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爱与希望的小街读后感100字

爱与希望的小街读后感100字

《爱与希望的小街》是一本由周成林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4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与希望的小街》读后感(一):生冷的爱与希望

书题为《爱与希望的小街》,但是读来感觉到的爱与希望是有些许生冷的,一个人的一生境遇坎坎坷坷,起起伏伏,到最后终会与生活和解。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似乎穷困潦倒的日子,都与钱有关,哪怕你拥有再丰富的精神食粮,没有经济基础,仍然步履维艰。 拥有持续赚钱的能力是最基础的,姑娘选人也应是如此,那些纯粹为了爱情而不计较物质的,多半还没有体味到生活的艰辛。

《爱与希望的小街》读后感(二):若是希望,就是没有

在看完《考工记》之后,再看这本书,原以为会换一个风格,换一个心态,但没有。就像这书名“爱与希望”,我想,这只能是想象了。作者写出来的生活,没有爱,也没有希望。所以,转念一想,谈到“希望”时,往往其实就是没有,所以才会去希望。

对于这个作家,我刚刚读了一点散文,没有看他的译作和其他作品,只能就书论书。

首先,得说作者写出这些文字,的确是在克制又克制自己之后了。从作品中读来,无论对于父母还是同事,书中的那个“我”都没有感情。甚至对于书中的社会,“我”都是冷漠而厌倦的。这个有点冷血的人是如何养成的呢?看看那些经历,不难理解,有时候也会随着“我”的叙说而觉得应该,应该。可是,作为读者,我想问:作者写出这样的整本书,是要带给我什么呢?过去有人说,悲剧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前提还是有美的东西的存在,那之所以叫悲,就是毁灭了美。而无论是《考》还是这一本,看完以后让人看到的是没有美,现实丑陋不堪,人物心灵黑暗,人际关系和社会都一片冷漠。不仅如此,作者以平静的语气语调去写出来,仿佛世界本就如此,而且本该如此。如若是这样,跟爱、希望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没有爱,没有希望,而且也不需要爱,不需要希望。

在这样的终极感受下,就觉得这样的作品失却了意义。我们没有必要去天天呼口号、秀恩爱、装虚伪,但是真是不能没有爱,没有希望。如果一个传播给大家的文字,最终告诉人们的是:世界上没有爱,也没有希望,而且不不必要爱和希望,那么,且问这样的灰暗的世界还需要存在吗?就好像在黑夜中,永远都看不到光亮,等不到天明。那么,谁还会去等待呢?不如毁灭,不如消失。

这么一想,作品中的“我”活着是多么的不易,或者说,是多么的强大。因为他的世界没有爱,也没有希望。

这么一想,作者写出这样的文字,真的需要多大的克制力,多么地压抑自己的情感,才能制造如此灰暗的文字世界!

《爱与希望的小街》读后感(三):我们要爱生活

大假来临,各种旅游信息铺天盖地,连拥堵某种程度上都被视为幸福的体现,因为有时间出行。但是,我们却很少注意,空气中其实还有艰难。

在所有写成都的书中,周成林《爱与希望的小街》可能是最特别的。他聚焦的不是我们通常所习惯的成都,比如悠闲、欢快等等,而是他眼中生活艰难的一面。坐在茶园,喝8元一杯的茶,有人看到的是惬意,而周成林则会说,口袋里的钱,只有这么多了……-

这和他自己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作为普通人家的孩子,他没有考上大学,80年代初,他只能进工厂做工。他做过小店店员、眼镜店验光师、金牛宾馆服务员,也到澳门打过工。在澳门无法扎根,他回到成都,最后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谋生之道:靠写作为生。

这样的经历,决定了他周围的朋友,过的大概也是比较艰难的生活。他写了三个朋友——“少爷”、“刘气功”和“同情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管早年生活怎样,人到中年都坠入了不堪,生活进退维谷,离婚,买醉……身边朋友的经历,应该也给作家本人的心态增加了“负能量”。

他写父亲遇到车祸,自己的第一反应竟是希望他被撞死(《杀父》);他写自己母亲的神经官能症,让他在街上认出她却不愿意向朋友承认那是自己的妈妈。他甚至写道,自己忍不住打了母亲一个耳光(《我们要爱母亲》);即使是写小狗,他提到“回头率很高”,说明应该是一只很乖的狗,但他却尽量避免写这狗儿的可爱,却去写它狼狈的一生,写它坐飞机后屎尿横流,以及它临终时的艰难。

