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读后感摘抄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读后感摘抄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是一本由[古希腊]埃斯库罗斯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读后感(一):好的翻译让人充满阅读期待

希腊文学只看罗念生果然是不错的。所有的翻译中出现的细节全部作出注释加以解释,包括所有的因为意译造成的词语省略、替换,为什么这样译,为什么省略,为什么增补,全部作出解释说明。这种细致入微的翻译让人读起来很安心,既可以流畅阅读故事,也可以知晓大致原貌,最大程度解决了翻译带来的诸多担心。(和最近看的世纪三部曲的翻译对比不要太鲜明。)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大学时才听闻其事迹,到现在才一次买了罗念生译的三部。从年龄长幼看起吧,先看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

待续。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读后感(二):从性别视角说说雅典娜

雅典娜是神话中集美丽、智慧、武力、文艺于一体的女神,地位崇高,她的出生带有浓重的父权烙印——因盖亚预言墨提斯会生出一个推翻宙斯的孩子,宙斯惧怕无上地位被颠覆,遂将怀孕的妻子吞入腹中,结果雅典娜自宙斯的头中跳出。“吞妻杀子”的残忍行径不过是为了维护自身地位,父权制度的暴虐和虚伪在此已初见端倪。在俄瑞斯忒斯为报父仇而弑母的悲剧中,雅典娜最终判决了他无罪,并宣言“因为没有一个母亲是我的生身之母;在一切事情上,除了婚姻而外,我全心全意称赞男人;我完全是我父亲的孩子。所以我不会更重视一个杀死丈夫、杀死家庭的守护者的妇人的死”,雅典娜完全站在了男性一方,这也预示着父权制对母权制的取代。然而颇为矛盾的是,掌管法律主持公正的雅典娜对宙斯杀妻之举缄口不谈并完全否决了母亲的存在,却对克吕泰莫斯特拉杀夫定罪并支持俄瑞斯忒斯复仇,试问标准何在?公正何在?这相互抵牾的背后正折射出男权话语体系对其的支配,赋予其美德和无上权力的假象之后包含着某种利用和操控,她的力量最后是服务于父权的。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读后感(三):《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在信仰中染上一点怀疑”

波斯人是漂亮的女郎,希腊人也是漂亮的女郎,你我是,你我的敌人也是,不要暴躁自大,不要听从怂恿,忙着撕毁这身衣袍的人眼里看不见漂亮了。

要说剧情深度,这六部里当然还是从执拗的狂妄与沮丧走向昂扬的《普罗米修斯》比较引人瞩目,但《普罗米修斯》是彻底个人英雄主义的,是反叛的,现代已经不缺这个了。《波斯人》是站在整个国家(城邦)视角的,是包容和反思的,是嘴上痛哭哀嚎、内心沉痛不语的,埃斯库罗斯在《波斯人》中抛出的问题,似乎到了今天我们也没完全解决,所以总得来说还是这一部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上过战场的埃斯库罗斯善于描写战争场景不奇怪,能想到站在敌人波斯人的角度来谱写悲剧就很巧妙了,既夸耀了希腊的天人和睦、兵力精悍,又传达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反战思想。而且《波斯人》也囊括了埃斯库罗斯的写作风格:

除了标志性的战场与史诗叙事以外,还有那明显动摇着的信仰与对专权的嘲讽,而且表现得极具古希腊时代的特征——对神的动摇,靠对人、即君主领导权的信任补足;对人的反叛,则又都归于神的旨意——一个向神灵假借而生的自我灵魂的挣扎。

