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篡改的命读后感精选

篡改的命读后感精选

《篡改的命》是一本由东西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2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篡改的命》读后感(一):篡改的命

本来理解为写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后来看到评论说写的是农民工。是的,如果自己遇到汪长尺那样的事,说不定还不如他。改变命运,到底有多难?突然有点失落。农村到城市的路到底有多长?幸亏来到了大城市,可以凭借自己的本事来打出一片天。是的,读完小说,我们不应该怨天忧人,而是应该认清自己,继续努力。

《篡改的命》读后感(二):篡改了谁的命

林方生怀着一腔热血,想要帮照片中这个肿胀的男人翻案,越追查越害怕,发现这个自己完全不认识的人,竟是自己最亲的人。他选择了毁灭证据,让自己被篡改的命继续篡改下去。

我一直以为篡改的命,篡改的是汪大志的命,他的命被汪长尺拐了个弯,摇身成为林方生。读到最后,我才发现,篡改的命,其实也是汪长尺的命,那个顶着他的名字生活的人,那个人的人生,实际上才是汪长尺的人生。

因为被篡改的命,汪长尺以及他的一家都改变了。东西以当代黑色幽默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汪长尺无奈的一生。甚至到最后,连他最爱的儿子都离他而去,想让他短暂的一生消逝在时间的长河之中。

对于汪长尺来说,社会的许多不公落到他的头上,但他自己的好面子何尝又不是让自己吃了许多苦。

看到这本书的简介时,我也想到了余华的活着,不过我没有看过。

只愿篡改的命在现实中越来越少。

《篡改的命》读后感(三):看一节,停个几分钟

目前才看到一半,属于是很压抑了。每次看一会儿就要休息一会儿,感觉心脏和呼吸都承受不住。

也许是因为我即将到达他们这种生活了吧,对未来的恐惧以及没有信心,一次一次地往后看,仿佛在看自己的未来。哎。

虽然说已经多多少少有被剧透到,但我还是不能接受,可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就是如此啊。金钱与权力,时时刻刻都压在我们的心头,没有钱与权,有多少个人能有骨气地抬起头,所以说“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令人佩服的,因为分分钟就会饿死,人的基本生存条件都没有了,谁还会在乎荣辱呢。

古人的话多多少少还是有道理的,特别是越到现代社会,才会发现以前的古话越有道理。命可以篡改吗?真的很难很难。我们出生在这个世界,这条命的归宿就早已被安排好了,无论多么地不服气,依然如此。有点人儿为什么看起来像是“翻身”了一样,其实不然,他们的命就是如此驱使他们往前走,这也是命啊。

《篡改的命》读后感(四):黎明时的坠落

刚开始看到一半的时候,感觉不好,语言有故意雕琢之嫌,情节也有矫作的痕迹,没准儿又是一部蹩脚小说,不符中国小说学会给其年度长篇小说第二之誉。但这本书我毕竟花了二十多块钱买的,我还是坚持了下去,现在想来,幸亏我坚持了下去,否则我得不到如此的震撼。

汪长尺无疑是主人公,他是所有改革开放后,由贫困农村进城寻找梦想的青年的代表,不,他是所有失败者的代表。他遭受了几乎所有失败者所承受的苦难。高考考得不错,但却由于被人冒名顶替而落榜,命运的不公由此开始:父亲为自己伸张正义,但即使摔断了腰也没有人伸出温暖的双手;满怀憧憬到城市打工,发工资时老板却消失的无影无踪;挣到的第一笔钱却是替人家坐牢而得来的;为自己和兄弟们讨薪,却被老同学捅了刀子;讨了老婆生了孩子却养不起,无奈只能默认老婆去卖淫,父母去乞讨;工地受伤造成性功能障碍却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和包工头打官司,亲子鉴定书都被做了假!他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改变自己命运的梦想破碎得连渣渣都不剩,他被现实逼到了命运的墙角!他抓不住命运的咽喉,他只能做命运的奴隶!

