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读后感100字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读后感100字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是一本由韩茂莉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8.00,页数:33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读后感(一):通识不错,遗憾更多

· 信息量较大,干货多但行文的干味度也比较高

· 似乎侧重点非常偏农业,似受其研究方向和专功影响

· 个人感觉历史地理这个取名有些容易误导对一些章节的理解。私以为分析各种东西都是需要有一个时间跨度的,都冠以历史?历史经济学?历史市场学?历史政治学?

· 另外最遗憾的是地理书竟然没有易读的地图插图,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全书一下就大打折扣

· 不过不失为不错的通识教材

· 各人根据不同喜好再钻研不同的子科类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读后感(二):通俗又完全不失专业性的历史地理讲义

脱离地理的历史不够完整,脱离历史的地理不够有趣,历史地理是门非常有意思的分支学科。本书是一本通俗又完全不失专业性的通识类书籍,对中国的疆域、政区、环境、农业、交通、军事等诸多历史地理问题都进行了覆盖。随手摘几个笔记: 1、早至宋代开始,围湖造田、毁山毁林等破坏生态环境的人类行为就已经挺严重了。 2、在黄土高原的总侵蚀量中自然侵蚀最低占70%,加速侵蚀最高占30%,把黄河看成生态破坏的象征是值得商榷的。 3、北方人口南迁既给南方带来了新的技术,也带来了更多的粮食需求,因此促进了农业技术尤其是复种技术的发展。 4、距今3500—3000年欧亚大陆气候转入冷期,导致畜牧业在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方(即农牧交错带)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并在草原环境下发展为游牧方式。 5、夏代是否存在分封制尚不能断言;商代存在裂土与组合两种形式(裂土是将国家的土地封授与人,组合则将外族的土地纳入国家所属之中);周代则全面实行了分封制;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之下依然实行郡县制,不同于周代的层层封建。 6、自战国以后至唐代,南下岭南的人员选择的几乎都是湘江水道,从利用湘江水道转向侧重于江西境内的赣江水道大约在北宋时期。这一转变除了基于江西(宋代江南西路)社会经济不断提升的前提之外,另一重要原因在于从都城开封到岭南走赣江更方便。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读后感(三):2021-3-8读书笔记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作者韩茂莉。这是一本历史地理学的通识读物。全书自史前时期讲起,从疆域变迁、气候环境变化、人类农业活动对环境的改造、经济重心的北南变迁、江河湖泊的演变、畜牧业的发展、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古代的交通地理、军事与地理的关系、城市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全书中印象比较深刻的点包括,一、农业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意识到人与环境的关系,但是非理性的农业开发在历史上也比比皆是,最严重的的是宋代以来的江南围湖造田、宋元明清对南方山地的开发和清代以来长城沿线的农垦。比如著名的鉴湖曾经湖域面积广阔,可以灌溉很大范围的区域,如今面积严重缩水,对山区的野蛮开垦和种植玉米、白薯等引进作物,加剧了水土流失,清代以来对长城沿线农业的开发造成了土壤的沙漠化。二、行政区划划界的原则和历史。这方面充分反映了统治者的深谋远虑或者说厚黑。划界原则大体上分成“随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两类。“随山川形便”比较好理解,就是按照大山大河的地形影响划分边界。“犬牙交错”则充分体现了统治者的执政思想,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对抗中央,统治者会将天险消融在同一个行政区内,抑制割据。比如唐代“安史之乱”后设置了跨越太行山东西两侧的昭义节度使辖区,比如元代把汉中地区从蜀地划出分给陕西,解决了蜀地经常出现地方割据政权的问题。本书开头的部分着墨于史前考古部分,略显枯燥,不过仍然强烈推荐喜欢地理和历史学科的同学作为入门读物,这也许会给你打开一扇通往知识新天地的大门。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读后感(四):2021-3-8读书笔记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作者韩茂莉。这是一本历史地理学的通识读物。全书自史前时期讲起,从疆域变迁、气候环境变化、人类农业活动对环境的改造、经济重心的北南变迁、江河湖泊的演变、畜牧业的发展、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古代的交通地理、军事与地理的关系、城市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全书中印象比较深刻的点包括,一、农业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意识到人与环境的关系,但是非理性的农业开发在历史上也比比皆是,最严重的的是宋代以来的江南围湖造田、宋元明清对南方山地的开发和清代以来长城沿线的农垦。比如著名的鉴湖曾经湖域面积广阔,可以灌溉很大范围的区域,如今面积严重缩水,对山区的野蛮开垦和种植玉米、白薯等引进作物,加剧了水土流失,清代以来对长城沿线农业的开发造成了土壤的沙漠化。二、行政区划划界的原则和历史。这方面充分反映了统治者的深谋远虑或者说厚黑。划界原则大体上分成“随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两类。“随山川形便”比较好理解,就是按照大山大河的地形影响划分边界。“犬牙交错”则充分体现了统*治*者的执政思想,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对抗中央,统*治*者会将天险消融在同一个行政区内,抑制割*据。比如唐代“安史之乱”后设置了跨越太行山东西两侧的昭义节度使辖区,比如元代把汉中地区从蜀地划出分给陕西,解决了蜀地经常出现地方割*据*政*权的问题。本书开头的部分着墨于史前考古部分,略显枯燥,不过仍然强烈推荐喜欢地理和历史学科的同学作为入门读物,这也许会给你打开一扇通往知识新天地的大门。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读后感(五):拉个脉络

这本书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勉强啃了一遍。 喜欢它是因为这是本为碎片知识搭基础骨架的书,虽然读起来比较枯燥(其实并不)。有点像动物行为学、地球生命演化这一类学问。思考的角度是“为什么”和“如何”,而不是停留在“是什么”。 作为一本通识书,一共写了15讲。像在博物馆展厅试图从浩瀚的展品中找出策展人的主线,试图探测出作者的思路。 1. 中国历史地理学(第二讲到第六讲) * 时间范围 -- 研究的起点:史前聚落 - 即智人作为人类社会的开始(之前算古生物学,古人类学) * 空间范围 -- 在上述时间范围内的中国疆域 * 时空下的环境 -- 气候、植被等 * 时空下的人 -- 人类活动(环境改造) 2. 中国人类社会(政治-封建社会,经济-农业经济为主畜牧为辅)与历史地理的关系 (第六讲到第十讲) -- 经济 * 农业经济发展与土地环境 * 农业经济发展与水域环境(江河湖泊) * 畜牧业的地理空间 -- 政治 * 政治的空间 -- 分地与集权 * 空间的政治 -- 划界的方法与原则 3. 中国社会在空间上的流动 (第十一讲到第十四讲) * 道路演变: 道路发展历史;道路对政治经济的影响(重要历史事件) * 战略空间演变 -- 自西向东,一直西胜东负(动力、原因) 战略终极目标-利益 农业社会终极利益-土地和人口 4. 社会变更—从农业聚落到城市 (第十五讲) 城市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相比于农业聚落不同的人类聚居形式。 农业生产进步 - 出现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的大型居民集聚 农业是立足根本,交通是壮大基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