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民国文学十五讲》读后感摘抄

《民国文学十五讲》读后感摘抄

《民国文学十五讲》是一本由孙郁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民国文学十五讲》读后感(一):阅读体验

豆瓣上没有这套书的简介,可以说冷门至极了。想要读这本书是因为读了《民国文学十五讲》之后,想要了解一下这位影响了那么多作家的译者。他的译作绝版多年,终于被上海辞书出版社整理出一个集子。被人吐槽说质量堪比盗版书。在图书馆找到了这个神奇的版本。

林纾,他本人不懂外文,通过他人的转述译介了很多外国小说。他的译文自我创作之处颇多,有人说他将文字译作“古文”,这一说法不被钱钟书认可。说它是古代的白话文可能更加准确,其实有一点点不伦不类。读这样的译本感觉很新鲜,阅读障碍不大,不需要处处谨慎,不了解的细节处可以一猜即过。较陌生的语言要求我更加专注地去读,否则可能一头雾水。这一套书读过一本也就够了,权当猎奇。这一本书共包括四个中篇。

《巴黎茶花女遗事》

显然,通译名为《茶花女》。

一直在疑惑为何这本书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或许是它挖掘了人隐秘的精神世界;或许是它冲破了礼教的束缚;或许是它质疑了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或许是它关注了边缘人;又或许是它塑造了一个有想法、有魄力、有梦的女性形象。或许它只是一个简单的,还有点动人的故事。它是最早的一批译介到中国来的外国名著之一,让当时的中国人看到了“才子佳人”式故事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我想,这就是这个译本存在的最大的价值。

《现身说法》

通译名为《童年 少年 青年》,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共一百章,从童年到青年,每一章都是一个小故事——待人接物时的小敏感、自卑;考试不过,怨天尤人;听母亲聊天昏昏欲睡又不愿睡;画兔子不成改画草,又改成树,再全部涂掉;对女生有好感但不敢细看,以至一直不清楚她的长相。这些类似的事情填充了我们的生活,转瞬被遗忘。用温润的笔触记录,读来别有趣味。这个译本有点像古代文人的随笔,让我不禁想起观察蚊子的沈复。也因为译成了这样,让我对俄国当时的风土人情一头雾水。

另外两个中篇被我选择性放弃。其中一篇是游记类的,简直没法读。一是古文功底差,二是没有耐心。

《民国文学十五讲》读后感(二):2018读书清单之46 读孙郁《民国文学十五讲》

2018读书清单之46 读孙郁《民国文学十五讲》

第46本

2018.08.06

孙郁《民国文学十五讲》,2018年度第46本读物。山西文艺出版社2015年8月版,30万字,316页。

基本上是从清末民初讲到解放区文学。单独成篇的有:鲁迅,老舍,曹禺,沈从文,萧红,张爱玲。而大名鼎鼎的茅盾、丁玲等人归类于左派文学;赵树理、孙犁则归类于草根。独缺巴金,自始至终一句未提,何也?殊不解。如果赵树理归类于草根,那些土老帽如沈从文等宁不是草根?

给四星。

唯独鲁迅篇见解精到,其他的没有看出多少新意。这也难怪,作者本身就是鲁迅研究专家呢。

鲁迅的伟大在于暗功夫。

作者认为,在对待旧文化方面,鲁迅一方面批判旧文化、旧传统,一方面又能够从旧文化、旧传统中汲取丰富飞营养。

在对待历史方面:鲁迅重视考古,他看了德文、日文考古报告后发现,文明是流动的;假使仅仅以汉文明为中心,以儒家为中心,对世界的解释是有问题的。鲁迅说,现在人们每每谈到朝鲜,都说它是我们的藩属国,从来没有想到他人的自我。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都是有他们自己的文明的,有他人的自我,要尊重别样的文明。要去除中国传统的主奴文化,用单一的大中华概念不易理解邻国。这样的主奴思想,使得文明不能真正审视自己,也不能瞭望别人。

最后鲁迅认为,一个民族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走向了死路。

鲁迅一生翻译了15个国家77名作家225篇作品。

以上诸方面,归结起来,就是鲁迅的拿来主义—从旧文化拿来,从外民族拿来,从其他人身上拿来(不能一个声音),从其他作家那边拿来。这才是鲁迅的暗功夫,这才是鲁迅卓然超越其他诸作家之上的地方。

dy�=�q]

