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摘抄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摘抄

《喧哗与骚动》是一本由[美]威廉·福克纳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8.00,页数:4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一):对出版社无话可说

一分都嫌多,然而不是扣福克纳巨巨的分。我不懂为什么没有哪怕一个人吐槽出版社——注释不停的在打断小说的节奏,这就算了。它还透剧。这也就算了。最后,居然在第120页的注释看到了这句话——原文当中这一段文字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方便阅读,译文当中将全书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都加上了标点。

我从来,从来没有看哪本书,看得如此生气。

所以说小说就只是讲个故事对吧?

呵呵。

做文学出版的,怎么可以一点点对文学艺术的常识都没有。

哪里来的勇气和自大让你们加上标点的?

自以为做了很了不起的事情是吗。

写到这里已经觉得近乎悲哀了。

这是对一位已逝的文学大师多大的亵渎。

(我预料到如果有人看到会觉得至于吗不就是个标点。也许只有自己在这方面也有极大追求的人才会懂吧。我不知道。

其他出版社的喧哗与骚动也是这样吗?

作品,是很伟大的作品。这也是我如此生气的原因。)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二):立秋雨夜,翻完这本…

喧哗与骚动,永恒的命题。

努力啃完了,先自我表扬一个哈。◕‿◕。 班迪的部分最跳跃,读着最头大,不过贴心的排版师把穿越的戏份都换了字体,并且做了注释,只有眼下统一是宋体,感恩!阅读后的感受模糊又明确,能对小班迪的世界有所体会!虽然读的中文翻译本,但仍然能让人感觉到结构的精巧精致用心!不是一般作家能做到的,真的是伟大的作家伟大的写法! 昆丁那部分特别美,各种唯美哲学的联想,和他敏感深思的大学生身份契合。我这种阅读口味比较传统的句子迷摘了几个喜欢的,都来自昆丁的眼睛,比如,小河静静流过去像舔舐自己的伤口,将自己的影子踩进泥淖…… 为什么我觉得小杰生蛮可怜可悲的…可怕的一天=头痛+跟踪小昆丁+应对股票亏损+应对店铺老板的啰嗦+应对家里妈妈的神经质+仇视演出+仇视黑人………他的混乱,没有自我,没有一点快乐,没有一点价值…… 迪尔西那部分没有让她自己叙述,回归一般的全知视角,因为她的身份和教养,可能使她不具备那种抽象内省力,她的善是出于本性…… 整体读完后,这部划时代变革的作品确实不能像一般长篇有一个完整曲折的故事,具有了意识流的特征,就只给人一个故事的梗概修饰却也不怎么能记得住,但故事情节不怎么连贯的碎片和跳跃而留下的气氛却弄得化不开…… 远远没有读懂!但开始读啦!希望自己终有一天能领会到伟大作品的精妙伟大之处! 今日立秋,第一场秋雨送爽!有软软的枕头靠,有随意的民谣听,雨声伴,书本陪……唯愿光阴在简单纯真中永驻。 2017.8.7日,22:08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三):谈谈《喧哗与骚动》和福克纳的创作特色

关于小说《喧哗与骚动》,福克纳在1933年写的一篇文章里说:“在这以前我写了三部小说,轻松与愉悦的程度越来越少。那三部我足足推荐了三年,在此期间我把它往一家又一家的出版社投寄,怀着一种执拗而不断破灭的希望,只想至少把它用掉的纸张与耗掉的时间的价值挣回来。这个希望最终也必定幻灭了,因为有一天突然像一扇门悄悄地咔哒一声永远关上,把我跟一切出版社的地址与书目隔绝了,于是我对自己说,此刻我可以写了。此刻我可以不顾别的只管放开写了......”

