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蒙文通全集读后感锦集

蒙文通全集读后感锦集

《蒙文通全集》是一本由蒙文通 / 蒙默著作,巴蜀书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980.00,页数:30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蒙文通全集》读后感(一):补发一贴买后感

不成器的后学买一套。文轩网每满99-50,17年10月30日0点开始活动,30号0点三分下单完毕。如果等到次日10点文轩网发299-100券必然来不及,果然0点没结束就下架。最后442拿下,没有做到342。

文轩网一向如此,10月某次568,次日发300-100券,结果到发券时涨到721。

查缺书网,17年在京当亚常年缺货,只参加过一次活动(那次无货)。从15年出书到今天,等两年多了。

博大精深,无与伦比,蒙先生学问如龙如象!!!

《蒙文通全集》读后感(二):能出新的就很不错了

980定价确实贵了些,一般来说,6册的书,3000页,一般定价是页数的0.2,所以600实在很合适。

但是编订时蒙默老先生已经卧病,书刚出而先生辞世,实在是做不了主。这书应该是川省资助还是什么情况,反正一旦有其他势力介入,编者定不了价,且肯定要涨价(参考各种国家社科成果,书价钱往往是页数的0.3-0.5,甚至有与页数同价的)。

蒙老任教的历史文化学院与巴蜀书社关系密切,曾内部走货,一套700,个人猜测700应该是实际的定价。

这书极少参加活动,价钱又高,实在是……

……………………………………

至于说先生后人不负责没自信的

学术书籍本身难销售,蒙文通徐中舒等老先生集子的内容确实“佶屈聱牙”,再说偏居西省,名气和某些全国性学者比,又难以带动变成畅销书。种种原因,这类学者的全集,要么定价高要么印数少,也不应该意外。

还有一个原因,蒙老爷子的学问,有陆陆续续的精彩小书面世,往往分流了全集的售量。比如《经学抉原》《儒学五书》《佛道散论》等,也包含了蒙老的不少精华文章。

如果蒙老算是未经过科班训练的“旧式”学者,对比另一位“新式”学者徐中舒,更是“憋屈”。

徐老爷子出身清华研究院,是王国维弟子,又在中研院工作,还是48年的“院士”,建国后第一批一级教授,先秦史学会的会长,活到90年才去世。市面上《甲骨文字典》《汉语大字典》是他最后的余热。然而除了98年上下册的《徐中舒历史论文选缉》外,一本“全集”都没有(对比下,蒙老的《古学甄微》《古地甄微》《古史甄微》等尚算“全集”),15年商务印书馆找到徐中舒后人编书,本以为要出全集,结果在出版社限定下编个《古器物中的古代文化制度》,连15年所谓的《徐中舒文存》厚度都不如。

何况《徐中舒历史论文选缉》也没加印,孔网涨了几倍的价!

正反对比,蒙老的《全集》能比较完整的出来又何其“有幸”!

《蒙文通全集》读后感(三):蒙默:20岁整理父亲文稿获钱穆称赞(《成都日报》2015年7月22日)

《蒙文通全集》近日出版 成都日报记者专访文稿整理者蒙文通次子

蒙文通是20世纪少有的国学大师之一,其早年毕业于四川存古学堂,曾从今文经学大师廖平、古文经学大师刘师培学习,后又向近代佛学大师欧阳竟无问学,出经入史,转益多师,形成了自己贯通经、史、诸子,旁及佛道二藏、宋明理学的学术风格,在思想史、史学史、先秦史、宋明史、古民族、古地理、道教文献整理等领域都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通儒”。近日,《蒙文通全集》由巴蜀书社出版。《蒙文通全集》较上世纪出版的《蒙文通文集》增加了以往未曾收录的手稿、诗词、期刊佚文、学术年谱等近百万字,其中不乏首次面世的内容。整理者为蒙文通的次子、四川大学教授蒙默。蒙默数十年如一日,一直以搜集整理、研究蒙文通为己任,补苴罅漏,成绩斐然。昨日,记者走入蒙默家中进行专访,蒙默说:“我第一次整理父亲的文稿时,就得到了父亲肯定。我会将这种整理和研究一直进行下去。”

第一次整理父亲文稿 得到父亲肯定与鼓舞

当记者叩响蒙默先生的家门时,90高龄的蒙默先生亲自打开门请记者进去,一股亲切感迎面而来。蒙默先生精神矍铄,思路也十分清晰,他一直面带微笑,回忆着父亲蒙文通带给他的一切。“父亲对我的影响很大。从让我停学去书院接触国学,到后来读大学选专业,甚至到调往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工作,可以说我的人生受到了父亲很大影响。但现在总结来看,父亲对我的期望正是我的兴趣所在。”蒙默告诉记者,家中的7个姊妹,目前只有自己一直坚持整理和研究父亲的东西,“以往大姐和二姐也参与一些,但慢慢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做学问这事儿也许真得靠兴趣。”

