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追求真理读后感100字

追求真理读后感100字

《追求真理》是一本由[美]威廉·麦克尼尔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2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追求真理》读后感(一):最后,是幸运

“…但正如这本回忆录所表明的,我的思想追求从不谦逊,垂暮之年的我,仍然与年轻的时候一样,渴望了解一切。”~书里叙述了作者自己的学术历程,(经常会遇见耳熟的人名,这很有趣,是对读书本身的报答,)而且,作者在分析过自己的著作后,还荐书~克里斯蒂安的“大历史”,真是一片拳拳之心,当然,也可在这回忆录里中看到著名的“人类简史”中很精华的语言创造人类社会命题的观点来源~至于作者所言的追求真理,他自己也知道真理本身是来源于语言的假设,而作为一个研究历史的学者,在后来的岁月,麦克尼尔也越来越倾心于提出假设来完善自己的历史体系,也许,这些无法戳穿的宏大的命题假设,才会让他的立足点变得坚实广阔,才能负荷他求索一生后,暮年的激情~也许,作为一个无神论者,这才是他最后的幸运~

《追求真理》读后感(二):威廉•麦克尼尔的思想轨迹

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1917年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长期执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担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著有《西方的兴起》、《世界史》、《瘟疫与人》等多部重要作品,被誉为全球史奠基人、世界历史学科的“现代开创者”。2010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为威廉•麦克尼尔颁发国家人文勋章,以表彰其在文史研究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追求真理》一书是麦克尼尔的自传回忆录,可以了解麦克尼尔的思想轨迹、创作背景以及构建全球史观的基本原则。

威廉•麦克尼尔的父亲是一位中古历史学家,威廉受父亲的影响极深,从小就表露出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他小学时就曾与父亲探讨,以比较的方式,论述中世纪的英格兰与法兰西的政体的异同点,由此可见他很早就显露出审视历史的宏观视野。这一理念在麦克尼尔后来的学术研究中不断强化,是贯穿他所有作品的中心原则,这使得麦克尼尔对于历史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比如,麦克尼尔发表于1983年的文章《历史视角下的人类移民》,引起了美国移民研究的泰山北斗伯纳德•贝林的关注,他追问麦克尼尔这些观点的来源,最终发现所有资料都是现成的,麦克尼尔的卓越性来源于他的思考所得。这是一个思维开阔、态度独立的历史学家的眼光。

麦克尼尔曾经深受汤因比的影响。汤因比打破了西方史学界长期以来“欧洲中心论”的论述僵局,他的“文明比较论”可以说是全球史观的初萌,麦克尼尔继承并拓展了汤因比的思想。在麦克尼尔最重要的作品、出版于1963年的《西方的兴起》中,他上起人类的起源,下至20世纪中期,纵横开阖、挥洒自如,分为中东统治的时代、欧亚文明均势的时代和西方统治的时代三个阶段,以博大恢弘的构架,清晰地描摹了西方文明兴起的背景及过程。麦克尼尔强调跨越民族、国家的樊篱,将全球文明看成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整体。西方的兴起正是全球文明交融传承、兴衰演变的成果。麦克尼尔在本书中回顾了《西方的兴起》的写作过程,他这样总结:“《西方的兴起》成为里程碑式的书,其原因在于它表明了不同的事实、不同的相互关系和不同的理解如何从全球范围的历史探究中呈现出来。”以麦克尼尔为代表的全球史观认为,文明不是孤立分隔的,一定是在相互碰撞、反复冲突中不断影响和改变自身的处境,新的世界史叙述对不同文明之间的彼此渗透予以了更为密切的关注。

