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莫问他乡与故乡》读后感1000字

《莫问他乡与故乡》读后感1000字

《莫问他乡与故乡》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莫问他乡与故乡》读后感(一):追忆

第一部分回忆在德国的求学岁月,长达十余年,每每说到这一别既是永远,让人唏嘘!人生就如此,有时候的道别就是再也不见!第二段追忆自己的母校和第二故乡,有些词语似乎略显过分雕琢,但是再想想自己对于母校的感触,也如此!第三部分则是对一些的追忆怀念!很喜欢季羡林先生的文字,优美却不浮躁!非常优美,让人愿意读下去

《莫问他乡与故乡》读后感(二):莫问他乡与故乡读后感

算上这期季羡林先生的《莫问他乡与故乡》的读书活动,从5月底开始,我总共参加了5期飞芒翻书组织的漂流读书活动。说实话,这期终于让我读到了心目中的大家之作。说来惭愧,虽早闻先生大名,却未曾认真读过先生的哪怕一本著作。究其原因,一则觉得本人才疏学浅,很怕参透不了先生的学问大作,概因先生是精通数国语言的大学问家,先在我心里烙下了惧读的印记;一则本人懒散,虽自诩爱书之人,但真正静下心读的书屈指可数。在此,感谢飞芒翻书组织的读书活动,因缘际会,使我终于有了拜读先生大作的机会。

本以为以先生之才学,文中用语定然辞藻优美,华丽无比,岂知酣畅淋漓的读下来,竟发觉先生所用语言如此朴实无华,纯真率然,宛如一位亲切慈祥的老爷爷在和我聊家常,对他所经历的一切人和物,都如此的充满深情,赤子心展露无遗。在书里,我读到了先生的真性情,真善心,真学问。

这本《莫问他乡与故乡》装帧精美,尤其封面设计美观大方。内文共分三辑,前两辑分别为“漂洋过海求真知”和“北京城的人和事”,主要讲述了先生在德国求学和北京生活的经历。最后一辑“风义平生师友间”讲述了先生对师友的追忆。从全书来看,先生花了较大笔墨在前两辑。而这两辑中,尤以第一辑着墨较多,可以看出先生对这段异国求学的经历十分的怀念与看重。

唯其一生怀念的外国老师中,有两位最让先生感动。即瓦尔德施密特教授和西克教授。瓦尔德施密特教授被先生尊为“博士父亲”,传授先生梵文和巴利文。二战爆发后,瓦尔德施密特教授被征从军,西克教授代替他的工作。这两位教授没有以先生是外国人,而在学术上有所保留,反而是以学术为天下之公器,把自己一生的绝学传授给这位异域青年,让印度学和吐火罗学在中国生根开花。德国教授以治学谨严著称,两位教授也都一以贯之的保留了彻底性的优良传统,给先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终生受用不尽。作为读者来说,何尝不是受益匪浅。

授业解惑的教授,亲如母子的女房东,一个在学业上对先生教诲不倦,一个在生活上对先生关照的无微不至。共同生活了十年(1935年—1945年)的女房东欧朴尔太太,对先生来说,真如第二个母亲。用先生自己的话说“回忆起她来,就像回忆一个甜美的梦”,像自己的母亲一样,操了不知多少心,在生活的诸多方面,就像照顾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照顾先生。房东太太有着德国传统的善良,勤恳,无时无刻不在操持着家务。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整洁异常,连门前的马路竟然每天都用肥皂清洗一遍。动荡的战争岁月里,生活物资极为匮乏。先生和房东一家朝夕相处,从来没有任何矛盾。留学后期,房东老头因病去世,他们唯一的儿子极少回来,女房东只能和先生这位异邦青年相依为命了。先生离开生活了十年的哥廷根近四十年后,再次回来,早已物是人非,想再见一面如母亲般的房东太太,已是不可能。唯有回首前尘,百感交集。作为读者读到这里,大有亲身体会的伤感。