他被急欲复兴的家族理想和残酷的现实推向了魔鬼的怀抱,由此他变了,他由胆小懦弱变得心狠手辣,由善良诚实变得冷酷无情,由积极变成了消极,他堕落,他冷漠,他狡诈,他欺骗,他敲诈,他变得无所畏惧!一切的道德在他的面前都变成了狗屁,有钱才是正人君子!他坠落了,坠入了黑暗的深渊再也起不来,他终于明白从一出生他就输定了,因为他没生对地方。他决定把满怀着自己希望的亲生儿子汪大给别人养,只有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城市家庭,才能彻底的摆脱农村的贫困与肮脏。最后大志在汪长尺的秘密监视下长大成人,四岁会踢足球,五岁弹钢琴,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汪长尺可以说成功了,也可以说彻底失败了,妻子因此而离家出走,父母因此和他断绝关系,而现在他和林志方可以说除了可怜的血缘没有半毛钱的联系,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这就是他要的长大成人的大志?这也印证了仅靠汪长尺是无力改变汪大志的命运的。他被林家柏发现了,但仅仅是这一点点的败露,他得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他心甘情愿,他等这一天等太久了。他像一个沉重的大石头,从西江大桥坠下,没有溅起一点水花。是现实逼死了他。

汪槐则是另一类人的代表。我也是农村来的,我从汪槐的身上能看到我的父亲的影子,还有我的一辈子没有出过山的爷爷,我的深山的邻居,我的许多爷爷辈的亲戚,我的初中班主任,我的高中的老师们。他们来自贫困了几百年的中国,他们黄土朝天,像他们的祖宗一样,连血液里都沾满了泥土的气息。终于,一道改革的大幕拉开了,在电视中,在干部的嘴里,在从城市打工归来的邻居嘴里,他们知道了城里到处铺满了黄金,他们知道久违的机会来了!!!从鸦片战争开始,他们积郁了将近两百年的对改变命运的向往像雷一样炸响了,对家族复兴的急切欲望使他们如疯如魔。汪槐为了儿子能争取一个大学的指标而不惜从高楼坠下,他为了能使儿子在城市的生活好过一点,不惜扔掉祖宗留下的最后一点尊严,他匍匐在地上,像狗一样,向冷酷无情的城里人讨起了钱。在对汪长尺的最后一点希望破灭之后,他抱走了大志,他要把他培养成国家干部,他要亲自教他的小学课程,他要做他的陪读童子,他似乎已经磨灭的希望又重新熊熊燃烧起来,但这伟大的理想和慷慨激昂的努力都被一个小小的过敏打败了。可笑又可悲。都知道急功近利必然要失败,可他能不急功近利吗,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希望,这是他的父亲,他的爷爷,他的祖祖辈辈至少十代人的的希望!最后,他绝望了,他没有精力再流一滴眼泪,他成为了一个巫师,也许只有巫术才能满足他的愿望。

在通往城市的道路上,大部分人失败了,少数成功的也是踩着无数失败者的伤口,喝着他们的血和肉才通往胜利的。这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年代,但机会却总是隐藏着悲剧和毁灭。

《篡改的命》读后感(五):比边缘人还边缘的是什么? ——读东西长篇小说《篡改的命》

作者:景怡

提笔前一个小时左右,在央视《新闻联播》看到一则沉痛的消息,说的是埃塞俄比亚首都一个垃圾场滑坡导致46人死亡。新闻还专门提到,很多人死亡前在垃圾场寻找吃的东西。

今天也是刚刚看完东西的长篇小说《篡改的命》的日子,此时此刻,五味杂陈。我禁不住会想,后温饱时代,比边缘人还边缘的究竟是什么?