全球史观与传统世界史的一大区别,在于高度重视环境因素如何发生作用。《西方的兴起》让麦克尼尔意识到传染病在科尔特斯的征服中所扮演的角色,纵观文明化的历史,对传染疾病不同程度的抵抗肯定给外来人口不计其数的其他遭遇带来了深远影响。出版于1976年的《瘟疫与人》是麦克尼尔另一部代表作。这部作品在销量上迅速成功,但其实它最初是被出版社拒绝的。因为在同一时代的文本证据相对缺失的情况下,麦克尼尔诉诸于推论的做法,引起了史学界的争议。这是麦克尼尔史学研究的一个特点。麦克尼尔曾经多次回应这类批评。他在1985年的一次演说中说道:“神话与历史是近亲,因为两者都通过讲述某类故事来解释事物如何演变为他们当下的状态。但是我们普遍的说法是,神话是伪造的而历史是真理或者追求真理……但是在一位历史学家看来是真理似乎在另一位看来是谬误,所以一位历史学家的真理成为另一位的神话,即使用语言表达之时。”麦克尼尔的价值与不足尚有待专家商榷,但他的不拘一格的确推动了现代历史研究的发展。

没有任何一种学说是完美的。旧学说就像是酵母,新的学说往往酝酿于其中,每一次批判性的否定都是对真理的无限靠近,即便或许有可能倒退甚至歪曲。全球史观拓展了历史学的研究阈限,但它同样常被诟病,比如它对普遍适用准则的追求是否会抹杀个体的差异性。环境史观强调外部因素的影响,有利于打破空间隔绝来考察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但它容易把许多原本属于同一种文化内部的不同倾向机械地分割开,忽视了内部的发展规律。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多人对真理的追求。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本人。

《追求真理》读后感(三):威廉 麦克尼尔 :20世纪的历史学家

2016年7月8日,美国芝加哥大学官方主页宣布,芝大历史系世界史与欧洲文明研究专家,畅销书《西方的兴起》的作者,威廉·麦克尼尔教授在康涅狄格州的寓所逝世,享年98岁。

威廉·麦克尼尔属于典型的由某部著作声誉鹊起,终身受益的历史学家。出版于20世纪六十年代的《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的历史》,被公认为西方史学路径转移,开辟全球史书写的滥觞之作,博得了包括汤因比在内的一系列学者的激赏和公众的普遍赞誉,至今依然畅销在册。2010年,奥巴马总统在白宫为其颁发国家人文勋章,表彰他在西方文化与历史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作为誉满天下的历史学家,麦克尼尔对于自己的学术思想轨迹有着感性认识。有人以为,麦克尼尔的世界史著作代表着启蒙时代以来西方理性与进步思想的历史自审和不断超越,洋溢着特有的乐观精神,但麦克尼尔内心更认同自己扮演的是当代希罗多德,这位开启西方史学编撰新纪元的世界旅行家和博闻记录者的门徒。

麦克尼尔1917年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后随担任神学院教授的父亲迁居美国。作为虔诚的加尔文派教徒,父亲敦促他培养对真理和信仰的永恒追求。在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麦克尼尔进入芝加哥大学本科生学院学习。此时的芝大正在年轻校长罗伯特·赫钦斯的带领下,开展人文经典通识课程运动,麦克尼尔一边服膺赫钦斯营造学生与教员论辩的浓厚思想氛围,另一边广泛汲取各类学科思想,芝大的哲学、古典学、文化人类学和欧洲中世纪史等,都给他灌注思想活力。青年麦克尼尔推崇思想的原创性和对事物的想象推断能力,对那种堆砌史料而毫无观点洞见的研究很不以为然。这种思想偏好后来也波及到他对各位授业教师的评价,包括像莫斯利,卡尔·贝克尔,阿诺德·汤因比等,从这点而言,麦克尼尔称得上是学术思想史上时常出现的“离经叛道者”。