据蒙默回忆,自己第一次开始帮父亲整理文稿时,就得到了父亲认可。蒙默说:“第一次帮父亲整理文稿时,我只有20多岁。那篇文章是讲法家思想发展的文稿,我在整理中,按着父亲的思路增加了一小段,当时父亲看到后什么都没有说。后来,父亲将文稿寄给了钱穆,信上还明确交代其中有一小段是我撰写的。”蒙默告诉记者,当时钱穆的回信对这篇小文章的评价是“笔墨期近,不可复辨,可喜可喜”,“父亲的肯定,再加上钱穆先生的称赞,一直激励着我对父亲文稿进行整理与研究。”

对父亲文稿有一种情怀 蒙默从未中断整理研究

一提起蒙默,许多人会首先想到他对蒙文通思想文献的整理。其实,蒙默本身的学问也非常好,整理父亲的著作并不是他工作的全部。蒙默主攻中国民族史,他对西南民族史的深刻研究,深受同行专家称许。谈及自己的学术定位,蒙默毫不犹豫地告诉记者,虽然他有自己的研究领域,但却对整理父亲蒙文通的东西有一种特别的情怀,觉得这是自己一生最重要的工作。蒙默清楚记得,1979年在一场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的研讨会上,人民出版社的编辑向他约稿,整理蒙文通的遗稿,《越史丛考》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版了。“以往,只是父亲想写些什么,我按照他的思路帮他梳理文献,或者撰写一点文字。从《越史丛考》出版后,我才逐渐意识到要将父亲的所有东西整体进行一个梳理和整理,从此就基本没有中断过。”

当记者问到整理《蒙文通全集》中的最大困难时,蒙默告诉记者,“父亲有时随手写的白话文,比较难以理解和整理。我坚持的原则就是,父亲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章基本不动,父亲随手写的白话文初稿或随笔,我会按照父亲的思路,将有的文章改写为文言文。尤其是那些谈古代思想的文章,术语太多,用白话文来谈十分别扭,用文言文更容易贴合以及接近他的思想。”蒙默的整理还在持续中。“这部《蒙文通全集》虽然已经基本囊括了父亲的学术思想,但是,我手边还有一些纸片式的手稿,有部分手稿目前自己看不出它出自何处,有些也看不出它想要说些什么,像是父亲为备忘而记的。”还有一些父亲对自己的口述内容,并没有成文的,蒙默日后可能还是要写下来。此外,还有许多蒙文通与别人的书信,也许后期会做一个整理。除了自己整理,目前蒙默的孙子蒙家原也在帮忙整理,蒙默对孙子感到很自豪。

就算读书读吐血 也要坚持读下去

谈到很多人读不懂蒙文通的文章这个问题时,蒙默坦言自己以往也有这样的感受,“我小时只觉得有很多人佩服父亲的学识,但父亲的书我拿来看后却是一头雾水。”蒙默告诉记者,虽然自己这一生的读书都是父亲安排的,但说他教了自己什么,好像也说不上。“父亲对我读书有这么一个看法,‘古人易子而教’,自己并不教自己的儿子,要交给别人来教。此外,父亲虽然没有告诉我具体该怎么读,但却用自身的实例告诉我就算读书读吐血,也要硬着头皮坚持读下去。你努力读就行,读书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

“父亲的书确实不好读,读懂他的思想必须有很深的文化积淀。随着我自己的积累,越往后我越佩服父亲的学识。”怎样加深自己的文化积淀呢?蒙默告诉记者,在他看来,阅读的初始,其实不该读太多的原典,而应该凭着兴趣读一些通论、概论,先对一些知识有个大体的认知,比如钱穆的《国学概论》、王蘧常的《诸子学派要诠》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实习记者 王梓均 记者 王嘉 摄影报道

《蒙文通全集》读后感(四):蒙文通全集目录

蒙文通全集总目

(带*者为文集所无)

前 言(蒙默)

第一卷 儒学甄微

儒学五论

前论二篇

周代学术发展论略

孔子思想中进步面的探讨

本论五篇

儒学五论题辞

儒家哲学思想之发展

儒家政治思想之发展

漆雕之儒考

浮丘伯传

论墨学源流与儒墨汇合 附:儒家法夏法殷义

广论四篇

周代之商业

秦之社会

汉代之经济政策

宋明之社会设计*

自 序

附録:月令之渊源与其意(蒙季甫)*

余论一篇

文中子*

经学抉原

孔氏古文学

经学导言

与陈斠玄(中凡)论内学书*

与胡朴安论石经书*

议蜀学

与章行严(士剑)论疏经纂史书*

经学抉原

井研廖季平师与近代今文学

廖季平先生与清汉学

井研廖师与汉代今古文学

廖季平先生传

论经学遗稿三篇

孔子和今文学

对《辞海》征求意见稿经学条目所提意见*

性理学言

致张表方书

致郦衡叔书

答洪廷彦

理学札记(含《理学札记补遗》《理学别札》*)

汉儒之学源于孟子考*

第二卷 诸子甄微

周秦民族与思想

杨朱学派考

略论黄老学(有补充)

墨学之流变及其原始(《论墨学源流与儒墨汇合》一部分之别稿)

