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悉达多》读后感摘抄

《悉达多》读后感摘抄

《悉达多》是一本由[德]赫尔曼·黑塞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7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悉达多》读后感(一):影响着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人的杰作

《流浪者之歌》(国内译为悉达多,Siddhartha)是黑塞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生几乎人手一册。

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大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其作品影响着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人,百年不衰。他一生阅读过大量中文书籍的德译本,如《道德经》、《庄子〉、《易经》、《论语》等,曾在给作家罗曼罗兰的信中写道:"老子多年来带给我极大的智慧和安慰,道这个字对我意味着全部的生活真谛"。黑塞在接触老庄哲学后,他曾给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一封信中写道:"老子在德国目前十分流行,但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的理论十分矛盾,然而老子的哲学思想实际上并不矛盾,而是辩证地看待世界,认为生活是两极的。” 他说“我想弄清楚所有宗教以及表现在人类身上的一切虔诚的形式中那些相通之处,那些超越一切民族差异的、那些每一个种族和每一个个人都能信仰和尊重的东西”。

《悉达多》读后感(二):杂感

看完以后思绪万千。我不知道它应该算是文学还是哲学。不过又何必分得这么清呢?最终来看,实质来看,也是分不清的。

黑塞说,这部书写的是他的信仰。黑塞的信仰,是爱吧。

从书里,看到婆罗门悉达多的一生,从青年到老年,最后,我们看到了自己。

我们总是被目标牵制着,一个接一个,马不停蹄,永无止境。这样真的好吗?我觉得不好,正如书中所言,我们探的时候,是看不到其他东西的,生活从旁溜走了。

或许我们应该寻找:自由自在,独立存在,漫无目的,而非探索。生活在生活之中,而不是生活在生活之外。也就是说,我们得去经历所有那些,我们认为自己已经懂了的东西。我们要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走自己的路。

最重要的是,爱是人类最伟大的东西。爱是让我们之所以成为人类的东西,爱是我们的天性。突然想起moss那一句:“要你们人类学会永远理智真的很难。”

真的很难,也很难得。也幸好学不会永远“理智”。

人的一生,究其根本,是多么短暂虚无,所有人都会走到一个终点。

可是终点,同样是起点。看众生相,就可以看到,人生是体验,生命是永恒,爱是永恒。

和谐统一,善恶交织,美好与丑恶共存。

复杂的,完整的,完美无缺的“唵”。

《悉达多》读后感(三):悉达多的,也是所有人的旅程

说来惭愧,是自己读的第一本黑塞。过程中,心怦怦直跳,折下了许多书角。

(Spoiler Alert!涉及大量剧透!)

这是关于一个印度教少年悉达多寻找“自我”,寻找“唵”的旅程。少年时不顾家中慈父,固执离家修行,途中遇到已得道的迦玛泰,依然骄傲地不臣服于他的智慧与道(与少时玩伴戈文达形成鲜明对比),继续独自上路,寻找“唵”。此处是第一部份,出世。

第二部份,则是入世-出世的过程。在这段旅程中,相伴他的是船夫华苏德瓦。入世中,他体验到了男女情爱,商人富贾,以及尘世的各种享乐淫佚。他的态度也相伴着变化,从最初不屑,到之后的麻木,当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也成为他们一员,受欲望支配的20载后,再次勇敢出世。回到那条河边,再次与华苏德瓦作伴,倾听河之声(生命之歌)时,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修行。当然,得道的旅程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就有他偶遇卡玛拉与亲儿子的一段经历,算是最终得道前的考验之一。因无法理解儿子执意要回到尘世,而饱受痛苦。最终在前人华苏德瓦的开导以及自己的探索后终于放下执念,最终找到一生在追寻的“唵”。

那么,他所追寻的这个“唵”是什么呢?

