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林家铺子读后感摘抄

林家铺子读后感摘抄

《林家铺子》是一本由茅盾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林家铺子》读后感(一):林家铺子

最近上现当代,看了许多书。知道了茅盾不仅是《子夜》,沈从文不仅有《边城》,老舍不仅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巴金不仅有《家》。 看了茅盾的《林家铺子》,想起高中做过的一篇阅读理解中的一首小诗"船过乌镇读茅盾,子夜红灯照天命,林家铺子今犹在,甩手方面掌柜人"。善良踏实的铺子掌柜林先生,正正经经地做着生意,却一边受着官吏的敲诈,一边受着高利贷债务的剥削,生意刚刚有了转机,紧接着又是一个变故,让他入不敷出。最后让一个本来忠厚老实的小生意人不得不关门倒闭,放下欠款逃跑。同时林老板又是懦弱无知的,面对危机,他竟还没有小伙计寿生有主见,常常是慌不择路,消极逃避。上海人追上门来要债,他苦说无果后只能向别人抱怨诉说生活的酸楚,暴露出自己的软弱无力。 危机与转机不断,让我的内心也起起伏伏,一会儿揪心失望一会儿又开心而充满希望。 还有不断打嗝的林太太,娇生惯养的林小姐,有主意的寿生....人物们在那个多事之秋中时而哭时而笑,随时短篇,内容却很饱满,不过看到最后还是觉得意犹未尽。

《林家铺子》读后感(二):茅盾先生的小说和散文

提起近现代作家,茅盾必占一席。他的作品比如《子夜》、《林家铺子》等都是家喻户晓的。我记得第一次读他的《林家铺子》是在中学时代,到现在都记得林小姐从学校回来扑倒在床上时喊出的那一声“妈呀!”。不知道为何单单对这个情节如此记忆犹新,就是感觉特别符合娇小姐的那种身份。 新华先锋出品的这本《林家铺子》是“百部红色经典”系列中的一本。其中收录了茅盾先生的多篇短篇小说及散文,比如老通宝系列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这三部短篇小说作品描绘了压迫下的30年代农民生活。这压迫包括西洋经济的冲击、资产阶级的盘剥等。老通宝作为勤奋踏实的老农民代表,不认洋货,坚持原始的劳作办法,但是最终养蚕、种稻都失败。老通宝的生命也随之结束。到第三部《残冬》时,老通宝的后代们揭竿而起,走上起义的道路。在《我是怎样写<春蚕>》一文中,茅盾承认自己并不是农家子弟,他写《春蚕》的经验大部分来自祖母玩票性质的养蚕经验。 在“述往追远”这一辑中收录了茅盾自传性质的散文,比如《父亲的抱负》、《我的小学》、《中学时代》等。其中茅盾讲述其父亲患上骨痨之后不得不每日卧床,但是为了坚持读书而折起腿,久而久之腿已经定型,无法伸展开来。我记得以前看过茅盾先生写自己的母亲在父亲去世后管家,长年盘腿坐在大厅一角的高凳上,一边做点手工活一边听人报告。这样的情节也是很难忘。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白杨礼赞》、《风景谈》等名篇。茅盾先生不但小说出色,美文也是一流。《风景谈》中对于“戈壁”风景的描写犹如电影镜头般由远及近,层层清晰,先是“黑点”、然后是“成为线”,再听到驼铃的声音,然后来到眼前看到“长方形猩红大旗”……这样的细致描写非常适合中小学生学习写作。 所以这本《林家铺子》是适合作为中小学生必读书目的。其中有历史、文化,还有文学性。所以何为经典,这就是经典。“酒是陈的香”,这些文学大师作品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林家铺子》读后感(三):被时代吞噬的每一个人

最近读了几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策划的“百部红色经典”系列。在我过去的三十年人生里,可以说是不曾触碰这类作品。一是我的心智太不成熟,二是我对沉重的作品都有意远离。但因为听梁晓声讲座的契机,我开始接纳这类文学作品。一点点的体味这类作品带给我的阵痛与力量。

