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河两岸读后感1000字

大河两岸读后感1000字

《大河两岸》是一本由[肯尼亚]恩古吉·瓦·提安哥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河两岸》读后感(一):大江两岸 何时靠岸?

也许是因为在非洲呆过一年多的时间,看到这本书感觉特别没有违和感,读到的文字唯有画面和意境。

我理解非洲人,特别是文章中肯尼亚部落之间的那种冲突,冲突在相互之间和与白人之间。他们希望保留传统,又希望能够走向现代化。挣扎、犹豫、厮吵以及对于财富和成功的渴望。他们想要改变,但几百年的传统让大部分的人思想禁锢;少数引领派希望改革,但阻力重重。

读到这本书,一气呵成,只希望能看到一个完美的结果,但却事与愿违。我喜欢主人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却很揪心他的时而软弱时而犹豫的性格。他势单力薄却能做出一番景象,也实属不易。我喜欢非洲的传统习俗,至少证名了它的历史仪式感;但我也很犹豫它对人类有所伤害而是否应该取缔。我讨厌白人以教育为由对非洲进行殖民,那种表面对你好实地欺压的态度让人难以承受。

《大江两岸》,两岸的部落会产生更大分歧还是会找到共同目标?本书并没有一个结果,也许是在作者三部曲中的下一部中吧。未来可期,但结果已经在我心中。

《大河两岸》读后感(二):随记…

不知道文风本身这样还是译者问题,像小孩子写的,人物都很死,没点个性区别。穆索妮的死让她变成了一个可随意解读的寓言,突然故事就急转直下朝着分裂那地方走了。他没有托尔佳丘克那种举重若轻,得不到奖也不奇怪,为什么国内好评如潮?是我入手看错书了吗?对于非洲的窥视欲应该来说没有像西方这么强这么局促啊,毕竟没反思热潮,没宗教背景,没政治需求(吧?)。两个落脚点拉开的矛盾:割礼和教会,书中还是能很明显看出一指野蛮一指文明的。干嘛要一直用河水和狮子做隐喻,同个东西再三重复就显得唠唠叨叨没美感了。父辈们被神或预言异化了,在两者对抗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反而获得了独立思考的可能性。真正的觉醒是教育而非古老的神谕,可惜瓦伊亚吉不仅圣母、理想主义还软弱,并误以为自己是救世主,拯救者根本上还是(被诅咒的)自由主义者。没有认识到,改造世界第一件事是成为政治家,要标语化、极端化、消灭身上的复杂性才显得更坚定。由爱情走向信仰冲突可以,由信仰文化冲突下坠到爱情也没必要吧?信仰矛盾总有一点儿摇摇欲坠,流于表面,老是向人种矛盾、爱情矛盾走,白瞎了起的这么宏大的叙事格局。非洲气氛也感受不到(不知道是不是翻译原因)。

《大河两岸》读后感(三):大河两岸——革命者的哀歌

读的是肯尼亚Peak Library出的原版英文。

大河两岸,两山对峙,一边是坚守部落传统的守旧派,一边是受到白人传教士影响的“革新派”,主人公Waiyaki作为部落先知的儿子又接受了新式教育,夹在两派之间左右为难,力图通过开办更多学校开启民智,后来偏偏爱上敌人Joshua的女儿,遭到阴毒的长老Kabonyi一顿算计。Kabonyi原本是革新派的一员,却转舵成了守旧派的头,活像是袁世凯一类的人物——叛徒最喜欢给别人扣上叛徒的帽子。

结局很讽刺,虽然新旧思想论战如火如荼,民众仍然是狭隘的、迷信的,当Kabonyi利用民众的愚昧攻击Waiyaki,指责他背叛了自己的誓言,要娶一个未受割礼的女人,民众早已忘了这位教育改革先驱如何为了让他们脱离愚昧而殚精竭虑。Waiyaki这个角色使我联想到鲁迅笔下悲催的革命者形象,譬如《长明灯》中的疯子,想要熄掉代表封建制度的长明灯,却被无情的关进了破庙。

割礼盛会是激化矛盾的导火索,Muthoni反抗父权,认为一定要完成割礼才算成为女人,盲目的迷信使她不幸殒命。割礼代表的是民众心中根深蒂固的旧思想,不剔除旧思想而谈革命,谈教育救国,谈团结一致,只会是徒劳无功,作者借Waiyaki的失败深刻表现了这一主题。

