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听盐生长的声音读后感锦集

听盐生长的声音读后感锦集

《听盐生长的声音》是一本由王威廉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听盐生长的声音》读后感(一):孤独继续前行

读后感触最深的的就是不折不挠的“孤独”,在“明”与“暗”的强烈对比中,在文化的冲击与社会百态中中,“人”的灵魂总是孤独无依的,仿佛一粒盐,莫名其妙地诞生与消逝。

小说的情节独特,出人意料之处却水到渠成不加雕琢,语言朴实有个性,在平常的叙事叙事中为我们带来别开生面的想象,力荐。

《听盐生长的声音》读后感(二):比较喜欢《书鱼》和《北京一夜》

图书馆里偶遇。不厚,崭新,轻便,豆瓣上一搜,评分还不错,就借了回去,动车上和睡前可读。

比较喜欢《书鱼》。前者开篇提到的《变形记》正好我也囫囵吞枣地看过。《书鱼》用第一人称写了一个现实的故事,它的现实之处就在于即便是在小说中,“我”也没有变成虫子,没有厄运加身,没有不可挽回,而最终又回归到普通人的生活中,由恋人的脑袋到昂贵的房价这一系列的重量构成的、严密衔接的现实生活中。“没有满足阅读这篇小说的读者诸君的期待。”

《书鱼》有一种认真的荒诞,讲了一个荒诞的现实故事。生活的链条牢牢限定着我们的现实,偶尔会有个意外漏洞。当你遇到这个漏洞时,你是想被抛出去丢在一片绝望的荒野上呢?还是会为自己重新置身在这段链条中感到庆幸?这是不是又是一个“围城”式的命题?

《北京一夜》是大学时代恋人的十年后相见,读起来不像是小说,倒像是一个日记,不,夜记,one night。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差不多与家桦、陆洁同龄,也因为大学里也有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距离上一次见面已经12年了。我所设想的多年后相见的桥段是怎样的呢?阳光下相视一笑?咖啡馆里的一句好久不见? 一个迟来的拥抱?

相对于记忆如同空白、大多是父母帮着记着的第一个十年,和全是上课、放学、考试,单纯得好像只有一天的第二个十年,这大学毕业后的第三个十年过得是一种加速度的生活。前二十年积攒起来的量变,在第三个十年里开始显现出效应。这第三个十年经历的所有细枝末节,润物细无声般的雕琢着我们的样子,胖了,瘦了,秃了,头发长了,肚子大了,有皱纹了,更有女人味了……已经内化进了我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一思一动之间。30岁以前的样貌是爹妈给的,30岁以后的样貌是生活雕琢的。相由心生,心由境生,境由相生。

爱情中最珍贵的时刻应该是暧昧的、引而不发的时刻。就像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大概是说,中国制造原子弹,不是为了发射原子弹,而是为了引而不发,引而不发最具威慑力。

相见不如怀念。永远不见,就像是永远活在一个秘密的可能性里。生活变得越来越狭窄,不见,似乎就为可能性留下一粒种子。

如果见了,不能脱俗的,还是会问一句过得好吗?“外在的一切都是虚浮的光影罢了,只有内心的体验才是生活的真正滋味。但是,这些复杂的况味该如何去说出呢?一句简单的好与不好怎么能穷尽那样的丰富?”

《听盐生长的声音》读后感(三):听盐生长的声音 读书笔记

听盐生长的声音

王威廉

* 听盐生长的声音

有时想想这样也很恐怖,好像自己的体内还有另外一个人,自己只是代替那个人活着,当这个自己丧失意识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就出来掌控生命了。

那些盐碱地的白光让我的眼睛生疼,我的泪水经常会失控,我一时弄不清自己是否真的在伤心难过。

我在煤矿干活的时候,那种黑能把人憋死!大白天的却要一直呆在黑咕隆咚的地下,夜里回到地上,又是一片漆黑,我有时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快瞎了。有一天,我重新开始画画了,我看到五彩斑斓的色彩就像是快要渴死的人喝了一大杯水!我用最鲜艳的颜料画画,要画出最鲜艳的画。