这把来说下该系列的《林家铺子》。和这个系列的其他书籍一样,以一篇小说名作为本书的名称,但实际包含了作者的很多作品。因而我读完《林家铺子》又继续读《春蚕》。而后我发现矛盾的小说情节很不同于他人。因为大部分那个年代的小说,不论怎样转折,结局似乎都要有点希望在。可我从看完的这两个故事里没看到希望。《林家铺子》里是年关越来越难,直到关门跑路。《春蚕》则是先给拮据的生活带来了美好的愿景,结果是赔的稀碎。

这俩故事还有些人性上的共性。林老板只想着自己的生意,自己家的年关该怎么熬过去,甚至因为打仗而能多卖货,感到打仗也挺好。老通宝则一味地痛恨所有和洋人有关的事物,只想依靠祖业做个本本分分的农民。可时代的阴霾,不会善待任何人。农民吃不饱,镇里的人也吃不饱。在大背景下,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可以说,矛盾笔下是那个年代常见的景象。那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我们身上呢,或者说如果我们穿越到那个时期,可有办法自救呢?我觉得是没得办法。我认为小说里的人物已经做到他们最大限度的自救了。不能妄图希望书中的人物跳脱出来,做出什么超凡之举。太多的事情,真的和努力无关。我们都想活得更好,到头来还是要随波逐流。个人的能动力实在是太有限了。

再说下矛盾作品的语言风格吧。得说十分有时代特色。阅读时好些词语我还都查找了下用法。比如《林家铺子》的第二句话我就已经有不晓得的词汇了,那句“她掼下书包”,虽然大概领悟的到是什么含义,但毕竟我没见过“掼”字。而在《春蚕》中,矛盾的乡土语言简直发挥的极其出色。这点可见,矛盾是真真实实地去观察,去描绘。本书亦收录了他写的“我怎样写《春蚕》”一文。最后一句,写道,“生活经验的限制,使我不能不这样在构思过程中老是先从一个社会科学的命题开始”这也足以了解到,矛盾对作品认真的态度。

《林家铺子》读后感(四):值得再次阅读的文学经典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策划了“百部红色经典”系列丛书,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专门设计,收入作品皆为名家名作,旨在重温红色经典,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

《林家铺子》是“百部红色经典”系列丛书中优秀作品之一。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矛盾。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茅盾原名沈德鸿,“茅盾”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这个笔名的来源也有一个小小的故事。1927年,大革命失败,沈雁冰被迫隐居在上海,郁郁不得志的他开始用笔来宣泄心中的情感,于是创作了小说《幻灭》。小说完成后沈德鸿开始投稿,可许多的报社却不敢登他的文章。这使得他内心十分矛盾,于是他在手稿上署名“矛盾”。稿子最后交给了《小说月报》的编辑叶圣陶,叶圣陶认为小说很好,但是看了这个名字却提出了意见,认为这个名字是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氏,并且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使用如此尖锐的笔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盾”。沈雁冰对这一改动也很满意,以后就一直以此为笔名了。

本书是茅盾的作品选,收录了《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等小说以及《白杨礼赞》等文章共34篇。

最早知道茅盾和他的作品,还是在小学的语文书中。记得当时的那篇文章就是《林家铺子》的节选。当时的年纪,无法深刻这样时代背景和深度文章。记忆中只有对林家小姐的同情和遗憾。时隔多年,这次通过“红色经典”系列再次重读,从对时代社会典型人物的描写,看到了普通大众的真实生存状态,充满无奈与挣扎。

正如沈德鸿笔名的由来,矛盾不仅存在于作者内心对于社会现状的悲愤之情,同样存在于那个时代普通大众的生活日常。以《林家铺子》为例,经营洋货店铺的林老板就是一个典型的矛盾综合体。林老板作为小资产阶级,生活却并不优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持外人眼中的体面。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一切都已不再是原来的样子。店铺经营每况愈下,各方势力变本加厉地压榨,店铺经营无以为继,林老板仍将全部生活希望寄托于自家的店铺。故事中林老板的挣扎是那么地无力和无奈,将颜面和信誉看得比什么都重的林老板,最终还是以逃债方式结束了店铺。

