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被赋能的高效对话》读后感100字

《被赋能的高效对话》读后感100字

《被赋能的高效对话》是一本由(加)玛丽莲·阿特金森 / (加) 蕾·切尔斯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赋能的高效对话》读后感(一):来一场鼓舞人心而温暖的谈话吧|《被赋能的高效对话》

无论是自己或他人,在很多方面,我们都可能遇到困惑,会“卡”在一个地方想不通。以下的场景你似曾相识吗?

《被赋能的高效对话》读后感(二):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被赋能的高效对话》

这是我在参加外部公开课上接触到的书,教练这项技术,其中的理念和底层逻辑非常认同。但暂时不准备往这方面发展,用其中的工具和方法来丰富现有的工作是可以的。看完书一段时间了,试着用回忆讲出这本书的内容。

一段对话,始于亲和关系的建立。如何建立亲和关系?站在教练的位置,用说明目的和添加柔顺剂的问题来开启对话,恰当的回放同样会增进亲和关系。

三层次的聆听,能进入到第二层次已经很不容易,关闭个人化,自动化的聆听,带着不评价和聚焦、支持的聆听,进入到第三层次,不仅注意他说了什么,还有话语背后的语调、语气、语速和能量水平及情绪,这就是最高层次的聆听:全方位、相关联、结构化聆听。

建议和提问之间,最容易做的是建议,但这不符合教练的本质。每一次给出建议,我的基本假设就是这个人无法靠自己找到最佳答案。教练的核心价值观是恰恰相反。那如何提出更好更开放的问题呢?书中开放式问题线这个工具带来收获。这对于引导中焦点问题的设计很有帮助,他是一个逐层递进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系统思考,也可以比较容易的迈出第一步。同样,问题的设计是干净的,直达对方,没有什么东西暗含在问题中。每次只提及一个挑战,使用尽可能精炼的语句,让问题干净有效。

成果导向的思维要比问题导向的思维有用的多,他聚焦在拿到渴望的成果智商,而非沉湎于困境或者挫折中,不断从成果的角度思考和提问,是非常有益的谈话框架。我们有30分钟的时间在一起,如果能最好的使用你的时间,那么你想从对话中获得的最好成果是什么?

转化式对话中有个重要的工具:逻辑层次。看什么时候需要问上三层的问题?看什么情况需要问下三层的问题。他的一个作用是让我们知道,必须通过先改变上面一个层次,下面层次的整体性才能够发生改变。

用逻辑层次和成果框架组成的教练之箭,这个工具非常复杂,并没有通过看书理得明白,希望有机会能够通过体验的方式再次学习。

教练的难处在于保持清晰干净的位置,不要把自己的世界模式投射出去。能做好教练之人,必定是谦逊低调之人。

《被赋能的高效对话》读后感(三):正确的站在教练的位置上

作为《教练的艺术与科学》的第二本,相比第一本《唤醒沉睡的天才》更宏观的菱形图来说,这本微观层面的“教练之箭”也许更适合初学者搞懂教练到底在做什么。毕竟对于更多圈外人来说,教练技术还是一个边缘学科,好奇成份要远远超过尝试。

回到这本书,虽然书中只是呈现10%的技巧,毕竟那么贵的课看本书能学会10%也相当划算的。更重要的是这10%也许更能说成是基础,能够活学活用也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练。

其实教练技术本身并不难学,而真正难的是在理念上,或者说如何在实战中能做一个纯正的教练。毕竟教练技术的思想和理念和我们接受的传统教育,或者说成是奖惩教育,差异非常大。要习惯就需要很多练习或者说很大改变。

看到逻辑层次部分的时候,会有一个更深的感悟。其实教练技术真正的内涵并不是术。所谓的术其实并不多,而关键在于如何去“用”。能够用最简单的语言,用在最多的场景下,这才是真正的学会,学会的是一种“教练之道”。

在这部分阿特金森的阐述,或者说成是埃里克森教练的思想还是很切实到位的。相比有些喜欢包装的很花哨的教练技术门派来说,埃里克森教练的确是很实在用心的在做教练。

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基础的聆听,教练的功力高低在此就一目了然。就好像阿特金森借用了《共创式教练》的三个聆听层次:

1、个人化、自动化聆听

2、关闭评判,聚焦,支持

3、全方位、相关联、结构化聆听

见过不少教练会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了第三层次,结果会发现只是逾越了第二层次而已。其实第二层次才是关键,真正能做到的话才能真正踏入教练的场域。

或者借用阿特金森的话,“告知、展示和给建议是违背教练的沟通方式的,是在假设你比对方更加清楚他们的生活和各种事物,假设他们需要被’修理’。”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并没有直接告知、展示或者给建议,但其实我们的内在想法已经有了,而且透过语言的前提假设已经传递给了对方。这也许是在实战中教练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因为教练一个很重要的工具是提问,而在沟通中,真正觉得内容乃至沟通方向的都是那个提问的人,所有的主观想法都在问题里面了。如果没有这份觉察,就好像你不知道自己已经背离了教练的场域,再用力的去使用教练的工具,这才是最要命的。

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看到语调的训练。非常有创意的一个思路就是将四种原型的力量带入教练的语调。就好像魔法师、真朋友、智慧长者、战士的语调这些本身就可以是案主的资源。之前只有让案主自己去发掘原本自身的原型资源,却发现通过语调或者关注语调的引导可以让这些过程更加的通畅。而且还有通过语音语调去识别和思考逻辑层次,就是很好的一个突破。

当然作为系列丛书的第二本,对于同第一本的结合也做的很到位,将转化式的问句结合到菱形图中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思考模式。就好像可以渐渐描绘出埃里克森教练的框架。

1、你想要什么?(激励阶段)

2、你如何得到?(实施阶段)

3、你如何加深自己的承诺?(价值整合阶段)

4、你如何知道自己已经得到了?(完成和满意阶段)

作为一个总结,借用爱因斯坦说过的话,“你无法在制造出问题的同一个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教练就是在帮助你进行转化,松动哪些困在某个层次的问题。

同时“转化式教练的沟通理念,是邀请你以不同的方法论去过你最好的生活。”就算你没有具体的议题,教练技术本身也会对你沟通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2019-1-27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