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读后感锦集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读后感锦集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是一本由邓广铭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8.00,页数:38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读后感(一):有得有失

作为一代大师,对相关细节考证的确严格细致,可谓是连篇累牍,引文摘句,但是读起来仍有茫茫然之感,作为历史学家,私认为作者太重细节,而没有明显的历史观,此书并不适合非历史爱好者看 最初记得王安石,是因为那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毫无疑问,这个和寻常士大夫不一样的,不斯文雅致奢华的王安石对于当时因循守旧,安于现状,苟且度日的氛围,不愿下猛药改革的人来说,他带来了一个嬗变。自从年少,就怀着经世致用的目的,在实事求是的考察中认识社会的,“网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批百家之陈述,作新斯人”,早年间心不在庙堂,只想在地方做实事,做改革的时候,保守派说他,以申,商刑名之术,文之以六经,改革失败后,法条被废除的痛心忧愁,再也没有那个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都王安石了,身后事世态炎凉,群生明哲保身不愿相助,可以肯定,本书展现了一个卓绝的改革家。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读后感(二):阅读谨慎,浅读即可

作为一代大师,对相关细节考证的确严格细致,可谓是连篇累牍,引文摘句,但是读起来仍有茫茫然之感,作为历史学家,私认为作者太重细节,而没有明显的历史观,此书并不适合非历史爱好者看。 最初记得王安石,是因为那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毫无疑问,这个和寻常士大夫不一样的,不斯文雅致奢华的王安石对于当时因循守旧,安于现状,苟且度日的氛围,不愿下猛药改革的人来说,他带来了一个嬗变。自从年少,就怀着经世致用的目的,在实事求是的考察中认识社会的,“网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批百家之陈述,作新斯人”,早年间心不在庙堂,只想在地方做实事,做改革的时候,保守派说他,以申,商刑名之术,文之以六经,改革失败后,法条被废除的痛心忧愁,再也没有那个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都王安石了,身后事世态炎凉,群生明哲保身不愿相助,可以肯定,本书展现了一个卓绝的政治改革家。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读后感(三):一个大写的人

邓广铭先生是宋史学界的翘楚宗师,学界誉其为“二十世纪海内外宋史第一人”,因其对着史学的热爱,一生著作颇丰,以91岁高龄驾鹤仙去,二十载其著作却仍涣发昂扬蓬勃向上的积极精神引导力。这本《北宋政治的改革家王安石》不仅将王安石的个人际遇交待得清清楚楚,更是结合了当时时代的发展将王安石个人所起的作用作了客观的阐述,让读者不对历史产生过多偏差的解读。好的书籍才能产生如《大家小书·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 北宋政治改革安王安石》般的意义。

读这样的书,不仅可以认识历史中的王安石及其所处年代的政体改革,可以积累历史文化知识,可以指引人生启迪未来,同时也可以以史明鉴,汲取变革的历史得失。“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之言不足恤”,任何变革都是一场观念与人性的考验。

当下里再看王安石及其生平功过,非常有现实意义。 个人的命运沉浮脱离不了时代的发展,封建的朝代更是如此残酷,没有了最高当权者的支持,再有策略雄才的精英也毫无用武之地,看王安石的一生,就是最真实的写照,失去了宋神宗的庇佑,王安石便只能默默隐退而保全性命与宗族的安全。宋朝在封建中国的历史上,算是较为开明和民主的王朝,宋朝的最终没落,宋的最高领导者——皇帝的英明与否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帝明则治清,帝昏则治暗。以一人而败全天下再现实不过。

九百年前王安石的跌宕人生只是社会大环境下的小小缩影,今人虽对王安石有沉痛的惋惜,空有一腔报负却成为落后王朝的牺牲品。于国国不容,于家家之弃,参与变法力主改革的王安石在当时的时代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九百年后的今人读者邓广铭先生,以这本《北宋政治的改革家王安石》的著作,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王安石为国为民之不易,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民的豪情。也让我们从这些大家身上感受到要珍惜自己所处的时代,勤奋进取,不虚度自身韶华。

如王安石般怀着满腔热血报国报民,与腐朽没落愚昧的各方势力与思想观念做半争,纵然事不成身受辱,但在这条理想的道路上,王安石是一个大写的人。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读后感(四):改变的勇气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以人物讲时代

改变的勇气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以人物讲时代

与其他的改革家相比,王安石的名气其实在喜欢历史小说的读者当中是足够大的,“言必称唐宋”的穿越小说读者们总是会在设想,如果当时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宋代能够沿着改革的方向发展,那么今天中华当如何如何——因而,一个“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之言不足恤”的丞相王安石,便是作者也好,读者也罢,避不开要去探究的人物。

王安石变法是从小学到高中阶段都避免不了的一个考点。作为一个时代当中风起云涌的政治符号,王安石的名号是一种主张,也是一种象征,对于当时代来说,一个理想主义者希望通过政治改革去去除弊端,让面对外敌环饲、党争频繁的局面能够一气肃清和扫除,只待神宗同意,这个人就会去力争改变。

