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100字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100字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是一本由[日]杉山正明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4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一):满蒙汉统治

书中写道10世纪,从北宋开始辽、元、明、清,一千年来一直是满、蒙控制现在中国版图大部分区域,其中宋、明仅控制现今国境三分之一左右的领土。反驳大 汉 族 主 义,国内一直在少数民族控制中,而少数历史人物以排外立国,难以说服国人。这样的情绪也无法说服我们对大片 领 土的主 权。外国人确实有独到之处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二):断代的汉文明

正史看多了,看看老外写的蒙古兴衰史也挺好,关于内容里所谓的黑宋和明,我倒是觉得这才是本书的价值,不同视觉角度,而看得更清属于我们真正的历史,明宋是汉族的文明史,但明和宋文化是断代的,现今的中国更多的是明汉文明的传承,宋代汉文明的断代的罪魁祸首就是蒙古人,几乎把我们汉族灭族的蒙古人,是恐惧是愤恨,是庆幸......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三):元大都是“汉式理想国都”吗?

这是一篇很久以前的读书笔记。

杉山正明在《蒙古帝国的兴亡(下)》称,在元大都建成之前:

其实,对杉山正明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他是一位彻底的蒙古帝国本位主义者,对蒙古帝国投入了无限的热情与想象。读到这一段话,我产生了一些疑问。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四):历史学者应有的素质

1 本书不是一本严肃的学术作品;

没有注释,引用的标明;太多莫名其妙的主观推断和想象。

2 本书的严谨程度不如《明朝那些事》;

3 就历史通俗作品来说,也缺乏起码的客观,其偏见随处可见。宣传蒙古帝国,美化侵略战争,随意贬低中原文明,基本不采信中文资料,完全抛弃中文史料的观点。这不是一个受过训练的历史学者应该做的;

4 结构混乱。作为通俗作品,读感不好,表现在断代不明,交代不足。往往史料互相穿插,没有前后顺序,对读者极不友好;

5 太过美化蒙古,对其不足和在历史进程中起到的反作用故意忽略,就算是好作用也明显夸大事实,主观推断;

6 本书力求为侵略战争找借口,美化侵略,对屠杀和战争悲剧强行辩解;

7 除以上,还是有一定的价值。毕竟中文本土的蒙古历史的作品极少。

《蒙古帝国的兴亡(上下)》读后感(五):大元与大明

明朝开国,社会商业交流急转而下。蒙古黄金时代装入黑暗时代。

洪武帝朱元璋的强权政策,明帝国开国后进入黑暗时代。在前后一个半世纪里,几乎没有任何著作及文人学者出现,这与蒙古时期的繁华截然相反,是一个荒芜的时代。虽然到了16世界后叶的明朝后期,因为新大陆的发现,白银大量流入,反而呈现一种兴盛的景象从全球视野来看历史,避免就有“中华思想”。

被视为正统蒙古家族的察哈尔部首领把大元帝国的玉玺转交给清朝皇帝,清朝被视为蒙古的继承者。

在大清帝国,科尔沁部是地位最高的亲王家族,与大清皇族享受同样的标准。其他蒙古部落也纷纷被授予王号,爵位,成为清朝体制下的贵族。当时清朝的统治也是由满洲贵族和蒙古贵族两大统治阶层组成的。可以说,清朝时两大贵族手下的联合政权。

但是蒙古是海洋与陆地并重的帝国,为何清朝要采取故步自封的姿态呢?

明朝开国,社会商业交流急转而下。蒙古黄金时代装入黑暗时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