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经典读后感有感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是一本由张业松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一):鲁迅的内面

鲁迅的作品大家都非常熟悉,普通读者大多是泛泛的阅读。此书深度剖析、解读鲁迅及鲁迅的作品,分析鲁迅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及风格转变的原因。作者张业松教授在复旦大学讲授“鲁迅精读”,对鲁迅及其作品研究颇深,此书是张教授在不同场合讲授内容的汇编。细致分析了《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朝花夕拾》、《铸剑》等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总结了鲁迅文学的4个特点。结合《我的兄弟》《风筝》等作品,讨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大哥”形象的历史内涵,并提示了由巴金的《家》、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直至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的主题学线索。《伤逝》中新青年的忏悔痛彻肺腑,又如何延续到巴金劫后曾被“开天窗”的《随想录》。对《铸剑》和《祝福》等名篇的解读,更是能见人之不能见,言人之未能言。对名家之所以能写出名作进行了深度的剖析。作者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内面细读,使普通读者更深入的了解了鲁迅、鲁迅文学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卓著贡献。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二):鲁迅的文学,深刻的文学

提到鲁迅,想必每个人都不陌生,作为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常用篇目的作者,他的知名度不可谓不高。你肯定知道《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早”,也希望像作者一样做一个勤奋刻苦的学生;你肯定也了解《故乡》中闰土瓜地刺猹的画面,……这些都是我们无法忘却的。除了这种深刻的回忆,阅读鲁迅对我们影响更为巨大的是他作品的深刻,这种作品在那个时代就是一把把利刃,刺向群众的愚昧,刺痛麻木的中国人。

鲁迅绝大多数作品都是深刻的,而这种深刻我们可能不能很好地感受到,或许是我们时代的问题,亦或许是我们年龄的问题,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能够从鲁迅的一些作品中感受到不一样的魅力。所以,对于鲁迅的作品,我们需要细细地品读,而这本《鲁迅文学的内面》对鲁迅先生的一些名篇进行剖析,而在剖析的过程中,能够让我们对鲁迅先生的有进一步地了解。

书中谈到鲁迅的文学的四个“基点”,分别是为人生的文学、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文学、个性的文学以及内面、自省的文学。这四个“基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而鲁迅的文章也不是只体现了其中的某个方面,很多情况下是体现了多个方面。书中对鲁迅的很多的经典篇目进行了剖析,而正是这些剖析,让我对这些经典有了更加深刻地认知。

而在读这些作品的剖析中,我对《孔乙己》的剖析印象比较深刻,孔乙己应该是我们学生时代的非常经典的形象。当时就是觉得孔乙己非常可笑,跟周围的人与环境格格不入,最终造成了自己的悲剧。而我们探讨《孔乙己》时,很多情况下是为了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但是书中告诉我们其实《孔乙己》的主题是非常丰富的,除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之外,其还包含对当时整个大环境的批判,而也正是当时的大环境彻彻底底地把孔乙己吃掉了。不得不说《孔乙己》中含有对当时制度的批判,但是鲁迅作为一名炙热的文学家,他也有悲天悯人的胸怀。书中借用了陈小英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自己也觉得甚是,过去的语文教学把文学作品都不当文学作品,而当政治书来读,把鲁迅作品长期往政治概念上拉,而最后也起不到深刻的作用,而大大相反,这种方式实则将作品教肤浅了。之前没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学到的也是鲁迅的作品都是批判社会的主题,而没有发现其实鲁迅也是寄托着对孔乙己,这些弱者、失败者、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的同情,这是被忽略的,而本书让重新审视这些问题。

这本书让我重新回看了鲁迅的一些经典作品,这些作品的内核在很多方面有着共性,而想要深刻地了解这些作品,还需要更加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三):找到“与鲁迅相遇”的接⼝ ──学者张业松谈《鲁迅⽂学的内⾯》

2022年07⽉12⽇ 天津日报 本报记者 仇宇浩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导、鲁迅研究专家张业松教授近日推出鲁迅研究专著《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邀请读者走近鲁迅、阅读鲁迅、理解鲁迅,以创造性的阅读重新打开经典,再次“与鲁迅相遇”。

我们今天为何还要读鲁迅

曾有学者调侃,在大学里讲“鲁迅精读”,遇到的是一群“三怕”青年──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对此,张业松说,这“三怕”怕的是所谓“标准答案”,是僵化的语文教学机制的笼罩。在张业松看来,正是这种连“写作文”都有标准答案的“阅读暴力”,让本该针对特定阅读方式和阅读环境的逆反变成了针对鲁迅的逆反,由此造成鲁迅与当代读者和当代生活的疏远。

今天为何还要读鲁迅?北大教授钱理群有一句话:“他(鲁迅)的思想和著作,既具有历史文化的高度和深度,又具有人性的高度和深度。鲁迅的思想和著作也就不仅具有历史性,更具有一种当下性。”张业松认为,鲁迅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不竭的源泉。当下我们阅读鲁迅、研究鲁迅,有益于在喧嚣的世界里立定脚跟、锻炼心智。

体会鲁迅的文化使命意识

张业松认为,鲁迅是要我们自己去读的。当我们自主接近和理解鲁迅时,就会发现鲁迅生动、温暖和智慧……他总是带给人难得的惊喜。只是当我们从报章上读到他深邃警醒的言论时,不免为自己对他的忽略而感到惭愧。

