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经典读后感有感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经典读后感有感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是一本由王成钢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56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读后感(一):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医学常识

春日天气温度变化无常,很多孩子感冒、咳嗽,儿童医院人满为患,很多小孩子在那里输液,小区有两个孩子也发烧感冒了,和他们家长谈起来,他们说一发烧就慌神了,怕烧出问题就去挂吊瓶,两位家长也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连基本的医学知识都不懂,但是挂吊瓶输液的观念却泛滥在更多家长的意识中,甚至曾经在年轻时代没吃过药打过针的老人更是迷信输液的功效。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看题目有点“吓人”,其实内容和普通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除了介绍了心梗、外伤等紧急情况下的救助方法,作者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一些基本医学常识的普及上。很多儿科专家和药剂师明确说明的儿童感冒发烧很正常,38.5以下不需要用退烧药,如果是病毒感冒更不需要用抗生素已经逐渐被更多的人知道,但是每每看到医院里乱开抗生素的医生,求着医生输液的家长,就能明显感到这些基本医学常识普及的严重不足,还是有很多家长为了一时的退烧毁了孩子身体的底子,长此以往孩子的体质越来越差。

我读过一些医书,所以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也略知一二,比如作者在属书中提到的受伤用“破伤风”疫苗,我很早就知道,但是不知道具体原因,作者在讲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还引用了华佗给关羽治疗箭伤的故事,讲述封闭伤口造成破伤风的危险,病人应该及时彻底清洗伤口,消毒缝合包扎,还需要注射破伤风。去年我们家孩子一次意外受伤就是这样处理的,额头上被缝了三针,医生先用消毒液冲洗伤口,挤出足够多的血液,然后缝合包扎。

提前学习一些紧急救助的知识,在关键时刻真能派上用场,即使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但不会因为乱处理导致病情加重,比如被烫伤之后不能立即脱下患处的衣服,而要用清水冲洗,剪刀剪开衣服;不小心喝下不明液体怎么办?骨折之后如何处理?溺水了怎么办?……有一些知识可能一直用不上,也可能不是用在自己身上,但是事情发生了就是百分百。现在连幼儿园的孩子也都会学习一些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所以像《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这样的普及正确的医学常识的书籍更应该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书籍。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读后感(二):要想生病不着急,平时就要多学习

家人生病的时候,是最容易着急的时候。但着急的急,和医院里急诊的急,并不是一回事。

要想发生身体状况时从容淡定,就得平时做好知识储备。

老人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高血压和心梗,《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这本书详细的介绍了两种常见病的处理预案。“急性心梗,赢的是时间”“到达医院90分钟内是最佳治疗时机”,这些都是给患者家属救命的提醒;高血压患者,头晕是第一症状。让家有心脏病老人的我读完之后,就算对这两种病知之甚少,起码也能知道万一发生紧急情况,怎么样做才能最大程度的帮助到病人。

不光是老人,还有成人日常的急诊提醒。

有天我未来得及预约门诊号在犹豫要不要拖到第二天,我办公室里好几个同事居然都说,去挂急诊就好了呀。

可见,还是有很多人不明白,急诊的意义。

从道德的层面讲,没什么重要情况去急诊,属于是浪费真正需要急诊患者的救命资源;从自身来讲,正如书中所说,“急诊是病菌最多的地方,能避则避。”

尤其是家里如果是小孩半夜发烧,有很多家长往往是关心则乱,大半夜折腾孩子去医院挂急诊。这样不但大人孩子受罪,其实还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书中说:“孩子发热先观察,别着急着送医院”,并且详细的介绍了什么样的情况才需要去医院。

不仅是病了不要乱投医,也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注意。

“吃得不对,吃货也成‘吃货’”,作者详细的讲了小鱼刺的大隐患,当海鲜不再新鲜,注意食物变质等等。苦口婆心事无巨细的娓娓道来,让我一度怀疑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年妇女。(其实不是,是个颜值很高的天杀的帅哥)

