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易中天中华史第六卷:百家争鸣》读后感摘抄

《易中天中华史第六卷:百家争鸣》读后感摘抄

《易中天中华史第六卷:百家争鸣》是一本由易中天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01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易中天中华史第六卷:百家争鸣》读后感(一):读后感

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各个思想家纷纷开出自己的药方,孔子以仁爱,墨子以兼爱,老子以无为,庄子逍遥自由,压根不跟你们玩,韩非现实,坚信人性本恶。三百年的争鸣,诸子所议论的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治国和如何做人,但三百年的争鸣,又其实没有结论。好像都说得挺对,好像又都有漏洞。现在易老师站在时代之后去阐释各家思想,难免便有河伯望洋兴叹之感了。我说这套书不带脑子阅读的话两天就可以一本,随性的口语化还是百家讲坛的风格(可惜没有影帝级的表情和动作,还有魅力的声音),但显然这薄薄的一本也不可能把诸子百家讲透,但让大众对诸子思想有些微了解,继而去读诸子著作,这样的通俗性中华史不是比学术性更深的通史更有功劳吗?到现在为止,我读完了这套中华史的先秦卷6本,读的轻松,获取的信息量并不小,我还会继续读下去。

ps:b站有百家讲坛易老师讲诸子百家的视频节目,讲的更详细,更生动幽默,多年前的了,彼时正年轻啊。

《易中天中华史第六卷:百家争鸣》读后感(二):对比百家

虽然之前了解过一些诸子百家的思想,但是像易先生这样将儒墨道法各家思想放在一起对比来看的研究方法倒是第一次见。

原来墨家作为一个准军事组织是很强调等级的,他的尚同主张是一种对领导的服从。杨朱的拔一毛以利天下吾不为也,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个意思,而是对自我人权的一种宣示,不主张被动的为统治者所剥削,这样看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孟子与荀子的性善(向善)性恶(有恶)论其实并非截然相反,反而有着一定的联系,最终也都是为了大家更善良。

先秦诸子的思想真的很宏大,对制度对人性对公平正义对等级的各种认识,有些流派的思想既相互对立又有深层的相似之处,细细看来还很有意思。

读书摘抄:

文明的帷幕只能由最卑下的利益和最卑鄙的手段来揭开。因此,为了文明,人类不得不付出道德堕落的代价。

势立威,术驭臣,法制民。

因为墨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却从来不考虑个人的权利与尊严,也不知道没有个人的权利与尊严,就不会真正有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于是杨朱的思想,便成了中国历史上,甚至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份人权宣言。

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智慧之所以可贵,就因为保护自己。武力之所以可鄙,就因为侵犯别人。)

老子的示弱,庄子的逍遥,孔子的中庸,荀子的自强,墨子的行侠,孟子的仗义。

孟子的人性论,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荀子的人性论,也是人性有恶,而不是人性本恶。

以法治国,以德育人,也许就是合适的选择。

人性该怎样看待?制度该怎样建设?民族之魂该如何铸就?未来的路又通向何方?但,这已非先秦诸子所能回答。

历朝历代的治术,其实都是兼取儒法,杂用王霸。学界和士林,则儒道互补,三教合流。

《易中天中华史第六卷:百家争鸣》读后感(三):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浓重的一笔,一如前作所说,是中华文明的青少年时期,民族性格的源头,400多年的历史,刻画了我们文明的基座,而这期间,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带来了各种经济、政治、军事的剧烈变革,面对社会环境的各种变化,先贤们通过对社会的观察,对历史经验的比照,产生了各种思潮涌动。好像是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提到,春秋战国的百家思潮,来源是周王朝的各种破产士人,他们之前在周王朝,是祭师、军官等,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视角,对社会的思考方式也不一样,从而产生了百家的观点。

通读本书,将各家观点整理成了表格,对比着看吧

做人

治国

我觉得,自先秦之后,国家形态,在历史上主流是儒法国家,儒为表,法为里,汉宣帝总结的好:“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而经过这几千年的演化,我们文明的核心,好像几条就能总结。

1. 人定胜天

2.以万物为刍狗

3.刚亡而弱存

《易中天中华史第六卷:百家争鸣》读后感(四):人性向善还是人性本善?

孟子认为,谈人性就应该谈论人的社会性,而不是人的自然性。这应该没有争论,他说“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如果只讨论自然性,那么人跟其他动物没有区别。

这是孟子极力反对的,他认为人跟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几希”,可正因为这一点点差别,人才是人。

传统观点认为,对于人性,孟子主张性善论。这也是大多数人的观点。

易中天却认为,孟子并不主张人性本善,而是主张人性向善。

这有一定道理,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孟子的下面这句话。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这句话中,易中天解释成,人性的向善,就像水的向下。可孟子并没有明确提出“向善”两个字,同时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为,人性在自然状态下是善的,就像水在自然状态是向下流的。这就产生了歧义。

其实,孟子的另一句话更有可能是在说人性向善,他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孟子这句话中,“可以为善”,说明了一种向善的可能性,而且在孟子看来,这种向善的可能性,就是他所说的善。

但这句话只是说人性有向善的可能,不等于说人性一定向善,孟子也从来没有说过“人性向善”这四个字,他提出的“四心”,也是说人有向善的可能。

由此可见,对于人性,到底是善,还是向善,孟子本人就没详细区分,再加上文言文的缘故,就更让人糊涂了。

不过,总的来说,结合孟子论人性的全部文字来看,我现在认为,他是倾向于人性本善的。毕竟他曾明确地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直接说人是善的,他用水的向下性做比喻不清不楚,造成了误解。

所以,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哲学,就在于这些思想家不讲逻辑,他们对于自己学说的概念,都没有明确定义,所用的论证,也不过是比喻、类比等更像是修辞的方法,存在很大的问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