我盯着她们的背影,替夏玲感到自卑起来,我第一次意识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夏玲已经不修边幅了,她的背影如此臃肿不堪,像是一位进城务工的保姆。这让我感到疼痛和尴尬。

就在这时,夕阳落了下去,因为旷野的缘故,显得非常突兀,地平线上的那一片惨白转瞬就变成了一片漆黑。这种黑在天空深处的微亮反衬下更加密实,像是某种沉重的金属。


* 书鱼

十分钟后,胡莉的脑袋让我的那侧肩膀变得酸痛起来。我得好好忍受着这种压力的酸痛,并且永远把它保持在秘密里。这就是爱情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是由恋人的脑袋到昂贵的房价这一系列的重量构成的链条,它们严密衔接,牢牢限定着我的现实。而染上书鱼的病,就是这段链条上的意外漏洞,差点把我抛出去,丢在一片绝望的荒野上。



* 父亲的报复

他的语气自信,在我听来甚至不无豪迈,就像是黑社会大佬说:这块地头都是我的。我的父亲,即使他只是一个落魄的推销员,在他的儿子面前依然有着豪迈的一面。我喜欢父亲的豪迈。

他咳嗽了一声,小心翼翼地说:“在广骏,开车的都是本地人。”

“如果搬去别的地方,即便是小区公寓,我根本就找不到家的感觉。那样的话,我觉得自己和广州都没关系了!”

限定的一个月时间到了,我和父亲坐在门后等待着他们来和我们做最后的交涉。父亲准备了一条锁链,让我在必要的时候把他捆在窗棱上,以防被他们拉出去。父亲的样子看起来像个无赖,这是弱者典型的反抗方式。

“这么多年了,我终于证明了我比那些伤害我的广州佬更爱广州!今天我终于报仇了!”


* 绊脚石

你一定觉得我是一个历经沧桑的人,我有时候也会这么看自己,但实际上,我没有亲历那些沧桑,那些沧桑属于历史,属于记忆,我只是被迫继承了这些记忆



* 北京一夜

铁饭碗,会很重的。


大海,不仅无边无际,而且变幻莫测,在它的深处是那种铁一般的黑……最可怕的是,我会经常幻想自己沉入大海,然后被无所凭依的虚无包围着,处在一种无休无止坠落的状态里。

* 
她,十年前的她,现在的她,终究还是不同的。也许她仍然年轻。


他一直没有结婚,甚至还没有结婚的念头,可她已经离婚了,这样的冲击甚至超过了他亲耳听到她说她结婚的消息。最难理喻的是在震惊消退之后,他的心底竟然有了再次追求她的念头。这个念头的产生是如此自然而然,仿佛一片迷茫的水汽重又凝结成了水珠,这让他明白自己原来还爱着陆洁。这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爱呢?他不知道,也无法去懂得。他只知道,当陆洁让他来北京陪陪她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就来了。

《听盐生长的声音》读后感(四):逆流而上的努力——林培源

www.jyb.cn2015年11月10日作者:林培源 来源:人民日报http://www.jyb.cn/book/dssh/201511/t20151110_642623.html

作为一名80后小说家,王威廉自踏入小说这一行当以来,所采取的姿态就与大部分同辈人不同。这些年他像一个剑走偏锋的“堂·吉诃德”,高举长矛试图刺破“真实”的荒诞性,追寻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前期的小说如《非法入住》《内脸》《没有指纹的人》等, 可以纳入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荒诞现实主义”这个谱系中来阐释。然而,他新近推出的中短篇小说集《听盐生长的声音》, 却显示出整体向“讲述体”小说的复归。这里的“复归”不是单纯以向故事性、塑造典型人物等方面靠拢,而是作家有意无意试图将时代的经验放置于小说文本中,好在这并没有遮蔽他对深刻的追求,反而使其作品兼具镜子般的质地,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丰富驳杂的面相。

