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荒野之旅读后感摘抄

荒野之旅读后感摘抄

《荒野之旅》是一本由杨世泰 / 戴翊庭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荒野之旅》读后感(一):在荒野中发现自己

《荒野之旅》这本书是作者杨世泰介绍与妻子戴翊庭共同走过的全球十条经典路线,作者或徒步或自驾、或全程或半程地完成了十条路线的行走。说是介绍路线,其实是向读者分享走在路上的所思所想。因为我也很喜欢徒步,大概能明白这种在路上的碎碎念一般的随笔式的感受。

当一个人长久地走在野外,不管身边是否有人,他总是会和自己对话。外在的事物变得简单直接,便会更多开始向内,并非是探寻,或许更多是认知和交流。外在简单的时候,自己身上那些配合外在的装饰也就少了,更容易看清自己。就好像一个穿着厚厚衣服的人,只有当他把衣服脱掉,你才能看清他是胖是瘦。

作者在书里写:

找到自己的pace和rhythm。好像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自己身上,看看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自己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很多执念和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在荒野中发现自己。我在看这本《荒野之旅》的时候,真的觉得好多想法,我也这么想的。然后想到关于看书,我们会看书学到什么吗?我认为未必啊(工具书除外),就是以为学到的东西,可能我们本来就有,只是通过看书让我们捕捉到了自己本来就有的部分。看书就像一种强化,对我们拥有的认可的,反复强化,对不认可的我们知道了,我们了解了,但是我们未必会去学。

这大概和作者说的“人会更忠于自我”是一个道理吧。

《荒野之旅》读后感(二):既闻雷鸣,也数雨落 | 人生是等待涉足的荒野

读罢《荒野之旅》全书,只觉酣畅淋漓。作者杨世泰携妻子戴翊庭一道,行走于看似光鲜,实则荒凉的现实世界。而秉承着赤子之心的他们,以足迹叩问人生。

我的浅薄阅历本是虚无之境,生于内陆贫瘠小城,二十余年竟从未见过海。在与本书相遇之前,沉湎于无人凝视的舒适,对于远方,无从期待。疫情停摆的日常里,无法离开庸碌之地,更无从看清,脆弱内心。

“ 如烟往事成笑谈,神州亿万尽欢颜。尽欢颜:爆竹声起,又是一年。”

遇到这本书的我,是幸运的。它成为了生命的刻度,自此薄冰长销,春水如蓝。十条迷人足迹之中,我独偏爱“ 树懒的微笑。”诞于远古白垩纪时期的安第斯山脉,似披肩,将岁月掉落身后。地幔之中涌动的烈焰,冲刷出望洋兴叹的炽热,环抱暗无天日的窒息。人类缺席了。

谁呼吸午夜,默读彩虹山的音节?谁一往无前,横越马丘比丘的羁绊?谁数次逆行,悲伤押韵在失落的雨林?巴塔哥尼亚高原失语,西班牙朝圣之路归零。只有建设的快乐才能无穷无尽,行走就是其中一种。毁灭是有其极限的。夸大、自恋、停滞、自怜,都是不幸的源泉。

《西洲曲》唱道“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可书里有南风知我,吹梦至西洲。精致装帧的书籍,摊开每一页,如行走于世界尽头。这是全新的开始,把生命好好追究,将爱和人格重新安顿于世。纵浮生如寄,也可繁花正妍。

如果说人类的欲望和沉思,是整个宇宙缓缓呼出的气流,是“ 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是爱而不得的忧郁、相连起伏的热情。那为何不试一试旅行文学呢?在文字的冒险里,不停尝试、不断犯错,不做观赏性植物,而是成为散落各处的云。

作者自由、浪漫、理性、坦然,文字不煽情,也不谄媚。他朴素地书写,她克制地记录。幽微内省的洞察之中,跳跃着不动声色的控制感,制造着扎实靠谱的慰藉。毕竟,认识到星星的永恒和人世的须臾,不是无言的星星,而是行走的人类。

“一起行走吧。荒野,我们的精神家园。”

《荒野之旅》读后感(三):在荒野,探寻生命的意义

对于我这样一个不太爱运动和冒险的人来说,荒野是一个充满着神秘、危险和惊喜的地方。

我曾经想要报团参加山地徒步旅行,却因担心天气和身体情况而最终未能成行,因此一直是个遗憾,但我仍然对荒野徒步怀有极大的向往和期待,期望有朝一日能亲自感受那种空旷、自由与震撼。

这本《荒野之旅》最先吸引我的是它的设计和装帧。大量的图片和彩页充分展示了世界各地的自然美景,同时可以平铺的装订让跨页排版的大图如同海报,搭配平常却生动的文字给人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仿佛透过这图片和文字,和作者一起走过了一段又一段的旅途,听他们讲述徒步旅行中那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