“唵”,不是一种高深莫测的学说,不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完美境界,而是认识到奔流不息生命的本质就是充满哀伤和欢乐,是所听所见的一切,是整体,是统一“和谐”,是所诉诸于生活的行为,体现在活着的方方面面中。

有意思的是,黑塞并未在此就结束了书写。书的最后一部份是悉达多与戈文达在少时外出求道后的第三次的重逢,虽然戈文达跟随已经得道的迦玛泰修行,但他依然没有得到“唵”的精髓。这也暗示,求道,与他人环境等无关,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考,是与自己的对话与接受。

理解地挺浅,期待二刷~

《悉达多》读后感(四):《悉达多》的启示

总是输出,会让人干涸;而总在输入,又必须写作,否则无数的想法无处安放,活跃的灵魂无法安宁。

昨天晚上,看完了《悉达多》。有朋友说,看了两遍,那段时间睡得很好;可我看完,却不能平静。《悉达多》很薄,只有一百多页,《悉达多》的语言,也浅显明白,《悉达多》里的人物也很少,情节也极为简单;但是,黑塞借着《悉达多》写的话,却是一生的意义。

《悉达多》写的是什么?它写,年少的悉达多,俊美的婆罗门之子,为了寻求自我,寻求开悟和解脱,和心爱的朋友戈文达辞别家乡,一路追寻、领悟,最终获得平静的故事。他遇到活佛乔达摩,经历和戈文达的分别,又经历爱情、财富,最终在河边遇到曾载他渡船的摆渡人,也成为一名摆渡人。

我突然想到,书中悉达多遇到的那个佛陀叫乔达摩。乔达摩·悉达多,是释迦摩尼的全名。这也许是黑塞的禅机。

《悉达多》更为杰出的一点,在于他不仅写到悉达多完成自我的追寻,它还写到悉达多的孩子。也许这一点,正是说,孩子是生命的延续。但这养尊处优中长大的孩子无法适应老船夫清贫的生活,悉达多期待用慈悲、宽容、耐心,获得孩子的心,但最终愤怒又悲伤的儿子选择了逃离。孩子有天性,孩子也是后天环境的产物,孩子终究会离开。

悉达多一生都在学习,他向万物学习。成为摆渡人后,他向河流学习。河流会倾听,河流会告诉答案。河流是什么?河流是我们内心的声音和答案。他说,是河流送来了孩子。河流是什么?河流又是我们的命运。

蒋勋说,红楼梦中贯穿着作者的人生观,人只有在红尘中经历一遭,才能真正地领悟,这与《悉达多》是一样的。

也只有真正地将人生经历的苦痛、悲哀、快乐、愤怒和仇恨,都一一体悟,才能不断地上升至更高的境界,最终变得慈悲、宽容。

看《悉达多》后半部分的时光处于情绪周期的低谷期,每天下班回家做饭、吃饭,等杨老师回家的时间,我就看一会儿《悉达多》,有几次,快要哭出来。译者的中文太好,诗句一样的语言,会让人情不自禁读起来,读着读着,气息流动起来,我的烦闷也消散一些。从少年读到老年悉达多,我也好像过了一生。

人从少年时的热血沸腾,到年老后的平静,中间要经历多少波涛汹涌的时刻。念及此,就不能不为整个生命存在过的历程,感到欣喜和悲伤。

现在,我再翻看这本书,依然有大段的文字,敲打心扉。

……

年老的时候,悉达多与戈文达再次相遇。戈文达在悉达多的脸上看到了“奔腾的面孔之河,成百上千张脸生成、寂灭,又同时存在、显现”。戈文达说,他在悉达多的脸上看到了他们曾经一起遇到过的活佛的表情。

悉达多已经成为佛陀,摆渡人渡人,佛陀亦渡人。(现代世界上的许多职业,也能渡人。)

黑塞,20世纪的德裔瑞士籍作家,喜欢印度佛教,喜欢中国文化。我也以为,比起西方哲学的理性和“科学化”,东方哲学的玄妙更令人着迷。

赫尔曼·黑塞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赫尔曼·黑塞说:一个已切实苏醒和初生之人,必须彻底从头开始生活。

