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城读后感摘抄

小城读后感摘抄

《小城》是一本由[美] 劳伦斯·布洛克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3.00,页数:5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城》读后感(一):和小城一起脉动

一、这本小说肯定不应该像诸多推荐那样,划入悬疑小说。书腰封的介绍上将布洛克归为冷硬派侦探小说大师,仅以这本《小城》来看,作者并没有兴趣表现侦探悬疑类小说的基本元素。

没有夏洛克那样的逻辑演绎;没有福赛斯小说那样的作案与追踪细节上精细描写;同样以纽约为背景,这本书也没有的迪弗的林肯系列那样的物证归纳。作者并未费心在这些方面去谋篇布局,这些统统不是他的重点。

二、小城的确不大,作者的笔触很吝啬地不肯迈出曼哈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熟知小岛上的生活脉动。在这样的小城中,作者表现大尺度地描写着小城里的性和暴力:肆无忌惮而直指潜意识深处阴影的性行为、正常人性完全湮灭的冷静杀戮,这些描写冲击着读者。掩卷之后,当冲击的巨浪渐渐退潮之后,浮出水面的恐怕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

那是深植于人们内心的孤独和恐惧,所有人,无论是性瘾者还是变态杀手,为了走出孤独和恐惧,或用性或用暴力,寻找心灵的出口,哪怕以生命为代价。

《小城》读后感(二):八百万种活法

小城故事多,充满性和乐。纽约我去过两次,一次是2009年,另一次是2016年。这座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拥挤。马路上都是行人,总是在忙忙碌碌。不仅是马路上人山人海,住的宾馆里也是小之又小。 世贸遗址、帝国大厦、联合国、时代广场、自由女神、中央公园等景点,至今还历历在目。尤其是世贸遗址,那就是一个废旧的建筑工地。没有亲身经历过“911”的我对它的印象就是个工地。 而对于纽约当地人而言,它在当年就是阿鼻地狱。“911”改变了纽约,改变了美国,也改变了世界。中国抓紧时机稳固发展,把握住了时与势。 本书很难说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主人公,人人都有各自的故事。这一叙事模式有点像《水浒传》和《天龙八部》,到了最后各条支流又汇聚到了大海之中。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还联想到了康奈尔•伍里奇的《幻影女郎》,都是莫名其妙且糊里糊涂卷入了谋杀案。 纽约有八百万人口,既有八百万种死法(血手木匠确实向我们展示了多种杀人手法),也有本书中的八百万种活法(这就要拜苏珊的床上功夫所赐了)。能够同时兼顾活法和死法,也只有劳伦斯•布洛克才办得到。

《小城》读后感(三):大毁灭后的小重生

读完整本书后回想主线故事的情节,并没有多么烧脑跟反转,甚至谜底的揭开还要借助偶然的因素(例如性爱三人组无意间透露的远船主失踪的信息),但是不妨碍整个故事的扣人心弦。不过最触动我的并非主线故事本身,而是很多细节。

画廊女主人在乳房穿洞后通过放纵的性的方式来挥洒只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家在被捕又获释后如同打通任督二脉一般创作出了绝世佳作,前警察局长任由炮友摆布却无法自拔,深柜基佬在三人行的过程中觉醒却又胆战心惊……这些故事中的角色有一个共同点,即在“9·11”的大环境下,纷纷摧毁了过去的自己,或主动或被动,认清了真实的自我。

包括血手木匠在内也一样,我很同情他,他的家人因为如此之大的事件而丧生,他根本无能为力,而他也认清了自己的想法,就是要拉上更多的人陪葬,来净化这座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

都需要一个外部的契机,我们才能认清自己,纵使有的时候,这个契机所需要的代价太大。

而认清自己后又会如何呢?

这本书最酷的地方在于结尾,在一个章节里用POV快速扫过每个人,众生相皆在读者眼前,经历过重生,生活还是要继续,只是你看待生活、看待世界的方式已不再相同。

这是幸事还是不幸,因人而异。

而在纽约这座既大又小的城里,每个人都只是一叶扁舟,随着历史的洪流起起伏伏,倏忽间可能就粉身碎骨。

这只是历史的进程,任何人都无法抗拒。

《小城》读后感(四):没有一个灵魂不是孤独的

读这篇小说,会感觉布洛克前期的作品都像是闹着玩的。经过近三十年的积淀,布洛克在这部《小城》中向读者展现了他真正的实力,迷人、深邃、香艳、冷峻,所有的这些感触综合在一起,我品出了一种终极感觉——孤独。