除了以上两位教授及房东一家的关爱,自然也得到其他不少师友的关爱,关于这些先生都用饱蘸感情的笔墨一一道来。在德留学的十年中,正值“二战”,是先生一生精神上最痛苦然而在学术上收获最丰富的十年。

以上是第一辑主要内容。

对于归国后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北京,特别是清华和北大,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事一人,无不让先生感到亲切温暖。这是本书第二辑主要内容。

本书第三辑,先生追忆了给他影响至深的几位师友。有兢兢业业,锲而不舍潜心学业的朱光潜先生;有被先生誉为文风有独立风格,永葆大孩子天真心态的沈从文先生;有古貌古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既奇特又矛盾的吴雨僧先生;有先生回忆起如烟往事,所有的耐人寻味的抒情诗都是围绕这一人展现的冯志先生;有晚节善终大节不亏的冯友兰先生;有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的张中行先生;有继承中国“士”优良传统,关爱青年学者,先生在他的影响下走上治学道路的陈寅恪先生;有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对先生帮助良多而自引为知己的汤用彤先生。正是这一位位灿若最亮星辰的大师,照亮了中国文化的一片天空,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先生一生所经历人和物,回忆起来,无不感到亲切温暖。不论是留学十年的德国哥廷根,还是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北京,这两个地方,已然融合在一起了。借用书友彼岸炫的话说——莫问他乡与故乡,留恋的都是故乡。

《莫问他乡与故乡》读后感(三):月是故乡明

1、

最近把高晓松的《晓说》又重新翻出来听,他讲到一段二战时期外公张维、外婆陆士嘉与季羡林先生在德国时颠沛流离的生活。

战乱年代,那些日后的中国科学先驱们,在十八九岁的年纪跨越千山万水,远赴欧美留学,经历了无穷磨难,家人音讯全无,但依然信念笃定,在学成之后报效那个早已支离破碎的祖国。每每看到这些动人的文字,听到那些奋进的故事,试着将自己置身其中,但依然很难想象,一种怎样的情怀,支撑着他们背井离乡,艰辛求学。

高的外公曾经问过高晓松一个问题:

“你知道我们这代人为何如此爱我们的国家?”

原话不太记得了,大抵是:

“因为在我们踏上离开祖国的轮船时,身后的炮火几乎淹没了这片生我养我的故土,在我们漂洋过海时,所有人都握紧双拳,满含热泪,人人抱定信念,学成之后,一定回到母亲的怀抱,报效祖国。”

这万千学子中,季羡林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距离季羡林先生09年7月辞世,已过去7年整,我在查阅季先生资料时,竟有一种恍惚之感,7年了,竟然已经过去7年了。似乎听闻噩耗的那个早上,全民刷屏悼念季先生的那个早上,就如昨日一般。

2、

这次出差前夜,行李已收拾完毕,最后迎来了每次出差前最为纠结的事,到底带哪本书?

挑来挑去,总不满意。想起《晓说》里关于季先生的故事,于是从书架里抽出前段时间老婆买的季羡林先生的《莫问他乡与故乡》,放进行李箱,这才安心洗漱入睡。

早班飞机,浑浑噩噩赶到T3,得知晚点1小时,因为要陪同领导,实在不好意思拿出本书来去读,于是如坐针毡地终于等到登机。登机坐定之后,打开小灯,想到可以毫无打扰地看书了,心里欢喜的不行。

3、

《莫问他乡与故乡》,关于题目我没有考证,这到底是季先生自己的编著还是后来的编辑们想出的题目。但对照内容,觉得甚是恰当。

季先生是山东聊城人,1930年,十九岁的他离开故乡,来到北京,入学清华园——这座用庚子赔款筹建的大学,就读西洋文学系。1935年,他漂洋过海来到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和巴利文,在德国,他经历了整个二战时期的战火纷飞,整整十年。1945年,他和几个中国同乡(其中便有高晓松的外公外婆),以战胜国公民的身份乘着美军的汽车,到了瑞士,在辗转越南、香港、南京、上海,再次回到了曾经求学4年的北京。之后,他至北京大学任副教授,而仅仅7天之后变为聘为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的系主任。就这样,他在北京一待就是将近70年。

