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唐李白·将进酒》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唐李白·将进酒》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唐李白·将进酒》是一本由张大春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3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唐李白·将进酒》读后感(一):读大头春之书,能不想其人哉?!

张大春何许人也?自诩为资深文青,然甲午年方知其人、读其书,拍案惊奇、酣畅淋漓,叹孤陋寡闻、相识恨晚。其人其书,姑且言之,才华之横溢、才情之四射、才气之逼人,华语文坛,出类拔萃。

《城邦暴力团》出入江湖与庙堂,武侠及文略,冶武侠、侦探、世情、历史小说于一炉,亦虚亦实,如真似幻,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聆听父亲》娓娓道说家族往事,言辞蜿蜒流淌、连绵氤氲,暗流涌动,礁石暗布,云山雾岚次第铺开。

《小说稗类》论说精深,旁征博引,实乃文青修习艺业之至宝,入宝山必满载而归。

《大唐李白》,传神写照正在阿睹,错采镂金美轮美奂,《少年游》之雏凤新声,《凤凰台》之壮游高歌,《将进酒》之歧路徘徊,读之令人击节,当浮一大白,续书未出,已求先睹为快。张氏大春,诚台岛奇才,文苑翘楚也,读其书,能不想其人哉?!

《大唐李白·将进酒》读后感(二):爱这款的人还是给五星

唯一心塞的是月娘竟然和安禄山(暂时叫轧牢山)有一段孽缘,叫我难过了半日,好象还是很宿命的,又要伏脉千里了;月娘心里竟然对李白真有那个……回头再翻一卷318页,写得多美啊。开篇还是远上寒山,开元天子爱玉笛,蛮有意思的,长安洛阳近了,天家之事越来越多了,后面也一直旁逸斜出,段七娘又来打酱油了,加上诗论和说史,颇有高阳小说的风味(尤其是写天家事,高阳泉下有知当略感快慰,因为大春毕竟没有传他的历史小说衣钵,但这次是有交待了,当然城邦暴力团已见掌故功力,如果高阳还在,会如何给他写篇序呢。)不喜欢就看不下去,------但,如果你爱这调调,五星有何不可?

感觉到大头是要收不住了,不知会有几本。十本才好呢。

目前大春说:大唐李白‧將進酒》是第三冊,第四冊是〈長相思〉,第五冊是〈捉月歌〉

此刻正在進行《大唐李白‧長相思》,應該是全書之中最長的一卷。也許會再分出一卷,也許分出來的那一卷就另起一名,叫做《大唐李白‧XXX》。我這一回先寫完了再說吧。

《大唐李白·将进酒》读后感(三):和长安十二时辰什么关系?

看到第三部,杨玉环,安禄山出来了。

李白还是那么别别扭扭,欲求道而不舍天下,欲仗剑而无处天涯,欲为官而心怀忐忑,欲歌咏而苦无应答……

年纪大了看不得这扭扭捏捏的少年人的心事曲折,虽也似明了其款曲,却总忍不住想一巴掌把他的鼻涕乎出来,让他睁开眼看看真实的自己同世界。

这也是执着,老而不安分的执着。谁又能替谁,经历些什么?

PS,我老觉得十二时辰的编剧看过这本将近酒。比如,十二时辰里有曹破延,这里有康破延(原来破延是战士的意思);十二时辰里有狼卫,这里有狼男;十二时辰里有马兹达,这里也有,还有全称不过我记不住了。

还是不喜欢张大春的评书,他完全不会用口语和人交流呀。喜欢郭德纲,任何故事在他嘴里都妙趣横生。但是喜欢张大春的书,骨架清奇,血肉丰沛。只是,他写的李白太纠结,太娘炮。不知道是不是台湾学者都有点这种游子不归,以此身为天下,却无以为此身的浪子心态呢?

哪天如果张大春给郭德纲写稿,让老郭来讲一段大唐风云,我想,那里该有张的草蛇灰线,细细密密,也该有郭的柴米油盐,有滋有味。那样,必是满堂彩!

《大唐李白·将进酒》读后感(四):将进酒,读传奇

第三部最大的感受就是最后部分,月娘和安绿山那段。兜了这么大一圈,预示以后的故事会更神奇。贵妃未出,开元天子未见,安史之乱还没影儿,郭子仪又在哪里?诗界的圣仙会面,好戏一定在后面。

“赵蕤术数,李白文章”,李白这位富二代,他爹对他的教育问题可谓费心费力,赵蕤教了他很多很杂?还是只做了基础教育,然后开始历练。只能说如果努力有用,那天才就显得没意义了!到了第三部,应该是写了一半。

太白星乃是道教的大神,李唐推崇道教,写的那么神,也是认了!

就像李白师从赵蕤,读惯大春文章风格的人,恐怕也会说,他师从高阳(这渊源在“城邦暴力团”中)。有水井处有高阳,你要说读不习惯,不好读,也没有办法,这小说就是假李白之名,讲唐传奇。

好久没写评论,思路根本不连贯,感受很多,结果却写不出来,迟钝了,实在是悲哀。还是多练习吧,影评也废了!

《大唐李白·将进酒》读后感(五):诗酒征伐,惯经别离

此书文辞典雅,用词古奥。

一字一句读来,历史风情宛在眼前。地名沿革、道教人物、逸闻趣事,信笔拈来,恢弘壮阔,铺就烟霞文章。

士子进身之道,歧路无数,风波折叠。

高适先祖辉煌耀眼,到高适这一辈,徒留先祖御赐宝剑一柄,或浪荡畎亩之中,或流徙燕北边关,进阶之道,渺茫无迹。

行商之人,即使脱离商籍,想要仕途无阻,可比拟于登天。

张大春把李衍敷衍为李白的叔叔,他即便有天纵之才,能解围困顿的大唐经济,撞上官僚体制时,也只合人仰马翻。

其余寥落之人,在历史的烟尘里辗转。

董庭兰混迹于酒楼庭馆之中,风餐露宿,诗酒征伐。

月娘徒留倩影于月夜,身世飘零,陷于胡人之手,孤悬塞外滚滚黄沙之中,恐怕会殁于风尘吧?

至于制衣娘子,躲在三重锦幛之后,相伴只有瞽叟,人皆不见其容颜。唱李白之词,情思漫无迹崖,合当随风而逝。至此李白方知“惯经离别,便知舍得”。

李白心路,早已悲凉一片,只因往日遭遇的人物风情,歧路一别,未来可能再无相见之日。

以上种种,都藏身在李白的诗歌里。

张大春经由诗歌反推小说情节,敷衍成篇,偏偏故事情节织补得好,读来廖无痕迹。比如经由《春夜宴桃李园序》不但演绎了桃李园的故事,还铺排了李衍、许自正等一干人物的事迹。

读其书如同和一年长博学者行山路中,锦言妙语与路边野花相得益彰,峰回路转,山溪叮咚作响。至山顶处,远方杀伐之声,隐隐传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