《民国文学十五讲》读后感(三):值得反复阅读的十五堂文学课

看这本书的前提是因为看了《觉醒年代》,里面的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于是想找些相关类的书籍阅读,便在图书馆发现了这本《民国文学十五讲》。

乍看这本书的书名,感觉就像教科书一样,其实书里的内容写得还是非常深入人心的,一点也不死板,覆盖的文人也很全面。

本书的作者,孙郁先生,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曾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北京日报》文艺周刊主编,《鲁迅研究月刊》主编。孙郁先生在大学教书十几年,主讲文学史,通过这本书,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非常博学之人,在没有阅读大量文学著作以前,是不可能写就的。我们在这本书中也能学到很多的文学常识。

这本书集合了孙郁先生多年来在文学领域阅读与研究之所得,论述了民国时期的文学风气与流派,品评作家和作品,共分了15个专题,内容涉及新文学、旧派小说、旧诗词、新诗、左派小说等,以及鲁迅、周作人、老舍、曹禺、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萧红等多位作家及其作品。

清末民初是一个思想交替的年代,有很多文人大作出自这个时期,也有很多的电视剧都是在演五四运动前后的故事,这个时候中国的文化有很多的问题,同时在探索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的第一篇“清末民初的文学生态”系统地讲解了当时中国的文化变迁史,从八股文限制了人们的自由表达,一直到最后白话文的出现,讲解得非常精彩。

最早摆脱老套的晚清文章的人物,都是那些有出国经历的文人,黄遵宪的诗多见口语,且民俗意味浓厚,这给了胡适启发。梁启超是最早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的,他说,中国人因接触西学,便发生精神的变化有三:一是从器物上感到自己的不足,第二是发现自己的制度存在瑕疵,第三是意识到文化出现了问题。而改变这些,只有改良。这个思路,在那时候很有代表性,他的文章,也明显带有过度时期的痕迹。

后面有了章太炎,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鲁迅都是他的学生。章太炎说,我们的文字表达是一种奴性的表达,它成了专制统治下的一个工具,所有读书人都知道称颂,都是要在皇权下面书写对世界、对人生、对自我的看法,个人的那种游历于宇宙之内的自由的畅想东西完全被抑制住。鲁迅也看出了我们文化的问题,他说,我们的文化主要的内容是什么?就是立人,人立了以后,每个人都成为自己,而不要成为别人,如是,我们的文化才有希望。

到最后,在美国接触域外文明的胡适,比梁启超那代人更为彻底,发布文学改良运动,是时代的大趋势。中国的新文学的起点由此开始了。

读孙郁先生的这本书,就好像是先生在你面前讲课一番,一步步给你道来民国时期的文学史,这本书先讲了明末清初的文学状态,到有了新文学的起点,又依次讲解了旧派小说与旧诗词,到后面出现的新诗,以及重要文学人物鲁迅、老舍、曹禺等。

我最喜欢的一篇是讲“鲁迅的暗功夫”。读过鲁迅先生的几本书,都是不太好理解的,但是丝毫不影响我喜欢他,尤其是在《觉醒年代》中,曹磊扮演的鲁迅,真是把鲁迅活生生演活了。这个篇章中,孙郁先生系统分析了鲁迅这个人物。

他说鲁迅是大家最熟悉的人,同时也是最陌生的人。现在研究鲁迅的,多是一些专业的老师,学者。通过看鲁迅的藏书,可以发现他的知识很博杂,兴趣很广泛。除了文学之外,金石学、考古学、科史学、文字学、哲学、美学、民俗学、心理学、历史学的著作都有。鲁迅的文章为什么让人印象深刻,因为他下笔有暗功夫,他的文字,表面上没有什么,但是文字深处藏有诸多的信息,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读不懂他。

为什么鲁迅会挑剔别人的文章,因为他在整理古籍方面下了大功夫,鲁迅对《嵇康集》前后整理了20年,他在乡邦文献和野史杂记的研究方面下的力气令蔡元培和胡适都叹为观止。鲁迅有他自己的文学功夫,也是下了非常人的力气的。

想了解鲁迅,要先知道鲁迅首先是个翻译家,他一辈子翻译了近100个作家的作品,比他自己写的东西都多。想要了解鲁迅,可以细致的去读一读这一篇文章。

本书的后面还介绍了老舍、沈从文、曹禺及他们的代表作,作者也分析的非常深刻,我只看过曹禺的《雷雨》电视剧,当时是1996年,那时我才上小学,但是这部电视剧在那时特别的火,家家都看。其余作者的小说我都听过,但是没有仔细读过,比如老舍的《四世同堂》、沈从文的《边城》,如果你也没有读过这些经典,不妨通过这本书的介绍,去了解这些小说的背景及故事吧。

