中真的可以还原出当时事件的原貌,揪出背后的真凶吗?到底真正的罪人是谁?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欺瞒的动机》读后感(二):人眼看不见的地方,悲剧正在酝酿中……

2008年,刚出狱的男人写信给前女友:“42年前那两起毒杀案嫌疑人另有其人,你愿意相信我吗?”前女友回信:“我早都计划好救你出来,但我没想到你会认罪啊!”

不久后,两位老人冰释前嫌再续旧情,然而没过多久,警方发现两人分别于自己家中死去,死因令人扼腕叹息。

这个片段来自日本作家深木章子的推理小说《欺瞒的动机》,本书通过书信形式,将42年前的两起毒杀案慢慢揭露,作者用细腻平实的语言,将人性、情感、深宅内斗等元素一一展现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深木章子,出生于1947年,今年已经76岁,退休后才开始深耕写作。2010年她凭借《鬼畜之家》获得日本推理大奖,并获得岛田庄司盛赞。

这本《欺瞒的动机》是她的全新力作,相比于之前的作品,她的语言更加自然流畅,故事和诡计更加引人入圣。

——

本书第一章,介绍了大财阀榆伊一郎1966年死去后,全家人聚在一起休息,大儿媳和孙子惨遭投毒,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大女婿榆治重作为第一嫌疑人被判终身监禁。

然而,这件事就如一个导火索一样,让这一财阀大家族开始走向没落。没过多少年,家族中的主要成员相继去世,最后只剩下二女儿榆橙子,独自一人住在空荡荡的大宅里,一晃40多年过去了。

40多年发生了很多事,首先,当年结案过于潦草,只是因为治重本身有着作案动机(他是入赘女婿,只要除掉财阀的大女儿和孙子,自己就可以上位),和无可辩解的证据(在治重的衣兜里发现当时孙子吃的毒巧克力糖纸)。

治重在狱中挨过了无穷无尽绝望的瞬间,他之所以能够撑到出狱,多亏了帮助他的律师好友,还有对于查出真相的执念。

而家族这一边,橙子经历了姐姐去世,姐夫入狱,后面又经历丈夫“意外”身亡,家族中的重要人物也相继去世。这一大家族在她手中没落到了底端。

两人在信中分析了当年的情况,层层深入,竟然揭露出橙子姐妹还有大嫂之间的秘密与悲剧。

——

如果这本书只是在书信中分析案情,那么其实没什么令人赞叹的地方。绝就绝在本书的结尾,治重和橙子相继去世以后,治重的律师朋友觉察出蹊跷,继而进行调查,然后这位朋友收到了一封来自“阴间”的信,彻底将谜底揭露。

在这里不做过多剧透,只能提醒一句:在这本书中,你看到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悲剧之所以会发生,一定有它的根源,还有在人看不见的地方,它在疯狂滋长。悲剧的背后,是女性、家族、金钱、名利无数因素组成的毒瘤。

报复心究竟多么毒,一定要看看这本书;人性究竟可以坏到何种程度,也一定要看看这本书。

《欺瞒的动机》读后感(三):《欺瞒的动机》:扭曲的爱,是否还是爱?

昭和四十一年,福水县有名的资本家榆氏府邸发生了一场凶杀案。在上任户主伊一郎的“五七”忌日,长女泽子和长孙芳雄同时惨遭毒杀。

在场八个人,都是家属和榆家关系密切的人。有伊一郎的妻子久和子,伊一郎的大女儿泽子及入赘的丈夫榆治重,二女儿橙子和丈夫庸平,长儿媳千华子和有事实婚姻的兵藤丰(也是伊一郎吓届议员的竞选继承者),税务师佐仓邦男。

八个人,人人都有做案动机,人人又都有洗脱嫌疑的理由。

一只破损的咖啡杯,一张出轨的照片、一片巧克力包装纸碎片,几个关键证据直指新任户主榆治重。 案发三周后,为了保护情人,榆治重主动自首,承担所有的罪责,判处无期徒刑。

