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读后感1000字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读后感1000字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是一本由杰夫·格林伯格(Jeff Greenberg) / 谢尔登·所罗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读后感(一):so far so good

36周岁生日,在动车上读完,从后往前看的。

前天去了八宝山革命公墓,即使在墓地,也未必就能沉思死亡。

昨天去了龙泉寺,cosi,cosi.

晚上看到朋友圈里一个同龄人校友逝世的消息。

“又一个于娟”。

这书对宗教、文化给出了新的视角。对反恐战争的心理解读很有意思。

实验方法有新意,但是翻来覆去就用这个方法也太无聊了。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读后感(二):人类努力探索自身的不归路

再次证明人类的渺小与无知,各种日常行为难以解释,更何况行为背后的逻辑与所谓的真理。只能站在某个角度去探索,不同的人群从不独特角度去分析解读,都是管中窥豹。本书算是一个角度吧,一方面让人意识到死亡,但又不要去畏惧,而是用大脑自信的去引导自己本能的行为,从而获得自尊(好宽泛的概念),然后享受这短暂而美好的世界。看了书真的如生与死中睁眼的女子,混沌中清醒了。不负此生方为上策,否则动物性太强。

文中有的结论是由实验做对比引出的总觉得有点牵强,但不妨碍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自圆其说就好。真理不就是这样被探索着的么~~~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读后感(三):人类的原始驱动力:怕死

作者是三位心理学家,在对人类行动的本能上的研究已经合作了30多年。

作者认为,人类行为有两个典型的现象:拼命维护自己的自尊,以及强烈维护所在族群的优越性。而这两种现象的原始驱动力其实是源于对死亡的恐惧。

怕死是人类的本能,人类有和动物不同的两种能力:一是强烈的自我意识,二是跨越时间的多维度思考能力,这就造就了我们人类能够清晰的意识到,死亡是所有生命的必然结局。

这种对于死亡无能为力的感知,导致了恐惧感,为了克服恐惧感,人类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心理机制,用自尊和文化世界观管理对死亡的恐惧。

宗教就是典型的文化世界观,在某些宗教里,它让人们相信在往生之后灵魂会生天或转世,以另外一种形式存活于世界之上。

这种心理意识也是有生物学验证的,人类的生存、繁衍需要这种故事来克服对死亡恐惧,以达到整个人类族群的延续。

我们做哪些能提高自尊的事情,就是在感受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本质上就是用自尊来抵抗死亡。

当我们觉得生命有价值和意义,就不会焦虑于生或死的问题。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读后感(四):那个地铁里喂奶的妈妈

看到她在拥挤的晚高峰地铁上,竟然当众袒胸露乳的奶孩子。我第一反应是反感。

她就坐在我身边的座位上。二三岁的小孩子前一秒钟还在开心的呵呵笑,不到一分钟就开始大吵大闹大哭。燥热的车厢里逐渐荡起一阵骚动。孩子的妈妈生怕招惹大家的反感,赶紧搂过孩子,顺势揭开自己的上衣,把X填进孩子嘴里,孩子安静下来了。但是那个白花花的胸脯,和孩子翕动的鼻息,让更多人不安了。大家都开始转开视线。侧身、偏头、刚在还在逗孩子的隔壁女孩起身站在了车门口。

“好没素质啊”我心里也在不禁的想。

但是突然有一个念头,闯入脑中。我为什么会觉得这样没素质?这种从心而来的反感到底是为什么?

喂奶是妈妈的本能,喝奶是小孩子的需要,这个妈妈这么做也是为了不让孩子吵闹。这到底是为什么?