《听盐生长的声音》拉开了“讲述体”的幕布:“我”常年与妻子夏玲生活在大西北的盐矿,生活枯燥乏味,加上厂里老赵意外醉死在盐碱地给“我”留下的心理阴影,以至于“我”常有想哭的冲动。生活这潭死水因为高中同学小汀和他漂亮的女友金静的到来而泛起涟漪。小说在“我”的心理动荡中展开,但“我”的幻想最终因金静自陈经历被打破:金静是个杀人犯,她和小汀游走世界,过着“我”所向往又无法实现的生活。小说最后以金静二人辞别,“我”和妻子生了孩子,生活归于平静而告终。在这篇小说中,王威廉保持“讲述体”的腔调,讲故事娓娓道来,语言更克制,其所探索的主题充满了“生活在别处”的想象。

在《绊脚石》这篇小说中,王威廉将触角伸向“文化”和“历史”的腹地。这次他讲的是陌生人相遇的故事:“我”因工作关系,经常往返广深两地,直到有一天在动车上遇到邻座的奥地利老太太,“新鲜事”开始了,我的生活变得不再贫乏。小说以“我”和老太太的对话为主体,其中的“叙述交流”,显性部分是故事中的人物对话,隐性部分则是“我”和文本外的读者间的对话。老太太关于纳粹、大屠杀、流亡以及寻根的部分,与“我”的祖辈大逃港、偷渡的部分形成精巧的对照,“花开二朵,各表一枝”,这两部分交替进行,造成一种奇特的“悬念”——这便是“讲述体”小说的优越性。小说深刻性还在于作者所赋予“绊脚石”的文化意蕴:“绊脚石”不要放在心底,别老把自己给绊倒了。要放出来,放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说《绊脚石》为读者提供了如何经由凡俗生活潜入历史缝隙,探求小说与历史接合的可能性。

《北京一夜》带给读者的“情感震慑力”更大。一对被时代洪流裹挟着的情侣家桦和陆洁,代表着这个时代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生命态度:自从他们一开始交往,他就明白陆洁渴望的是确定性极强的事物,而他,总是不由自主地喜欢可能性。家桦最后成了作家,而陆洁去了北京一家医院做行政工作。家桦代表的“可能性的世界”里充满艺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陆洁代表的“确定的世界”则充满物质、形而下和日常性,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在虚构的文本中重合。

在后记《没有故事的人》中,王威廉援引了本雅明的名言:“小说的诞生地是孤独的个人”。王威廉在这部作品集呈现的是一种“逆流而上”的努力,他所援用的“讲述体”在经验贬值的时代摇身一变为强有力的武器,如“堂·吉诃德”的长矛,如孙行者的定海神针。(林培源)

《听盐生长的声音》读后感(五):探察灵魂的隐秘——读王威廉小说集《听盐生长的声音》

探察灵魂的隐秘

——读王威廉小说集《听盐生长的声音》

姜昕园

就个人趣味而言,我必须承认,有两种写作方式是吸引我的,第一种是把场景放置于一个特殊的、局促空间内的,这种场景的特殊性给人以第一眼的惊奇,在这样的背景预设中,个体的生命是被放大的,人的情绪、思想都变得极其可感,生命的重量也更加能被称量出来。另外一种写作,则是一种内在的叩问,去探求每个个体背后都串联着的生命图景,让人物在精神层面的自我对话展现出更大的深度。这两种写作,关注和探索的都是人的内心世界。在王威廉的作品中,有着对这两种形式探索的努力,甚至有意将这两者结合。

