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心理学(第三版)》读后感摘抄

《心理学(第三版)》读后感摘抄

《心理学(第三版)》是一本由丹尼尔·夏克特 / 丹尼尔·吉尔伯特 / 丹尼尔·韦格纳 / 马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页数:2016-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学(第三版)》读后感(一):NB的书,SB的翻译

读了上册,下册刚开头,忍不住了,必须要来喷一波。

第一、二章很好了,其实现在看来第三章也还不错了。

纵观全书,确实是本好书,内容翔实,语言(自以为)风趣幽默(好吧我不太接受教科书这种文风)。

但是翻译啊,这本书我必须读,要不我绝不会读这种机翻痕迹如此明显的文字的。

书中将激素翻译做“荷尔蒙”,一开始我心里默默吐槽各位教授年纪大了沿用老翻译吧,结果看到学习那一章,又翻译成“激素”了。前言里不是自称翻译开始之前大家就在一起统一术语翻译标准了么!!!

记忆一章,讲谁谁谁记一串数字,xxxxxxx32这样,人家记忆方法是xx元押x号马在x场比赛中2跑道跑了个第3,对,尾号32,你翻译个23,我知道英文大概是跑了个第3 at 第2跑道这样的语序,你翻译的时候都不能掉个个么,你让中国读者怎么理解!!!

还有同一自然段,前面这个人叫珍妮弗,后面就叫詹妮弗了。

还有“非常寻常”这种用法,让我十分怀疑是不是原文应该翻译成非比寻常,但是上下文并没有给我逻辑暗示,所以并没有看懂。

还有语言这一章的译者,你汉语学的过关了么,你的关联词用的三分之一我都觉得别扭的不行,为什么要滥用“相反”,你自己翻翻475页第一自然段最后一个相反要表达什么和什么相反?更多奇怪翻译不一一吐槽,真的过了第二章,没一章省心的,越往后机翻痕迹越明显,越不管说没说明白就交稿。

封面露脸的各位翻译大牛想必都不是渣渣,只是有点小气啊,你们这是找本科生代工翻译的吗,我觉得研究生都不至于这个水平啊,(对了,我也翻译过东西,差不多就这个水平),肯定更舍不得博士上阵了吧?

好好的一本书,真的是被翻译毁了,一般书毁了也就毁了,这本书原版写的真的应该很好的,9星给原文,-6星给翻译,综合3星吧。

《心理学(第三版)》读后感(二):第1-3章框架梳理

绪论

第一章:心理学的科学之路

第二章: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三章:神经科学与行为

绪论及前两章所需的门槛不高,即使没有任何的专业知识背景也可以看懂。但第三章神经科学部分对读者要求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基本是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的神经系统、生物化学、药理学和医学影像学的内容。

用marginnote整理的大纲。但是由于上传完整图片会被压缩,整个框架即使只显示标题也难以清晰显示,只能存个PDF。

暂且先放部分框架。

紫色框是拓展内容,黄色框代表概念,红色部分是整章小结(包括测试题及重要概念汇总)以及框选的图片,右侧的summery是章节总结。

《心理学(第三版)》读后感(三):一刷随笔

内容8。料超多,而且出乎意料地好。(比如说,最后一个带贝雷帽好看的男人,咳咳)意识一章教材最佳,难得的谈到他心问题和身心问题。很大程度也因为这章激起了我写伪教材的愿望,目标有二,倾力的哲学讨论和前沿点拨,不求有趣,只求有得。另外,内容安排也非常有趣,各种稀奇古怪的展开。 材料8。有很多出乎意料的材料,且在其他教材里少见到,多集中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上,应该说非常注重这方面。此外,补充论据也基本集中在10年前后,可以说很前沿了。估摸着后续会专门做点笔记。 结构9。一定满分,补充的栏目看到流泪,特别是科学热点和其他声音,你能懂那种在教材上挖到宝的感觉吗?另外,开头衔接好,虽然是国外教材习惯,但还是得说一下。但是结尾不好。喂,再来个思考结尾呀。只不过有小结有练习有讨论还是很满足的。 思想7,教材的思想性体现其实这内容上。看其是否中规中矩,还是有个人的独特选取个人总结。很庆幸这本书做的了,他很巧妙地在内容加了很多私货,给你看到历史发展全貌,而不是单独的理论,启发你应该怎样去反驳,怎样去思考,怎样论证,怎样辩护。然后告诉你,哦,那里没有答案。 其他6,封面一言难尽,但里面排版挺好的。翻译质量也过关。 总评7.6。难得一遇的好教材,看了几章就立刻把推荐给换了。那些还在装读过《心理学与生活》的人儿,是不是该换本书来抱抱?