二战期间,麦克尼尔终止在康奈尔的博士学业应征入伍。战争期间,他被推荐担任美国驻埃及使馆的武官助理,随后在欧战结束前夕调遣至希腊担任观察员,并领命为五角大楼撰写战后巴尔干地区政治分析报告。这段时期是麦克尼尔个人将历史文化知识与现实政治需求完美结合的黄金时期,他撰写的一系列关于战后希腊政治的书籍获得好评,同时他对国际事务敏锐分析的优秀素养亦得到阿诺德·汤因比的垂青,邀请其参与由英国皇家国际研究所主编的《国际事务概览》撰写,该书系被奉为20世纪最为经典的国际关系史著作。值得称道的是,他所负责的二战期间美、苏、英大国关系史的分册是唯一一部由非英国籍学者撰写,但学术评价位居最佳之列的专著。假设麦克尼尔日后没有重返高校任教,他亦注定会成为冷战期间研究国际事务的风云学者。

战后麦克尼尔返回康纳尔完成博士论文。得益于赫钦斯的赏识和推荐,麦克尼尔重返芝加哥大学执掌教鞭,开启他服务芝大四十年的学者历程。游历过世界各地,具有丰富观察经验的退役上尉麦克尼尔,他的视野已经超越众多同行着而更具全球视野。麦克尼尔不满足于单纯讲解西方文明的历史,他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最好的选择就是写一部前人所未曾开拓,未曾突破的大部头著作。

《西方的兴起》正是这种个人发展与时代背景相融合的产物,麦克尼尔花了整整八年时间构思结构、处理史料,增删枝节,最后成文书稿近千页,出版即轰动。该书契合了战后美国式的文明发展观:承认非西方文明与文化的贡献和重要地位的同时,强调西方世界崛起背后的技术、科技、交通因素的排他性优势;把西方历史的发展阶段与其他非西方文明交错书写,各自碰撞,终而汇聚。

《西方的兴起》出版后,麦克尼尔没有停下对世界史领域的探索,他开始更关注在宏大叙事与微小主题之间的平衡。他日后出版的《瘟疫与人》探讨的即是疾病、病菌对于人类社会的正反影响力;《追寻权力》则围绕不同社会中的军事制度和组织对于国家和文明的作用。退休之后的麦克尼尔依旧笔耕不辍,关注着世界史发展的最新动态。他和儿子约翰·麦克尼尔合著的《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代表着从全球史观和生态环境史观审视全球数千年间文明碰撞交错的视角。

麦克尼尔的世界史观始终是流动和富有想象力的。他在日后曾坦言在撰写《西方的兴起》时,他内心的西方文明优越感影响了写作的均衡,而冷战时代的东西方对峙也影响了他对非西方文明的观察态度。麦克尼尔并未真正摒弃被后殖民者主义者所批评的欧洲中心论色彩,这点他日后也并不讳言,坦诚冷战思维对他研究的诸多影响。

麦克尼尔著作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始终不满足对某个主题的固化思维,他始终欣赏并期待来自其他学科发展后带来的新空间观、时间观的冲击。他反对历史学科的自我抱团和碎片化趋势,强调历史学者要积极与其他学科展开对话。唯有这样,历史学家赖以维持的砝码才不至于偏向,所亟需的想象力才不至于枯竭。

发表于《财经》杂志

《追求真理》读后感(四):刘文明:全球史的奠基者威廉·麦克尼尔

全球史的奠基者威廉·麦克尼尔

刘文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明区划研究中心教授)

