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读后感100字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读后感100字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是一本由Philip G. Zimbardo / Robert L. J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9.00元,页数:7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读后感(一):对第九节后面的总结

目前只看了后半部分。从人的行为动机 需求开始研究,讨论怎么从不正常到正常(心理障碍的发生 解决);怎么从一般正常到幸福(应对好压力 提升幸福感)。 我认为这两个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在讨论身心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供需能达到动态平衡,就是幸福,长期剧烈失衡就会发生心理障碍。 解决问题的办法:1、调节需求;2、调节供给;3、情绪调节;4、积极预期;5、应对各种需求之间的冲突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读后感(二):每日收获

一、心理学的六个视角

1.现代生物学视角

2.现代认知视角

a.威廉冯特与铁钦纳的结构主义,b.詹姆斯机能主义,共同方法“内省法”,不足:无法研究非常人

3.行为主义视角

行为主义与新行为主义斯金纳的强化作用,正强化与负强化,连续强化与间隔强化

4.全人视角

a.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主张无意识,精神分析法

5.发展视角

6.社会文化视角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读后感(三):生而为人,“不自由”才是常态

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那,自由是什么样的?是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还是我心向之则往之?

是,也不是。

鸟儿展翅,鱼儿潜游,是恣意;但一个依赖天空,一个离不开流水。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似随性,可从决定方向,到如何前往,方方面面其实都有客观因素的操控。

这个自由的选择,并不是由“你”一个人单独决定的。

是的,在追寻自由的道路上我们可能早已发现,世上并没有绝对的自由。

追根溯源,造物的任何一项作品都不是随意而为,背后皆暗藏“规律”二字的身影。小到原子分子的排列组合:DNA双螺旋结构看上去不就像是一件精妙的工艺品吗?大到天体运行:如果行星不是按照一定轨迹运行,那整个宇宙估计早变成大型连环车祸现场了。

同样,生物体要生长繁衍,无一不是在竭尽所能靠近规律,让自己从“自由”变得“不自由”。比如人类。为了适应生存,我们制定规则,以保族群生息。随着数量剧增,我们继续添加规则,限制着方方面面。这看似给自己套上一圈又一圈束缚的行为,却让人类得以生生不息。

于是忍不住抬头仰望,似乎能看到千万根隐约的细线闪现,正自上而下提拉着万物。而线的尽头,渺渺不可见。

环境的影响无处不在。

对于外力施与的影响,我们之所以能很好地吸收,是因为人类拥有的一大重要生存法宝——适应力。环境一直在变,而身处其中的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势必自动调节自身状态,以适应新环境。有生理,也有心理。

可以说,从我们出现在母亲肚子里那一刻起,就开始接受这个世界的打磨洗礼。从那时起,我们就已不再是最初的我们。

呱呱落地后,成长环境会以不同方式点点烙印在我们心中,组成我们的言行,我们的习惯,我们的性格。环境的痕迹无处不在。那或有礼或粗俗的讲话方式,或冷静或急躁的思考回路,悲观更多还是乐观更多,对他人信任有几分,都是环境与我们自身共同选择的结果。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但这“选择”的形成也离不开环境的作用,并不完全是由“我”决定的。

这样说来似乎有些环境至上论。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只是强调环境的重要性,而不是说环境是唯一决定因素。

那么,了解这一点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首先,能帮助我们更正确地认识自己。

现如今,整形已渐渐成为一种流行。作为旁观者,也思考过其中原因。对于靠脸吃饭的明星来说,“变得更好看”还可以解释为工作需要。而对于普通人,愿意动刀子调整甚至改变自己的外形,我认为归根结底是对自己的不认可。如果整容后能给自己带来自信,似乎也不错。但是,这样做其实治标不治本,关键问题并没解决。因为内心对自己不认可,这样的改善带来的积极作用很可能只是一时的。然后,好了想要更好,整了一次就会想要第二次,恶性循环。这或许也能解释整容上瘾症的成因。

对外表不认可是一方面,另一些人则是会对自己的性格不认可,更有甚者还会否认自身的存在。这样的情况多出现在低自尊的人身上。

低自尊者想要找回自信,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认识自己。要学会告诉自己,现在的自己之所以会是这个样子,并不完全是因为“自己本来就是这样”。不要将其归为内因,而是寻找外因。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看看一路走来经历的人和事,是哪些给自己带来了消极影响。这些发现将是改变自己心态的突破口。