“我们走过的山川、湖海都将化作我们的生命。”我很赞同作者的这个观点,旅行能够带给我们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体验与感受。而这些经历会在一次次沉淀中拓宽生命的边界和深度。在所有旅行中,徒步是最能建立与自然的情感联结的一种方式。不同于走马观花的跟团坐大巴车游,也不是为了购物追星那样带着目的性的争分夺秒,它要求你慢下来,努力地融入周围环境,抛开那些浮躁的功利的想法,从内自外放空自己,感受自然抚慰人心的力量。

书中深度讲述了全球10条兼具人文与探险精神的经典路线,公路、高山、雨林、荒原……在探寻人类文明未过多涉足之地的同时诠释了独特的“荒野哲学”与“荒野美学”概念。负责文字的阿泰总像个温和的老友,在一个温暖的午后,捧着茶杯慢慢讲述他们的旅行故事,有平凡的美好,也有另类的冒险。

在美西国家公园之旅一章中,阿泰和呆呆在前往下一座国家公园的路上为了清洗多日积累的脏衣服而将车开到了盐湖城南边的一座中型城市,在那里找到了一家自助洗衣店。在等待洗衣的过程中,他们坐在店里,吃着汉堡作为午餐,看着店主的小儿子自顾自地玩耍,打翻了糖果罐,客人们来来去去,用西班牙语热情地聊着天。就在这个时刻这个地方,阿泰突然意识到了旅行的“旨味”,即在流动的旅途中自我的停驻。

这个定义让我眼前一亮,将我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那种感觉精炼概括了出来。我们背上行囊,做好计划,走向远方是为了与不曾见过的美景相遇,也是为了与自我的对话。如果只是观光拍照,旅行将毫无意义。

当然,旅行的终点必然是回到原点。每一个旅行者在踏上旅途时也一定会听见身后来自家的呼唤,这就是旅行和流浪的最大区别。

人这一生,会经历无数次或远或近的旅行,但荒野徒步绝对是少有的独特体验。就让阿泰和呆呆和你一起,走向未知的神秘的荒野,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吧。

《荒野之旅》读后感(四):《荒野之旅》,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

关键词:自然书写,荒野美学,徒步文学

这个春节就地读书,这本书算是读的比较仔细的,受到一些启发。

典型英伦高地景致。

四大洲,21条步道,136幅照片,巴塔哥尼亚高原、苏格兰西高地、安第斯山脉、西班牙朝圣之路、美国西海岸国家公园、阿尔卑斯山脉、泰北穿越……这些都是我喜欢的目的地。

《荒野之旅》很有吸引力,但别误解这不是写给自助旅行者的攻略,也不是以历史、政治、文化等宏大叙事为框架的文化游记。在我看来它有着相当独特的个人视角和在地叙事方式,是一部非常个性化和有生活质感的旅行观察与青春叙事,是以“在路上”的姿态对世界与人生的一部探索录。

阿尔卑斯,自然的巨人。

来自宝岛的杨世泰与戴翊庭——TaiTai LIVE WILD夫妻二人结伴踏上世界各地的旅程,以徒步、自驾、登山等不同方式对“荒野美学”这一核心概念进行探寻——神秘、自由、人类文明尚未涉足之境、远离日常熟悉的生活,让人们回归自然,深度感受自然的美好。荒野从不存在于任何一张地图中,它的生命才是一种永恒。

《荒野之旅》的自然书写风格是“熟悉”的陌生人,从历史的纵贯线来看,自然书写包括了古时的性灵山水到今日的绿水青山,从世界的观察者来看,自然书写是从梭罗和缪尔的优美散文到麦克法伦的新自然主义写作。这些自然书写带给我们的是苍凉空阔、不断变迁的历史,持续变化着的人生,告诉我们最深刻的生命哲理。我们再怎么努力踏遍多少地方,永远只有世界的百分之零点零零零几,这世界的大是超过我们理解的。自然书写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强调人的责任和担当。

纯真年代。

现代生活制造着垃圾,制造着污染,也制造着浮躁、焦虑和惶恐。自然书写提醒我们自然法则不可抗拒。春夏秋冬,四时有序。山水相依,各有其位。山南为阳;水南为阴。山水不可颠倒,阴阳不可错乱。自然书写主张人应当过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同时去感受生命的教诲,在简约中体味生活的意义。自然书写与穷奢极欲逆向而驰。它从生态问题中来,到人的灵魂里去。因为所有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自然书写和荒野美学,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希望我们都能嗅到它的香,记得它的美,保持和它的距离。

《荒野之旅》读后感(五):旅行归来,你依然是你

如果你的人生只剩下最后一条步道可以走,你会选择哪条路线?

