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代死亡》经典读后感有感

《现代死亡》经典读后感有感

《现代死亡》是一本由[巴基斯坦] 海德·瓦莱奇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死亡》读后感(一):关于死亡,你到底知道多少?

说真的,从来没有一本书敢直面的去谈论死亡,而且还是以一种很微观的角度去讨论死亡。

很长时间以来,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总是很隐晦的,甚至是避而不谈的,但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死亡会拜访每个人一次,而我们一生都在试图预判这场拜访,只不过在时间的长河里,它渐渐地让我们遗忘,直到面临生老病死,它再次提醒我们,我们是会死亡的,至于如何?在哪里死亡?因何死亡?死亡前我们是否是痛苦的又是否是按照自己意愿离去的?这些细枝末节,很少有人去探讨。而这本《现代死亡》则给了一个很理性、扎实、丰富、可靠的回答。

它从人类的细胞、DNA、端粒体等去解释了死亡是如何发生,再从抢救、家人、病人面对死亡的诉求、宗教、精神思想等层面一层一层去讨论死亡,面对濒临死亡的人而言,何时抢救、何时渴望死亡、何时终止死亡、何时分享死亡、面对生命终结前的护理、家人的感受、病人的感受,在谈论死亡时,它是那么的理性、又是多么的丰富。

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一次次死亡的谈论,让我们看到人类的进步,既是奠定在这些理性脑的医学者手中,又是无数个已经死去生命的贡献。

就拿心脏移植手术来说,是巴纳德医生一次次尝试的结果,尽管他最后的结果是赢了,但不得不承认,他第一个成功实施儿童心脏移植手术的人,仅存活了6个小时,另一方面,因为他短时间的成功,使得其他更多的医生完善了心脏移植术,使心脏移植术从奇闻变成了现实,并未后来成千上万的患者带来福音。

看到这不知道当时的医者是如何客观、冷静的去看待死亡的,但我觉得有点残忍,这种残忍好像又是必须的,只有医者们在探究生命、努力研究延长寿命,才得以让现代人的死亡离死神的距离远一点,再远一点…

除此之外,还有书中讲的“昆兰案”,这是一场关于死亡权利的争夺。

在看这个案例前你可以先想象一下,假如你已经无药可救,身体饱受折磨,你只想早点得到解脱的时候,你自己本人、家人是没有任何权利去说“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只有当医生说放弃治疗,你才可放弃自己的生命,去迎接死亡的解脱,这种无奈是不是躺在病床上你都恨不得自己做梦给自己来一刀,死个痛苦?

但“昆兰案”中的昆兰,她从刚到医院治疗,身体状况就每况愈下,尽管她家中的家属已经决定放弃治疗,但医生仍给她呼吸机、营养液来维持她那形如枯槁、骨瘦如柴的生命,这致使家属与医生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冲突。

一方面是病人对于死亡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医生在法律和道德的谴责,致使医生认为自己没有权利去撤下维持昆兰生命的医疗设备。

在那个年代,病人、家属没有权利去选择死亡,医生也害怕担责而不敢轻易的给病人下达死亡令,也正因为这一案例,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纠纷,让世界、后代更多的人关注到死亡的权利。

我们总是害怕死亡,但从未真正的去讨论过死亡,死亡到底是什么?

死亡的界定是什么?死亡的权利又是否可以自己来行使?当死亡来临时,有没有一种超越死亡的?

安乐死、照护、自杀……关于死亡的这些问题,真的】有太多太多的可以去探讨,真希望面对死亡的种种谜团,它不再是神秘的,黑暗的,大胆的谈论死亡,也许我们的内心就不再是恐惧的、焦虑的。

这也就是正视死亡的意义,认识死亡、了解死亡,明白生命的本质,死亡是一个结点,却不是可怕的终点,正如稻盛和夫说:“这一世的死亡意味着灵魂即将开始新的旅程。

《现代死亡》读后感(二):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对死亡一无所知

庄子说:“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也就是说万物一旦有了生,必将有消亡的那一天。即使是生前呼风唤雨的帝王也是如此。帝王虽然避讳“死”这个字,却也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从古至今,大多数人对“死”都表现出了一种极其回避的态度,我们总是开心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避讳讨论死亡,总是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时,才准备后事。因为“死亡”不吉利,是“丧气话”,我们没有勇气去消化死亡带来的恐惧,但不谈论“死亡”的我们,也渐渐忘记了如何去“告别”。“死亡”一直都是我们难言的痛。仿佛只是触及一鳞半爪,都足以让它从黑暗中暴起伤人。