这样写父母、朋友、宠物,真是够“刻薄”的。但是,更刻薄的笔锋,其实还是对着他自己。我最先读的是最后一篇 《钱》:一个想过自己喜欢的生活的人,一个喜欢文学的人,几十年都为钱所困。字里行间充满了沉痛和绝望。

周成林对自我的剖析让人害怕,因为你会在这些描写中遇见自己。在漫长的生活中,你以为忘记了的过去的伤疤,被他有意无意地揭开。

读这些文章,我以为这是写小说。但是,事实上他是在写实,书中收录了一些他和父母、邻居的照片,还有他在70年代中后期与在内蒙工作的父亲的通信。这些资料告诉我们,书中所写,想必都是真的。

书中很多故事发生在上池北街19号小院,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街道,是成都一条普通的街道。普通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书名想告诉我们,这是有爱与希望的街道,但是,爱与希望很稀少。或许也正因为此,才显得可贵,可以支撑着人们继续生活下去。比如,每日醉酒的父亲,也有清醒的时候,这时他会和儿子谈谈杜甫的诗歌。

“我们要爱生活”,这句话的重点是“要”。

-------2015年10月4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文/浦顿

《爱与希望的小街》读后感(四):那绝望近在手边,余温尚存

几乎是一口气(如果连续不断地分做几天读完也算的话)读完了周成林的新作《爱与希望的小街》。

以前从未听说过的作者,基本是冲着他成都人的土著身份和述说老成都街道往事的内容去的。曾经也读过《芒果街上的小屋》,但对书中的文化、生活背景没有切身的体会,所以读过也就赶过一回时髦了,留不下多少印象。

我果然没有失望。作者笔下的上池北街、过街楼街、红墙巷、三道街、西马棚街、人民公园、金牛宾馆、琉璃厂,甚至含糊其辞的“夏威夷”,我都能在成都地图上对上号,有些地方根本就是我曾经每天都经过的地方,再熟悉不过了。我看到了这些地方的今生,而作者讲述的便是它们的前世,那些或可爱或可恶的亲友、邻居,那些或欢乐或忧愁的市井记忆。

或许出于同情之心(因为我现在也是个投身翻译写作的人),我并没有受到书名的乐观主义的诱惑,而是看到作者如何一步步“堕落”至今的。他从一个家境还算不错的省城居民,高中毕业,先后在国营、私营企业打过工,好不容易考取省国宾馆的服务员,继而成为澳门技术劳工,在深圳创业期间开始创作翻译,小有名气之时却因为时运不济、生活窘困而不得不与妻子分道扬镳,完全靠微薄的稿酬及朋友的救济生活。他满纸满篇的绝望与奢望,从酗酒闹事的父亲到神经官能症的母亲,从牢骚满腹、断然决裂的毛根儿朋友到彼此戒备又没心没肺的劳工同事,虽然也有慈爱的祖母,关切如兄弟的邻居大哥,器重的澳门大老板,还有精神和物质上他多年帮助的网友,但他的命运始终在“窘境、困境,乃至绝境”中挣扎。相比以前,他虽然更自信,但也更绝望了。他在最后一篇文章“钱”里面,谈到自己十多年来饱受物质匮乏的煎熬,落款的时间竟然是最近的2015年5月。

他不是一个成功后的作家在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忆苦思甜。他是将自己眼前的绝望原模原样、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大家,让你觉得近在手边、余温尚存。

绝望当然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社会主义国家,饿死人的例子还是很稀少的。他的绝望,在我看来,是越来越难以改变命运的无力感。或者说,能坚持自我的资本越来越少了。曾经年少轻狂,偶尔还有些志得意满的时候,当然不会觉得前途暗淡,更不会想到有山穷水尽的一天。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人生的种种局限和不可能慢慢凸显,方才慌了手脚,变得忧虑起来。等到不惑之年,离异独居,无车无房无存款,仅靠稿费艰难维系,连基本的社保都买不起,这样的处境确实让人尴尬、颓丧,甚或绝望。他也曾经想过傍个富婆之类的办法来解燃眉之急,但终究没能如愿。他也不愿放弃手头的翻译和写作,只能靠朋友周济来死撑下去。

