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荒野之境》读后感1000字

《荒野之境》读后感1000字

《荒野之境》是一本由[英] 罗伯特·麦克法伦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3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荒野之境》读后感(一):荒野,最后的蛮荒乐土

英伦学者:麦克法伦

《荒野之境》读后感(二):心中风景的形状

《古道》同系列的另一本,写的还是这位“行走系”学者的“往外走,其实也是往内心去”感悟。

看作者在山毛榉林、在盐沼、在海岬、在陷道里听风看雨露宿跋涉,列举各种英伦三岛上闻所未闻的地名,有种把地图zoom in,再zoom in,直到能看清晨起高歌的鸟颤动的羽毛尖的感觉。“在我们尚未出现在他人梦中时,风景就已经在这里了。它看着我们抵达。”

峡湾里潜望镜一样露出头的海豹;夜晚穿越沼地,野鹿群的眼白反射灯光闪耀如宝球;自开阔空间归来,作者觉得仿佛“眼底有光”。但他并不是那种无条件宣扬荒野生活之美好的狂热环保主义者,而是很清楚地认识到,在荒野行走只是生活的间歇。“我自己的地图在不断扩充,不是向着一个完工的状态——这是永远也不可能完工的——而是向着一个协调的状态扩充。我不需要它有多么精确,只需记录下我经过的某些地方的某些事物,以及它们是如何改变了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如土地勘测员一般画一张地图,上面记录的是他自己失落的原野和草原,这样,我们用曾倾注过生命的图画覆盖了整个宇宙。这些图画不必精确,但他们要符合我们心中风景的形状。’”

《荒野之境》读后感(三):荒野在召唤:一个不平凡的英伦三岛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伦敦、剑桥牛津等世界一流的大学、英伦复古的潮流时尚 ……总之,现代、富有、时尚的英国,是世人所熟知的。但除了光怪陆离的大都市,还有另一个更为精彩的英伦世界值得我们去探索,那便是英国那些人迹罕至的小岛与森林。罗伯特·麦克法伦的《荒野之境》,以文字为导引地图,带读者发现一片与城市化的英国完全不同、充满野性魅力的神奇土地。

读这本书的时候,刚好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徒步十年走遍中国的人的故事。短期的旅游是轻松惬意的,而这种长期的旅行是艰辛困苦的。那位徒步中国的行者在临出发前将自己的家产全部变卖,为防止路途中有可能出现的身体健康问题作了手术,断绝了自己的一切后路,一心向前。这种决绝固然是有些极端,促使他做出这样的决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前方无限未知的美丽中国的广阔土地的召唤。与此相似,麦克法伦对英伦荒野的不断探究,也是源于内心深处对远方野性世界的向往与好奇。但麦克法伦的做法比较理智,在荒野探险的同时,他也会回归早已习惯的城市生活,过段时间再继续出发。他既喜欢城市的现代,也热爱荒野的本真。这是真实坦诚的观点,我们离不开城市,也无法抵挡荒野的魅力。

《荒野之境》中,那些从未曾谋面的岛屿、峡谷、森林等,在作者诗化的语言里变得生动起来,一副英伦荒野文字地图就这样呈现出来。自然界里真正的海豚音、在空中划过痕迹的剪水鸥、从冰凌间冒出的红芦苇等动植物在荒野展现出的勃勃生机与十足野性,都吸引着我们去关注。地势险峻的岛屿、一望无际的旷野、被遗忘的陷道……这些真正意义上的荒野就在那里,等着你探险的足迹踏上自然的领地。

作者除了给我们展现出他目之所及的荒野,还在每篇游记中介绍大量与该地有关的人文历史知识,作者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阅历相融合,使这荒野寂寥的时空交错感愈发浓重,想象着那些僧侣、渔民、探险家走过的道路,历史的沧桑感自然涌上心头。那些僧侣怀着崇高的宗教信仰走进荒蛮之地苦修,意图达到美好的境界,这种虔诚与无畏让人敬佩。与这种自我修行相比,约翰·贝克对鹰隼的观察记录文字更有普遍意义,对研究鹰隼的后来人能提供宝贵的参考价值。埃塞克斯田野如今依然是荒野,但它的林地面积在缩小,不知会不会某一天完全被城镇和农田所吞噬?

