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读后感100字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读后感100字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是一本由杨照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元,页数: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读后感(一):失眠患者午夜看书有感(内含书摘)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杨照

第一次与这本书相遇,是在去年的钟书阁。当时,这本书的名字一下就吸引了我,立刻就记了下来,准备之后再买。于是一拖再拖,终于今年把这本书买到了手。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带领读者解读弗洛伊德的理论。其中在自序中,作者说到“我陪大家读《梦的解析》,希望因而有一天弗洛伊德会进入大家的生命,陪你们去读出自我内在最深奥、最丰富的底层流荡。”当时看到这一句话的时候,觉得作者这话说的很大呀。看完的时候,觉得作者是做到了,真的是带着我思考了很多。特别推荐!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读后感(二):看待自我的多元性

如果让你静下心来,重读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恐怕很多人都会摇头说“不”。但如果让你读这本《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来一次速食阅读快餐,相信你必然是乐于接受的。

弗洛伊德改变了人与自己的关系,可能你总是觉得很了解自己,但是读完这本书,相信你的自我认知能有一定变化。在弗洛伊德之前,谁又能怀疑对自我的了解?弗洛伊德怀疑任何事情不再能作为原点,甚至引发出动机以及无意识和潜意识,这些事我们自己无法了解的,但却对事件的发展非常重要。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让我们的心理结构变复杂了,而且任何事物就变得更加抽象,人变得更复杂,也更加麻烦了。在弗洛伊德的思想中,人呢原来就是个主体,以自己为出发点,以自己为大前提,不以他人意志为转移,去研究这个外在世界。

那么,我们究竟有多了解自己呢?《梦的解析》随机跟进提出一个重要概念,人是需要被解析的,自觉的自我也好、不自觉的自我也罢,人都是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自己。尽管《梦的解析》距离我们已经一百多年了,外在的现实世界也在不断变化着,但是关于无梦安睡和记忆碎片等还是有直接的切身感受。

弗洛伊德理论都是有关联的,可能仅仅阅读这本书,我们也无法吃透,但通俗地了解弗洛伊德的理论,让我们找出看待自我的多元性,还是很有益处的。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读后感(三):通过弗洛伊德读懂自身 ——读《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有感

通过弗洛伊德读懂自身

——读《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有感

文/看书起舞

弗洛伊德是一个如雷贯耳名字。他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同时他也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但是支撑他巨大声望的,还是这本《梦的解析》。

但是,历史往往都会和人开一些小玩笑。1900年《梦的解析》出第一版时,只卖了三百多本。那时候的人还不大明白弗洛伊德所说的“人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意义。但是忽然之间,这本书又红遍了整个欧洲,直到影响到大洋彼岸的每个角落。

杨照先生《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是对《梦的解析》精华的再现和在提升。比如他指出,弗洛伊德是“世纪末”维也纳的产物,也是19世纪末维也纳的一项标杆。他和尼采一样,都对解放当时人性和欲望做出了自己贡献。又比如,弗洛伊德改变人于自己的关系,他之后,人不得不多有一份谦卑——不要再想当然的认为自己了解自己。

杨照先生是台湾著名作家,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史硕士和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在中国古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等方面很深造诣,读他对于《梦的解析》的解读,如同一位武林高手,一招一式清晰可见,又高深莫测,的确有醍醐灌顶、豁然开阔之感。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读后感(四):伴读中了解自我

作为《人学三部曲》尾篇,杨照先生用课堂互动方式描述出19世纪末的大震荡→当然是由《梦的解析》带来的。进而开始讨论那个年代的特定氛围,从而让我更完整知道这部书对今天的影响。

身为难懂的经典,作者也曾错过这本书多次,但当他有所收获后,再把精髓传递下来就格外生动。

书中的弗洛伊德矛盾固执又小聪明,可他的成就无法被低估:对人性的剖析,对现实的记录。在那个时代来说,堪称惊世骇俗,这也导致这本书快速扩散,传播的基础→常年压抑的人们需要用它来发泄~

除了弗洛伊德外,作者在书中加入尼采的比较,也让本书增色不少。同处于那个时代的两人,对世界的看法却如此不同。对比阅读,实在很有看点。

当然,弗洛伊德也是人,必然会被周围环境影响,书中收据了不少他个人发生的事来佐证《梦的解析》当中的论点,这样的做法不论当时还是现在都需要莫大勇气!幸好他成功吸引了当时人们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了未来人类的走向。

除了精神医生这份职业,弗洛伊德还创造除了一种文章写法,开创出20市里的艺术形式。不得不承认,假若没有这部经典,如今很多艺术家都会被关进19世纪末的监狱。

这套“人学三部曲”完整的从不同角度说明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认知与发展,短小的篇幅异常丰富。杨照先生直接使用授课方式传达他关于经典的解读。不会刻意删减,也不会介绍太多。这样刚刚好,剩下的,就是我自己阅读经典后,是否会跟作者共鸣的疑问了。

《午夜十字路口梦见弗洛伊德》读后感(五):层层深梦弗老头在陪着你

前几天在图书馆偶遇此书,想起了那本《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有了点兴趣。但印象中讲弗洛伊德的很多,能讲好讲对的少。

此书是杨照先生的讲课纪录讲义,从弗洛伊德的时代背景讲起,以《梦的解析》为主要内容,并延伸到精神分析对20世纪艺术美术文学等方面的影响。简单明了,虽然没有系统地解释精神分析,但也能让人对相关术语和理念有所了解。

书中有句话说得好,否定弗洛伊德,比肯定弗洛伊德容易。就我自己而言,是被弗洛伊德招进心理学的。进了学校之后不论其他,发现弗洛伊德几乎是人人都可否定批判,但真正懂得精神分析理论的又有几人?在有了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等之后再看弗洛伊德,的确很多理论粗糙荒谬。但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年弗洛伊德会提出精神分析,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精神分析长盛不衰?

没有压抑虚伪的社会环境,就不会有泛滥的流行病歇斯底里,也就不会有弗洛伊德。除了精神病学,《梦的解析》中通过梦让人明白了自我种存在不自觉成分,从此自我成了精神分析的战场。经验是什么怎么来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主观认识为什么与客观事实相差?这个扭曲的机制又是怎么来的?文明始于对性欲的压抑,把压抑的原欲能量拿去学习进化。潜意识是个地牢,关着我们所有的黑暗面,有时有些线索会改头换面偷溜出来,顺着线索也许能发现点童年阴影。而俄狄浦斯情结与唐璜情结、男性欣羡与童年恐惧、谈话技术与自由联想,精神分析多么有趣,引人深思。

本书开头结尾对我的帮助很大,更全面的了解,中间对精神分析的论述我就当复习了…与我本学期的课程内容有重复。

摘录几段特别喜欢的(毁三观的)概念:

1.爱是压抑以后有限度的解放,是能够合法合理呈现出来的性欲。

2.你能直接简单地意识到的自己,要么是谎言虚伪,是文明给你的面具,要么只是线索,要拉着线头一点点耐心敏锐地寻找,才能找到迷宫那边的出口。

3.梦是什么,梦是人被压抑的愿望的变形实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