开始你的心理学旅程吧。

——————

忘记了,勘误。其实这本书有一些细节错误。以意识一章为例子。

文献《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中,分心时间应该是46.9%,而不是45.9%,可能是印刷有误,或者作者笔误。文献原文people’s minds wandered frequently, regardless of what they were doing. Mind wandering occurred in 46.9% of the samples and in at least 30% of the samples taken during every activity except making love.

25.1周期的人说法不准确,事实上,作者用的是光照40 lux时的数据,从图表看均值是25.1,但文献《Circadian Rhythms in Man: A self-sustained oscillator with an inherent frequency underlies human 24-hour periodicity》描述的应该是约25h。但事实上,随着光照的增强,我们的周期是变长的。用非正常状况下的生理周期作为我们的实际周期,吐槽可行,可信度还待考究。

有时间我再说说其他的一些细节问题。

《心理学(第三版)》读后感(四):推荐给像我这种业余需要了解心理学史的人

回家了,空闲时间更多了,但是阅读的效率更加低了。

如果满星是五星的话,我会给这本书十星的推荐,全书一共上下两册,总共一千页,亚马逊推荐阅读时间是二十五个小时。哈弗大学教授出品,买的时候比较贵。这是一本系统了解心理学的书籍,先是讲解了一下心理学史,后面分开介绍各个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发展的不同特点。

由于先入为主的思想,先前看过两本弗洛伊德的书,一直以为弗洛伊德在心理学史是最666的,看了才知道不是这样的,他的理论归为心理动力学。他的精神分析法落寞的渐渐落寞。一是弗洛伊德的方法的问题是对任何梦都有无数个可能的解释,找到正确的解释靠主观臆测,并且要说服做梦者这种解释优于其他解释。二是由于弗洛伊德对人性的看法,他认为人性是黑暗的,他强调人性的局限性和问题,而不是可能性和潜力。他认为人被遗忘了的童年经历和原始性冲动所绑架,他的观点中与生俱来的悲观主义使得那些对人性抱有积极态度的心理学家们很灰心。三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很难通过实验去验证,而不能验证的理论在心理学或其他学科中都没什么市场。

后面发展的学派有,神经心理学(生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华生从巴普若夫的狗那里获得了灵感),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的发展而共同进步),社会心理学(这个真的很重要,瞬间我就想起了自私的基因),格式塔心理学(觉察到自己的想法、行为、体验和感受,并“认领”它们或为它们承担起责任)。

由于这本书的内容太多,下面是我想给自己加深一下印象的专业名词和讨论。

心智。第一次知道这个名词是在某人写的《与时间做朋友》,那本书一直围绕这个专业名词展开,心智在心理学里给予的定义是感知、思维、记忆、情感等个体的内在体验,是人的意识的全过程。心智的功能是帮助我们完成那些高等动物生存繁衍所需要做的事情,如获取食物、获得栖身之处,以及择偶。人有心智,动物也有心智。如何判断自己的心智是否成熟了?我认为主要是尝试过不同环境带给自己的变化,甚至是打破自己的三观,经历人生的重大挫折(挚爱消失、失业、人生突发变故),跳出不同的圈子,接触不同的人,到达一定年龄时候形成的你。

杏仁核,前叶额,海马体。第一次看到这三个名词出现是在《情商》中,然后是在电影飞跃疯人院中的男主角经历前叶额切除变成了一个傻子。海马与记忆有关,杏仁核与恐惧有关,前叶额与左右脑的沟通胼体以及焦虑有关。

概念与原型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物品都有原型,有些物品是现有了概念然后再有了原型。我们知识库中的各类事、物等信息是以概念、原型和样例的方式组织在一起的。什么是鸟,企鹅,鸵鸟算鸟吗?鸟的定义是什么?