仔细想想,要想不去急诊,少去急诊,的确是应该从根源上加以预防。

除了病从口入以外,还有被宠物咬伤,烧伤,以及小伤口破伤风等外伤的问题。再次感叹,简直是一本急诊知识科普大百科。也由衷对医生,尤其是急诊医生产生更高的敬意。

以前对急诊医生的印象仅限于港剧里面左右开弓的给病人电击(专业术语我不知道怎么说,就是像熨斗一样的东西),现在看了这本书,才对急诊五花八门的内容有了简单了解,急诊医生也果然是飞机中的战斗机。

要想急诊时不急,平时还是要多学习。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读后感(三):让莆田系无地自容的书——读《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

文/岸晓风

近期,当一个叫“魏则西”的大学生用生命的代价向世人揭露出一个叫“莆田系”的“幕后黑手”时,作为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置身度外的“我们”,也不禁感到一种深深的寒意。好在,当我读到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王成钢医生的《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后,我的心中才有一种扒开云雾见天日的感觉,毕竟,这样既有普及意味又权威科学的书籍越多,“魏则西”们就会越少,“莆田系”也才会无处遁形。

这本书的作者王成钢是北京大学医学博士,也是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还是北京电视台《我是大医生》栏目“医生梦之队”嘉宾主持成员之一,可以说,作为奋战在急诊一线的权威专家和青年骨干医师,又兼顾医学知识传播与普及的推动者,《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这本书是多数家庭的必备书。

这本书出自急诊科医生之手,当然对于急救有较多的关注。书中提到急救的问题时,指出在国外很多人都能掌握心肺复苏术,而我们国家民众基本都不会。北大医院李建平主任在《我是大医生》节目中曾讲过一个例子:当时他在洛杉矶一个餐馆里,突然前面一顾客倒地了,服务员上前查看,发现脉搏没有了,就大喊:有没有医生?李建平兴冲冲的跑上前去想露一手,却发现一个“鬼佬”胖大婶已经抢占先机,还有不少“鬼佬”在跃跃欲试,李医生当时就感叹,美国国民急救意识太强了,想展现中国雷锋精神都得排队呢。

对于感冒这样的问题,作者主要是起到一个“正本清源”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的“输液大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拜感冒所赐,书中则明确告诉读者,成人感冒不是大事,少往急诊跑。小儿感冒发烧,先观察,也别急着送医院,持续高烧不对才需要送医院,其实这都是一些成人必须掌握的医学常识。

当然,作者并不是一味的要求大家“不重视、不积极”。对于“头晕”的问题,作者就明确告诫大家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头晕包括中暑、高血压、低血糖,还会导致脑出血,我国每年有3000万头晕病人突发瘫痪……

同时,对于吃喝、烧伤、外伤、溺水、冻伤等等,书中都有详细的交代。不能简单的说,一书在手,生病不愁,但是,至少这种通俗易懂而又权威认真的书,是足以让“莆田系”们无地自容的。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读后感(四):性命攸关,多知有益

生命是一切的根本,只有平安健康,才有机会去实现各种人生理想;如果没有了生命,那一切都无从谈起。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是急诊医生王成钢根据自己多年的急诊临床经验写成的一本急救保健养生书。不同于一般的保健养生医学类图书的是,这本书的语言比较风趣,急诊,听着就是非常紧迫的,但是作者却用另类轻松的语言风格来讲述,让读者意识到急诊关键时刻的自救技能,但同时又不会又不会感觉到过分的压抑,否则那只会适得其反。