威廉· 麦克尼尔于1917 年生于加拿大的温哥华,10 岁时随父母移民到了美国芝加哥,此后便与芝加哥结下了不解之缘,学习和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渡过。麦克尼尔的父亲也是一位历史学家,在麦克尼尔的孩童时代,父亲常常在睡觉前为他读一段历史书,因此他自幼受到历史学的熏陶,1934 年进入芝加哥大学读书时选择了历史学专业,并在该校获得硕士学位。1939 年秋,麦克尼尔前往康奈尔大学,准备在卡尔· 贝克尔教授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然而,贝克尔身体欠佳影响了教学,于是麦克尼尔在菲利普· 莫斯利教授的指导下着手准备博士学位论文,主题是马铃薯在欧洲尤其是爱尔兰历史上的作用。但是,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他的学业。1941 年他被征召入伍,抛下准备中的博士论文,成了一名炮兵战士,先后在夏威夷、波多黎各和库拉索岛服役。1944 年,麦克尼尔在莫斯利教授的推荐下,成了美国驻希腊大使馆的一名副武官,亲历了希腊内战。他的军旅生涯历时5 年多,到1946 年11 月才以上尉军衔退伍。麦克尼尔是一个兴趣广泛和勤于思考的人,军旅生活日后便成了他多部著作的灵感来源,例如《希腊困境》、《竞逐富强》、《齐力一心》等著作都与这一经历息息相关。麦克尼尔在1946 年退伍后回到康奈尔大学继续完成他的博士论文。但是,他放弃了最初设想的马铃薯问题,而是探讨人口变化与政治经济变迁的关系,于1947 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他到芝加哥大学任教,主要从事西方文明史和世界史的教学和研究,也曾担任历史系系主任,在那里一干就是40 年,直至1987 年退休。

麦克尼尔是一个创造力旺盛和多产的学者,著作等身,从这本回忆录的附录中可以看到,他撰写和主编的著作多达35部,还有数十篇不同领域的论文。在这些论著中,《西方的兴起》、《瘟疫与人》、《竞逐富强》、《人类之网》等影响巨大,尤其是《西方的兴起》和《瘟疫与人》堪称其代表作,因此这两本著作的出版也成了他回顾自己人生经历时的阶段性标志事件。麦克尼尔对世界史的理论贡献,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不同文明间的互动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体现在其《西方的兴起》、《世界史》和《人类之网》;二是提出了人类社会组织及其运行中的“微寄生”和“巨寄生”现象,主要体现在其《瘟疫与人》、《竞逐富强》和《人类状况》。

麦克尼尔认为,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流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他在撰写世界历史著作时,都围绕着文明互动来组织和叙述。《西方的兴起》全书分为3 个部分,即公元前500 年之前中东主导的时代、公元前500 年至公元1500 年欧亚文化的均势、1500 年至今西方主导的时代,用中心与边缘之间文明互动和文化传播来解释世界历史的变迁。《世界史》全书分为4 个部分,包括公元前500 年之前世界古老文明的形成及概况、公元前500 年至公元1500 年各文明的平衡发展、西方主宰世界、走向全球大一体,这一框架明显由《西方的兴起》发展而来,文明互动仍然是理解和叙述世界历史变迁的核心工具。《人类之网》是麦克尼尔晚年与儿子合作的著作,他受到世界体系理论的启发,认为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各文明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并成为一个整体,尤其是欧亚非范围内跨文明的联系实际上构成了一个“世界体系”,因此他在该书中将文明互动作了网络化的叙述,提出“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的人类网络的发展历程构成了人类历史的总体框架”。这是他对自己早年提出的文明互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此他在回忆录中满意地说道:“《人类之网》比之前接触到的书对文明进程提供了一种更敏锐、更公正的叙述。我在本科时代渐渐领会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历史,1940 年在康奈尔大学第一次阅读汤因比著作时拓宽了视野,1963 年写《西方的兴起》时实现了最初的学术构想。我把《人类之网》视为自己成就的合适高峰。40 年后,我儿子和我编织了一部改进的、修正的、浓缩版的人类历史。其他人有权评说此书,但是我生平的雄心壮志如今已竭尽全力并心满意足地实现了。”

