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学的圣殿》读后感1000字

《文学的圣殿》读后感1000字

《文学的圣殿》是一本由[瑞典] 万之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5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的圣殿》读后感(一):因为短评写不下了

虽然作者极力辩解文学奖无关政治,但所举的例子大多都无法让人信服。每个国家都有伤疤,原因各异,有自残的,有无意摔跤的,有在家被人打伤的,有去别人家被打伤的,但每个统治阶级都不愿意被别人看到有疤的丑陋身体。作家们毫无顾忌的撕扯着这些伤疤,将血淋淋的一面展示给世人,那些统治者当然不会高兴。政治本就是虚伪的,见不得人的东西,文学奖用其世界性的影响力去宣传揭疤者,那些统治者当然不会放心。当然,通过作者的叙述,文学奖的文学性不容置疑,政治不影响这些作家、作品的优秀,但因此就去否认奖项没有政治目的,这本身就是虚伪的,见不得人的。(2016)

《文学的圣殿》读后感(二):拉近,诺贝尔文学奖离我们的距离

诺贝尔文学奖听起来这么熟悉,那么遥远

什么是诺贝尔文学奖?

评价文学作品是一种主观的活动。

所以,文学是文学,奖是奖。

谁来评奖?

古老的瑞典学院全体院士

为什么是他/她拿奖?

诺贝尔文学奖从...年开始,每年评选一个,极少数才会出现两位评选者并列

如何解读诺贝尔文学奖?

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是用最精炼的语言来揭示瑞典学院给一个作家颁奖的理由。

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规定:

严格保密的评奖记录只有在五十年之后才可以解密。

《文学的圣殿》读后感(三):《文学的圣殿》:没有一本书可以读通文学

用一个奖项来衡量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的价值是愚蠢的,即使是诺贝尔文学奖也不例外。就如同这本《文学的圣殿》所写的,“文学是文学,奖是奖”,至于这个奖背后有多大的意义,就见仁见智了。

得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所得的奖金还是不够在北京买一套房,但得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让一个无人问津作家的作品即刻大卖。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还会获得无限的政治价值,为政权所接受者会接到元首打来的电话,为政权所不容的会招致比原来更多的敌意。

记得我第一次关注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还在上高中,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口口相传、津津乐道,大小书店里瞬间摆满了莫言的著作,路边粗制滥造的盗版书也摆了一地,其中《丰乳肥臀》卖得最好。

我在那时跟风看了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蛙》,我也跟风地记住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个专有名词。后来再听说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二年颁给了一个加拿大的女作家,她是一个家庭主妇。再后来,是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鲍勃迪伦,一个歌手,这让我觉得周杰伦也有可能得诺贝尔文学奖,或者应该是方文山,让他们两个争去好了。

在这几次之间,和这几次之后,诺贝尔文学奖在我的世界里似乎是不存在的,如果说谈论诺贝尔还要多一些,是因为我记得有一个数学家抢了诺贝尔先生的对象,所有诺贝尔奖中没有数学奖。我们果然还是距离严肃文学太远了,甚至距离严肃也太远了。

我会看到这一本万之先生写的《文学的圣殿》,主要是由于我的专业性质,以及对于文学的爱好。抱着解密的心态,来一探究竟。但想要靠一本书搞懂文学,或是想要一本书摸清诺贝尔文学奖的规律,都是妄想。作者在《自序》中写道,他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博物馆导游”,这本书则是这个博物馆的游览指南,我们跟随着作者去仰望一座座高山。

说实话,我并不认为,作者万之先生就能对所有他写到的得主都认识得十分透彻,恐怕他们中的任何一位,都值得一个团队的学者去研究一生。那么,你可能要质疑,如果他没有达到顶尖水平,他又凭什么来告诉我这些作家是怎样的呢?

这样想的读者,一定陷入了一种误区,这种误区由两个原因造成:其一,我们的教育总是要求我们追求标准答案,而文学恰恰最忌讳标准答案,所有的解读都是一种见仁见智,有优劣却无对错;其二,常常有人表达这样的观点,“你自己做不好,凭什么来评价别人”,但道理却不是这样的,我们吃猪肉,却不必亲自去养头猪,我们或许不能写出一部举世瞩目的文学作品,却不能阻止我们去评价一部文学作品,至少我们有权利表达喜欢或是不喜欢。

而万之先生常年生活在瑞典,总能接触到得主和评委,如果这都没有评介的权力,我国只怕很难再找出一人代替他了。毕竟第一手资料是如此的难得。

当我读罢闭卷,我却还是鲜少记得其中得主的名字。所以对于我来说,这部书的主要收获是为我添加了一个长长的书单,几乎每一位得主的作品都值得一读。

谈读书过程中的感受的话,其一就是作者反复强调着诺贝尔奖颁布之后,世界的反映,要么说是意料之外,让世界大跌眼镜之类的,要么说是这是个迟来的安慰,得主早就该有此荣誉,多则迟了四五十年,少也要十年以上。奖项给谁这件事,就算他们再怎么澄清只参照文学水平,我也不会相信没有其他因素考虑在内。只是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罢了。例如诺贝尔奖一百周年之际,作者提到会选择一个能够呼应开端的作家。难道这不是一种影响因素?只不过说起来堂而皇之,让你觉得合情合理吧。

再一个感受就是那些作家的异质性。这当然不是在表达我对诺贝尔评奖的一种质疑,我认为这可能是成为一个顶级作家的契机,就好像中国人常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一样。还是先来谈谈我理解的他们身上的异质性。

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中有很多是有多重文化背景的,一些人常年旅居海外,一些人被迫流亡异乡,这些生活经历使他们思维超脱甚至是背离原有的文化。他们中的一些可能一生都在和原有的文化抗争,也有一些则是在自己的心灵中进行着新旧的摩擦。

小说不能没有冲突的情节,小说中的人物不能没有冲突的心理,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学是用冲突建构起来的。而他们的经历中充满了冲突,注入到作品中,就有着喷薄的生命力。

我会记得一位名叫赫塔米勒的女作家,她是罗马尼亚人,却为罗马尼亚所不容。罗马尼亚在二战中曾是纳粹国家,国家却把集权的罪名扣在德族人身上,身为德族人的赫塔米勒坚持揭露那些罪恶,但这明摆了是里外不讨好,罗马尼亚人恨她,德族人也恨她。你们可以选择原谅,但她不。这种异质性让她不讨人喜欢,却也让她能写出惊世骇俗的作品。

一本书不能让你读通文学,也不足以让你认识、记住这些得主,走马观花也不过如此了,但是你又何必奢求那些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