其次,能帮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他人。

平日里,我们对他人的了解往往停留在一时一地。在特定时间特定场景下的表现,会变成我们对某人的结论性评价。可是,这样的表现确实只是他的某一方面而已。如果用与认识自我相同的动态视角去观察他人,你会发现,那些可能曾经让人厌恶的嘴脸,其实并不是自己想象的模样。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这一点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很重要。

冲突往往来自于狭隘的认识。如果能耐心了解其他人之所以变成现在模样的原因,知道他不是本来就是这般的人,就能化解掉很多矛盾。退一步讲,就算没法了解原因也没关系,至少也能让自己对他人善恶保留意见,而不会随意评价。

环境给我们以束缚,也为我们的成长留下痕迹,能够有迹可循。

虽然戴着镣铐跳舞,舞姿亦能动人。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读后感(四):聪明邪?天才邪?其实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

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

或许我们会用一些常用说法来形容:智商高、脑子灵活、反应快、学习能力强,等等。这些说法展现的是我们传统意义上对“聪明”的认识。从智力概念的角度来看,它们都不够全面。

所以,什么叫智力?它是一种内化的心理能力,包含了如何掌握知识、运用知识、逻辑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内容。由此,心理学家对智力的认识也更细化。而智力水平高低,也不仅仅是一个“聪明”或“笨”就能概括。

在我国,影响比较大的智力理论是认知学派智力理论,主要有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

智力三元论将智力分为三个方面:实践智力,分析性智力和创造性智力。适应环境,应对身边的人和事,以及自我觉知,需要实践智力;分析以解决问题,进行判断和对比,需要分析性智力;挖掘新的想法,领会概念之间的关系,需要创造性智力。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智力是相对独立的,一方面的高低并不能影响或决定其他两方面的状况。

之后,斯滕伯格还提出了第四种智力,智慧。它超脱于个体利益,体现在对社会价值的追求上。拥有智慧的人能够获得更强的幸福感。当然,这个概念词语与我们平日对它的认识,应该是有语义范畴的不同的。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则对智力的认识更为具体,将智力分为了八类: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然主义智能,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最后两种似乎可以跟三元论中的实践智力相对照,而其他几种大致都包含在分析性智力和创造性智力中。

从这两种学说中,我们可以对“聪明”有更准确的认识。人类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和语言,还包括身体技能,比如运动员,比如一个技术非常娴熟的工人;以及包括适应性能力的学习,比如一个擅长与他人打交道的人,比如一个善于内省,了解自己的人。

所以,不是脑子灵活才叫聪明,也不是学习成绩好的人才叫聪明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更为擅长的方面,我们不应该只看到某一方面的表现就给他人打上“聪明”或“笨蛋”的标签。

而另一个关于智力的常见疑问或许会是:是否真的有“天才”存在?

首先得明确天才的定义。你可以在脑海里回想一下,那些大家公认的天才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在我看来,天才就是指那些在某些领域有异常突出能力,并且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

“天才”说对普通人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既然有那么厉害的人存在,自己好像再怎么努力都赶不上,那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时不时总会有这样的质疑声出现在心中。

好消息是,“天才”说是可以破除的。去年的一本《刻意练习》火爆图书市场。因为是正牌心理学家所著,且内容并不是空口说白话洒鸡汤,而是罗列大量实证以及实验数据,所以观点可信度较高。对当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点,就是对“天才”们是如何产生的分析。

若按照我们的理解,天才都是天赋异禀的,它的能力都是与生俱来的。那就是说,从小时候起,不经过任何——或者仅受到很少——外在影响,他们就能非常擅长做某事,并且一直如此。

而事实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奇。很多情况下,他们或许是遵循这样一条道路渐渐发展自己的能力:因为家庭原因从小受到熏陶,于是对某事某物产生兴趣,继而产生强烈的动力去实际操作,之后他们会受到老师的专业性指导,并且进行大量练习,直至完全掌握,将技能专门化,此时,练习仍然不能停,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他们脑中早已形成很多相关模块,模块之间也产生联系,并且还将继续扩展。