共享环境,非共享环境。两者的相对性,同一 家庭成长下的孩子享有的共同资源与优势称为共享环境,而由于不同子女所扮演的角色不同,称为非共享环境,两者并不是绝对。

人格的分类。一共分为五种: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你属于哪一种?自己判断自己属于哪一种实在太难,我能排出我不是外向型和神经质型。

自利偏差。事实上,为了让自己自我感觉良好,我们处理信息经常带有某种自利偏差(又称自我服务偏见)。自利偏差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但淡化自己对失败的责任。行动者/观察者效应是指解释自己行为时做环境归因,而观察别人行为时做个性归因的倾向

社会心理学。这真的是最重要的心理学分支了,从《乌合之众》到《自私的基因》都是在围绕着这个话题。前者是群众的去个性化和责任分散导致了社会惰化。后者讨论了是否真的这个社会有无私的利他主义,还是其本质是互惠利他,任何人类文化都有存在着互惠规范,它指的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即人们应该使那些让我们受益的人受益。择偶问题也出现在社会心理学里,女人因为需要付出生殖和哺乳风险所以更加挑剔,而如果一个男人的结婚成本过高,很难去支付第二次结婚成本时,他们也会变得挑剔。

动机。人类有三种基本动机,这三种动机使得他们在面对社会影响时不堪一击。首先人类具有享受快乐、逃避痛苦的动机(享乐动机);其次人类具有追求被接受、避免被拒绝的动机(认可动机);最后人类具有相信正确信息、不相信错误信息的动机(正确性动机)。

心理疾病现在治疗的方法都是比较保守,一般是通过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的门槛较高,不同的州规定不同,最低是硕士,一般要求博士)或者药物治疗,很少通过大脑手术治疗。

亚归类是指当人们接受到不一致的证据时,倾向于修正而不是丢弃已有的刻板印象。当人们发现有些现象不能用牛顿公式去解释的时候,不是考虑问题得本身,而是去考虑修正系数,来解释不能解释的现象。

如果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是质疑你所看到,那么第二步就是仔细考虑你所没有看到的。

以上我写的只是这一本书的冰山一角。

《心理学(第三版)》读后感(五):心理学(第三版)观点摘录

好书,基本是以故事和问题为导向的,很好读,而且知识很有结构性,推荐看心理学与生活看不下去的同学看看这本书

心理学是研究心智和行为的科学。心智指感知、思维、记忆、情感等个体的内在体验,是人的意识的全过程。

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是方法论,是标准,是一套用来理解世界的工具。质疑和可证伪是科学的基石,也让科学这种工具能够不断的修正自己。科学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不断排除错误可能性的过程。

统计学相关知识,例如平均数,中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各代表的意义。

1、相关性,两种数据的相关程度,一般在-1~1之间。 2、因果关系,找到数据变化的因果关系。

眯着眼睛能看的更清楚是因为视锥细胞集中在视网膜中间,是成像最清晰的区域,叫做中央凹。 放大瞳孔能看到更多夜间的东西,是因为视杆细胞分布在视网膜周围。

视网膜上有一个神经穿出去的洞,那个洞上是看不到东西的,是视觉的盲点。

声波频率决定音高 增幅决定响度 频率复杂度或混合的差异,决定音质或音色。

what和where的大脑解释器部位是分开的。 幻肢效应

嗅觉的感受器官是鼻子里的一层黏膜 人的嗅觉可以分辨出10000多种味道。

味觉的感受器味蕾均匀的分布在舌头、口腔顶部以及喉咙的上部。 味觉器官只能感受到5种味道:酸甜苦辣鲜。

味觉随年龄增大而衰退,大概平均20岁就会衰退1半的味觉感受器,所以小孩子才是真正的美食家,这也是小孩容易挑食的原因。

嗅觉和味觉一起组成了我们吃东西时的味道。

一般来说人需要8小时睡眠,但会随着年龄减少。

睡眠根据脑电波分为五个阶段:

一个典型的睡眠周期:

从清醒状态,直接进入第四阶段,然后进入一、二阶段,最后进入快速眼动期,然后不停的循环,这期间三、四阶段逐渐减少,一、二阶段逐渐增多,快速眼动期增多。最后在一、二阶段醒来,则是一夜无梦。如果在快速眼动期醒来,你就会记得你最后做的梦,但很快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 梦的时间是实时的。

感想: 终于找到了为什么会越睡越晚的科学依据, 我觉得治疗失眠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一本抽象繁琐的书,再加上早起。

感想: 我一直以为叫醒梦游者,他就死了。。 要让他们把事情做完。是因为不做完,他们还会再跑出来吧。。。

感想: 终于找到了为什么会越睡越晚的科学依据, 我觉得治疗失眠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一本抽象繁琐的书,再加上早起。

感想: 我一直以为叫醒梦游者,他就死了。。 要让他们把事情做完。是因为不做完,他们还会再跑出来吧。。。

感想: 所以说表扬比惩罚有效果是有科学依据的,但是其实最好的教育是通过环境影响人,让人自然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思考和学习的方式方法,尽量避免表扬和惩罚。

