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局外人读后感摘抄

局外人读后感摘抄

《局外人》是一本由[法] 加缪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局外人》读后感(一):遵从内心而活

一个完全遵从内心的感觉而活的人是值得我们敬仰的。但这现实这社会一点也不宽容,相反,它常常无理取闹。杀人案的关注点根本不在案件本身,所谓的文明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控着的不是杀人案,是他的人生,不爱说话,母亲去世没有哭泣,喝了牛奶等等无厘头的证词让人啼笑皆非!他只是没有按照这个社会运行的法则去生活,他站在生活之外,站在生活的高处,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处变不惊的生活着。他只是遵从内心的想法,想要爱的时候就爱,饿了就吃,他从不说谎,真诚的让人觉得有些无法接受。对女友,对神父,对任何人,他都那么真诚。他关注的只是身体最本能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又被社会人所不屑一顾。

人们眼里的他是神经病,是不正常,但实际上只有他才是清醒的,因为他是生活的局外人,当局者迷啊!

读着读着又想到如果我的生命还有一天终止,那我应该怎样活着?

遵从内心而活吧!跳出生活的枷锁,也许不能完完全全做一个局外人,但至少能够找到存在的理由。

《局外人》读后感(二):局外人就是“重估一切价值”

我对文学作品不是太感兴趣,读的也比较少,也不太懂得鉴赏。之所以会读《局外人》,是因为之前了解了加缪的荒诞主义,想通过作品来感受一下。

在书中,加缪描写了一个思想与社会传统格格不入的局外人,实际上,他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评判一切价值,也就是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书中还讽刺了现实的荒谬,对于主人公杀人的审判,人们都更在意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并认定他是一个不关心母亲、无情无义的人。而这一切对主人公所作所为的价值判断都只是出于所谓的社会习俗。

尽管荒谬主义的思想诞生于二战时期,但是并不能说其思想就是过时的。从荒谬主义的角度来看,人就像是被抛到了这个世界,没有人要求出生,来到世界上时,没有人有目的和使命。人的一生有无数的选择,这意味着人不管是在什么状态下,其思想都是自由的,行为也是有多个选择的,但是人要为选择负责。如果意识到一切价值都是自己的选择,这自由也是一种负担,因为一切的前提假设都要自己来选,而不是采用现成的。

“重估一切价值”能带来什么呢?如果我们内心有一个独立的判断主体的话,也许我们能通过“重估一切价值”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事物。现代社会充满了“你应该”,政府、媒体、电商、公开课、我们身边的人等等,都希望我们接受他们的价值。面对已有的价值体系,怀疑论是一个有力的武器。(关于我们身边的陷阱,不再展开讨论了,以后会在其他书籍和纪录片评论中讨论)

《局外人》读后感(三):真实、反抗与孤独。

关于《局外人》,还是有些话想说。

看到有的说评论说讨厌主人公默索尔,我倒觉得他是一个可爱的人。他对大多数事情都“无所谓”,摆着一副对万事冷漠但也谈不上不屑的嘴脸。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无所谓先生”,他也有激情,体现在性欲上。玛丽也是一个我很喜欢的人物。作者把主人公和这个世界设置了一道屏障,而只有在他喝玛丽调情做爱的时候,我觉得这道屏障被打破了。他可爱,可爱在真实。

在我看来,加缪的笔锋是理性的,书写出了那种间离感,充分体现了“局外人”之意。默索尔不仅是这个案件的局外人,还是自己人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局外人。参加母亲的葬礼,大量描写周围的人和景物,仿佛与自己毫无关系,像一个旁观者;在法庭上,也没有人问过他这个被告有什么想说的,他也不曾大声抗议,反倒是由他的朋友和律师为他高喊着辩护;甚至到最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将死了,可读起来仿佛他也只是走过场一般。

全文的高潮在法庭上,他的朋友想要为他辩护却不被允许、律师喊出真相却无人想听——这是一种愤怒;而当事人默索尔与神甫的对话也是一次高潮,他打死也不信天主——哪有什么灵魂,随便吧——这是他对整个世界想说的话,我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悲愤。这些与人们捕风捉影般想要利用一切证词抹黑、加罪于默索尔的行径对比起来,表现了在绝望之中的反抗、对这个社会的诘问。

最喜欢全文的最后一段——“为使一切都显得完美,为使我不再感到如此孤独,我只能希望被处决那天观者如潮,并对我发出憎恨的喊叫。”

《局外人》读后感(四):局外人

2019/7/21 周日 晴

今天读完了《局外人》,小小一本书握在手里挺有意思,翻译也不错,没有读得特别拗口。

这本书出自法国作家、哲学家阿尔贝·加缪(1913-1960),他在这部作品中重点突出“荒诞”。在他认为,人在面对艰难而机械的现实生存的时候,每天都要按照一个节奏和生活模式来生存,必然要产生出我为什么要这么生活,我为什么不能以其它方式生活的荒诞感,可是,偏偏人就不能以其它方式生活,人还必须要以人现在的方式生活。”于是,这就产生了荒诞感。

其实这本书读了 两遍,第一遍读过于沉浸于小说的情节,以至于读完之后合上书一点思绪都没有。第二遍才算真正开始“剖析”默尔索。

那么就来谈谈主人公默尔索吧。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了。生活在小小的城市中的某一个小街区,有一个六十来岁的母亲,年轻漂亮的“女友”玛丽,几个关系融洽的邻居,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在他看来永远无法改变的生活每天都平淡无味却又有一种平衡,他游离于这生活之外的同时却又享受着这种生活——与玛丽一起洗海水浴,享受着海滩、海水、浪花和下午四点的阳光。

默尔索在外人面前总是展示着一副冷漠,甚至近乎于无情的态度。例如,他不愿在母亲下葬之前看她最后一眼,甚至一次都没有哭过;对于是否与玛丽结婚也感到无所谓;在指导神甫面前也是坦白直率...然而这些都只是表象,默尔索的心思足够细腻。虽然他不愿与他人有过多的交流,因为在他看来,“有些话毫无意义,所以我选择沉默。”,但他却善于观察,无论是在养老院守夜时对其他老人的观察,还是对于邻居的细心留意,抑或是在审判时对周围一切的心理感触。

本书的荒诞之处大概在于,默尔索最终被判死刑,并非因为杀死了那位阿拉伯人,而是由于法官及其他人所认为的他对母亲的冷漠。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违背了社会准则,违背了人们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他不在母亲的葬礼上哭泣而受到周遭人异样的目光,他不信天主教而遭到神甫的指责。在审判的过程中,所有人为他而来,他本应是这场审判的主角。然而,默尔索没有资格发言,所有的对话都在法官,律师和证人之间进行,这让他觉得自己多余,甚至有点像擅自闯入者。他的灵魂受别人审判,命运经别人决定。

在我们现在这样的社会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虽然我们顶着“自由人”的称号,但是我们真正自由了吗?无论是法律上还是道德上,我们都受到束缚,犹如一层又一层茧,裹得我们不能动弹。稍稍偏离一点准则,就会被标榜为“异类”,以至于我们需要通过谎言与面具,以牺牲自我对命运的决定为前提,融入社会。

默尔索的魅力之处在于他游离于社会之外,以“局外人”的角度面对这个社会,思考这个社会。他的灵魂自由也促使了他的坦然与理智。面对死的坦然,面对一切关系的理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