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一本由[德]叔本华著作,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7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一):不要去夸赞

叔本华的哲学确实令人震撼。(这跟翻译有重大关系。)我看韦启昌翻译的《人生的智慧》《叔本华美学随笔》真的越读越有味。我其实只想说到这,但是它必须至少要一百四十个字以内,搞得我是十分尴尬。有点像老师布置一篇八百字的作文,学生较劲脑汁花了十分工夫,最后才把字数凑足,拿下满分答卷。我前面评价的那些话都是正儿八经的话,后面的话可以不认真点无所谓。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二):别让自己的精神再特么流浪了

#碎碎念#自打出生以来,凡是属于“精神”的话题,我们这一辈都逃不开“共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但是随着渐渐长大,发现生活中到处是否定自己从小建立的价值观的实例啊。当然,这也是必然,一个完全没有建立起”公信力”的社会,“小我”除了膨胀的“自私”外,还能够如何保存自己呢?从此,“精神”变成了一个毫无根基的漂泊者,这种画面的既视感,直接对照周星驰在“月光宝盒”中,离开城门的桥段。

叔本华的意志作为物自体,所有表象(包括肉身)都是意志的显化,作为二元论本质是不可调协的。因为意志生来有三六九等,而表象又无时不刻的处于“自存”与“自利”的社群结构里,这种性质即决定了人作为一个物种,无时不刻在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上,与其他物种,与其他人,与自己争斗,斗天斗地斗空气,疲于奔命,苦难不止。

现实问题被叔本华刻画的入木三分,如何解救我等凡夫俗子?这才是我们更加关心的问题,叔本华虽清醒地认识到“区别真假哲学家的标准却是:后者的困扰来自世界本身的观感,而前者的困扰则来自摆在他面前的某一著作或某一哲学体系”,但是他所给出的诊疗方案却没有任何价值。第一,艺术的美感,暂时摆脱意志,成为“纯粹的知识主体”,但是最后还是要菜米油盐啊;第二,否定“意志”。“禁欲”,大哥,你是要我“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吗”?

但是,把个人“意志”凌驾于一切的态度,确是“小我”建立精神家园的根基。把所有撒向空间的思考(自我以外的任何事物),因为不可期;把所有抛向时间的希冀(过世与来生),因为不可遇,都收回到”此时“”此刻“”此地“,只有自己的意志,只有Carpe Diam才是我们人生的锚点。

正视生活,认识到“苦难”就是人生常态,降低”幸福“的阀值。以出世态度,做入世生活;以尼采之”酒神精神“去实践每个人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才是叔本华作为”唯意志论“鼻祖的实在贡献吧?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三):《叔本华的生平及哲学》笔记

开幕雷击:

我自己的思考好像一直都浅尝则止, 人云亦云, 而且没有表达输出, 需要反思一下. 所以现在我把typora打开, 写一篇长一点的文字, 而不是只是很短的广播.

难怪我看康德看的这么艰难...黑格尔我也可以放弃了, 斯宾诺莎倒是很感兴趣.

看叔本华,马克斯韦伯的生平, 能知道很多德国的地理知识: 汉堡, 德累斯顿, 魏玛......对魏玛很感兴趣, 此生应该去趟德国.

我虽然没有这么崇高的理想, 但是后一句话是对自己的警醒.

尼采提到最让他震撼的三本书是: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司汤达《红与黑》,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豆瓣已标记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四):有意识才自由

叔本华30岁的时候完成了这本著作,我用了16天时间磕磕绊绊的看完,虽然只懂了1-2成,但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之前看过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思想随笔》、《论说文集》,自认为对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但根本不是一回事,之前三本书的内容只能算是聊聊天,《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才是叔本华的哲学体系。

哲学读起来很枯燥,说一件事兜的圈子很大很大,总有云里雾里的感觉。但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如果认真体悟,它总是能拨云见日,直指本质和核心。“有意识才自由”,这就是我认识到的本质和核心。

千百年来,人作为意志客观化的最高阶段,从来都是不自由的。你肯定会反对,我怎么会不自由?!我通过不断的学习、奋斗,而后实现梦想,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事。我是自由的,我从来都是自由的!叔本华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只是表象,它是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构成的表象,表象是虚幻不实,毫无意义的。表象因意志而存在,如果没有意志,表象也就不存在。什么是意志?意志它超越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万事万物的存在因为意志,人的存在也是因为意志。原子为什么要组合?因为意志。万有引力为什么存在?因为意志。树木为什么要生长?因为意志。动物为什么要弱肉强食?因为意志。人类为什么要繁殖?因为意志。人类所有的行为皆无法摆脱意志。人有理性思维,不仅能感知这个世界,而且有抽象思维能力,能总结过去、推测未来,自认为能掌控,错以为自己是中心,当然认为自己是自由的。但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大脑也是意志客观化的产物。“大脑是最聪明的”但这个结论是大脑给出的,这句话还可靠吗?大脑告诉我们是自由的,但大脑本身都不是自由的,那“我们是自由的”这个结论还可靠吗?