现在我知道,也许是她的行为提醒了车厢里的各位,我们的动物性。我们是无所不能的人,但也同时曾经是需要人照顾喝母乳长大的小婴儿,这一点和各种小动物没什么两样。但我们的心底是拒绝的。

经过几万年进化的人类,其实一直在做的事情都是把自己和动物区分开。但同时,如果事情提醒了他们其实自己身上还有动物性格的话。那么就会有一种不自然的反感。

我对自己的反感,有了一点点的深入的理解和解读。这也是读这本书的收获。

“我们无法返回伊甸园,实际上我们也从来没有到过那里。但是我们已经拥有了足够多的关于死亡的意识。我们也明白无所不在的死亡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知识会给我们一些启发。让我们知道如何更好的过完这有限的一生。书里的一些观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自己和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可以知道一些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死亡年头会在你身上触发一系列不幸心理现象和各种防御行为。然后你就可以控制和改变自己的不良反应。这样一来,你就会对自己所做的选择和采取的行动更加自信。”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读后感(五):永恒的话题

西方人到了加里略、培根、牛顿之后,都处处以实证主义来处理问题。这在自然科学肯定没有错,而且的确是推动了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

但这样的实证主义,对于社会科学是否有效呢,不一定。

原因之一是:人一直在变化,一直在进步,你没有办法固化。

原因之二是:人类社会太过复杂,一个现象,其实是由无数的原因构成的。你无法创造一个理想化的实验条件。

原因之三是:人是环境动物,你在实验室做出的结论,实际上跟本无法在现实社会中重现。

本书作者说,本书是他团队三十年共同心血的结晶,真是可惜了这么一个好的题材。结论是正确的。但作者为了证明一些观点,不去分析大量的已有的社会现象,不去从现实例子中得出结论。而是试图通过一些简陋的实验来证实,这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作者很多时候都是预设了目的而做的实验。

但本书仍有大量宝贵的参考价值,这是一些摘录与思考

生命是一场伟大的冒险,虽然终点一定是死亡。正因为明白这一点,才有了现在的我。

而乔布斯也曾经说过,你如果将明天看作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的生命会变的更伟大。

你的价值观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如何看待死亡,就是你价值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

作者把人对死亡的看法分成长期意识和短期意识,长期意识指的是理性思考,而短期意识则是指本能思考,潜意识思考。所有人的短期意识其实都是一致的,都是分外的恐惧死亡。但正是因为长期意识,因为理性思考,我们才这所以为人。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站在理性角度讨论,如何看待死亡。

一、因为恐惧死亡,所以我们坚持迷信,依赖宗教,服从世俗权威。

二、宁可把生命浪费在琐碎事物的追求上。譬如说财物、权力、荣誉。这些永不满足的欲望让人产生了不幸和危险。

三、接受死亡这一现实 ,减少对死亡无意识的恐惧。从而让自己更珍惜每一天。

时刻应对死亡的来临,无论死亡什么时候到来,无论死亡带来什么,都在我意料之中,已经在我意识中出现。

四、个体生命终将死亡,但基因、历史、价值观、思考终将流传。家庭、民族 、国家、人类长存。

五、相信灵魂不灭,相信精神上永恒。

六、在艺术和科技领域内创造,从而创新或者教育下一代,作为自己留存的东西。

七、在潜意识层面,把自己看成这个世界的一个部份。把自己的生死,看成是这个世界新老更替正常的一环。从而让自己感觉到永恒的生命。个体消灭,生命河流永恒。

八、用药物、用宗教来催眠自己。密室沉思,自己深陷于沉思或者愉悦的感觉中。

当你在和孩子玩耍时,参加宗教仪式时,投入创造性活动时,沉浸在自然世界中时。

九、建立硬核世界,建立岩石性世界观。

关于死亡的最后的想法,也是本书的终点和结论。

一、经常性的思考,甚至是每天思考,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告诉自己死亡的不可避免。让自己的潜意识层面从理性角度,意识到这一点。以免自己在生活中作出潜意识层面的过激防护。

于是我们的一生可以过得更庄严,给我们生存下去的勇气,对别人充满怜悯。更关心人类的未来。而不仅仅是沉浸于自己的欲望。

二、因为害怕死亡,所以寻求意义。

我们应不断思考生命的意义何在,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在一起。

三、因为害怕死亡,所以我们寻求一些外在的东西,以减轻自己的焦虑。

譬如扩大社会交际,增加精神内涵,寻求真诚的信仰,追求个人成就。

感受与地球母亲自然合一,体验超越生死的感受。

四、即要有硬核世界。为自己建立框架,信条,习惯,行为规则。

同时又要容忍不确定性和不同信仰的存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