季先生的一生几乎都在漂泊,他常说德国是他的第二个故乡,而到底哪个是故乡哪个是他乡,他们早已深入骨髓,莫再问了。

4、

这算是一本季先生的文章合集,三部分:

漂洋过海求真知

北京城的人和事

风义平生师友间

各取其中一段感慨颇深的内容,算作记录。

关于德国期间的学习:

季先生丝毫不掩饰自己在语言学习上的天赋,“所有的考试都能顺利通过”,而这看似轻松的背后却是他超乎常人的勤奋。

在德国时期,尤其在全面打响二战之后,他在哥廷根大学的生活几乎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当时的英美联军在德国境内狂轰乱炸,而他们这些留学生们就跑到郊外的草地上,边看书讨论,边抬头看着那些飞机飞去城区投下炸弹。

随着德国经济的崩溃,原先的香肠、面包生活已经一去不返,饥肠辘辘似乎没有尽头。又要提到高晓松,他曾经打趣道“外公非常爱舔盘子,有一次央视来家里拍摄他也当众添了起来,觉得不妥时抱歉地说,都是当时饿的养成的习惯,改不了了。”

季先生回忆起那段时光,是他身体上最为煎熬,同时也是学业上收获最大的日子。而正是那种在困苦中的坚持,为他在梵文和吐火罗文领域成为大家打下了基础。

关于北京的哪些人事

季先生当时是北大和清华的双料录取生,但为了能更方便出国留学他选择了清华。而后来却又阴差阳错的来到北大任教。所以清华园和燕园成为了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地方。

他谈到了清华与北大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清华建立的基础是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完全受美国资本主义的影响,没有封建的包袱;北大则是由京师大学堂转变成的,身上背着几千年的封建传统。

但一切都是一分为二的,如果北大没有那么浓重的封建传统,五四运动绝不会在北大爆发。所以说,坏事变好事,正是北大的封建传统促成了改变中国面貌的启蒙运动。

但两者又有相似之处。无论是清华还是北大,他们在面对国家兴亡时,均有一腔赤诚的爱国热情,北大有五四运动,清华同样有“一二九”运动。

我想,也只有经历了那个动荡的年代,才会从这样的维度来去辨别两所中国最顶尖大学的差异。这也是季先生作为清华的学生,北大的教师的双重身份带给我们的一种新的思考。

关于师友回忆

有一种落寞,是身边的那些良师益友纷纷离去。

朱光潜、沈从文、吴雨僧、冯友兰、张中行、陈寅恪、汤用彤,这一个个大家都成为了季先生笔下的回忆。

我猜想,季先生在每次落笔写下悼词或回忆时,内心是极其复杂的。正如一个时代的浪潮滚滚而去,最终岸边只剩下自己时,是多么孤寂。

同时,在这一篇篇的回忆中,也深切感受到季先生的感恩图报,几乎每一篇文章,他都以一种感恩的心在倾诉,仿佛在给那些隔世的师友们写一封长信,聊聊过去,说说家常,但抬头四顾时,发现信却无从邮寄。

5、

书的行文跨度很大,有季先生在清华和哥廷根求学时的感悟,也有北大任教时的随笔,还有古稀之年的回忆,他在那些回忆中,提到最多的就是:

我现在已经是垂暮之年,活得早早超过了我的期望。我还有不少的计划要去执行,不管是否切合实际,但我确实没有攀登八宝山的计划,这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季先生调侃自己,曹孟德有千里之志,我可是“志在万里”呢!

至于故乡和他乡,我想:“月是故乡明”。

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