荒野探险给作者带来全新的思考,他对荒野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荒野狭义上即是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广义上不理会人类的各种规划,依旧野蛮生长的小草、大树都是荒野,荒野就在身边。这种观点在中国传统中也能找到相似的理念。自然界每天不断变化着,人类世界也在变化着。给作者的荒野之行提供很多帮助的挚友罗杰因病去世,人世也如自然界一样变化无常。人类的寿命是有限的,甚至人类的文明历史与荒野相比也并不长,荒野就在那里,用它永恒的野性与粗粝,召唤着行者那一颗不安的心。

《荒野之境》读后感(四):发现不一样的荒野

文/秦好

迷恋荒野的剑桥学者罗伯特·麦克法伦,平日生活在城市高度发达,人口密集的剑桥。他和所有的都市人一样,热爱自己居住的城市、事业和家庭,喜欢现代文明社会带来的丰富多元的生活。然而,作为一个热爱大自然的都市人,在城市生活久了,难免会产生厌烦情绪,渴望投入自然的怀抱。他时常背起行囊,或跟友人结伴而行,或和父亲一起,或独自一人,探索英伦三岛的荒野之境,开启发现之旅。

麦克法伦在《荒野之境》一书中,用如诗的语言,为英伦群岛最后的荒野谱写出一曲不朽的赞歌。他将发生在每一处荒野的典故,人与荒野的故事,名人的言论,自我与荒野交会的种种感触,等等,向我们娓娓道来,这些鲜有人踏足的荒野,好像也鲜活起来,不再荒凉。有时,阅读的某个瞬间,会让我想起周作人的小品散文给人的感觉。那种浓郁的学者之气,让人对自然万物生发出凝重的沉思。

荒野是灵感的源泉。萧伯纳、乔治·奥威尔等知名作家都醉心于在荒野汲取创作灵感。奥威尔在苏格兰朱拉岛附近的石砌茅屋里,写出了闻名于世的《一九八四》。荒野还是心灵的栖息地,治愈之地。诗人柯勒律治在遭遇他人生中最为忧郁的一个时期时,他居住的湖区凯西克周围的那片荒原,成为他寻求心灵慰藉的理想场所。长时间的持续漫游,瀑布、森林、悬崖和起伏的丘陵,带走了他的忧伤,给他重获内心平静的力量,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

“我们不该停止探索,而每一次探索的终点,都将回到开始的地方,我们这才真正认识了起点。”(T·S·艾略特)这本书中麦克法伦的荒野之旅,始于离家一英里外的那片狭长的、不知其名的山毛榉林,也止于此。然而,这一路走来,他对荒野的理解从狭隘的某个遥远的、没有历史的、没有标识的地方,已扩大到一切自然生命体的荒野。一片田野,一个小树林,几段树篱,在他眼里同样充满了野性,都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神奇的事情。它们和那些鲜有人迹的高山之巅、荒原、峡谷、沼地,等等一样,都值得他去观察和探究。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荒野,一个绚烂、有趣的世界,无关严酷,散发着单纯的力量,充满勃勃生机。

在人类文明的侵蚀下,地球上残存的荒野之地愈来愈少,有的已经消亡。但在麦克法伦看来,荒野的生命力胜于人类。岁月流逝,曾经辉煌的人类文明都将成为过眼云烟。正如诗人、林学家加里·斯奈德说的那样:“一个幽灵般的荒野徘徊在整座星球上,几百万株植物的小种子……躲在北极圈脚下的淤泥里,躲在沙漠的干沙里,或是躲在风中……每一颗种子都准备着漂流、冰冻或者被吞噬,但它们的萌芽永远也不会被消灭。”