在这部作品里,所有登场的主要角色大多是独居,在纽约这个国际大都市里或苟活、或打拼、或对抗、或死去。潘科在本书中是第一个出场的人物,一个刚刚戒酒成功的同性恋,靠着为酒吧、妓院和特定客户做保洁为生。他没有多大的梦想,只是对目前的生活很知足,却接连在两桩谋杀案中成为了报案人。苏珊,画廊的女老板,收入稳定,事业有成,却总觉得心底有一团火在燃烧。她尝试过不同的男人,却始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直到她遇到了作家克雷顿。克雷顿,一个笔耕多年,反响平平的过气作家,因为一桩谋杀案险些身陷囹圄,却也因祸得福,炒热了自己的热度,成了名利双收的知名作家。莫瑞,一位知名的刑案律师,外表光鲜,气度不凡,也被难以名状的隐疾所困扰。读完全书,感觉印象最深、也是最讽刺的一点是身处事件中心的克雷顿,从不相信自己是杀人凶手,到后来对自己产生怀疑,再到通过谋杀案变成了妇孺皆知的名人,这更像是对美国司法制度的嘲讽。

读这本小说,你会觉得大城市的出现让彼此的距离变远。记得童年时,住在大杂院里,邻里之间鸡犬相闻,谁家改善伙食吃好的全院的人都能闻到香味。而如今,高楼使每家每户变成了面目模糊的陌生人,防盗门一关就是另一个世界。

作为硬汉侦探系列作品的代表作者,布洛克在这部作品里的案件侦破其实并不是主线,比破获案件更重要的是描绘后911时代纽约的众生相。911事件发生时,我18岁。看到电视新闻中的画面感觉震惊的同时并没有觉得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有什么影响,至多只是亲友间的茶余饭后又多了一份谈资。20年过去,如今再看,这一突发事件对美国、对世界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对于描写911之后纽约普通人的作品,这是我读过的第一部,而那深入骨髓的孤独感也通过作品传达给喜欢布洛克的读者。

《小城》读后感(五):不是最好 只是最厚

有人说,这是布洛克最好的小说,我不赞同,我觉得这是布洛克最厚的小说,仅此而已。

7月21日我开始看它,9月28日才看完(中间有段时间没有看)。上一次花费很多时间在一本书上,我记得是丹布朗的《地狱》,再回放一下,我人生最长的阅读马拉松是小学五年级时看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时长半年,不知道自己当时的智商是怎么啃下来的......

扯远了,回到小说。布洛克的小说,读起来都不难,这本书这么厚,也是因为作者放了很多内容进去。故事内容是建立在纽约这个大都会中,布洛克很大胆地将纽约写成一个“小城”——用一起杀人案将几个完全不同背景的人物联系在一起,每个章节都以不同人物的视角展开。

引发整个故事的事件,其实不是杀人案件,而是著名的911事件。把这样一个大事件写入小说中,嗯,说明作者想“干一票大的”。但是,我觉得布洛克这次并没有写得非常完美,有点虎头蛇尾,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到最后却都没有表达好。人物情节的刻画描写当然是没话说,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感觉到作者真的是下足了功夫去写。

但就是这样的用心布局,我还是觉得有些很明显的bug。

bug1.凶手的作案动机

布洛克在书的开头就“公布”凶手是谁,也告知了杀人原因和作案手法,作者还花了不少篇幅写了凶手的心理。(为了不剧透太多我不写明动机)但就是这样深入的描写,也无法让我接受凶手的动机,当然你可以说是凶手受刺激疯了,所以他的犯案是没有逻辑的。可是如果是作为小说,特别是布洛克的小说,我会希望这个动机更“妙”一些,而不是那样硬板。

bug2.沉重暴力黄色的开头换来小清新结尾

如小标题所言。这本书除了犯罪外还有非常多很情色的描写,真的非常多,我不知道这个大陆版有没有被删减过一些,但就算删减了,也还是有很多让我目瞪口呆的描写。没事,我是看HBO家美剧长大的,我hold得住。但是,拥有这样“磅礴”的开头和过程,在结尾却变得小清新起来,让我感觉好像换了个作者在写。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我是带着《西部世界》的情感去期待结局的,结果....

这本书还是可以看的,因为故事写得还是可以的,前提是,你很有时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