这部中篇小说刻写的是肯尼亚落后的Gikuyu部落的一个时代缩影,和我们的晚清惊人相似,革命者前赴后继,守旧派此起彼伏、死而不僵。外来的敌人让我们感受到危机,于是一部分人高唱“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另一部的人坚称祖宗之法不可变,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内部矛盾才是最难克服的。

《大河两岸》读后感(四):一厢情愿的善良只是愚蠢

大学时,曾上过一门叫做Globalization的课程,我还记得老师把我们分成N个小组,让我们每一个组去研究虽然尚存但正在被全球化浪潮吞没的一些小众文化现象,比如非洲某个部落还在延续割礼等种种。很多文化很野蛮,很传统,很有特点,他们的消失不免让人感叹这个世界在趋同,在变得越来越boring。反过来想想,多彩的代价是什么?是争端,是血腥,是落后,是残忍。

就像我们常常一边在心里咒骂各种古建筑被拆毁,一边又无法忍受古建筑的各种非便捷性。比如让你半夜起来跑到外面蹲茅坑,你乐意不?当然,传统的消失让人心痛,但是,如果用传统替换便捷,有几个人真的愿意承受?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这真的是一个老套但却让人感到悲伤的故事,古老的部族拥有古老的预言:要挡住白人,保持传统。当白人来的时候,整个部族却分裂成了两派,一部分接受了白人的传教,一部分顽固的坚持抵抗被同化。顽固派领袖藏了个心眼,让自己的继承人去学习白人的先进性,发扬教育,以科学对科学,反抗到底。不过,为了维持正统,儿子当然还是要根正苗红地接受成人礼。于是乎一个既有知识又保守的怪物被塑造出来了,由于他大力推行教育,还一度被族人视为英雄。可见即便是没文化的人,也知道“知识就是力量”。

另一派呢,就叫“先进派”吧!就是意识到白人先进性,进而选择接受基督教进行自我救赎,反抗无人性的割礼暴行。结果无奈地是,领袖的女儿仍然觉得实行割礼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女人,而且也不觉得与信奉基督有任何冲突。她强行去参加了割礼仪式,断绝了父女关系,最后把自己整挂了,结果我们可爱滴小怪物受到了刺激。“肿么可以有这么勇敢的姑娘?”小怪物心里想。

只不过,这娃智商有点儿捉急,开始把统一两派当为己任,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只能当一个工作狂。嗯,上面说过的,一度被顽固派族人视为英雄。可是好景不长,真是应了那句爬得越高摔得就越惨,小怪物喜欢上了勇敢女孩儿的姐姐,两派势不两立,喜欢也只能偷偷摸摸地喜欢。

可是纸包不住火啊,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最后还是被大家知道了,英雄重重地摔下神坛,就因为喜欢上了一个三观跟自己都不一样的姑娘,荷尔蒙真可怕,于是,这个故事就这样讲完了。

凭什么就觉得自己有能力让两派握手言和?问题压根不在知识的补充,价值观的鸿沟根本无法填补,自己一厢情愿地觉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然后就觉得自己能改变这一切,哪儿来的自信呢?真是无知者无畏,他确实有点儿善良,但是这样的善良只是愚蠢。

《大河两岸》读后感(五):后殖民阵痛中的叙事

2017年3月读书会荐语。

在现代与传统交接的土壤上,妊娠的阵痛如潮水般涌来,甚至让人晕厥,分不清现实的幻灭和往事的温存。

这种目眩神迷,从小说的开头就已经孕育——预言家穆戈·瓦·基比罗对于原住民的无知与嘲讽转身离去,结拜兄弟卡马乌和基奴西阿为父亲的名誉大打出手,还有家庭已经皈依基督教的穆索妮为了成为一个“完整的女人”想要背着父亲施行割礼……

激烈的斗争在恪守传统和皈依上帝的两个吉库尤村子间不断上演,原因好像只是白人及其“先进文明”的介入。随着故事的深入,人们会发现似乎又不止这么简单。面对踏入现代文明的古老非洲的社会现状,提安哥并没有激烈地批判什么,也没有盲目而毫无见地地指责谁该为此负责,他对其生活的土地及其上人们的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细致描绘,在众多后殖民时代作家中,表现出了罕见的克制和颇具远见的理解。

与作者另一部对滋养它的土地与人民饱含热情作品《一粒麦种》相比,本书无疑是一次更为公允和坚定的叙事的尝试。

一粒麦种

7.3

(肯尼亚)恩古吉·瓦·提安哥 / 2012 /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