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切都在流动》读后感1000字

《一切都在流动》读后感1000字

《一切都在流动》是一本由[俄] 瓦西里·格罗斯曼著作,群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24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切都在流动》读后感(一):希望不到最后就不是粮食

一切都在流动

瓦西里•格罗斯曼看见的

将让我们再次经历到镜中;

不要因为犹豫而失去信心,

一切都在流动,高墙也是。

卷走阴云的风来自这呼吸,

它有迷人的鼾声抑或宁静;

生活艰难,命运万般叵测,

希望不到最后就不是粮食。

《一切都在流动》读后感(二):纪念“抽屉式写作”作家格罗斯曼

1、叶若夫,酥莲内物人民委员会头目,领导1937大青喜运动,称为“叶若夫恐怖”。 2、他捞取到了资本,捞取到了远比黄金和耕地更为珍贵的资本——D的信任。他相信,谎言是为更高的真理服务的。 3、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即列夫.托尔斯泰 4、乌克兰大鸡慌是在1932年到来的,是在震鸭富农的第二年到来的。宣布富农分子不是人,正如德国人宣布犹太人不是人一样。我开始明白,所有遭难的都是人。 5、清除富农后,开始大量驱赶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结果收成反而变少,但下级一级级欺骗上级说增产,上面按照报上来的数字收粮,下面缴纳不出,上面甚至认为下面藏粮,派出征粮队。等到冬小麦丰收,农民已经饿的无力收割,只好派出均队收割并播种越冬小麦。 6、矿井铁路运河,人们建起并不需要的东西,用繁重的劳动钳制住数百万群重的手脚。 7、他虽然性情温顺,但对持不同证件者却异常残酷无情。他于日常居家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与作为世界新秩序的领绣身上的特征之间根本没有丝毫联系。 8、那些幸存下来的人,都紧紧跟上了欣时代。本应是工具的国家,到头来竟成了目的。世界上没有任何目的可以牺牲人的自由。 9、没有籽油的国家总是以籽油和皿煮的名义来行事,生怕迈出的一步没有提及籽油之名分。

10、一切都在流动——无论专治力量如何强大,所有这些,仅仅是过眼烟云,只有一个真正的力量会留下来,这种力量只存在于籽油之中。

最后感谢翻译此书的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董晓!

《一切都在流动》读后感(三):活着,就意味成为一个自由之人

《一切都在流动》是一部比《古拉格群岛》还要沉痛的作品。它只有寥寥17万字,全书仅仅涉及了主角伊凡从30年流放的西伯利亚回归莫斯科的六七个片段——伊凡乘坐的卧铺车厢里鼓噪的一个小时、伊凡和表兄安德烈会面的一顿晚餐、伊凡回到求学的圣彼得堡游览的几个片段、伊凡寄居在房东安娜家中成为一名钳工的平静生活、伊凡在医院向不幸罹患肺癌的安娜告白、伊凡回到童年的废弃的家看到自己年轻母亲的幻影。全书穿插着伊凡对三十年苦刑生活的沉重回忆,以及他周围各路人等掺杂着对这位受害者悔恨、辩解和不堪的复杂情绪。而最让人感到沉痛的是,伊凡不停的在向所有人表示:我很好,我的回来不会惊扰你们,我更不会怪罪你们,我未曾痛恨,更请不要厌憎我。但若他有一丝恨意,这部小说都不会如此沉重;而正因为一个20出头前途光明的大学生被无情的政治苦刑摧残到身体残疾、亲人离去,归来已成为无依无靠的谢顶老人,但他依然平静的与那些在黑暗中离他远去,甚至恶狠狠的扑上去咬他一口的人和解,这才让读者沉痛,在他孤独而黑暗的一生中,几乎只在幼年时享受过母亲的爱,他认为那就是和解的理由,他看清了自己的一生。

这里他自己对迫害他的庸众的辩解,让我想起《苔丝》里女主角对迫害她的庸众的描述: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看起来那么可怕,那么巨大,但是如果被单拎出来,却一个个那么可笑,那么可悲。