“微寄生”和“巨寄生”是麦克尼尔借用生物学和生态学来理解人类社会的两个重要概念。“微寄生”是微生物寄生在人体中形成的寄生关系。当人类感染病菌之时,刚开始时会由于病菌的影响而感到身体不适,但如果人体中一旦形成对该病菌的免疫力,就会在人与病菌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即微寄生平衡,作为寄生虫的病菌与作为寄主的人“和平共处”。麦克尼尔将微寄生模式与人类社会组织相比较,将人类社会中的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比喻为“巨寄生”,并以此来解释人类社会组织。微寄生由微生物与人的关系构成,巨寄生则由人与人的关系构成。麦克尼尔认为微寄生与巨寄生颇有相似之处。在微寄生中,寄生虫要想生存下去,就不能将寄主杀死,从而在寄生虫与寄主之间达到共生的微寄生平衡。巨寄生也是如此,巨寄生中的统治者不会采取杀鸡取卵的方式来获取利益。剩余产品可以看作是人类巨寄生中的抗体,一个成功的政府会使得交纳租税的人民具有抵御掠夺的免疫力,这种方式就像寄主因轻微感染而具有抵抗致命疾病的免疫力。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中从微寄生角度考察了文明互动中的疾病传播,而在《竞逐富强》中则以类似的方式阐述了人类社会中的巨寄生现象,他在该书前言中说道:“病菌是人类需要对付的最主要的微寄生物,而我们的最主要的巨寄生物则是其他一些人,这些人擅长施行暴力,自己不必生产粮食和其他消费品就能维持生计。因此,对人类群体中巨寄生物的研究就转为对军事力量的组织,尤其是对军人使用的装备种类变化的研究。装备的改变能够不时地开辟新地域,或借武力打破寄生社会内部原有的界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武器装备的改变和微生物的遗传变异相似。”因此麦克尼尔自称《瘟疫与人》和《竞逐富强》是姊妹篇。另外,麦克尼尔在《人类状况》一书中对微寄生与巨寄生现象作了历史概述,分析了人类社会变迁中不同时期的传染病模式与巨寄生形式。

麦克尼尔毕生追求和倡导反映大规模历史进程的世界历史,并且从小便具有审视历史的宏观视角。他在读小学时,就曾在一次与父亲的对话中,从比较角度提出英格兰和苏格兰的中世纪王国落后于法兰西王国,试图从不同的国别史中寻找共同现象。因此他回忆说,他从一开始便寻求大规模范式,这在10 岁之前就已显露出来。1947 年他到芝加哥大学工作,主要从事西方文明史教学,于是他将西方文明置于世界背景下来理解和讲授,编写了教材《西方文明史纲》,为后来《西方的兴起》一书的写作奠定了基础。《西方的兴起》在美国世界史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一意义正如麦克尼尔在回忆录中所说:“《西方的兴起》成为里程碑式的书,其原因在于它表明了不同的事实、不同的相互关系和不同的理解如何从全球范围的历史探究中呈现出来。仅仅通过跨越边界的审视,通过探究被分割开来的关于世界不同地区的历史知识,以前未意识到的各种关系和似是而非的联系就一下子展现了出来。由此,不同于文明史和地方性国别史的世界历史开始出现。”1964 年,《西方的兴起》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当然,当时的麦克尼尔并不满足于仅仅自己从事世界史研究,他也希望将自己理解的世界史传授给学生,因此在芝加哥大学开设了世界史课程。为了配合教学,麦克尼尔于1967 年撰写了教材《世界史》,并在随后几年与他人合作编写了12 册《世界史读本》。然而,芝加哥大学的世界史教学于1987 年随着麦克尼尔的退休而一度中断,主要因为这门课程由麦克尼尔单独讲授,没有形成一个教学团队,因此他退休后便后继无人。不过,这种情况也与世界史在当时美国高校中的境遇有关。20 世纪60—80 年代,在美国高校开设的历史通识课主要是西方文明史,只有极少数高校开设世界通史。当时美国的大多数历史学者认为,世界史涉及的时间和空间范围都太大,不可能作为一个领域来研究,因此也不适合在高校讲授。这样,20 世纪90 年代之前,世界史在美国高校中还没有成为历史学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像麦克尼尔这样倡导世界史的学者最初在美国史学界中处于边缘地位,他的芝加哥大学同事也没有兴趣参与到其世界史教学中来。不过,麦克尼尔对世界史的追求和倡导逐渐得到主流史学界的认可,他于1984—1985 年被选为美国历史协会主席。到20 世纪90 年代以后,世界史教学和研究在美国高校逐渐发展起来,一些高校出现了培养硕士和博士的项目,杰里· 本特利等人创办了《世界史杂志》,世界史著作也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在美国形成了一支从事世界史研究和教学的队伍,独立的世界史学科也就在美国出现了。时至今日,世界史在美国蓬勃发展起来,这离不开麦克尼尔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美国世界历史学会为了表彰他在世界史方面的贡献,于2009 年授予他“世界史先驱奖”。