在书店无意中遇到这么一个名儿的书,毫不犹疑地带回家,其中的原因,除了之前阅读东西的《耳光响亮》的好感驱使,毋庸讳言,另一个原因应该是书名勾起了我好奇心。可是,回到家翻看目录,看到的却是——“死磕”、“弱爆”、“屌丝”、“抓狂”、 “拼爹”之类的网络流行词汇,习惯了看严肃文学的我,又怀着警惕心理,把阅读该小说的计划搁置了,一搁置就很长时间。

最近,被安排了很多不该自己岗位职责上要做的事,工作上频繁加班,导致心理堆积了很多情绪。按理说,上班十年多的我,早该习惯了被强加职责范围外的工作,早该对各种委屈麻木了,但是,这次却异常敏感起来。看完其他书之后,我从书堆里淘出《篡改的命》,在每天上下班的地铁上看了起来。

“我把自己写哭了,因为我和汪长尺一样,都是从农村出来的,每一步都像走钢索。我们站在那根细小的钢丝上,手里还捧着一碗不能泼洒的热汤。”读完 “后记”,合上书本,我嘘叹不止。这段文字让我想起,十二年前在这座城市某家报社做实习生的我,因接听“情感热线”而采访了一个命运起起落落的中年男人,他说过这么一句话:“人这一辈子,就是夹着尾巴做人。”

汪长尺学习成绩很棒,不负农村父母的期望,高考考出好成绩,却没被录取。父亲汪槐去教育局反映情况“死磕”,并没有任何结果,搞得自己摔成了残疾。汪长尺过早娶了不识字的媳妇小文,两人为了生计进城打工,做建筑工的长尺却遭遇林家柏拖欠工资。长尺讨薪,遇到意外,伤到了生殖器,导致性无能;怀孕的小文在洗脚城上班,为了赚“快钱”,做了妓女。为了赚“快钱”,父母进城既做了拾荒者,也做了乞丐。

作为农村人的汪长尺、小文和父母,在走入城市之前就期待改变命运,进入城市以后,他们被淹没在物欲横流的洪流里,尽管他们是顽强生长的“不死草”,但是,在后温饱时代,在资源分配本来就极度不均衡的残酷现实面前,他们的喘息注定只会是很快流逝的嘘叹。

在重重困难面前,长尺急于想不让儿子大志步自己的后尘,让孩子改变命运——通过自己对优良家世的考察,瞒着妻子小文,把孩子作为弃婴,“定点”丢弃到不能生育的大学副教授方知之家门口。改变了孩子的成长环境,他间接改变了孩子的命运,但是老婆小文却离开了自己。虽然后来知道拖欠自己工资的林家柏就是方知之的老公、大志的义父,但是长尺还是说服了自己,让孩子在这个他选定的殷实的家里茁壮成长。没曾想,一直监视着这个家庭动向的他,竟然发现了林家柏有了外遇,长尺决定要用自己的努力挽救林家柏和方知之已经名存实亡的婚姻。然而无赖的林家柏要和长尺做一个交易——林家柏给长尺父母一笔相对可观的养老费,长尺离开人世,林家柏回到这个家继续照顾孩子长大。生无眷恋的长尺答应了林家柏的条件,跳下西江大桥,结束了生命。全村人异口同声“往城里”,长尺的魂魄投胎到了林家柏的情人吴欣的肚子里。多年后做了警察的大志无意中查到跳下西江大桥的汪长尺没死,活得好好的,还成了副局长,再查下去,他发现了一场高考冒名顶替的罪案,被顶替的人竟然是他的亲生父亲汪长尺。

在后温饱时代,小说里那些为钱穷疯的残酷现实,那些让人不寒而栗的人性抉择,他们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两代人都怀揣让孩子离开农村过上体面的城里人的生活的美好愿望。可是,在数十年的城乡二元制户籍治理结构下的社会,他们进入城市,注定始终是边缘人。

纵使,没有了城乡二元制户籍管理的三八线,如果社会资源分配极度不均衡依然代代相传,那么,农民进了城,还是找不到合理的方式融入城市日常生活,他们注定仍旧是边缘人,注定仍旧一代代背负比边缘人还边缘的负累——毫无尊严地苟且偷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