看,最重要的部分,其实不是我们以为的天赋异能啊。

从智力理论角度,也能找到“天才”说的破绽。

真智力理论是由大卫·帕金斯提出的。他同样将智力分门别类,不过角度跟斯滕伯格和加德纳有所不同。《在出类拔萃的IQ》一书中,他将智力分为三个维度:神经智力,指个体先天神经系统所具备的运行能力;经验智力,指在各个方面积累的全部知识和经验;反省智力,指综合性的策略运用,是神经智力和经验智力的控制系统。

记得一次看魏坤琳教授的演讲,他也引用了真智力理论,并且用公式将三个维度的关系更形象地展示出来:真正的聪明=(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反省智力。

若是“天才”,那更多的只是跟神经智力相关。他们在行为初期会表现出更快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更好的运用。而若想让能力得到继续发展,就必须运用经验智力,积累更多知识和经验。同时还要培养反省智力,让前二者的效用能够成倍发挥。

所以,“天才”或许只意味着起点高。但若想要继续向上,仅靠着天赋是不够的,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一步一步继续攀登。

瞧,这就是“天才”。是不是突然就觉得他们少了很多光环?是不是突然发现,这些事,自己似乎也能做到?

是的,这就是我想告诉大家的。就算是一个天赋普通的人,如果他足够努力,那他迟早能与那些“天才”站在同一平台。到那时,一切就会像来到了一个新的起点。谁能爬得更高,走得更远,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付出。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读后感(五):从二元论到主客一体

大部头,看了好几章很容易看的时候若有所得回忆的时候感觉忘记了大部分的内容。那么就尝试书中的启发式看看能不能捞点内容也让这个笔记成为启发源。

第一章,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包含生物神经学,行为学,认知&文化,进化,毕生发展等多个视角。举个例子虽然不少人能够观察到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但是很少分析当下状态是因为客观环境导致的还是纯粹的心理过程(例如双十一冲动消费与凌晨低血糖的关系)。

第二章&第三章,认知与行为的客观基础:很有意思的章节,进化塑造了一个人的心理基础(恐惧,偏爱,性选择,攻击性),情绪感觉记忆等等受到神经递质或腺体的释放与抑制的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包含: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各种LSD致幻剂等通过欺骗大脑奖赏等可以从生物学基础上可以部分的控制一个人(如果一个人有遗传上导致的这种问题要不要用药物去纠正,非要变成乐观的。例如《欲望号街车》里白兰度爱的怒的强烈是不是要被其他人纠正)。通过PET,FMRI等技术现在已经将感觉与心理活动还原到了生物结构的活动(脑干,海马,杏仁核,顶叶,额叶,枕叶,颞叶),有个疑问这些区域例如语言处理在动物中是否也有。知觉为感觉赋予意义且分为自上而下(自动补全图形恒常性,乱序的单词也读的通但是主观组合,舒缓的音乐平和情绪etc)和自下而上(相似性,接近律,连续律)的处理模式,可以归结为已符合预期的方式赋予意义(也解释了大部分人看了部分信息就急于解决或下结论的缺点)。仍然争议的如何从各种特征组合整体-捆绑问题(深度学习识别模式解决的能否回答)。认知没有终极理论需要不断的实践总结再实践

第四章,行为习得与认知习得:1)经典条件控制:通过羊肉里加药控制狼不吃羊。。。,不过经典条件控制存在衰减过程,书中探讨了定时,定量,定时不定量,定量不定时等几个不同的刺激模式,在员工激励青少年行为培养上面都有指导意义,例如如果一直发放定量的工资员工积极性会衰减而通过奖金刺激,对小朋友的激励如买玩具如果每次答应在一次不能完成的时候就会减弱,看起来不定时刺激更好些(是不是马戏团训练动物也是?) 。想到一个问题时听喜欢的歌曲别人的赞扬能够促进跑步习惯的形成,但是后期这些刺激的衰减是不是也会导致跑步积极性的降级 2)认知过程:人类的学习模式不光使用试错的方式,还能通过心理操作概念得到答案,例如猩猩取香蕉,小白鼠走迷宫都试用心理构建。知乎答题的两种方案例子or归纳,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平衡具象信息和抽象信息的输入输出值得深入研究