从严谨的医学角度来讲,可能这样的写作风格是另类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的有趣有料和有用。在生活,很多人一旦遇上身体不适,尤其是家有小孩的家长,如果孩子有个感冒发热咳嗽的就着急着送往急诊,特别是夜间,发热的患者体温无法通过物理方法快速降温,相反,有的患病儿童还会出现体温反复或上升的情况,不要说别人,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自己孩子的身上,我们也一定会一时慌乱,连忙送孩子去医院急诊。王医生在书中的一个章节里就提到了这一项,孩子发热先观察,不要着急送急诊,毕竟医院也是病菌聚集的地方,人在感冒发热时,体质本身就比较弱,如果到跑到病菌聚集的地方,反而更容易受到细菌的入侵。书中给出了遇到孩子发热如何处理的可操作性指导。

除了儿童,还有成人、老年人、男女各种常见急诊问题的讲解和处理。要分清急诊门诊,遇病不慌乱,以免病急乱投医。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吃鱼会被鱼刺卡住,有的人会不以为然,觉得吞点米饭喝点醋什么的就可以解决了,但事实上小鱼刺也是有大隐患的,还有吃海鲜过敏的问题,吃了变质食物中毒的情况等等这些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的健康祸源,王医生与读者一一分析讲解。关键时刻不仅仅那些流血晕厥的可见性时刻,还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危难,我们首先要多掌握一些医学知识、擦亮眼睛,先兆早知,防患于未然;然后通过这样的书学习常见意外的正确处理方法,在这些关键的危难时刻,自救和救护身边的家人。

居家生活,这样的一本医学指导书是非常需要的。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关键时刻,命该怎么救?》读后感(五):鸡汤干货营养保健急救集一体

看这本书纯属是个意外,当天到家之后,因为前一阵子电梯频繁发生事故,再加上有一个新闻说,有个女孩子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掳走,我以为这书是教人防狼,以及在一些意外中怎么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

其实,这也就说明了其实我并不认识王成钢。说起来,他还算是我老乡呢。几天前,听朋友说要做关于医疗、保健的节目,我竟然脱口而出,《我是大医生》嘛,大家立刻对我刮目相看,没想到这年头,我这个岁数的还会看电视,而且还会看老头老太心水的节目,都一致认为我“涉猎”极广——这是后话了。

我边看孩子变略几眼这本书,看了几眼之后觉得有点意思,后来就把这书看完了,这几乎成了我看孩子走神的标配了。为什么这么说呢?王大帅哥写的书,干货极多,但是重复率超高,每一个小章节后面的“大医生 小讲堂”几乎就是正文的一部分,连用词、标点符号都基本不改,所以如果你看了正文,这部分可以略去不看;如果你没有看正文,其实直接看这部分,一点不影响阅读,既然凑字数的不再少数,可读部分也就缩水狠多;另外,文中插诨打科的多的数不胜数,想想也是啦,一个能在面试的时候说出“没有潜规则我就走啦”的男人,肯定就是一赵医生(《欢乐颂》你们都懂吧)翻版,自己写书也严肃不起来啊。综上所述,这书特别好看,是特别容易阅读的那种。如果你没有时间,其实看看目录,基本内容就了然于心了,等到有需求的时候现翻书就行。

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这其实是一本用调侃的语句吸引读者的干货书,应该会深受中老年妇女们的欢迎。介于王帅哥已经结婚(书中写到自己老婆)所以写书应该吸粉的作用不大,这个电视节目我也没看过,应该还是挺能吸引人,因为感觉作者本人不做医生的业余时间基本上是个逗逼。

这种书现在很受欢迎,虽然说真心话,作者文笔实在不咋地,但是在这个干货横行的年代,人们仓廪实也开始关注养生保健,医生写本书告诉你一些急救tips不比那种教你生吃茄子来得更靠谱?而且这书名也实在,基本上概括了书里的内容,不像那些《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听起来就危言耸听犯恶心。

另外,王帅哥为了写这本书也真是够拼。好几次都差点死了,什么中暑了差点死了中毒了差点死了,身边也尽是为了这本书差点死了进急诊的各位朋友,你有什么理由不去支持这位为了让你明白自我急诊重要性,各种“差点死”的作者呢?

家中常备,别当小说看,当一本常识看,有用,收了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