也许该把绝望归咎于时代。曾有书评人把周成林比作“总是被时代抛弃的人”。周的书中也不无对文凭、招工、关系等时代产物的无奈。然而,时代这东西就像任人打扮的历史一样难以说清。狄更斯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对于中国人来说,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同样是好坏参杂、毁誉参半的。

核心仍旧是人。人的精神、意志,精打细算,小心翼翼而不敢迈错一步。这在同样出身底层,甚至比周这样的省城居民底层得多的70后、80后的年轻人看来是再熟悉不过了。一个农村或小城镇居民的子弟,忍受艰难生活的同时还要拼尽全力读书,与大城市的同龄人竞争,好不容易耗尽家财地读完大学,又面临无权无钱的尴尬境地,不得不选择辛苦但挣钱多(也可能辛苦钱少没人做)的职业。辗转几年存下些钱,又要身背高房价、高消费的重负,毫无松懈喘息之机。若遇上个大病小灾的,这些人的命运又何尝没有堕入绝望的可能。但努力坚持下来的,大多都是有车有房有存款有社保的。生活不至于困顿,偶尔还能抓住个机会,实现所谓的梦想。

要说作家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也并没有很特殊。它无非是一种投资的手段。如果回报预期良好,你大可放手去做;如果回报渺茫,你就必须小心谨慎。鼎鼎大名的托马斯•艾略特,固然写出了如《荒原》这般的伟大诗篇,固然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崇高荣誉,但他也有十多年全职从事银行业的经验,若不是朋友筹资让他放弃职业、专心创作,他还很愿意在这个收入丰厚的行业里一直干下去。最近出名的英国作家戴安娜•塞特菲尔德,虽然为了创作下决心辞掉教职,但每天也要花去半天的时间做家教来维持生计。笔者所了解的很多作家,就算没有稳定的职业,也会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得必需的生存物资,而不是一味地乞求资助。

任性和懒惰不能成为绝望的理由。如果真要为周这样的作家(英文好,又做过专业翻译)开一剂解药的话,笔者会推荐商业翻译。在国际交流异常频繁的背景下,商业翻译是个永远有活干,永远饿不死人的职业。哪怕只是兼职,只要手脚勤快,每天投入数小时,月入七八千不成问题。而且,这份职业看重效果,可以免去文凭之忧。

《爱与希望的小街》读后感(五):周成林的青春残酷物语 ------读《爱与希望的小街》

那是在2006年,因为痴迷日本电影而发现周成林,此后,隔三岔五就会去看他的博客,哪怕在异乡网吧里的短暂停留,也会关注《半场》的消息。Half a life,当人生过半,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来处与将来,属于自己的路渐渐清晰,这路上,偶尔会碰到那么几个人,追随着走一程,却并不说话,不通声息,只是吸取了力量,平添了勇气,十年一觉青城梦,生活的波澜渐趋平息,却发现那人独自在窄路上,经历着有增无减的艰辛。周成林,就是一直走在独立作家这么一条不归路上,愈来愈孤独,愈来愈坚定。

他擅长书写,熟悉英文,在澳门工作的历练,曲折的生活经历,不间断的观察阅读思考,使他有不一样的视角来回看置身其中的社会。他偏重叙述历史与人的经历,最感兴趣的是 “人性的诸多面相”:扭曲、变态、肮脏、妥协、疯狂、残暴、怀疑、偏执、忠诚、牺牲、超越、友善、扶助。他说:“写作的目的,不能只令读者舒服安心,或是一往情深,给人一点甜蜜忧伤淡淡回想,就像酒店走廊的罐头音乐那样;写作也不等于自认终极真理尽在手中的教士诵经,劝人无条件皈依,除了阿拉之外没有别的神。正因为人性不喜不快,很多时候,写作更应该让人不安,忧虑,愤怒,怀疑,让人面对生之荒诞,局限,无奈,残酷,哪怕令读者笑,也不妨令他啼笑皆非,或是冷笑,怪笑,令他的笑声,跟看完愚蠢笑剧温馨喜剧的傻笑完全不同。”没错,他机智幽默,文字里藏着黑暗之心,但把刀锋对准自己,解剖起来毫不留情。