《喧哗与骚动》的开头是由班吉叙述,班吉并不会说话,只能用哭嚎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极度地渲染了康普生家颓败的气氛。正如一些批评家指出的,班吉首先不是白痴,而是人。由于班吉不受任何虚伪、世俗和功利的影响,他是最为基本的人性的再现;由于他只能索取,不能进行给予,无论是谁对他的爱都只能是无私和真诚的; 由于他是白痴,不能开口讲话,大部分人们以为他什么都不懂,因此在他面前毫不遮掩,直接展示出自己的本象。因此班吉实际上“是一面道德的镜子”,真实地反映周围人的本性,或丑恶,或美好。

接下来谈谈福克纳小说创作的两大特色。

一、多角度叙述

“多角度叙述”是福克纳小说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将这一手法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小说讲述的是康普生家族衰落的故事,但这样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却由不同的叙述人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五遍。福克纳让每一个叙述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因为他认为“向读者直接提供人物的印象比向他们宣讲一个有人工雕琢痕迹的故事更为有力,相信这样能提供一种散文诗的效果,相信读者经过亲自参与艺术创造会得到更强烈的、因人而异的艺术感受”。叙述者们带着自己个性化的眼光,逼真地再现了笼罩在这个家庭上的病态气氛,合力完成了小说多维性的艺术构造,共同完成了对凯蒂的描述和美国南方一个古老贵族家庭分崩离析的悲惨命运的多维透视。作者利用处于不同视角的讲述人的“多双眼睛”,逼真地获得不同的情感和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构成对叙述对象的了解和掌握。

二、冗长句

大量使用冗长句子或所谓的“仿生命句”、“不间断句”是福克纳文体的最主要特色之一。阅读福克纳的作品常常让人感到像在森林里穿行,分不清东南西北,既找不到路的开端,也找不到路的尽头。这些句子长达几百个词,有的甚至几十页,中间没有任何标点符号,没有大小写的区分。句子中充满了各种修饰词、限定词、关系从句、插入语和重复语等,原本是一个很短的简单句被无限扩充,读起来让人透不过气来,感觉如坠五里烟云。读完一个句子,读者很难找到句子的主语,很难理清楚句子的结构。

福克纳之所以运用长句子,是因为他想表达的内容的需要。福克纳充满想象力,在创作时总是希望在一个句子或段落里表达尽量多的内容,将所有的感受都融入到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里。贝克将福克纳冗长的句子比作是某种饱和的溶液,可以说是极为 恰 当 的。福克纳的句子确实着力想表现一种连续和流动的整体效果。福克纳觉得我们日常用的英语句法无法表达他对生活的感受,所以将传统的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结构和词的顺序打乱,以此来突破它们对时间的线性表达。福克纳喜欢使用长句子表达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了柏格森哲学的影响。

《喧哗与骚动》读后感(四):世界在意识的自然流出中显现——《喧哗与骚动》写作方法总结

一个引子一本书,一个点连出一条线一片网,一座座山峰般世界围绕眼前层层叠叠有待打开。

——题记

一.白痴视角·不正常人物视角

同一个世界,总是千千万万个人的不同世界。

每个人看到自己的世界,普通人看到的世界大同小异,但是世界上总有一些不那么普通的人,通过这些不那么普通的人,可以展现一些不那么普通的事,以及一些普通人难以展现的事。

英雄、神话、预言、被劈为只有一半的人物、被塑造的典型人物、各种面对人生突发事件生老病死、面对历史突发点的人物、以及各种身带特殊残障或疾病的人,都属于这样不那么普通的人物,都可以用来作为主角将一些有趣的事。

书中班吉正是这么一位身带特殊疾病的人,三十三岁只有三岁智力,从心理学角度看,班吉很大可能是自闭症,不过书中人物自然没什么概念。

因为是白痴,所以其他人在他面前会显现出一些在普通人面前不会显现的东西,正如作者所说,白痴是一面镜子,显现出每个真实的人物。

因为是白痴,所以他的思维可以不像正常人那么运转,可以更方面地运用意识流和穿插,随意地流动和腾跃在记忆时空之中,让记忆如流水般缓缓流出。

二.多角度叙述

同一个世界,每个人只看到他看到的部分。

基于这个事实,引发出无数的写作视角。

全能的上帝视角,什么都知道,前因后果背景每个人物的心思;

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带入感;

第二人称,交流对话感;

第三人称,客观描述;

Pov视角,把多个人物当做主角写,找时间看一两本权力的游戏小说;

多角度叙述,每个人物只从他的视角看事件,只发表他的看法;再把多个相关人物看到的听到的和所推测的结合一起,如同侦探推理一般,自己构建出事实真相;或者说,最终也只能得到一个大概的事实和推测出的事件。