麦克尼尔之所以在世界史探索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离不开他身边人的帮助或影响。他的妻子伊丽莎白· 达比夏尔可以说是一个语言天才,精通希腊语、法语和德语,也能说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还懂得一点土耳其语,麦克尼尔称她是“最值得信赖的校对者、评论者与合作者”。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 汤因比是麦克尼尔岳父的好朋友,这层关系使得麦克尼尔有机会与汤因比交往并一度受邀合作。麦克尼尔坦言,他以文明为单位来叙述世界史是受到了汤因比《历史研究》的影响,但他也指出了《历史研究》中忽视文明互动这一不足之处。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也对麦克尼尔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他的引导下,麦克尼尔阅读了大量的人类学著作,并从中吸收借鉴了有关文化模式和文化传播的概念和理论。此外,路德维柯· 巴克霍夫、费尔南· 布罗代尔、马歇尔· 霍奇森、阿尔弗雷德· 克罗斯比、伊曼纽尔· 沃勒斯坦、约翰· 古德斯布洛姆、李约瑟等人的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对麦克尼尔产生过影响。当然,从另一角度来说,这是麦克尼尔的虚心好学使他吸收了大量他人的思想成果。

麦克尼尔在这本小册子中将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学术生涯融为一体,娓娓道来,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历史学家执着追求世界史研究和教学的人生历程,同时也从个人经历诠释和反映了世界史研究和教学在美国从无到有的历史,因此它既是一本历史学家的回忆录,也是一部美国世界史兴起的学术简史。麦克尼尔在美国扮演了世界史播种者的角色,正是他的不懈追求、倡导和推动,才有了今天美国在世界史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麦克尼尔毕生追求探索世界史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什么说他是“全球史”的奠基者?这还得从中美两国不同的语境及学术传统说起。中国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就在苏联的影响下建立起了世界史学科,但中国人所说的世界史是指中国史之外的外国史,国别史和地区史构成了它的主体,比如说英国史、美国史、日本史、欧洲史、东南亚史等,都是世界史。在美国,20 世纪90 年代之前虽有“世界史”这一名称,却没有世界史这个学科,对外国史和地区史的研究大多放在“区域

研究”这一名目之下,因此以麦克尼尔为代表的学者所倡导的“世界史”,不是以国别史和地区史为研究对象,而是考察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的文明互动现象,也就是说,英国史、日本史、欧洲史等研究不属于“世界史”,这种“世界史”从概念到内涵都不同于中国的“世界史”。这样,当美国的“世界史”作为一种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史学思潮传播到中国时,中国学者为了对中美不同语境下的两种“世界史”有所区别,往往将麦克尼尔等人倡导的美国式世界史称为“全球史”。因此,美国学者所说的“world history”不是中国的“世界史”,而是我们所说的“全球史”,与“global history”没有多大差异。在麦克尼尔这本回忆录的中译本中,译者按照习惯将“world history”译成了“世界历史”或“世界史”,但读者应该注意从美国语境来理解它的含义。

本书译者高照晶正在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硕士毕业于全球史方向,对麦克尼尔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承担这一翻译工作是比较合适的。她希望我写一篇序言简要介绍一下麦克尼尔,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本书,因此便有了我上面这些文字,是以为序。

2015 年1 月22 日于首都师范大学

(本序的删减版已刊于《中华读书报》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5-11/25/nw.D110000zhdsb_20151125_1-19.htm)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