从最初网络书写时标题取自文泉子的《如梦记》,到海豚社的《考工记》,如今捧在手上的《爱与希望的小街》厚重而完整,显示作者思想和风格的成熟。他的语言简单平实,却字酌句斟,暗藏匠心,透明冷静,却又雅致上口。没有时下流行的网络词汇,是“纯净的中文”,就像他翻译的毛姆和奈保尔,是的,他很奈保尔,毒舌处处,绝不煽情。也如奈保尔常对保罗.索鲁所说的:这是一本大书。这是周成林的一本大书,也是近年非虚构写作的一本大书。我只是一个普通读者,但时间会检验出结果。《爱与希望的小街》完整地记录了六零年代中后期出生的文艺青年的个人经历,虽是个人经历,却道出几代家国之伤,好书让人刺痛,发人深省,共同的情感,贩夫走卒都能阅读产生共鸣,九零后的文艺青年也能理解,借此懂得父母,懂得父母的父母。

本书编排也有匠心。从《上池北街十九号》 “院子里有两棵树”开始,娓娓道来童年往事,《乱云》《残云》《晚春》《我们要爱母亲》这是成濑与小津的黑白电影,有些隐忍,也似今村昌平的电影,有些残忍。几番白描生死,画面感带着触觉,有回响,有余温。感叹家国之下,众失荫庇,生世浮萍。人人都是时代的牺牲品,人人怀着小人物的善良卑微,承受着悲哀创痛。满腔的怨、恨、苦,在《杀父》中达到高潮。P59“这一切加起来,就是没有希望。要有希望,只有他死”。这样挑战传统人伦道德底线,真实绝望得不能呼吸。这时一幕幕黑白的老照片插页出现,如电影上半场嘎然而止,读者掩卷中场休息。

而下半场恰以《看电影》始,历写我及我的同代人,这局外人与畸零者的群像,也显出我何以成为今日之我。作者不乏嘲讽,怀着“污泥中打滚的快乐”,有细小的温情,巨大的绝望。在《冷冰冰》一章里,读者与作者都同时惊呼,原来“我发觉我写的不是他,我更像在写自己。冷冰冰就是另一个我,我决不希望变成的那一个我,崩溃之后的我,虽然我的表现未必与他雷同。” 他写的每一个畸零人都是自己,他在每一个人的面孔与经历里映照出了自身。这,也照亮了我们自身内心的隐秘的结痂的洞。所有的绝交、绝情、绝望成了今日的孤绝。同学少年,渐行渐远,命运拨弄人惊心动魄。而他,更清醒,自信,坚定,不逃避,不妥协。不是诉苦,只是面对真实。这是《青春残酷物语》与《蓝风筝》。

最后几篇,更接近今日现实,同样令人不安,令人痛苦。因为当下出版环境被删掉三篇,但不影响全书骨骼。《文凭》的荒谬之后,现实步步紧逼,最后落在一个《钱》字,有如急管繁弦,大珠小珠都是金钱作怪。如大岛渚的同名电影《爱与希望之街》,人都有自尊,若有白鸽可卖,谁愿意开口借钱?但是为了希望与清白,还是得射杀白鸽,以绝后路。妻子离开时留下的话“你的家人根本帮不了你,你也没基础。”这话反复出现三次,这是怨与恨的三重奏,唯有小狗忠诚至死。虽有网友的恩情,但最终互相伤害无可抚慰,仍如塘鹅临渊,进退失据,须发皆落,旷野呼救。 “除非我下定决心,不再格格不入,回归所谓正常,除非出现奇迹,我可能永远摆脱不了最近十年的绝望,还有钱带来的窘境、困境和绝境。但我也知道,真的“正常”,我会更绝望。”听罢此言,东船西舫悄无言,唯有江心秋月白。这绝望的十年,正是书写本书的十年,从2004年《乱云》到2015年《钱》。作者直面所有的真实,打破了所有幻觉,脱光了所有衣服,无所畏惧地裸奔。几许红袖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终于最后,“关键时刻,我的家人总算帮了我一次”。时间,真的会疗愈伤痛,我们与我们置身其中无可逃脱的关系终将有可能和解。毕竟,爱存在,希望,存在。虽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远,我要慢慢才能接受并且欣赏这个简单的事实”,但是,文字不会变,写下即是永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