也许,正是在编写这些悲剧的时候,埃斯库罗斯进一步看清了人祸,但没有走出人祸,最终还是没能遵从内心质疑的声音,将命运的起落再度放归天神,仅仅发出了诸如“ 万物都与时光渐老,推(不知道原文就是“推”还是“摧”的错别字)毁万物”的零星的声音。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读后感(四):世间最美的悲剧——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悲剧总是给人带来绝望、凄惨和不快。然而在这无边的灰色感觉中,却有一种崇高的美。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正是这种崇高的美的典范。 首先,普罗米修斯行为的目的带有崇高的美。盗火与人,使人类进入文明,获得教化,从而拯救人类。这是剧本思想主体的立意美,使普罗米修斯带有一种高大的形象。在引起其自身悲剧的同时,使观众或读者产生同情和崇敬的心理。美的特征之一就是会使人有种和谐的情绪,这情绪带来的可以是平静或者波动。普罗米修斯行为目的的美,与带来的结果产生反差,带给人们强烈的情绪波动,然而这波动不是杂乱无章的(比如恐惧带来的情绪波动),而是有序和谐的,逐渐升腾的。因而是美的。 其次,剧本结构措置的和谐美。该剧共分三个部分。一是被缚的过程。二是向伊俄和歌队讲述自己和伊俄最终的命运,两者有着联系。三是赫尔墨斯来逼问将会危及宙斯王权的秘密。第一和第三部分略短,重点在第二部分,仿佛机身和两翼,流畅和谐,一气呵成。 最后,作者语言的效果美。绑缚普罗米修斯时,赫淮斯托斯带有同情的语言,和威力神暴力神冷酷的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成功激发出观众或读者同情而又气愤的复杂感情。在向来人讲述命运的结果时,先用了长篇大段对伊俄讲她流浪的地理,给人的感觉就是伊俄将要经历长时间的流浪,尾随的牛虻,使人对伊俄的命运产生严重的关切。在讲到伊俄脱离苦海,和他的儿子成为埃及的王时,顺理成章地带出伊俄的后代赫拉克勒斯会解放普罗米休斯。赫尔墨斯声色俱厉地前来逼问秘密,威逼劝诱,普罗米修斯义正辞严地拒绝了他。虽然最后普罗米修斯遭到了更大地惩罚,但是我们已预知了结果,悲愤的感情已然减弱。大家在愤愤不平之余,更多的是对普罗米修斯智慧和勇气的钦佩。作者得心应手地带领着观众或读者的情感抒发,产生了一种语言效果带来的美感。 作为希波战争英雄的埃斯库罗斯,在剧本的处理方面,都显示了英雄主义的崇高感。普罗米修斯的智慧、勇气、正义感,就是带来崇高的情绪源头。虽然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动作不多,但是矛盾冲突却很激烈,它是主要靠着语言来形成矛盾冲突,因而带有某种抒情史诗的意味。 如前所述,这部悲剧的结尾,悲剧气氛虽然强烈,但观众或读者的情绪已然放缓。可以说整部剧的悲剧情感是逐渐减弱的。但并不减弱它本身的崇高美。也许,英雄主义本身就是强有力的内在张力,能够感染古今所有人的情绪,特别是对于理想主义者。这,正是这部悲剧的力量所在。

《埃斯库罗斯悲剧六种》读后感(五):生而不全 却冀求尽善

悲剧是希腊人首创的,他们关心的问题是悲剧使我们产生了怎样的感受,而不是悲剧实质上是什么。

一个七岁的小姑娘她的父亲犯了死罪,她受到株连,也必须去陪死,她走过的时候,围观的人们一边哭,一边问:“她做了什么错事?如果他们告诉她的话,她绝对不会再做第二次了。”——然后她就被送进监狱,随即上了刑场。这个故事令人心碎,可它不是悲剧,这只是一个凄惨的故事。这个故事里面没有让我们的灵魂去攀登高峰,只有无尽的黑暗,只有令我们伤心落泪的故事。无辜的人遭受苦难本身不是悲剧、死亡本身也不是悲剧,甚至那些年轻的、那些美丽的、那些可爱的和那些被爱的人,他们的死亡也不是悲剧。像李尔王感受考狄利娅的死亡那样感受到的死亡才是悲剧,只有当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的悲伤是悲剧性的悲伤的时候,它才是悲剧。真正的悲剧在于他的感受力,把这部戏所有情节都换成其他的情节,哈姆雷特无论陷于任何灾难中都可能是一个悲剧。能忍受巨大的苦难的灵魂在忍受苦难——这个,只有这个,才成其为悲剧。

一部希腊悲剧通过一个伟大的灵魂忍受的苦难,简单而有力地将我们周围异乎寻常的事物提到了我们面前,这是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然而却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的黑暗现实,我们知道了人类的无奈和痛苦的神秘意义都尽在其中。

埃斯库罗斯,第一位悲剧诗人,他探索比常人所接受的那种解释深入了许多,他说:“只有我自己不相信事情本该如此。”他总是把这个问题推向极致,妻被迫去杀夫,子被迫去弑母,所有这些事情的背后都是那世世代代冤冤相报的观念,他不满足于任何浮皮潦草地医治这个世界的重创的解决办法。他在这些经验中发现了和这些事实相互调和的事实,那就是,痛苦和错误也有其自身的目的和用途——它们是知识的阶梯。

“是宙斯引导凡人走上智慧的道路,因为他立下了这条有效的法则:智慧自苦难中得来。回想起从前的灾难,痛苦会在梦寐中,一滴滴滴在心上,甚至一个顽固的人也会从此小心谨慎。这就是坐在那庄严的艄公凳上的神强行赠送的恩惠。”——《阿伽门农·进场歌》

“生而不全,却冀求尽善”的人认为他们身上最重要的是那种伟大的情感,那种恐惧、愿望、悲哀和仇恨,那些给他们带来了永世不变的生活方式,属于一代又一代的所有人都具有的感情。

所有希腊戏剧中的人物也是希腊理智和精神平衡的结果,某个个人表现了整个人类共有的人性,而这种共有的人性也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

希腊的理智和精神共同创造了希腊的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因为有了这种平衡,他们才取得了那样辉煌的成就。希腊之所以人才辈出,正是由于澄明了思想的力量加上伟大的精神力量所产生的巨大的推动力。它使得希腊人成为事实和美的热爱者,它使得他们在留给我们的科学、哲学、宗教和艺术中能够同时紧紧地把握可见的事物和不可见的事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