“只要你用心去读,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与鲁迅相遇’的接口。”张业松建议读者进行“创造性阅读”,“就是不妨充分带进自己的主观意识,建立自己对鲁迅的理解,尽情地想和说,然后在讨论辩驳中求得鼓励或修正。”在当前“重读”鲁迅,他觉得首要的是要学习和体会鲁迅的文化使命意识。

打开“再解读”的思维空间

张业松提出,“我们可以将鲁迅的《呐喊·自序》作为阅读鲁迅、进入鲁迅文学的起点。”自己的这本书可以视为鲁迅文学的心灵之旅。张业松说,“鲁迅文学是鲁迅先生留给现代中国的一份根源性、原典性的思想文化遗产,我们必须打开‘再解读’和‘再阐释’的思维空间,以应对新问题和新挑战。”

在他看来,“鲁迅文学对后人解读能力的挑战,实际上也就是对中国现代文化创新和发展前景的挑战。作为后人,我们必须赢得这个挑战。”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5/html5/2022-07/12/content_158_6442074.htm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四):《探照灯好书6月Top15中外人文社科佳作》之5 #转载#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 文学研究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

张业松著

KEY·可以文化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2年3月

BOOK REVIEW

探照灯好书评委 |周立民(学者、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

作者说自己曾是碰到鲁迅绕着走的现代文学研究者,现在居然成为开讲鲁迅的专家——这不是某种宿命,它或许恰恰证明,鲁迅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但是,在汗牛充栋的鲁迅研究著作中,能独辟蹊径自成一说,也是难上加难。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在小心翼翼的“细读”中,不乏大开大阖的“通讲”。关于文本细读,作者的一个看法我深深赞同:“在经典文本新读方面,是没有投机取巧的余地的,任何有意义的发明或发现,都只能是来自努力所造就的‘奇迹’。”本书可以看作是作者下过笨功夫之后的坚实收获。可敬的是,作者没有滥用解读的权力,而是紧贴鲁迅的文本和文学世界,在严谨的学术论述的字里行间中,我又看到作者对于鲁迅心境的体察中内含着作者心灵的血丝。比如,对于鲁迅从“老新党”到“新青年”内心转变的体察,对于鲁迅“《野草》时代”的中年危机与心里自我疗救的体察,可以用“体贴入微”来形容,也以“豁然开朗”来感觉作者所打开的鲁迅文学的内面。

鲁迅研究在近年不可谓不热,越来越“学术化”、技术化和历史化的倾向,令我担心这样会迅速埋葬或风干鲁迅。张业松不愿意把鲁迅研究看作是一项纯粹的专业技术工作,而是愿意把它看作是“在闹哄哄的‘大时代’里立定脚跟、锻炼心智”的养心活动,在探寻鲁迅文学的心灵之旅中,它更要发掘一种鲁迅精神,比如鲁迅为底层代言的精神,他的人性启蒙的精神:“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任何一个个体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珍惜的东西。”张业松从吴妈忧郁的目光中,感受到惊心动魄的力量,这是文本细读,也是精神力量的汲取,如今他又以本书在传播、在释放。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YxNTkxMA==&mid=2453403094&idx=1&sn=3cfb1e4cc6a6bfcc5f3f35bbb81e9b68&scene=21#wechat_redirect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读后感(五):《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再次与鲁迅相遇

谈到鲁迅先生,脑海里总会想到“深刻”两个字,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因为他的创作风格,他的文学作品往往充满深意,我们只能在字里行间中仔细地搜寻,试图找到指引我们走向广袤世界的大门。 《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业松的作者,是他将近年发表的鲁迅研究讲稿和学术论文整理而成的鲁迅研究专著,通过对鲁迅文学的细读,带领广大读者再次与鲁迅相遇。

黄子平教授在序言中提到了文本细读的生机,不得不说,读完之后觉得教授的话真的说到了我们的心坎里。对于现在的青年来说,他们“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他们怕的难道是鲁迅先生吗?当然不是,他们怕的是文学阅读中所谓的标准答案。没错,鲁迅先生的文学存在一定的深度,那么该如何去了解和体会这些蕴藏在文本中的深刻内涵对我们来说才是最为关心的问题。 好的文本是常读长新的,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则正是这样,哪怕是熟得不能再熟的文本再读一遍、再去思考一遍的时候,仍然会有新的发现,会获得新的启发。许多分析为我们阅读鲁迅文学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走进这扇门,我们将再次与鲁迅先生相遇。

文本细读,让我们从语词细节发现全局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在为人所熟知的《狂人日记》中,日记部分的结尾处,留下“救救孩子……”这一句,这一句不仅是寻求新的救赎之路的呐喊,省略号而非感叹号的使用,是否有一种沉思的意味呢?如果作为一个意味深长的提示和警醒来理解,作品的涵义又有所不同了。 为什么我们在读了鲁迅先生的作品那么多遍之后仍然意犹未尽呢,因为它包含着太多的深意,太多的感情。比如《祝福》中祥林嫂的反复念叨蕴含了怎样的压抑、悲哀与痛苦?鲁迅在《秋夜》里写下,“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种特定的表达又能起到怎样特定的效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当我们跟随着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出发,是否也会找到认识鲁迅和鲁迅文学的入口呢?鲁迅的作品是深刻的,深邃的,只有一次又一次地反复细读,才能体会,而这也正是鲁迅文学的力量所在。

“阅读是一项实践性的活动,其意义应该体现在收获上”是啊,我们阅读收获正是我们阅读的终极目的啊。当我们通过文本细读进行研究性、批判性的阅读,在建立对鲁迅文学作品的全新认识的同时逐步走进鲁迅文学的内面,我们也就对鲁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