可死亡从来不应是未知的,不是因为你不谈论它,不了解它,它就会忘记你。它就静静的等在那里,在不经意间操控着人生决策,而你却对这一切懵懂无知。所以说,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对死亡一无所知。

《现代死亡:医疗如何改变生命的终点》的瓦莱奇博士开启了一场消除未知、恐惧与焦虑的谈话,以亲身临床救治经历结合医学、进化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认知心理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观点,深入根源,直面“禁忌”话题,详述人类在死亡相关议题研究方面的点滴变化与前端进展。对于我们人生最后一段路的样貌如何被各种风潮和事件改变,这本书极尽所能提供了扎实、丰富、可靠的回答。

众所周知,构成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每个细胞都有它们的寿命,当细胞运作一段时间后,细胞就会开始疲劳、衰退直至死亡。这时候器官会慢慢失去功能,慢慢退化而死。有资料显示,人在三十随时肺脏就开始衰老,其他的器官要晚一些。当人体的主要器官失去了功能,死亡是必然的。

科学家算出,自然界所有动物的寿命上限都可以用其细胞分裂次数乘以分裂周期得出结果。而人类身体里的细胞,在这一生中会分裂五十次,平均2.4年分裂一次,也就是说,人类最长寿命是120岁左右。

很多人对死亡的认识严重缺乏,对死亡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以至于许多人得了不治之症,宁要花光所有的钱财,甚至负债累累,饱受痛苦的折磨,也要苟延残喘的活在这个世界上。由于怕死,这些人在最后的时刻,充满了恐惧和绝望,而不能平静地死去。

是什么使谈论死亡如此困难?原因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社会教条;另一部分是传统观念。死亡真正的本质,以及萦绕在死亡周围的神秘,带来了不确定性。直至今天,我们对死亡的认识仍然是有限的。

就像瓦莱奇博士说的,或许我们永远无法征服死亡,在死亡面前,我们只是凡人。

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临死之前的恐惧、绝望和挣扎。简单的说就是,怕死,比真死还要可怕。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不怕死,能够消除掉对死亡的恐惧,平静的对待死亡,那么,他的死亡过程就会很顺利,痛苦程度就会降低,会安详的死去。

一切都可能会离开我们,规避死亡就意味着隔离了一部分的真实的生活,而面对这完整的生活,则需要有接纳死亡的情感与认识。

书中写到13个围绕死亡、临终、医疗的核心议题,全面涵盖你想问但被忌讳的问题。永生有没有可能实现?生命为何会衰老死亡?科技和社会如何使不适者也能生存?脑死亡算不算死亡?安乐死和医助自杀应不应该实行?护理应该家庭化还是专业化?“赛博遗产”的存续是否有利?病人的权利有哪些?堕胎权、死亡权究竟是谁的权利?宗教如何与死亡息息相关?……

在这场人类与死亡的持续斗争中,所有你试图深思但总被搁置讨论的“桌面下”的问题,都将在这里得到解答。

我们都是必死的凡人,我们的生命并不漫长,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死亡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件必须要经历的事情,唯一不同的是,你如何度过死亡前的那段日子。

尽管命运的本质是悲剧,但通往这条路途的内核却是极具魅力的。正如《哈利·波特》里的邓布利多教授所言:“死亡对于头脑清醒的人来说只是一场伟大的冒险。”

在直面死亡时,我们会更主动地去审视自己的人生,体认自己的存在,去定义或选择人生中一些重要的议题,比如,我这一生最重要或最想得到的是什么?我这样的人这样的一生有意义吗?在直面死亡的过程中,我们避免了更多的遗憾,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