我们给狗一块肉,它就会上去撕咬。我们说狗是动物,吃是动物的本能。上帝给人类抛下金钱、权力、美色和快乐,人类你争我夺,上帝说这是人的本能。把人和狗做一个对比,你会发现,人为之奋斗的东西,狗为之抢夺的东西,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最终人和狗都走向死亡,化为虚无。被一块肉控制也好,被高大上的金钱、权力、美色和快乐控制也罢,你作为主体,其实都不是自由的。一千年前某一个人的行为,跟今天某一个人的行为不会有差别,尤其是在金钱、权力、美色和快乐面前,他的喜怒哀乐简直是一模一样的。一千年以后,人的行为在本质上仍然一模一样,只是花样多了、选择广了、外表变了。因为人因意志而存在,意志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从不改变。人是意志客观化的生命肉体,他从来都不是自由的。

人生生死死,在人这个特殊个体的视角来看,他是独一无二的,他是自由的;但在上帝的视角来看,人与人之间没有差别,甚至人类存在或者毁灭,都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万事万物都是意志的客观化表现,一个星球的诞生与毁灭都无足轻重,更何况人类?!人类当然是不自由的。

但人类始终是意志客观化的最高阶段,总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比方说:当你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内、当你沉浸在大师的名画之上、当你徜徉在名家的音乐旋律之中等等这些独特的时刻,你已成为纯粹知觉主体,你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已被否定,你摆脱了意志的掌控,你拥有了意识,你内心是平和的、宁静的,此时此刻你觉察到你是自由的。这种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别人也不能教你,你只能自己体悟。

千百年来,人类为了这种体悟呕心沥血。宗教,哲学以及雕塑、绘画、歌剧、诗歌、音乐等艺术所努力传递的就是这个神圣的体悟,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或载体,让人类拥有意识,摆脱意志的控制,最终达到自由的境界。人类一直在努力,但只能说偶尔实现。

[西瓜][西瓜][西瓜][西瓜][西瓜][西瓜][西瓜][西瓜][西瓜][西瓜][西瓜][西瓜][西瓜][西瓜]

意识是弱小的,意志是强大的,但意识从未认输,斗争从未停歇,因为人类发现,有意识才自由。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读后感(五):宏伟有余而内核疲软

这本书读起来有些费劲,可能是中文与德文之间的文语逻辑仍是无法非常灵活互译的缘故,所以在读硕的时候好几次努力想读都未完成,如今在地铁上反而完成了这项枯燥的事情,非常之欣慰,事后整理摘要并梳理笔记显得就游刃有余了。

本书表面之逻辑、隐藏之逻辑和实质之逻辑其实各不相同,表面逻辑诉说了本书研究的对象:表象和意志,前者研究世界,后者研究人,是哲学一贯着力的对象,似乎没什么新意;隐藏逻辑是作者自己有意无意提到的,他不说也许我永远不会知道,即对“真、美、善”依次的论述,这不是哲学的对象,是哲学的主题,也似乎是陈词滥调了;而实质的逻辑(我的总结),从传统认识论出发,结束于并不传统的幸福论,还是有些意思的,尤其后半部分。

一、非常孤僻传统的德国认识论

1、主客的界限在身体。谁都会说主客观但主客的界限在哪里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叔本华设定的界限是身体,世界被身体所感知,之后被知觉认识而形成知觉,身体既是主体的部分,又是客体的部分。他甚至更进一步,认为世界仅仅就是认知材料而已,是身体的延伸,所以逻辑关系可以整理成:物自体→世界→身体→主体,身体可以覆盖住世界和主体,这么说来世界可不就是我的表象么,由此part1论证完毕。