如《听盐生长的声音》,故事发生在西部盐湖,这里有着令人崩溃的荒凉,单调的环境限制了人的活动和行为,从而放大了内心的躁动与不安。因此,我们发现小说中的四个人物都对生活充满着绝望。尤其是“我”和金静这两个身上背负着罪恶感的人,他们活得似乎比小汀和夏玲更为沉重。他们一个为了友人老赵的死而愧疚,一个因为杀了一个“该杀之人”而无力去爱,看似他们的自我折磨来自于背在身上充满自我赎罪的十字架,可我在他们身上也分明看到了一种面对自我的不安和悲悯。他们共同承受着生活的苦难,却没有谁能够找到路径去冲破它。人在沉默的环境中最终变得沉默,这可以说是环境对自我的异化。王威廉看到了我们所处时代的症候,一个没了血气和深度的时代,我们不愿也不敢去触碰自己的灵魂,不敢去问问自己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感到生存的不适。就像末尾夏玲因为“和梦中的盐湖一模一样”而拒绝小汀送来的那幅画一样,我们拒绝这种让我们感到不安的生活,但是却说不清究竟是哪里让我们心神不宁。《听盐生长的声音》仿佛一个象征,这个看似将会发生大风暴的故事到了最后,竟然归于平静,只剩下明亮到刺眼的盐湖所隐藏着的巨大苍凉。当然,微妙的改变已经发生在人的内心深处,成为挥之不去的印迹。

小说《书鱼》中,“书鱼”这种只存在于远古传说中能够发声的小虫突然钻到了我的身体中,成为了“我”的回声。这一充满寓言意味的故事,似乎是对《变形记》的一种变形表达,有着某种卡夫卡式对人自身和处境关系之间如何实现平衡的叩问。如果说卡夫卡让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处境对人的异化,那么这个会发声的小虫似乎是对自我内心声音的隐喻:我们如何直面自己?当我们身体里藏着一个说着同样话的“自己”时,当它成为生活秩序的扰乱者的时候,当那个声音的出现使得你妻子都不愿和你亲密,当它让你成为一个“怪人”的时候,该怎么办?我们很想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当这种声音出现,我们又认为它破坏了生活的秩序,这就是现代人生存的悖论。

如果说《书鱼》是对内在世界的叩问,那么《父亲的报复》则直逼现实,是对现代人身份认同的探讨。一个从北方移民到广州的父亲,在寻求身份认同的过程中,从碰壁到后来以一种“革命式”行动去努力获得“广州人”的身份,这个故事本身就充满某种崇高的悲剧感,也有某种超越真实的反讽意味。正如文中的“我”游荡在大城市中谋生计,在人口流动越来越频密的中国,父亲这样拼命寻找自我认同的人似乎也很少见了。在父亲与“我”这一代关于“家”概念的对比中,作者也发现了当今的困境:如果说父亲那一代的中国人还有想要认同的地域文化身份,那么到了“我”这一代,我们根本找不到一个可以融入并获得认同的地方。我们可以为了自我发展成为“北漂”“海漂”“南漂”,但是像父亲这样长久想要扎下自我之根的人又有几个?“家”的地域概念被冲淡,也造成越来越多灵魂无处安放的囧境。而最终,王威廉给父亲一个仪式感的结局,似乎表明面对现代性的困境,唯有价值的树立才能安慰焦虑的心灵。

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灵魂困境的关注,始终是王威廉小说的核心。他将个体置于各种语境下去深入发掘。《绊脚石》将个人置于历史洪流中,不同文明之间关于苦难的对话,是对共识的寻找;《北京一夜》则通过现在与过去的并置,辨析着男女之间爱情关系的复杂况味。王威廉的小说透着理性的哲思,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灵魂的逼问,有着一股试图揭开生活表象、探察隐秘的勇气。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深度的追求,在这个谈论灵魂显得奢侈的时代,他的作品有了一种超然时代之外的先锋性,也使他找到了一条通往文学远方的途径。

刊《中国艺术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