法家流变考

晚周仙道分三派考

周秦学术流派试探*

略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及其产生地域

我国学术之进展*

读《管子》札记

《老子》征文

严君平《道德指归论》佚文

《老子》王弼本校记

王介甫《老子注》佚文

中国禅学考

唯识新罗学

第三卷 史学甄微

中国史学史

天问比事

《宋略》存于《建康实录》考——附:《宋略总论》校记

评《学史散篇》

致柳翼谋(诒征)先生书

四库珍本《十先生奥论》读后记*

论别本《竹书纪年》

馆藏明蜀刻本《史通》初校记(前半别稿)

跋《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

馆藏嘉靖汪刻《文心雕龙》校记书后

涵芬楼影印弘治本《新语》略校记

跋华阳张君《叶水心研究》

从《采石瓜洲毙亮记》看宋代野史中的新闻报导

《采石瓜洲毙亮记》书后

二顾校《华阳国志》跋

《先秦史学史》提要*

论先秦传述古史分三派不同*

《稽古别録》序言与选目*

国史体系*

第四卷 古史甄微

古史甄微

中国开化始于东方考*

漫话古史*

周初统制之法先后异术远近异制考*

《周官》、《左传》中之商业*

秦代之地主阶级与社会经济*

秦之社会 (别稿)

论秦及汉初之攻取*

汉代之经济政策

读《中国历史上南北强弱观》

《宋史》叙言

与李源澄论北宋变法与南宋和战书

北宋变法论稿

从北宋的商税和城市看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地主与佃农关系初探*

与友人论宋史书*

第五卷 古礼甄微

先秦职官因革考

古刑法略说*

对殷周社会研究提供的材料和问题

《司马法》所载田制、军制为夏、殷制度说

从社会制度及政治制度论《周官》成书年代

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

第六卷 古族甄微

周秦少数民族研究(附《致顾颉刚先生书》* )

汉末至南北朝南方蛮夷的迁徙*

巴蜀史的问题

在四川大学历史系“巴蜀文化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与友人论区域史和巴蜀史*

庄蹻王滇辨

越史丛考

羌氏与賨叟及其新迁

汉唐间蜀境民族之移徙与户口升降

从民族与地理论诸葛亮南征

与友人论西羌与吐谷浑书

獠人入蜀研究提纲*

外蒙古蜀立问题*

第七卷 古地甄微

中国古代北方气候考略

古地甄微 (附《补水经违失举正一则》* 、《古地别录》* )

古代河域气候有如今疆域说*

汉潺亭考 (附《监亭县志书后》 、《跋陈御简诗稿》 、《长短话校后记》)

《华西大学图书馆四川方志目录》序

成都二江考——附论大城、少城、七桥、十八门

鸿沟由夏肥水过寿春入巢湖通大江考

鸿沟通塞考 ——附宋代开凿通汉、淮水道之尝试

再论昆仑为天下之中(有较大篇幅补充)

对《辞海》(试行本)历史地理水道都分所提意见*

致谭季龙先生论清人之黄河故道诸说*

四川历代盛衰与户口登耗考略

四川古代交通路线考略

略论四川二千年间各地发展先后

前后蜀州县及十节度考

第八卷 道教甄微

道教史琐谈

坐忘论考

《陈碧虛与陈搏学派》别稿

请拨款刊布近年辑校唐前有关《老子》古佚书

晋唐《老子》旧注四十家辑存

辑校成玄英《道德经义疏》

辑校李荣《道德经注》

校理陈景元《老子注》

重编陈景元《庄子注》

新校张清夜《阴符发秘》

第九卷 甄微别集

(全卷为文集所无)

治学杂语

诗曲余草

略谈我近年来的学术研究

研究《山海经》的一些问题

致汤锡予书(一九三三年)

致汤锡予论《魏晋玄学论稿》书

致邵瑞彭书

致顾颉刚书二件

儒家哲学思想之发展(别稿)

非常意义之政治学说

非常意义之改治学说解难

儒家政治思想之发展(讲义本)

《儒学五论》自序(初稿)

《儒学五论》自序(第二稿)

对高教部撰《中国通史教学大纲》的意见

对南开大学历史所撰《中国史宋元部分教学大纲》的意见

中国的封建与地租

周代商业的发展及其衰落

秦民族与战士

唐宋明清田产量小记

汉史考试题目

张亚子

与缪赞虞君论汉后西南民族北徙书 (文集有)

天师道与西南民族

方为孺居蜀小考

《书目答补正》经部案语

《经学抉原》别稿

略说金元四大家

《韬晦录》序

《黄通如诗草》序

观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题记

略论经籍之版本

跋《扬子法言五家注》

宋蜀本《古今注》校记

袁昂《古今书评》校记

征集四川先哲遗著及四川刻本刊印流通案

调查保护四川古墓文物案

我对海瑞一些作为的看法

世界新趋势论

庐沟桥事件发生之后

回忆过去想至将来

从中学生的“用”来说中学生的“学”

地方之分化与民主政治之前途

考铨制度之重要

代拟母校三十周年纪念祝词

三国历史的奇迹和人品的特点

国家需要智识青年

蒙古问题的发展

蒙文通先生学行简谱(蒙默)

整理后记(蒙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