所以,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也扔掉了过往的包袱,开始重新生活了。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不断地想到我的朋友Y。

直到我又翻开另一个版本的这本书,扉页写着 献给我敬爱的朋友罗曼罗兰。

那么,这篇小文章,献给我的朋友Y。

2022.1.6

《悉达多》读后感(五):一点感想

初闻德国作家赫尔曼 黑塞的作品《悉达多》很容易联想到佛教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即佛祖释加牟尼。“悉达多”的意思是”目的达到的人”。小说的主人公可以看作与释加牟尼联系密切,却又不尽相同。

开始都这本书也是偶然的机遇,最初听说来自b站小隐的推荐,她对这本书的推荐重点在于悉达多“历经世界欢愉,最终明白死亡才是最终归宿。”还提到一部美剧《shameless》将这本书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具,可为全剧点睛之笔。看到她介绍这本书的激动之情,我也不禁多这本书产生了好奇。周六和弟弟逛书店的时候,竟然看到新华书店有售这本书,就直接买回来读了,很惊喜,因为觉得我们县城的新华书店进书非常的任性,遇书几率更大于找书。

书非常的薄,读起来也非常的吸引人。当然,往简单来说,这只是一本对自我内心的探究过程的书,还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但是,说到他为什么具有吸引力,我又想起b站的另一位up主发条张对于霍建起导演的《大唐玄奘》的评价。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并未觉得精彩,画面很美,演员很卖力,竭力还原了历史,但是很难说明白为什么就是觉得不好看。发条张一语中的,这部电影的人物没有内在冲突,玄奘自己的内心没有任何波澜。这就造成了观众并未与他一起经历生活的历练,与思想的升华。人与人,自己与自己内心的冲撞,在冲撞中经历痛苦与欢愉,思想也由之蜕变,这一历程或许正是人生最具光辉,最吸引人的所在。

佛祖释加牟尼出身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净饭王的太子,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后与觉善王的女儿耶输陀罗结婚生子。释加牟尼自幼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29岁离家,到处寻师访友,探索人生的解脱之门。(摘自百度百科)可以说,释加牟尼是经历了人生、家庭的欢愉之后选择了追寻内在自我的道路。

小说的主人公悉达多是一位生活优渥的婆罗门人,从小接触的便是雄辩、艺术、深思潜修。他的生活十分单纯,探求智慧便是他的所求,当他感觉到周围的人们已经将自己最好的才智都传给他的时候,内心的不满足感让他的灵魂无法安宁。悉达多开始走向往更高、更大的智慧探求的道路。

《悉达多》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二部分由八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都是悉达多思想进程的一个段落。

“婆罗门之子”阶段的悉达多与好友戈文达一起修行,练习雄辩,练习欣赏艺术,练习沉思潜修。被父母视为骄傲,深得周边人的喜爱。但是周围人所教授的智慧远远无法满足悉达多的需求,他毅然选择离开故乡坐上苦行僧的道路。

“与沙门在一起”阶段,悉达多与戈文达成为了沙门,在树林中修行。作者描述到,“他杀死自己的意识,扼死自己的回忆,让自我潜入上千种陌生的躯体之中,如:动物、尸体、石块、木头、流水,但是每一回他总是又惊醒转来,时而在阳光下,时而在月光下;他仍然还是自己,在轮回循环中摇摇摆摆,感觉渴望,制服渴望,又重新感觉新的渴望。”我感觉这一阶段的悉达多的参悟方式很像早期的王阳明的“格物”,对着竹林,对着山水,希望感知宇宙奥妙,却并未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单纯的潜入万物,循环往返,日复一日,或许只能得到片刻的宁静,睁开眼万物依旧。