第五章,记忆的奥秘:将记忆过程结构为感觉记忆(小孩,猩猩这块好成年后可能被思维能力压制),工作记忆,长期记忆。记得刚开始看大部头的时候经常是看过了但是忘了讲了啥,现在看问题出在没有将当下的输入与已知的进行关联,《Learn More Study Less》也说要构建结构树(专家的记忆是系统化的)及多使用隐喻,其实底层也是将新输入与已知建立意义的过程,带着问题去学习才能激发关联,或者将知识场景化。然而人的记忆是不准确的所以当证人指认嫌疑犯的时候不能进行图像引导负责证人容易误判。此外意义也与记忆有很强的关联很多人能清晰的记得第一吻等,图像或者事件记忆容易被存储,味觉触觉听觉是否可以被记忆(自己好像没这方面经验,都变成了语言表述例如甜香等)。思维产出也是一大部分记忆的输入

第六章,思维能力:思维是对外在进行概念化的过程。包含分析提取学习概念(模式识别),概念操作与实践试错(规划能力实际是操作事物在脑中进行预演,人无聊也是内心缺少这种能力),常见的解辩识及解决方式包括逆推类比分解等,但要预防心理定式及后视锚定易得等偏差。原始社会主要学习使用具象事物而现代社会更多的需要提取使用抽象概念,拿炒股的例子来说第一阶段学习各种做多做空平仓等等的概念,第二阶段实践中反馈完善一阶段所学,第三阶段归纳投资策略什么时间什么操作。人容易理解具象的事物但在理解一个复杂的抽象系统时更需要耐心和隐喻。 我们的认知程度影响了我们的行为,如果只是简单认为两性是博弈过程那就会只注重得失,经济上如果只注重作为生产者获得经济利益而不关注整体平衡就会导致过剩。所以认知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通过大量的收集整理他人的分析)且需要实践的过程。我们的情绪也影响了的认知进行简单的因果化(易得性偏差etc,解决方案见芒格&Ray Dalio)。网上不少讨论思维限制这其实包括了从信息输入到概念提取,概念重组,概念实践的整个过程。面对海量的信息要优选有数据的有分析的,然后进行跨行业跨时间跨空间的分析的出基本结论(结构化思维:事前事中事后,不同的人群,自变量因变量的分析模式找到输入输出),然后再通过实践完善事后复盘(防止后视偏差),而对于创造者而言有强烈的动机进行重构。桥水老板的《原则》中的五步处理方式(含芒格的跨学科方式)是实践手段但是坚信的进化就是美的这种观点这种因果的坚信是简单归纳再上升到信仰的简单处理吗???

第七章,毕生发展:从婴幼儿青少年到成人个体不断的拓展自己的能力适应环境。婴幼儿天生具有语言,人脸识别,镜像学习等能力但不能认知到恒常性(不在眼前的也是存在的,所以和婴儿玩躲藏游戏把自己捂住),到了青少年比较以自我中心,认为万物有灵后期能够认知到守恒(两个不同形状杯子的水一样多),青年时期能够比较好的建立概念。有个疑问时在成长过程中学习一个概念是通过外在观察理解来建立。如果对十岁的小孩讲解正义并说几个事件是否能提取概念。书中还探讨了遗传和后台对个体的影响。《人在七年》里记录来看主角收到后天环境的影响最大。

马斯洛七层理论里面把人的需求分为从初级的吃美食,性行为等到社会任何个人认可等。越初级越更容易获得更像是生存进化来的奖赏体系容易衰减,而爱&创造&信仰作为生产更不容易获得好像衰减期更长。

第八章,意识:原来我理解的意识是知觉记忆思维的过程,不过后来发现少考虑了意识的解释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腺体)的影响。当然意识的过程还有一种至上而下的模式(测谎仪不完全有用也是因为我们能够通过高级意识控制无意识行为),例如通过催眠可以减轻个体对疼痛的感受,那么抑郁症或者陷在情感里的悲伤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吗?在这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中是否释放了某种神经递质反而强化了状态。意识过程存在从边缘变成聚焦的流动过程(边缘的饿被注意)。 冥想,催眠,精神药物等等都能控制一个人的意识:酒精抑制自我监督所以喝酒后可能一言不发也可能涛涛不绝。 关于广告里通过美女&笑脸唤起的无意识认可(小米的设计?),坐飞机东向西不累有意思的点