曾经在一本纳粹集中营回忆录中读到过,作者虽然只在集中营中度过了数年,但她余生的三十多年,每个夜晚都会回到那里,她已无法从中挣脱。自由的消解,就是从隔离,长期的隔离中延伸出来的。这本书提到,经过30年的苦牢流放,伊凡已经无法感知高墙两侧的区别了。他甚至会暗暗希望回到西伯利亚苦囚的生活,因为他的一生虽然凄苦,但已属于那里。

从书中描述斯大林死亡时间推测,伊凡成为政治犯被流放应该在1923年左右,这是列宁第二次中风、斯大林初步掌权并开始内部清洗的阶段。当时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押解至西伯利亚的政治犯,不分男女老幼都需要坐60天的长途火车,为了防止犯人扒开地板跳车逃跑,他们在车底加装了栅栏,让跳车的犯人直接被火车拖死;而为了防止他们从天花板翻越逃跑,车头装上了军用探照灯,每隔几节车厢都有重机枪随时候命扫射。由于大量政治犯都在流放前被灌输以希望:“好好改造,兴许到那下了车你就能收到回家的电报了”,他们每个人在刚开始都抱着回归城市生活的希望——毕竟曾经他们都是知识分子和体面的太太。这种希望对人的摧残才是最可怕的,他会让人撕咬同类,告发自己的亲友,跪服在警察的皮靴之下。直到有一天他们收到远在5000公里外的家人自杀、枪毙、同样被流放,甚至孩子在救济院被欺负到孤独死去的消息,他们疯了,又或者彻底丧失了那种希望,沦为牲畜,只会为了活下去而劳作。直到有一天,他们不再说话,静静的慵懒的躺在一块树荫底下,没有人再去驱赶他们、欺负他们,他们被监督者钉进一口烂木头箱子,被送到焚烧的地方,回归自由。这就是绝大多数斯大林时期政治流放犯人经历的人生。

同时,在苏联一期发生了数次惨绝人寰的饥荒,军队被布置在绝收的村口,用机关枪禁止饥民涌入城市。然而毕竟那也不可能拦住所有人,还是有很多孩子因为太过可怜被放过了。城市里当权派老爷们自动养成了“看不到”的习惯。在这本书里我知道了,一个饿到极致的人是无法进食的。这些孩子甚至只能看着自己眼前的面包耸拉着脑袋死去。而此时的大文豪高尔基,却在报纸上撰文建议国家多研发益智玩具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伊凡没有变成那种绝望的人,也许希望在他这里,和任何普通人都不一样。他的希望里,蕴含着一种脱离了个人、脱离了生活的神性。他早就可以睡在火车站的地板,嚼黑面包,用一块破布包住脚当做袜子。他的大衣早就旧得变色,但领子却永远是干净的。即便在最困苦的牢房,他依然有一把自制的小牙刷刷牙,还要把脸和脖子洗干净。也许从旁人看,他的一生都被国家,被斯大林毁掉了,但他很清楚,他的一生是否被毁并不重要,也不能廉价的归咎于一个政体或者一个个人。伟大的历史车轮碾过,那么多人都像尘土一样粉身碎骨,多他一个或少他一个,又有多大的意义呢?一切都在流动,但一切过后,他故居的那些街道和溪流却从没变过。他伫立在那里,从一个心怀大致的漂亮大学生到白发苍苍的驼背流浪老人,他心里的自由从来没有改变过。而这,就是他避免把自己变成《活着》里那种人形牲畜的意念。

这本书像所有俄罗斯小说那样,穿插了大量关于俄罗斯历史、社会和哲学的探讨,能够在这样的小说里找到阅读乐趣的人大概都是那种对世俗生活充满了疑问,期望找到答案的人吧。总之对于我来说,反倒是这样凄苦的文字更能让我感到阅读的快乐。这是一本伟大而被人遗忘的小说,而且据说并不容易买到。如果还没有做好去读《生活与命运》这样大部头的准备,这本书非常适合作为一个开始。我把它作为一种缅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