2、物自体不可认识。这部分很有意思,书中叔本华时不时地就会流露出康德小粉丝儿的粉红泡泡样,比如他说“不论物自体是什么,康德的结论是对的”、“康德的物自体和柏拉图的理念,西方两个最伟大哲学家的这两个最暧昧的矛盾说法,的确不同”等等呵呵呵呵,粉到了天边。正因为主体不能认识客体,所以如何成为“纯粹的认识主体”则是判断幸福与否的关键。

3、意志是积极肯定的一种东西。大概当时的德国哲人都会对意志做阶级划分:人是最高级的,无机物是最低级的,动植物介于两者之间,前者丧失抽象思维,后者连感觉也没有,这比较常见,叔本华有意思的部分在于对意志作了一番总结,他认为意志就是一种“模糊的奋进力量”,希望夺取其它的物质,所以意志的基调是“肯定”而不是“否定”,从而为第二部分幸福论奠定了基础,意志既然是肯定的,那么永远有填不平的欲望的沟壑,即使填平了欲望也会爆发无穷的无聊,丧失了意义感,所以生命则永远都是苦痛的。

二、基于“不幸”的幸福观

1、通过认识“美”可以到达幸福吗?答案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能说“暂时可以”。卷三令人厌烦地讨论各种艺术形式,艺术、音乐、戏剧,,blabla等等,令人厌烦到想把书扔了,因为其结论也是极其无聊,说通过这些艺术都能暂时地丧失主体意志,从而达到主客合一的境界。丧失主体意志,也就是说既不考虑意志的肯定,又不考虑意志的否定,所以这种非理性的方式并非人生解脱之道,只能从其中获得一时的慰藉(原话)。

2、通过坚守理性可以到达幸福吗?可能区分两种方式,第一种,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认为坚守德性必能获取幸福的目的,对叔本华来说显然是幼稚的学问了,他清楚明白哲学的理性并不能排遣有些极限的痛苦,例如身体的,所以被他抛弃了。重头戏来了,第二种,只有彻底否定幸福,根本就不应该追求幸福,以这样的目的来恒守理性才是解脱之道,他举例说吠陀理论、柏拉图和基督教神学、康德哲学都是这方面的先驱。

3、展开展述下人生的苦痛。从传统的认识论可以分析得出,我们既不能认识物自体,又有与生俱来的对生命的肯定意志,所以人生铁定是苦痛的啊,我的所得和我的欲望永远不可能成比例,而一旦获得足够物质,那么继而是无穷无尽的无聊感,说得很好啊!如何突破?否定意志呗,参考佛陀。这部分读来及其精彩。他甚至认为宗教是无边界的,理论不同但是对生命意志的否定却是相同的。要注意的是,否定意志是一件贯穿一生的事情,需要不断同肉体作斗争,并不是简单自杀就可以终结的,自杀是肯定(是抑郁症爆发),只有寂灭的心灵才是否定(理性使然)。

三、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全数逻辑,再补充几个有意思的话题,学宗教的免不了会注意这些:

1、对科学的嘲弄。叔本华生活的年代大约就是1848民主革命前后,机械论遍布地球,往往把生物、化学的行为简单总结成机械、原子的物理原理,被叔本华嘲笑得不行,他觉得即使科学再发展也只能研究“知觉材料”而永远到不了物自体的层面,他说“科学结束的地方就是哲学出发的地方”。如今这个时代再也不谈这些了,科学取得巨大成就,几乎接近了物自体,哲学的出发地已经没有了。

2、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幸福=所得之物×获取时间÷人的欲望。想要提高幸福感,要么增加物,要么减少欲,很好很实用。

3、批判了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的性格决定论,他们认为人的认识决定人想成为怎样的人,好像泰戈尔也是这么说的啊,那著名的诗;而叔本华认为性格决定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哈哈我站叔本华。

4、讨论了原罪,亚当和神。叔本华说原罪是性欲,人的出生不就是证明了父母有性欲么,并且他说这是显而易见的,显然当时的主流思潮是这样的,说的有理啊,基督遮遮掩掩要讨论的原罪不就是这件简单事吗?还有,亚当代表意志的肯定,他要吃苹果他要繁衍生息,而基督代表意志的否定,他要牺牲他要为所有人赎罪,哎呀这NB逻辑,犹太人和基督人不就是这样生存的嘛,犹太人苟苟营营以生存和发展作为种族的第一目标,基督人呢,一直批判自己批判自己,反复折腾自己,建立了天主教,分裂了天主教,新教搞起来变成资本主义社会,接下来不知道要干什么。非常非常好的观点。

写了1个钟头,纪念一下,2019.5.22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