情绪调节的最佳策略是情境重评

研究记忆的编码,储存,提取

包括语义编码,视觉编码,组织编码

生存,愉悦度相关,与生存相关的信息记得更好。

感觉记忆,注意,短时记忆,编码,长时记忆 海马体与长时记忆相关 记忆可能会改变突触的连接速度

外部环境,心境,内部状态都可以作为提取线索。 提取可增强记忆,但也会损害未被提取的记忆 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易逝,心不在焉,阻塞,错位,易受暗示,偏差,持久性

巴普洛夫的狗

小白鼠拉操纵杆的学习

通过观察得到的学习

无意识的学习,比如学会用手机键盘快速打字

感想: 所以说表扬比惩罚有效果是有科学依据的,但是其实最好是表扬和惩罚都不用,就用环境本身来达到教育目的才是最高明的教育。

大脑的情绪控制终端:杏仁核

情绪的两个维度:效价,唤醒度

爱是一种正面效价+高唤醒度的情绪集合?

情绪有快和慢两个通道来进行反应 情绪为我们提供世界中的信息,并处理这些信息。

生存, 精神需求, 自我实现

须知情绪是让我们更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一味享受情绪可能带来恶果,比如:吸毒

我们会趋近好的情绪,回避坏的情绪

感想: 如何有效的识别日本人。

感想: 那么知道了这些是不是可以更好的说谎了。。。

感想: 儿童都是学习语言的天才。

感想: 语言确实会影响思维,书中提到俄罗斯语言中蓝色和深蓝色是不同的词语,所以他们在辨别两者时比一般语言者要准确。

实践推理比理论推理更容易得出结论,所以某些侦探把自己带入实景想象罪犯的做法是有科学依据的。

摘抄: 智力(intelligence)是一种能力,它能够指引人们思考,让人们适应环境,并且从经验中学习

感想: 智力测试是一种以同年龄平均分为基准的测试手段,100分为平均分,所以不同年龄的人测试分数是不具有可比性的。

感想: 这两个药能让人变聪明,但是都有副作用。。

依恋关系对人的影响很大,其起源于幼儿时期 第一抚养人的响应速度和质量

同性恋一般来说是先天形成的。。

变老后,身体机能会下降,但经验提升会让我们把有限的注意关注在最为重要的事情上,而且负面情绪会不那么强烈

感想: 存在主义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根源都来自对于死亡的焦虑。接受与爱可以帮助消除这种焦虑.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 大五人格是五因素人格模型的特质: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

做你所能做的,这是最好的感觉。

16型人格测试貌似比较广泛

如果动物攻击是因为它们感觉不好,那么任何能够导致动物感觉不好的事情都应该增加它们的攻击行为。

导致女性更为精挑细选的原因可能是男性被认为应该更为主动。

群体讨论通常会成为初步意见的“倍增器”。 去个性化和责任扩散

感想: 人类确实会有无关利益的利他行为,具体原因书里没写,但我感觉是一种同理心。

感想: 哈哈哈,人类就是这么肤浅。

人们不喜欢被人操纵。

对他人行为归因时需要考虑三种信息,分别是

刻板印象的四种特性——

感想: 对于简单的归因方式和刻板影响 也有其好的一面,在于形成了一次初步筛选

感想: 书里面提到压力和负面情绪会影响到人的身体状况和免疫能力。当然应激不完全是坏事,找到好的方法应对他们很重要

行为、思维或情绪持久地紊乱或功能失调,导致严重的痛苦或缺陷。

不同的人患有同样的心理障碍(例如,抑郁),会出于不同的原因。一个人陷入抑郁可能是由于生物原因(例如,遗传、荷尔蒙)、心理原因(例如,错误的信念、无望、应对丧失的策略不好)和环境原因

满屋子的陌生人不会袭击或撕咬你,但他们可能会形成一些印象,影响你未来的交友、工作或婚姻。

如果一想到当众演讲你就感到焦虑,那么,你可以把这些观众是在评价你的想法,转变为是你在评价他们。这样会使你的演讲变得更为容易。

大多数自杀致死的人有心理 障碍, 并且自杀企图最经常 的动机是试图逃避不能容忍的精神状态或生活处境。

有些心理障碍的人特别聪明、有些富有激情 被认为有双相障碍的名人还包括伍尔夫,牛顿、梵高、林肯、海明威、丘吉尔和罗斯福。

治疗师的个性特征和所用方法也与其背景或所受训练同样重要。选择你喜欢的心理治疗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