然而对于声色犬马的官场油子来说,王安石这种苦行僧般的风格无疑是一场灾难。王对于自身的理想是坚定的,不过分追求名利的生活方式以及奢华的社会生活,在当时丰富的和平时代的安逸生活面前,不过是一句空谈——即便是统一党派的政治同盟者,也希望通过改革获得利于自己利益的政治筹码——他们的目标不过是为了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以及资本,而不是为了改革使得整个国家的整体水平获得提高。王安石的想法似乎是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发展的,因为他明白“天下之财岂有止数”的道理,也明白只有通过合适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才能够让社会去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不是通过大的利益集团内部对群众的利益的剥夺来获得少数人的财富的最大化,这种想法的超前性可见一斑。

当然王安石也是天真的,与他的政敌保守的苏轼等人相比,他的才情也好、死后的社会地位也好、家族关系也好,都没有获得尊重,这也是作者邓广铭先生想要极力从历史的踪迹当中为我们展现的,但是毋庸置疑的,在一个陈腐的想要维持现状的世界当中,王安石不是那个能够拍板定夺这个改变世界和改变自己的落锤者,而是一个不断希望通过举牌引起掌权者注意力的人罢了,于是当这个不屑与游戏规则周旋打破常规并且希望能够挑战权威的“戆大”,就只能在统治者和同僚的合力当中,匆匆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了。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是一本比较全面的书,但是对于一些不是历史爱好者的读者来说,个人觉得可能会有一些无聊,因为尊重历史本身的足迹并且引用了大量王安石本人及他人的史实文字的部分,虽然在做学问上面是没错的,但是在讲故事上,我这样不求上进的同学就有些无聊,但是作者高屋建瓴的分析方式及角度,其实为我们在了解其他历史人物的过程当中也提供了挺好的视角。

另外,即便本书再怎么说王安石本人有改变的勇气也好,能够超越时代的眼光也好,还是不能让我消减对苏轼的喜欢程度嘛。

By 林怿 2018年3月31日19:47:15 写于御庭园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读后感(五):为王安石正名之作

如果要将中国历史中毁誉参半褒贬不一的人列一榜单,那么王安石应居其首,小时候历史课本上的他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他是“囚首丧面而谈诗书”的“拗相公”,而梁启超则称赞他为“悠悠千年,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他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先锋,而在四易其稿写就《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历史学家邓广铭笔下,王安石又将以何种面貌出现呢?

邓广铭先生被誉为“二十世纪海内外宋史第一人”,在这本书中,作者立论坚实,考据全面,旁征博引,显示出了史学大家风范,这本书也称得上是一本为王安石正名之作,从王安石的思想形成、治国安邦的抱负、推行新法及所遇的阻力、对外决策乃至于一生的遭遇等几个方面,为我们展现了王安石作为改革家的一生,应该说王安石在各地为官的经历让他真正了解了社会现状与民间疾苦,而且他也是真正具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他针对当时积贫积弱的北宋提出了一整套改良的法度,其中涉及军事、经济、社会阶层,所以难免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神经,为了变法,他敢于独自与全世界为敌勇气可嘉,可以说王安石就像一块试金石,在同样有改良思想的梁启超眼中,王安石是“国史之光”,而在相对保守中正的林语堂眼中,他成了拗相公。但是在王安石身上,我们远能看到更多更加复杂。比如他的缺点以及他的悲剧性。

林语堂说过:要了解一个死去已经一千年的人,并不困难。同样在这样一位非凡的政治人物身上, 想了解他的缺点不难, 显然王安石的新法实践多来源于州郡,在一邑之内畅行无阻的法度却未必适合于一个国家,变法的法度务要适合于当时代的社会现状,且变法宜缓不宜急,像免役法一般逐步推进的新法肯定会对于社会发展有所裨益,而太过于急躁而无法变通则会造成悲剧,这也是他失败的第二个因素,并未考虑变法最大的变数——人,他的盟友忠奸难辨,而他所实施的新法却缺乏更为细致的制度保障,以应对执法者的变数。或许最重要也最终极的原因是,那个已经完备而贫弱的朝代,已经无法容纳新的意见,只能凭着惯性走向它的终点,任何力量妄图改变都是螳臂当车。这或许是历史的必然,无法改变。

同样有一丝悲伤的是在这本书中没有体现出更立体的人物形象以及更平和的历史观。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朝代,绝不仅仅是平板的,而是纷繁复杂且多变的,一个人不会是简单的忠与奸,一个时代也不能简单判定是好的还是坏的,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不应提供仅仅平板的评判,偏重一方的情感,而应是全面的对于历史环境的表达,进而导致无法输出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一种更为通达辩证的历史观,这不能不说是本书的遗憾。却瑕不掩瑜。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