不管怎样,我们的确需要荒野,森林、平原、草地、沙漠、高山……我们人类之外的自然世界,有着超越其本身的宏伟力量,能让我们疲惫的心灵得到片刻休憩,开启一扇认识自我的大门。它们留存在那里,哪怕我们只是开车到它的边界,朝里看看,也是好的。

PS: 原创书评,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

《荒野之境》读后感(五):行走中的荒野

文/文小妖

提及荒野,我首先想应该电视上我们常常看到的沙漠、沼泽、森林、峡谷等人迹罕绝的危险之地。这些地方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过遥远,有时候甚至觉得荒野就像是另一个星球上的世界。

在英国的文学中,一直都有一脉自然写作的传统,而剑桥学者罗伯特·麦克法伦更是在抒写自然的众多作家中褎然举首,《格兰塔》前主编弗里曼称他为当代最好的行走文学作家。大自然的迤逦风光在他笔下如诗一般流畅,极具美感,他调动了身上所有感官和内心的感触,用文字拉近了大自然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荒野之境》是罗伯特·麦克法伦的“松散的行走文学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期间,他寻访了英伦三岛最后的荒野,以行走记录的方式把人们几近遗忘的荒野之境再次引进人们的视野。

麦克法伦在《荒野之境》一书开头引用了约翰·缪尔的一句话:“原本只是出去散一会儿步,最后却决定在外面等到日落,因为我发现往外走,其实也是往内心去。”约翰·缪尔是早期环保运动的领袖。他的大自然探险文字,随笔等,被广为流传,他热爱大自然,一次次倡导人们要善待自然,在他的努力下,约塞米蒂山谷等荒原得到了保护。麦克法伦以约翰·缪尔的话来做开篇,一方面是向前辈约翰·缪尔的环保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另一方面则是希望更多人走出去,走到自然之中,去感受它,了解它,并学会珍视它。

麦克法伦行走在英格兰的岛屿、峡谷、沼地、森林等荒野之境,以自己的方式观察不同的地貌、风景、植被、虫鱼鸟兽,他的情感从不吝惜对这一切的热爱。书中,麦克法伦引经据典,将人文、哲思、历史、科学等知识贯穿于自己所到的荒野之地,形散神不散。他对荒野的概念也在一次次的行走中不断更新形成。

然则,《荒野之地》并不是一部意义简单的荒野之境的记录史,这是一部揭示人类与荒野、文明与蛮荒之间微妙复杂、爱恨交错的情感史。麦克法伦在行走的过程中,最想传达的思想依然离不开对大自然的保护。

人类文明的形成,多半是建立在对原始蛮荒的一次次改头换面的改造,从公路、隧道、高楼建筑群、大桥等等的建造,原始森林、树篱、林地已不复最终的模样,鸟禽和小动物们的栖息地已被人类占领,所谓的“未看见的美景”越来越少。当每年数千吨的垃圾冲上不列颠与爱尔兰的海岸,塑料垃圾被鲸鱼、海豚与鼠海豚吞下,大批生灵死亡。甚至因为灯光的夜夜通明,导致很多植物和昆虫的生长生物钟紊乱,萤火虫逐年减少等等现象,都是所谓文明改造荒野的一些极端后果。麦克法伦对这一类现象的“控诉”,无非希望能引起人类的反思,杜绝此类的现象再次加重。

书里,麦克法伦的好友罗杰·迪金成了他怀念并深入解析的对象。通过描写罗杰回归原始自然生活中的故事和死亡前后,麦克法伦从罗杰身上看到了一种对返璞归真的执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执着和热爱像一股动力,鼓励着他继续去探寻内心想抵达之地。

ps.文字皆为原创,若转载或另作他用,请豆邮告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