这本书涉及的内容还非常多,我认为对民国那个时代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去看看这本书,这本书就简单介绍到这里。

《民国文学十五讲》读后感(四):另一维度谈现代文学

《民国文学十五讲》,是孙郁关于文学史的讲稿整理而成。现代文学史,想讲出点自己的意思不易,孙郁深有感触,“在文学院教书,自然要对文学史有一个表述框架,但突破流行的模式,并不容易。我只是以自己的趣味,做了一点尝试。”其实,在现代文学如梳如篦的研究中,想做一点尝试也是难的,而《民国文学十五讲》中,孙郁的趣味倒是不多不少地渗入了进去,索解一下,或可以略拓宽一下现代文学的维度。

现代文学史,自然避不开鲁迅,而鲁迅研究,实在如掘地三尺,给人留下的余地太少。孙郁是鲁迅研究者,这次选择的视角乃“鲁迅的暗功夫”,的确有眼光,有着“自己的趣味”。鲁迅的文章、著作是摆在明面上的,而“暗功夫是摸不到的,是虚的存在,但爆发起来,却有大的内力”。孙郁以前写过《鲁迅藏画录》(及《鲁迅书影录》里的部分文章),对其在美术上的“暗功夫”已做了探讨,如今,更扩展到金石学、考古学、科学史、文字学、民俗学、翻译等领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这种探讨,也是与孙郁自身的经历息息相关的,他曾长期任职于鲁迅博物馆,极便利接触鲁迅的一万四千册藏书,鲜活地感受其知识谱系,“冰山理论”在这里是恰切的比喻。如考古学,“鲁迅藏书里德文和日文的考古报告有好多,看得出他非常关注这些东西。但是他在写文章的时候从来不谈。可是这些思想暗化在他的文化精神里面”;如收藏汉代画像,有历代拓本5100余种,6000余张,健朗阔大的风格,显然符合鲁迅的审美,且暗暗影响其写作;鲁迅抄录许多罕见的古文献资料,如《岭表录异》《蜂衙小记》《晏子春秋》《南方草木状》《桂海虞衡志》《释虫小记》《云谷杂记》等,对民俗、地方文化的偏爱昭显。在翻译领域,孙郁说,“鲁迅首先是一个翻译家,其次才是一个作家。不了解他的翻译史,就不会了解其创作与思想活动。这个复杂的过程,使其成为中国现代最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有意味的是,如此的判断,亦有研究者加诸于周作人身上,认为他翻译家的身份较之作家而言更重要,而周本人,亦在遗嘱里说:“……余一生文字无足称道,唯暮年所译希腊对话是五十年来的心愿,识者当自知之。”这种殊途同归的研究思路,对周氏兄弟而言,是别具意味的。可以补一句,鲁迅和周作人,其翻译文字的数量,均超出自己写作的文章。

有些意外的是,孙郁将戏剧编剧(主要为京剧)引入了现代文学的讲述中,主要人物有齐如山、罗瘿公、翁偶虹等。这在以往的现代文学史中似未见过,齐如山诸人基本出现在戏曲史中。孙郁说,“民国期间,中国的戏剧、戏曲的空间很大,出现了诸多有文学意味的作品,这些与布尔乔亚阶层不同的文本,雅也来得,俗也见长,已与古人的调子略有区别,就艺术水准而言,并不都逊于话剧作品”。戏曲剧本的文学性如何,可再做估量,但在现代文学中引入这一维度,却是有益的,“跳出五四新文化的思维重审我们的文学与艺术的历史,我们对以往的艺术书写,则有另一种眼光”。

“学人笔记”一节,亦是颇值得玩味的。将周作人《药堂语录》《书房一角》、钱锺书《谈艺录》、朱光潜的谈诗文章、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列入学人笔记,是不错的,至于也加入梁实秋《雅舍小品》等,尚需商榷。不过,将笔记体单独论述,却是有意味的,白话文学各文体多移诸西洋,如小说、诗歌、戏剧,独有散文一体有自己的根,而笔记体又是散文中极别致的一类。中国传统的文人笔记,如杂货铺,将“正经文章”未容下的诸般东西统统搁到这里面来,纷纷芸芸,无所不包。现代文学兴起,扫荡传统文化的毒素,却也暗暗继承下如许精华之余脉,笔记适于信手拈来,为不少人采择。鲁迅的《随便翻翻》《病后杂谈》《病后杂谈之余》等文章,有着很浓的笔记风,更不必说知堂,中期写作之后,“文抄公”类,更是典型的笔记体。钱锺书的《谈艺录》,及后来的《管锥编》,均写于不太安定的时代,却都用文言笔记体,写作心态值得琢磨。即使进入当代文学阶段,笔记体亦未绝迹,汪曾祺的许多小说及随笔,黄裳、谷林的文章,都是这一脉的延续。