我想走路回家。

荒野之旅,这段旅程,从台湾出发,兜兜转转,漂洋过海,美西、冰岛、苏格兰、瑞士……最后回到台湾。原本以为,这也是一本走马观花式的游记,却在翻阅之后,发现它的不同。

最初翻开书时,习惯了大片旅行途中奇遇故事的我,为没有精彩的故事而为作者可惜,可当我读到作者沉浸其中,发散出的思考时,突然喜欢上这样的内容。它真实,有着阿泰关于旅行的困惑与思考,有旅途过程中的失真与冲突,也有旅途中的不不完美与小确幸。

在阿泰细腻真实的文笔中,感受到每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置身于那些从未见过的风景中。

在其中,我们可以跟着阿泰跟呆呆的步伐,走过台湾充满人情味的乡间小路,体验春天的又湿又冷、乌云笼罩的盐湖城,闯入树荫浓密、树影婆娑的林木,看由泰国村民为摸黑赶路人特设的煤油灯路。晚上跟着他们在美国纪念碑谷营地帐篷前,看夜色渐浓,看亚利桑那州的星星从眼前形状像拳击手套的两座孤峰中间亮了起来。

也可以在清晨的斯内克河畔看见了正清洗身体的肥胖河狸,也在偏僻幽静的天鹅湖巧遇了悠然游泳的水獭,还目睹了从空而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掠过湖面抓鱼的美国鱼鹰,在草地上发呆的肥胖灰熊,在积雪之处跳跃玩耍的小狐狸,也在夜晚偶遇一只被“狠心”放逐的麋鹿。

旅行,也是文明的延续

旅行对于大自然是一种破坏,但有时候也是一种文明的延续,“想来小村子也有热闹的时候,只是不知从何时起,这个小村庄没有再持续发展,反而逐渐衰退,若不是接二连三有徒步者杂沓的脚步进入,扰动了这个小村庄,或许它也难逃被时代淘汰的命运。也许在未来的多少年后,当村里的人离去,这里终将被大自然接管。”

当没有人抵达荒野之地,荒野中的“野草覆盖路面,公路渐渐恢复成小径,某天会有一颗种子随粪便落在日渐肥沃的土地上,经过苏格兰纯净雨水的浇灌,在来年春天冒出绿芽,年复一年逐渐成长成一颗赤松,接着落下更多种子吸引更多新“居民”,蚊虫、蚂蚁、蜜蜂等小动物一个个进驻,最后这个地方会从地图上消失,成为一片没有名字的森林。”

出走的意义,在于有终点

在书中,阿泰说到,徒步之所以迷人,除了沿途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拥有自我对话的时间和空间,还有一个鲜少被注意到的原因,那就是终点。只要没有突发状况,照顾好身体,调整好呼吸,步伐,专注于走路,那么无一例外会抵达终点。与繁杂的、似乎永远没有办法彻底结束的社会工作相比,它简单又纯粹,充满了珍贵难忘的回忆。一路上你无需担心错过什么,因为每一步都属于你自己,那种身体的深刻感受可以令你强烈意识到作为个体的存在。

我们向往自由,向往出走,但大部分时间,这种出走是有时限的,一周、一个月,常人难以超过长时间的外出。出差、旅行,出走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渴望回归,回到“家”中。出行与归来就像是呼吸一样,向外的呼气,向内的吸气。而人类对于乐此不倦,通过旅行,汲取源源不断的新鲜感,当新鲜感过了之后,我们就会回到原处。而这种新鲜感,也会转化成不同的物质,储存起来。有人将它变成谈资,有人把它变成回忆,有人把它变成能量。

阿泰还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就是废墟情结,书中谈到,废墟情结的意思是因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而充满焦虑的人,当身处时间仿佛静止的场景中时,比如在倾颓斑驳的建筑物前,会不由自主地从十年、百年甚至千年的尺度去看待生命。这种宏大的角度与个人短暂的生命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会获得一种从焦虑中解脱的感觉,内心因释怀而回归平静。

旅行并不会改变人,你归来依然是你

我们曾妖魔化旅行的意义,就如旅行说人生的净化器,通过出走,我们就能遇见最好的自己,最好的人生。以致有段时间,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出走,去西藏、去大理、去沙漠……我们以为,去经历,就能改变。可归来后,我们发现,日子照旧,如果没有处理到底层逻辑,没有处理好内在情绪,旅行归来,反而更不堪。

而在书中,阿泰也谈到,“”我不认为爬更高的山、走更远的路会改变一个人的个性,像是变得更谦虚或更宽容,这是常见的误解。以前我会那么想,但往后再也不会了。因为我渐渐理解,花越多时间与大自然相处,就越能凸显人的本性,换句话说,人会更忠于自我。如果认定一个人因为接触山林而变得更善良,那其实很有可能他本来就是一个善良的人罢了,跟山无关,是山提炼出一个人的本质和气质,就像被岁月雕琢而成的百内塔,表面所有的凹凸与褶皱在阳光的照射下皆一览无余。”

阿泰也很坦诚的分享在旅途中的冲突与失控,也真诚的告知了一些事实。“有幸走过世界各地几个知名景点后,我很清楚某些在网络上很受欢迎的照片,都是跨越禁止线,或是任意践踏复育中的植物而得来的作品。”

纵使旅行不是灵丹妙药,可是它一定程度上,是延长人生维度的一种方式。旅行的意义不在于自由与拥有,而是面对、接受、经历。

歌德曾说,任何人都能随心所欲地挑选想走的道路,但终究会回到命运已经安排好的道路。如果说命运早已经安排了的路,那就是回家的路,而在回家之前,我们可以用尽一生有限的时间,去探索这无限的空间与可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