第九章,动机和情绪:(这一章组织的有点乱关于情绪的部分更应该放在意识的章节)。马洛斯的七层理论给动机排了个顺序,但是部分个体为了个人实现能够克服初级需求说明优先级是可变的(弗洛伊德基于性与攻击的解释与佛教无欲的冲突如何调和)。避免意志力使用冲动控制(自我控制)研究发现需要消耗能源(这就是双十一买买买的原因吗2333) 如何一个人从工作中要获得成就,权利,归属等,针对不同的人要安排不同的工作。文化影响像法国人一样老说C'est la vie是不是影响了他们去解决的意愿。 情绪的通路(生理唤起,认知解释,主观感受,行为表达):是外界刺激触发意识皮层与记忆(看到蛇or看到吃伤的食物),皮层再控制肾上腺的释放or情绪 VS 喝咖啡的生理唤起导致认知评估再唤起情绪(见面前过桥) VS 看到蛇生理唤起然后产生情绪(被批评生理唤起没这么快) 举例还原一次情绪(杏仁核)的过程:如果你的房间里有个naked美女从图像传感到记忆唤起(脑皮层有意识)+激素分泌(无意识)唤起兴奋,同时脑皮层下一步分析为什么会在这的原因&做出性行为的成本等。哪这引发了一个思考人工智能真的能够达到共情吗,因为机器缺少客观的边缘神经系统他能有恐惧悲伤这些感受吗还是只是能从词语推导出(脑皮层层面)i'm sorry来进行安慰。 情绪智力(如何控制愤怒嫉妒):这个涉及到归因,是威胁了生存还是归纳到自我贬低。如果能够达到无我(好像看过文章说张一鸣找女友也是实验迭代无情绪模式666)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贪婪堕落的,破坏暴力的,危险刺激的,控制占有的。沉沦是容易的,在沉沦里个体变成欲望的囚徒,沉沦也带来一种现实的虚无,需要更深的沉沦来填充,沉沦是一种毁灭。一首歌曲可以是完全的嘶吼但是并不好听感人。

第十章,全人理论:人格指相同场景下或持续时间呢个体心理过程与外部行为的一致性。人格不是善恶评判也不是实证信息的因果推论认知方式。人格是主观意愿(OCEAN:开放,责任,外倾,同意,情绪化-焦虑。)。 常见的分析方式有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积极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假如你是咨询师一个焦虑害怕的人来咨询:是年少时被否定的精力,是想要实现但是阻隔,是归错到自己,三种区别的解释)。心里动力学看重生存攻击性等无意识层面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比较强调马洛斯需求里面的自我实现。但是两者都无法进行验证。社会认知学强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新闻传播对暴力性等的影响,ps欺负其他同学的人不是弱自尊的)。时间人格有点和归因方式有关,如果一直认为个人经历完全限定了自己将原因归纳为自己不足(这样看西方文化里过于强调个体一两次的挫折影响还比较大)其实不利于个体发展,如果通过小事情的完成是不是能够塑造改变。

那么说人格成年后就是不变的吗,看过《水牛城》的都会感受到一次偶然的交互影响了个体的生活轨迹,如果进行解构为自变量因变量,一个人当下的行为与心理=近端因子+远端因子(人格)=X*无意识层面(进化形成生存攻击繁衍欲望:愤怒+嫉妒+恐惧)+Y1*周边物理环境(威胁or舒适,新奇or普通)+Y2*当下社会环境(别人在干什么追求什么,近期接触的信息源)+Y3*自己血糖水平是否喝了咖啡等+Z1*后天历史影响(个人家庭社会成长环境所形成的规范)+W*个人预期与归因(个体以前的行为产生的因果论),而最后一个因素和等式的结果是迭代关系,每一次决策都影响了以后的决策,远端因子的影响越强化行为思想越一致。如果从初始状态的变量一直可知也许可以推导出一个人的当下,但是在一个由亿万个体组成的集体里这种相互影响无限扩大也是不可计算的。