“迦泰玛”是作者塑造出的一位智者,被信徒们尊称为活佛。戈文达决心追随活佛,成为其弟子,归于其思想。而悉达多依然未从活佛的思想中得到满足,他询问活佛,“噢,尊敬的圣者,你能不能用话语,或者通过演讲告诉我,你在领悟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领悟活佛的学问包括许多内容,你已经讲授了许多,要活的诚实正直,要避免做坏事。而在你这番极其清晰明白,极其可贵的演讲中却没有包括某一项内容:这就是没有包括可尊敬的圣人自己亲身生活经历的秘密,他曾如何作为一个个人生活在数以万计的人中间。”或许这时候悉达多领悟到,亲身的历练才是自己修行的正途,听信他人的学说只会让自己更加的困惑。他说道,“这样也是我为什么还要继续流浪的原因——并非去寻求另一种更为美好的学问,因为我明白,不存在这种学问,我只是要遗弃一切学问和老师,我要单独一人去攀登我的目标,或者死亡。”

悉达多或许从内心的禁锢中“觉醒”过来,“我再也不学《瑜伽吠陀》,再也不学《阿达婆吠陀》了,我也不再当苦行僧,从事任何一种苦修了,我要从我身边学起,要当一个小学生,要认识我自己,认识悉达多的秘密。”

第二部分的悉达多开始了俗世的历练,他能够感知身边的万物,欣赏他们外在的美,跟随卡玛拉学习爱情,跟随商人卡玛斯瓦密学习经商。在悉达多看来,他们都是儿童似的人,他参与其中,却又将自己孤立其外,保持时沙门的思维方式。但是渐渐的,他也堕入轮回循环之中,成为儿童似的人。他不禁开始忧虑,他感觉自己陷入了“僧娑洛”之中,自己就像在玩一场儿童的游戏,这场游戏也许玩起来很迷人,一次,两次,十次——但是可以永远永远一再玩下去吗?

此时的悉达多经历爱情的欢愉,拥有了无上的财富,经历了一次次惊心的豪赌,经历过赢,亦经历过输。他感觉到自己无法再这样继续下去,曾经他的引以为傲的能力——思索、等待、斋戒,已经离他而去,他感到自己想要离开了。

“在河边”他重遇了好友戈文达,经历年岁流转,他们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戈文达依然追随活佛,悉达多依然在独自探索。他跟随渡船夫华苏德瓦学习摆渡技能,两人平静地生活于河边,摆渡僧侣民众,与河流对话,从河流中汲取智慧,成为人们口中的圣人。

日子并不会这样让其平静,悉达多遇见了自己的儿子,一个生活境遇,所思所想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悉达多极其痛苦的与儿子相处,经历者父子两种思维的冲撞。茫然间的悉达多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自己毅然决然的离开家乡,想起父亲的隐忍与退让。他最终亦感觉到,“对儿子的这份爱,这份盲目的爱是一种狂热,是十分世俗人性的,它就是僧娑洛,一道暗淡的泉水,一股阴暗的水流,尽管如此他也感觉到,这种感情并非毫无价值,而是必然的,它产生了他的天性。他不得不遍尝一切,乐趣也好,甚至还有愚蠢。”

悉达多的所有经历,一点一点累积,最终塑造了他的思想。作者最后安排的是他与好友戈文达的对话,一位历经了苦修与世俗,一位用智者的思维包裹自己。戈文达口中永远是哪些充满哲理的思想,但是他的内心却并未达到平静,他依然会怀疑,会惊惧,会向往,但是他的修行让他必须压制这些思绪,强制自己进入所谓的正途。

悉达多对戈文达说,“对于我,唯一可做的事情是:能够爱这个世界,不蔑视它,不去憎恨它和我自己,能够怀着爱,惊叹和敬畏的情感去观察它,我以及其他的一切生物。”这或许就是经历万千之后的悉达多所获得的最终的平静,闪耀着圣人的光辉。而人也一样,捷径所得往往囫囵,只有经历万千,才能感悟万物,心境平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