42年后,福水县的一起怪异的共同自杀案,死者正是榆氏家族仅存的成员橙子和榆氏当年的户主榆治重。橙子与治重的三封信,逐步揭开了当年凶杀案的真相。

原来橙子就是治重的情人,也是当年凶杀案的真凶。治重为了以后能够洗清冤屈,采取了自首的方式曲线救国。治重的辩护律师岸上义之作为治重的挚友,四十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帮他洗清冤屈。

在狱中,治重通过层层推理,终于发现真正的凶手就是橙子。假释出狱后,为了报复毁了自己一辈子的情人橙子,也为了将自己洗清冤屈,瞒着挚友,策划了共同自杀案。

一口气读完《欺瞒的动机》,情节跌宕起伏,多次反转,让人欲罢不能。

作者是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曾作为职业律师的作木章子,2010年凭借《鬼畜之家》荣获“第三届蔷薇之城福山推理小说新人奖”。2013年出版了第二部小说《衣更月家的一族》,翌年推出第三部小说《螺旋之底》,连续两年入选“本格推理大奖”的候补作品。

感叹酣畅淋漓的推理之余,不禁对扭曲的人性唏嘘不已。

伊一郎作为大家族的掌门人,是家里的绝对权威,身边所有人都是他的棋子。

他用两个女儿的婚姻来束缚住入赘的女婿精英律师治重和律师庸平。用长子的遗孀千代子来牵制住下任议员的继承者兵藤。所有的一切,都是希望一切最后都重新回到自己家族手里,让长孙芳雄继承祖业。

而正是这绝对的控制,导致了在自己突然去世后,全家的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先是长女与长孙相继被杀,新任户主入狱,家族逐渐没落,最终家族仅存的橙子也被杀。名噪一时的榆氏家族,可谓是烟消云散。

橙子,作为家里没有存在感的次女,长年被父亲忽视,对被爱的渴望尤为突出。

她和姐夫治重产生了感情,不难说有一种报复父亲的成分在。口口声声说深爱治重,却无法等待从长计议,自导一场戏,用姐姐泽子和侄子芳雄的性命、爱人的清白做筹码。只为了得到治重全心全意的爱,只为了证明对治重的爱?橙子所谓的爱,说到底还是占有。

治重,作为伊一郎极力想拉拢的精英律师,专业能力肯定是过硬的。

为何会在没有定罪时就去自首?治重自己的说辞是为了保护情人,不想让他受牵连,这理由难免会让人怀疑。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女性的地位普遍偏低,更多的是作为政治工具、生育工具。名门望族的户主、美好的前程,这些都是治重现在拥有的,他会为了保护一个情人,断送自己的美好前程?

这不由得让人猜测,其实自首前,治重就已经发现了是橙子。他把橙子当做他最爱的女人,给她全部的信任,然而她却这样对待他。他的愤怒让他想以自己的方式来惩罚背叛自己的爱人。然而,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凶手就是橙子,所以他在入狱后,和所有人都断绝关系,一是为了继续调查,另外就是要让橙子饱受内心的折磨。就像橙子在信中说:“坦白罪过确实需要勇气,但相比之下,一直逃避更是痛苦得让人不堪忍受。”

在发现自己癌症晚期时,治重决定策划共同自杀,还自己清白,了结此事。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不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成熟的爱是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而爱的前提条件,则是人格完整,爱不是为了填补孤独的内心,爱是把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与别人。

治重在杀完橙子后,没有体会到成就感,反而在给挚友的信中如此感慨:“爱与很之间仅仅隔着一层纸,后悔和满足亦然。它们不过是感情的正反两面,还会时不时的相互转化。”

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治重还会杀害橙子吗?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橙子还会策划42年前的凶杀案来表达爱吗?

然而,人生没有如果。

《欺瞒的动机》以书信的形式展开故事,我们在信中进行激烈的“推理对决”,体会整个家族的爱恨情仇,思考何为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