在新文学史中讲旧诗词,表面看有矛盾之处,其实暗含着文学一体化的意思,并非说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就是截然两段了。陈三立、沈曾植、郑孝胥、陈衍、林纾,是遗老的旧诗词,黄兴、宋教仁、秋瑾、汪兆铭、柳亚子、苏曼殊,是革命党人与南社诗人的旧诗词,吴宓、陈寅恪、梁启超、赵元任、顾随,是新派学人的旧诗词,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是新文学家的旧诗词。尤为惹人兴趣的,是新文学家写旧体诗,如鲁迅,写白话诗,区区六首而已,仅限于新文化运动初期,打打边鼓,新诗人多了,自己即罢手不写;而对于旧体诗,从数量上说,也不算多,但延续的时间,却是从少年时期直至晚年,想起就写写,未中断过,这其中透露出的文化心理是耐琢磨的。如郁达夫,其小说或许有不太节制之弊,但其才华在旧体诗这个“束缚”甚多的文体中,却是挥洒自如,真性情得以充分展露。另有周作人,其《五十自寿诗》曾引起文坛轩然大波不必详说,他写旧体诗是不算少的,“我自称打油诗,表示不敢以旧诗自居,自然更不敢称是诗人,同样地我看自己的白话诗也不算是新诗,只是别一种样式的文章,表现当时的情意,与普通散文没有什么不同”,夫子自道,表明其写旧体诗的用意。新文学家写旧体诗,另有朱自清、俞平伯、郭沫若、茅盾、沈从文、施蛰存等,覆盖面甚广,这说明文学传统的强大延续性,不是人为的硬性分割可以割得断的。

以上,分析的是孙郁讲新文学史所透露出的自己的“新意思”,不能只是褒的一面,还是要说说瑕疵的。讲稿中,谈老舍、曹禺、沈从文、张爱玲、萧红,以及旧派小说等,看得出,他是下了力气的,努力想讲出一些新意来,不过就熟悉文学史的而言,似并未得到太多新的东西,这也是不足怪的,毕竟对于众所周知的领域,研究已到了极深的程度,再想出新,不易。如今的研究者,能奉出一瓢饮,就大可不必惭愧了。

(南都)

《民国文学十五讲》读后感(五):《民国文学十五讲》略记

1 清末民初的文学生态

在胡适、陈独秀引领的新文学革命之前。其实已经有多种文学形态在发生,那些作者开始思考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学该往何处去。

龚自珍反对桐城的“雅正”,写文章带入反思。黄遵宪在海外做新诗。梁启超创立“新文体”。章太炎、二周研究汉唐文化,写魏晋文章。海外的陈季同已经开始用外文写第一部“新小说”《黄衫客传奇》。陈天华的《狮子吼》、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代表了当时小说的水平。

在翻译方面,魏源、严复之外,最重要的林纾也开始用一种清雅的古文翻译了大量作品,于此不同的是二周用古奥语言翻译《域外小说集》。

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动一场文学改良运动是时代的大趋势。

2 新文学的起点

新文学初期,大家关注的是语言的问题。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出版,此后关于中国语言的讨论就逐渐热烈了起来。胡适者流主张推行白话,但是汪曾祺在80年代也曾指出,这种“工具论”的思想会严重削弱汉语的表达之美,使汉语写作失去活力。

“胡适们”真正要反对的其实是梁启超的“新民体”,“新民体”虽新但其代表的还是自韩愈开始的“道统”观念。观念不“新”则文章无法改观。

自那时起,中国文学界就开始分两条路子,一种是从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来的“左派”,还有一种是杜威、罗素那来的“新自由主义”。

当然,从文学审美上来说,新文学初期影响颇大的二周也开始分道扬镳。虽然他们都以同样的姿态登入文坛,但是鲁迅代表的峻急、沉郁和周作人代表的淡雅、平和开始引导两种不同的审美形态。

