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含传说的普鲁士读后感1000字

不含传说的普鲁士读后感1000字

《不含传说的普鲁士》是一本由(德) 塞巴斯提安·哈夫纳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含传说的普鲁士》读后感(一):“如果概念的国度有了革命性的改变,现实的世界便将难以为继”

普鲁士非单一部族,没有民族的根柢,一个人工化的权力架构与理性架构成的世俗国家,从最开始的领土勃兰登堡、东普鲁士开始,其分散、不连贯的国土,使其全国只有边境、卫戍区,促成其成为强权兵力小国家。十五到十九世纪在与邻国来来回回的征战与结盟间,最终由俾斯麦一统德国,建立德意志国,而这一普鲁士的最高胜利也开始了其缓慢的死亡,普鲁士消融在德国之中,至此普鲁士的历史结束,之后的国家历史为德国的历史。

《不含传说的普鲁士》读后感(二):普鲁士一个屌丝的逆袭

普鲁士的崛起是个典型的屌丝逆袭的案例。分为三个阶段。机缘巧合+自说自话+实事求是。

机缘巧合是十字军结束后条顿骑士团闲得没事,找了个好地方自己安顿下来,继续所谓的解救蛮族人的信仰问题。

自说自话是自己建国家自己称国王,不管别人怎么看,就是在普鲁士的国王。

实事求是从实际的国家利益出发,打破名族和宗教羁绊,该结盟的结盟改征服的征服逐步壮大自己。

它的灭亡就是和所有屌丝逆袭一样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烈火与水的融合,看似壮烈但最终被水熄灭。

《不含传说的普鲁士》读后感(三):即使再完美无瑕的精神,也能为野心家所利用

诚实,自制,纪律,勤奋,服从,直率,公正(各得其所),虔诚(但宗教宽容),刚直(严于律己),勇气,守秩序,责任心,精确,正直,无私忘我,节俭,无畏(不自怨自艾),忠诚,廉洁,谦逊,开明,实质重于表象,可靠。普鲁士美德,既继承了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又因为其特殊的多民族性及星罗棋布的领土,为了在狼烟四起的欧罗巴生存而不得不具备的纪律性和包容性,让这个蕞尔小邦迅速崛起,并奠定了现如今的德意志民族精神。然而,即使如此完美无瑕的精神,却依然能在野心家的操纵之下迅速军国化,最终孕育出了法西斯,引发人类浩劫。感叹命运弄人的同时,却同样发人深省。

《不含传说的普鲁士》读后感(四):一些观点

本书的作者塞巴斯蒂安·哈夫纳想要告诉你,普鲁士立国的初期,就面对了三方面的威胁:第一,国家组织结构松散,领土破碎,管理效率低下;第二,地处欧洲中部,面临几大强国对自己空间的挤压,处境危及;第三,刚刚经历过三十年战争,国土遭受雇佣军蹂躏,人口空前流失。所以,在这三种压力的逼迫下,普鲁士的统治者被迫采取一种极端手段来争取国家生存权,也就是建立并打造一支强大的常备军,增强国家军事威慑力。

19世纪的普鲁士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同时代的美国:对宗教宽容,不去禁止或迫害任何一种宗教信仰;对族群宽容,接纳不同民族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多元国家;不参与激进的社会运动,所有人都在踏实地追求自己的“普鲁士梦”。

作者认为,19世纪的普鲁士就是欧洲大陆上的自由孤岛。所以,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让它在当时欧洲国家里看起来非常时髦。这才是普鲁士的国家本质。

《不含传说的普鲁士》读后感(五):理性国家与启蒙理想的破灭

看名家的作品,好处就是阅读体验会比较愉快,只要翻译不爆炸的话。哈夫纳最想推崇的,其实就是从大选侯开始,在腓特烈大帝时期完善的"理性国家"理念。抛弃腐朽的封建传统,人人各司其职,君主与臣民之间只有启蒙式的契约关系,这点从老弗里茨的那句"国王乃国家第一公仆"中可见一斑。然而普鲁士在腓特烈二世死后的迅速堕落,由此造成的耶拿灾难,以及后来军官团形成了把持政府的新特权阶级,都证明了开明君主制(包括所谓的普鲁士君主制)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政体。由贵族和名臣组成的政府,在现代社会面前只能是手足无措,在这一点上显然隔壁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眼光更长远。在普鲁士与纳粹的关联的问题上我持保留意见,哈夫纳对1918年后普鲁士的吹捧与我看到的不少资料相冲突,至少希特勒的上台至少是得到了军官团的默许的。兴登堡如果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肯定要先把希特勒毙了,但这种政治感觉上的迟钝已经昭示了普鲁士,至少说军官团这个核心,已经是不属于这个大众的年代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