书中写到:意识到生命有期限,不仅能让我们摆脱对于死亡的恐惧,还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善良。 一项研究显示,对死亡思考更多的人参与公益活动(如献血)的可能性更高。 另一项研究则证实了,反思临终的人更愿意向慈善机构捐款,更懂得感恩。最后,思考死亡,这件几乎违反本能的事情,可以减少压力,而众所周知,减少压力是健康长寿的秘诀。

珍惜今天,因为你的今天是很多活在昨天里的人,到不了的明天;更是在你年华老去之后,回不去的昨天。把时间集中在你专注的事情上,把感情用在你爱的家人朋友身上。

没有什么话题像死亡这样人人在意——却也人人不安。想了解这个讳莫如深的课题,海德・瓦莱奇的这本《现代死亡:医疗如何改变生命的终点》是必读之作。

《现代死亡》读后感(三):比死亡更可怕的是,谈论死亡

其实死亡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特别是自媒体网络发达的当代。

最近两天的头条新闻中,便有一则关于死亡的热搜:

一位年仅23岁的研一学生猝死在工作岗位上

从前我们都只觉得,死亡是高龄人特有的。随着疫情不断的爆发,“死亡”这个名词,越来越多的渗入到我们“青年一代”的生活中。

但与老一辈人不同的是,我们年轻的一代似乎并不是特别惧怕死亡。

我们有时把它挂在嘴边,有时把死亡写到歌词中,甚至是把它写成一本科普书。

《现代死亡》是美国哈佛医学院助理海德·瓦莱奇,根据亲身的临床救治经历,并结一些医学类学科相关的观点,直言不讳的与我们谈论“死亡”禁忌学。

在本书中,你能找到关于死亡的诸多答案,至此你将不再害怕它,不再只想屏蔽它。

关于书写遗愿

“他的眼睛闭上了,心灵却敞开了。”

这句话来自电影《遗愿清单》,它讲述一段跨越阶层的友情。

不久即将离世的两个人卡特和爱德华。因住院而相识,他们身份悬殊,一位是亿万富翁,一位是汽车修理工。

到这些都不足以阻挡他能成挚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两人决定一起去冒险。

冒险的想起起源于卡特写的遗愿清单,这份清单曾是他大学哲学教授布置的作业。

卡特在纸上写下的心愿,不小心让爱德华看到,爱德华决定帮助卡特完成最后的愿望。

卡特不顾妻子的劝阻,跟随爱德华做了很多疯狂的事情。比如,一起高空跳伞,一起纹身,一起飙车。

不过,生命的最后卡特还是回到妻子身边,与家人吃了最后一顿晚餐。

另一边,爱德华最终也与女儿和好,并惊喜的得知,自己有了一个可爱的外甥女。

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三个月相互救赎,完成了心愿,了无遗憾。

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勇敢地去追梦,去帮助别人,成全别人,也成全了自己。

曾有人说:“要像没有明天一样的活着。”

这部电影就很好的阐释了“死期”,得知自己的“死期”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被这个期限吓倒。

如果你的生命走到结尾,何不利用剩下的时光,最后去疯狂一把呢?

关于临终关怀

在电视剧《少年派2》的一集中,林妙妙的第一份工作是短视频制作者,为了拍出新颖的题材,她想出了职业体验这一系列视频。

其中一部就是做临终关怀志愿者,工作中,林妙妙结识了进入生命倒计时的雨嘉。

妙妙和钱三一,为了圆雨嘉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心愿。先是发动同学、好友在当地搭建布景和微缩景观,让雨嘉“身临其境”。

还召集网友,带上雨嘉的小兔子拍旅行视频。

任务圆满完成之后,妙妙对林大为说:“我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并且她对父亲的这一职业感到自豪,在与父亲的交谈中,父亲对妙妙说:“渡人就是渡己。”

这句话非常的有深意,临终关怀者在关怀病人的同时,也是在慢慢消磨自己心中对死亡的恐惧。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就是这个道理,面临死亡这个人生课题,不仅仅是患者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身边的人也需要贡献一些爱心和援手。

总结

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死亡,是每个人都解决不了命题,但接触过死亡后,你才会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这句话很好的说明了,死亡并不可怕,反而是对生的另一种期待。

我们总是谈“死”色变,可它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

与其在害怕中等待死亡的靠近,不如热烈的活着并平静的赴死。想不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