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布洛赫手绘鱼类图谱的读后感大全

布洛赫手绘鱼类图谱的读后感大全

《布洛赫手绘鱼类图谱》是一本由[德] 马库斯·布洛赫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布洛赫手绘鱼类图谱》读后感(一):授人以鱼

鱼在水中游,人在地上走,除了打渔为生的海民,多数人与鱼亲密接触的机会大概是不多的。对一般人来说,各式各样的鱼常常出现在两个地方:一是水族馆里,一是饭桌上。前者隔着一层玻璃,后者则被煎炒烹炸,面目全非。除了满足人的口腹之欲外,鱼的另一个功能便是审美。世界上多数人执着于海鲜的美味,并不妨碍那一小部分人对鱼优美的体态情有独钟。

本书的作者德国博物学家布洛赫便是其中翘楚。他的鱼类科学绘画可谓是穷形极态,精妙非常。此书不看不知,一看才知道原来自然界中的鱼还可以以如此一目了然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每一片鱼鳞、每一只背鳍、每一点斑纹,都令人不得不惊叹于大师的细致与严谨。更为可贵的是,本书所绘制收录的数百种鱼类图谱形态各异,无一重复,粗看细观,均可把玩。这样一部画谱,其精细严谨的工笔足以供专业人士加以研读,而一般的鱼类爱好者也大可“看个热闹”,于手掌之中纵观海底世界的奇妙,想必也是极好。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这本书看来,似乎悖反了这句古训,从中学不到赖以求生的一技之长,却可以领略到撼人心魄的自然之美。

《布洛赫手绘鱼类图谱》读后感(二):呆萌或霸气,你是哪一种魔鱼

照相技术发明之前,绘画是如实记录鱼类最为可靠的方式。鱼类科学家总能直截地把握鱼类最鲜明的特征。布洛赫的鱼类图谱着色妍丽,各类鱼特色鲜明,读起来有种误入鱼类王国的错觉。

中国的古文明里,鱼是繁育、雍容、富足的象征,从鱼纹彩陶到《乘车出行的河伯》都可略窥一二。中国的鱼,更多的是一种意象性;布洛赫则直观地观察,图册间充满异域神韵。

甚为可爱的是,书里的图构造简单,大约两种,一种侧面直观鱼,一种是俯视,而画家在不同鱼类绘画的构图选择颇为有趣,凡是长得相对平常的,都用侧面,画得呆萌可爱,有些鱼儿的眼睛甚至眼神无辜。而但凡长得个性十足有魔兽潜质的,都是俯视展现它们的霸气,面目凶猛或狰狞,却依然有种纸老虎的可爱和外强中干。

在保持图谱客观描绘的同时,又恰如其分地传达审美情绪,是十分别致的。翻阅时,居然能体察出它们惊讶,傻愣,欢笑,奸诈,委屈的诸多情绪。

看我的奸笑:外强中干

《布洛赫手绘鱼类图谱》读后感(三):书中自有颜如“鱼”

18世纪的德国街头,有一部书引发了全民的追捧热潮。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纷纷慷慨解囊,捐资支持后续卷本的出版。许多卷本尚未问世,就被预订一空,甚至一册难求,这部书叫做《鱼类博物学》,共12卷,作者是德国鱼类学家马库斯•布洛赫(1723—1799)。一部关于鱼类的著作为什么竟能引发洛阳纸贵的盛况?故事要从时代背景说起。

17世纪的欧洲科学革命铺平了人们用理性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世界的大道,新航路则打开了欧洲通往世界各地的大门,在这种情况下,商人、探险家与科学家几乎一拍即合,结伴踏上前往崭新大陆与海洋的征途。于是,海上贸易兴盛,科学探索成风。

然而,在那个时代的旅途中,没有飞机和雷达,只有航船和指南针,随时可能迷失在海上无边无际的浓雾中。科学家们也没有照相机和摄像机,只有纸、笔和颜料,他们必须争分夺秒,和空气、海风、虫蚁、蚊蝇抢时间,在历尽艰辛采集来的标本枯干、变质前,在摇摇晃晃的狭窄船舱中,为它们留下鲜活的标准形象。

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见证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奇迹。在那个时代涌现出的各种著作中,人们不仅能看到关于千奇百怪的异域生物的描述,更能看到许多动人心魄的科学绘画作品,布洛赫著作中的鱼类图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翻开《布洛赫手绘鱼类图谱》,两个多世纪以前的《鱼类博物学》中那些来自异域的水底奇珍,在我的眼前跃动起来。一幅幅来自水底的精灵栩栩如生、形貌各异,很难想象,这是相当于中国乾隆年间的手绘画作。又很容易想象,当时的人们面对这一幅幅堪称一流艺术品的画作,该是何等的兴奋。

有趣的是,在当时的东方也有一部关于水生物的图画,名叫《海错图》,初为清代民间画家所画,后被献入宫中,深得乾隆等历代皇帝的喜爱,成为紫禁城内的一部珍品。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海错图》里面的鱼类绘画可谓走的是漫画路线,好似涂鸦一般,只突出重点特征,完全不在意细节,看上去倒也憨态可掬。相比之下,西方这一时期的科学绘画则深受西方古典绘画写实倾向的影响,加上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对于解剖学、透视学等原理的探究所积累下来的成果,使得布洛赫笔下的鱼儿在严谨性、科学性上远远走在了前面:重视明暗造型,重视结构比例,用色细腻,层次分明,因而看上去活灵活现,生动立体,细节清晰逼真。比起现代摄影技术作品,我们又会注意到,这些写实的科学绘画作品中涌动着生命的气息,闪烁着画家的灵性光芒,处处体现出只能用画笔记录世界的那个时代才会有的精微匠心。

图谱中的每一条鱼都各有奇趣,圆溜溜的晶莹鱼眼,精心勾勒的密密鳞片,色彩形态各异的腹鳍、胸鳍、尾鳍,奇特的斑纹、突起和身体形状,变化万千。在布洛赫的妙笔下,鱼儿外观各个细节的独特之美都鲜活起来。比如蓝长吻鳐,身体是扁平的蓝色菱形,两只眼并排长在背侧的顶端,而不像一般的鱼那样长在身体两侧,尾巴细细长长且带刺,十分奇特。纵带刺尾鱼,棕黄色的身体上布满纵向的蓝色镶黑边色带,好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颇具观赏性;尾部的左右两侧,各竖立一根长长的尖刺,“刺尾鱼”之名即由此而来。除此之外,还有胸鳍像扇子一般张开的杜父鱼,体侧有着一道道骨板的鲟鱼,眼睛突出于头顶、可以用胸鳍和尾巴上岸行走的弹涂鱼,以及长着四只眼睛的四眼鱼,胸鳍又大又长、好似翅膀一般的飞鱼……许多稀奇古怪的鱼儿都可以在图谱中找到它们独具特色的身影。

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却想说,书中自有颜如“鱼”。两个多世纪的漫漫时光里,多少繁华人事都已成过眼云烟,只有富于生命力的真正的经典能够跨越时空,留存至今。《布洛赫手绘鱼类图谱》里这一大群高颜值的鱼儿,就是战胜了时间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去细细欣赏和品味。

(本文原载《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16年7月11日,作者:郭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