多角度叙述,在很多方面更接近真实的事件叙述方式。如同我们去了解一件事而探访相关的人,如同新闻调查,如同警察破案侦探推理,如同记者采访。

片段的事实,一个个人的口述,孰真孰假不知道,事实究竟如何不知道,一个个点相连,一条条线相交,一个个片段构造出一个立体事件。

当然,本书没有用到这么复杂的多角度,只要静心看进文字,跟着书中的注释,倒很容易理解。

三.家系·地系·著作网

福克纳写了一系列书,这一系列书故事地点相同,故事背景类似,甚至故事人物有交叠,这些书结合起来,构建起了一个世界,南北战争后美国南方人民的生活状况(这是百度的说法,我只看过作者本书),这个构建的世界还有一个专门的名称“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这种作品特色,也很常见。

正如莫言所说,他也要像福克纳一样,把自己故乡写出来。

也想起百年孤独,在网上看到百年孤独的那个世界马孔多也受到福克纳影响。

而之前看的莫迪亚诺一系列书,也类似,莫迪亚诺的一系列作品也是故事发生地点相同、背景相同,甚至故事本身也类似,通过这一系列故事,构建起那个迷失遗忘的世界。

又想起杰克伦敦的冰雪世界,那个淘金与荒野的世界,大概,每一个成功的作家本身就代表了一个世界吧。

这种方法,即“地系”,写一个地方的故事,很有趣,也讨巧。

可以写同一个背景下千千万万个故事来反应同一个时代的大千世界或者同一个主题,也可以写不同时空下同一个地方的故事,来写历史变迁或写一些有趣主题。

除了“地系”,“家系”也是个好方法,可以在同一本书写一个家族的兴衰变迁,本书和百年孤独,以及红楼梦等等很多名传世界的著作都如此。也可以在一系列书中写一个家族的兴衰变迁。当然,这样就可能变成了上部中部下部这样的关系了,不过,这一系列书的关联,可大可小,大的如同上部下部,小的可以当做独立故事。

如本书康普生家族,可以一部写康普生家族的来源,那个逃亡美洲的苏格兰人在美洲的经历以及其子孙,是如何或多康普生领地的;

另一部可以直接跳跃到康普生家族诞生州长和将军的时代,讲述他们的故事;

然后就是本部康普生家族的灭亡。

这样,既可以是独立的故事,同时又是一条线下来的故事,截取其中几个点成书,背后有相同的东西,这些相同的东西,就可以是主题;同时,那些不同的东西,也可以是主题。

相同的东西,比如《云图》各个故事所展现的,人性中一些不变的东西,或者环境中一些不变的东西,或者人与外界不变的一些关系,如主题可以为“人的欲望需要与社会文化”“奋斗与家族兴衰”,也可以写一些如同“时代在变,人们的故事未变”“一代代人,重复着一个个相同的故事”等等这样的主题,一些永恒的东西。

四.神话模式

神话模式我倒没发现,百度说的。

不过却发现,这个模式很有趣,即可以象征,也可以恶搞。

虽和魔幻现实无关,却让我联想到魔幻现实,童话、寓言、神话、魔幻现实,以及一些所谓“灵性”的书,尽可在书中营造一个不寻常的世界,却能反衬我们这个已习惯的世界。

五.意识流

看本书就是源于意识流,看了莫迪亚诺一系列书之后,其中有意识流的感觉,便趁机了解深一点意识流。

本书与《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号称意识流三大经典,追忆似水年华三百万字,尤利西斯一百一十万字且以难懂著称,这两本书我现在是不会看了,便看了本书,以及准备看另一位英国作家《墙上的斑点》的著作。

意识流,让我们的意识像流水般自然而然的流出。

各种著作中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自然而然地流出人物的意识想法,可多可少。

也可以作为著作主要方法,让人物在意识的流出中显现出他所处的那个世界,正如本书第一部分,康普生家族的背景以及相关各人物的关系,整个故事的大框架,就是在班吉自然流出的意识(记忆)中显现的。

第二部分,凯蒂的故事,就是在昆丁昏昏沉沉的意识流露(回忆)中显现的。

第三部分意识流感觉倒弱了,更像是杰生内心独白。

意识流,如同上面所说的“不正常人物视角”一样,可以简单的表现一些其他方法不好表现的东西。

特别是表现人物内心、梦境、幻觉,表现记忆中东西的时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