茅盾的对作品选材一直专注捕捉和传达那些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将当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通过一个历史时期广阔、复杂的社会面貌的反映,以显示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茅盾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事性、纪实性和传记性的特征。其题材主题具有重大性与时代性。

《林家铺子》读后感(五):茅盾的世相物语与从文三昧

二十世纪初的西方工业文明以一种野蛮的方式打碎了中国传统的乡村自然经济,也改变了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与心理状态,茅盾生活的时代动荡不安,充满社会变革同时新旧文化交叠,他的文学作品,大部分创作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因素有关,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策划的“百部红色经典”系列《林家铺子》中,就选取了茅盾的四类作品,世相物语、铭心随感、述往追远、从文三昧,涵盖了茅盾先生的小说、散文、家庭回忆个人成长与创作杂谈,一书可知茅盾之创作历程与认真态度。

在世相物语一辑中,《林家铺子》是茅盾先生的中篇小说代表作。茅盾认为凡要研究文学,至少要有人种学的常识,至少要懂得这种文学作品产生时的环境,至少要了解这种文学作品产生时代的时代精神,并且要懂得这种文学作品的主人翁的身世和心情。时代洪流下的悲剧人生,在《林家铺子》里全部呈现出来。

故事发生在一九三一年,这是一个特殊的苦难时代,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想要过安稳的人生实在困难,日本侵略、全国抵制日货,上有商会会长敲诈勒索,镇上卜局长还想强纳林老板女儿,债权人来索帐,商品打折卖的红火其实一直在赔钱,林老板的忧愁和老舍先生笔下《茶馆》里的王利发一样,无论如何转变脑筋,用尽聪明,最终也锒铛入狱,破产了事,携女儿私逃出去。而更可怜的张寡妇钱没有了,“孩子没有了,看衣襟上时,有几滴血。”这是那个时代真正的写照,让那些本可以绚烂的人生,充满希望的人变得凄惨无比。茅盾的作品常展现三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不仅是主观因素,也更多展示了时代的背景。

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自然经济的破坏,还动摇了传统社会中家庭的稳固性。本来勤奋吃苦耐劳的老通宝一家最终也改变了他们一家的生活。河上的小轮船打破了乡村的宁静,丝厂的倒闭,让老通宝都说出:“世界真是越变越坏!”面对巨大的变化,农民一步步改变了对土地、农村和家庭的情感,年轻人告别了乡村,走向了城镇。

辑二铭心随感主要是茅盾先生从1928年至1946年之间写就的散文,这其中对国家人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辑三述往追远,回顾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选文《白杨礼赞》也是被选入语文课本的经典文章,按照时间线来看,从《严霜下的梦》中看不到天亮,到历经山河巨变,到《忆冼星海》记录身边伟大的人物,感受时代伟大的灵魂。

最后一辑从文三昧是茅盾的文学创作观。在《现代文学家的责任书什么》说到:文学是为表现人生而作的,文学家所欲表现的人生,绝不是一人一家的人生,乃是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尤其在《我怎样写<春蚕>》中,作家讲述了自己根据家乡一带农民的生活,特别是茧行,其剥削农民的行为也是茅盾多了解的,他倾听了这些农民的痛苦与质疑,所以才能写出老通宝一家的故事。

最经典代表茅盾写作特点的案例是他写作《子夜》。 1930年4月,茅盾从日本回国定居上海,以写小说为职业。他的表叔是银行行长,各种消息甚嚣尘上,于是茅盾就跑到交易所去观察股民,还装作商人去打听行情,最终这些资料在《子夜》中都有体现。这也是茅盾所说的,一个作家的修养,不限于写作的技巧,而应该是广博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社会科学知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