重大事件对人格的影响:积极事件例如种了500万能把一个害羞抑郁的人变成一个积极的人吗?重大家庭变故对一个原本自信幸福的的人的影响

第十一章,社会心理学:当个体在群体中时的行为和心理模式,这种情况下人格的作用减弱更多的受到从众和服从的压力,更容易参考别人的行为(责任分散:车厢里的发病者)。斯坦福监狱实验是不是也说明个体会根据所处的角色模仿行为且区分他人。我们对其他人的判断不仅取决于他们的行为,还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他们在社会背景中的行为,根据别人的地域民族性别职业来解释别人的行为或者决定如何交互是一套简单方便的抉择系统。但是这种模式进行归因时很容易将别人的错误归因为天性将自己的错误归因为环境(斯坦福实验中狱警角色的是不是看到囚犯反抗争辩时后就认为天性是坏的)。 对于他人是喜欢基于相互吸引的期望价值理论(接近,相似,表露,匹配)还是偏见歧视(社会距离,威胁感知,媒体刻板印象,找替罪羊,非人化)构建的解释的社会现实影响我们的行为。

情景的力量:一种特殊的场景下人格作用减弱。 当个体在群体之中时受到强大的从众与服从压力,参考别人的行为(车厢里的发病者)造成责任分散,如果有个体能够站出来就会导致较大的差别 个体评价上对他人和自己是行为中看重情景的程度不同

第十二&十三章:心理障碍及其诊断:如何界定心理障碍,一个人如果只是害怕某个事物或者偶尔的焦虑抑郁或者害怕公共场合是不是要诊断为心理障碍,严格的诊断要多方面考虑(性格+近期事件+身体状况等)。抑郁+双向障碍(过度愉快或悲伤)+焦虑+强迫症+恐惧+多疑+偏执+自闭+自恋: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认知,有些是生存压力导致的有些是生存策略导致的。 在不同的时期从希波拉克,中世纪,十九世纪对其有不同的解读和治疗方法。把心理障碍当成是疾病治疗(生物学基础)还是认为是社会文化情景的产物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认知和神经系统的生物基础之间好像有某种关联互动关系(我们思考和感知方式实际能够影响我们的生理状态,包括本身大脑的结构,一种互动关系)。

领悟疗法强调从认知的层面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发现内在动机和现实的冲突与不一致,解决例如焦虑恐惧强迫抑郁等症状。而行为疗法包括脱敏厌恶代币师范等,强调的是通过交互改变认知。对于普通的心理问题要倾听接纳提供其他选择。药物治疗包含多巴胺抑制,抗抑郁,情绪稳定锂盐,抗焦虑,兴奋剂治多动等。争论点普通焦虑抑郁要不要直接上药物,这些的使用不改变环境会导致依赖。此外还有外科手术&电休克等疗法但是副作用不明,如果患者不同意是否有权利对其强制治疗。

第十四章:压力与痛苦:创伤性事件+长期生活状况(贫困失业,争吵,照顾病人的厌倦)+重大生活变故(走入亲密关系也属于)都会带来两者,背后的因包括身体痛苦+关系丧失+自尊受损+生存压力+目标丢失等。短期压力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消化减弱+痛苦放大等,警觉抗拒耗尽三个阶段更能解释长期压力下的倦怠。如果一个人是外控的且长期无法建立自信容易习得性无助。而对于创伤性和重大变故通过认知疗法 压力顿感不关注和可能慢慢过去

待整理: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从对外界的直观体验和语言信息等中获得概念和因果论,当进行决策或评判时很容易根据已知直接下结论,但别人给出一个从空间或时间或文化视角的解释后才会觉得恍然大悟,认知体系好像容易根据已知快速抉择但是当下生存方式已经变化

关于群体猜测第二低价的问题,当知道别人会猜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会不会无限逼近零,意识就是知觉吗???,是感觉记忆思考的总体

如何面对每天海量的信息选择处理,对于感兴趣的内容个体无意识的进行拆解记忆,对于不感兴趣的东西如果可以的进行关注同步进行有意识的结构记忆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生活既是现实的,受外在环境肉体体验影响,生活又是精神的受自我感悟心的体验影响。我们的诠释如何作用与生活

观点里的因果关系(民主,集权)在极端情况下都会有不好的方面,沟通中我们急于表达的话直接举例去反对进行争吵,否定对方。让我们放下语言选择合适的尺度来进行自己的实践。不要只进行语言理解的条件反射要去理解背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