3 旧派小说

如果说旧派小说,鸳鸯蝴蝶派等同于迎合大众口味,那么我们今日的文学作品有很多也可以算作旧派了。写小说贵在创新,意识、文体等都要创新,而且这种创新要是由来有自的,有着深厚的内在性。

旧派小说绝不是鸳鸯蝴蝶派这一种,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4 旧诗词的余晖

同光诗人陈三立、沈曾植。

遗老王国维。

南社诗人柳亚子、陈去病。

女诗人秋瑾、沈祖棻。

学者诗人顾随、钱钟书、陈寅恪、俞平伯、吴宓。

新文学诗人郁达夫、二周、蔡元培等人。

5 鲁迅的暗功夫

鲁迅这一类作家让人敬佩的地方在于,他们读过很多书,但那些书都被他们内化了。书不再是挂在口头炫耀的资本,这对于一个爱书的人来说,其实很难做到。

6 新诗之路

孙郁的文学史眼光推崇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穆旦。大概知道他是怎样一种感觉了。

7 老舍,灵魂丢失国度的歌哭者

老舍的写作有两种,一种是幽默嘲讽,一种是温良慈悲。有的时候他也能将这两种风格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老舍的语言很独特,他没有“士大夫气”,语言都来自民间,来自生活,来自北京的胡同儿。北京话作为白话文的一种基础为老舍的语言开掘提供了方便,他可以使用打小就习惯的那套“话儿”。研究者们把这套“话儿”称作“京味儿”,关于“京味儿”他天生就比别人懂得多,了解得深。奇怪的是,后来有着很强“士大夫气”的汪曾祺,所写的小说也被称为“京味儿”了。我想,这大概一方面来自“京派”(与老舍无关),另一方面来自对民间百姓的脉脉关注(与老舍相似)吧。只是汪曾祺的语言在读了很多传统经典的基础上还能做到老舍的自然轻快,或者说趋向于老舍的自然轻快,不得不佩服老舍建立的这种世俗文化价值观的辐射之强了。

由此说来,老舍获得诺奖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

8 曹禺的宿命之舟

四部剧无敌。

9 沈从文的希腊小庙

沈从文让我佩服的地方尤其多:多产、独特、边缘、语言、率真......甚至能以小学学历做大部头的研究。

10 学人笔记

周作人,梁实秋,钱钟书,谢无量。

11 梨园笔意

现代文学史上不怎么提戏曲,提话剧多。可能是话剧代表了白话文学进步的方向。齐如山成就了梅兰芳,使梅派在世界上有了地位,中国戏曲也被世界承认,功不可没。其余像翁偶虹、阿甲、汪曾祺等人,到新中国成立后戏曲改革时也发挥了作用。

12 左派小说

茅盾的《霜叶红于二月花》要读。苏童的《妻妾成群》、刘恒的《沧河白日梦》有前者的味道。茅盾的小说人都说不生动,我读起来感觉还是很好的。比如说《子夜》,明明就很生动啊。可能是读了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小说,那才是真的“干”。茅盾是有胆量去写“史诗”的,这一点非常难得。

丁玲的创作分前后期。她到后期才成为一名左翼作家。但我喜欢的是她的前期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看不出有什么好来。

张天翼很有才,后来还写儿童文学。他的小说写得很有趣。这样的作者适合做和平年代的讽刺者。

柔石是左联五烈士,他的小说和他的经历一样,涂满鲜血。他的文字接近乡土作家群,可能也是受了鲁迅的影响。

13 萧红与黑土地上的亡灵们

萧红在某种意义上有点像沈从文,都是从边地过来的,都能带给读者,主流作家无法带给他们的特殊冲击。难得的是萧红和沈从文都将这种特性一直保存住了。

14 旧屋檐下的张爱玲

说张爱玲的文字是一种天才,但这种天才也是可以学习和模仿的。文字倒是小事,最难学张爱玲的一点却是她的决绝,那是你没有她那样的身世、智力和气度很难把握得住的东西。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贾平凹这个人牛逼,他从沈从文、张爱玲包括中国传统小说那里偷去了不少好东西。

15 草根与政治

真正在文艺大众化运动中作出点成绩来的,是赵树理。赵树理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他的语言天赋,从小受到的戏曲熏陶使得他的小说语言生动活泼,有新鲜感。其次在于他的立场是农民立场,并非左翼立场,在《讲话》到建国的这段时间正好适合这样的“中间立场”生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