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局外人 鼠疫经典读后感有感

局外人 鼠疫经典读后感有感

《局外人 鼠疫》是一本由[法] 阿尔贝·加缪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400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2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局外人 鼠疫》读后感(一):局外人

首先,“局外人”这个主题真的是实实在在地贯穿始终,主人公的口吻永远冷漠无情,一开始就让我惊讶,并且尝试去共情,他的一些感受确实可以理解,但是他仍然是一个冷漠的人。到后来的庭审部分,他本人作为被告却成了“局外人”更是讽刺效果拉满。

其次,看完小说以后,跳出主观视角来看,会发现默尔索其实就是一个天生的反社会人格,不能体会到正常人的丰富的情绪,这样人格的人本来就有更大的概率成为杀人犯。非常合理。

最后,这个反社会的人被巧妙地塑造成了一个无神论者,一个反基督者,出其不意地给了基督教一刀。还有庭审部分,辩论的焦点莫名其妙地被转移到默尔索母亲的葬礼这件不相关的事情上,并据此认为他生性恶劣,进而蓄谋杀人,反映出了法律审判制度内部的不合理性。

不得不说,作者前面的铺垫非常完美,掩饰得也非常好,前半部分似乎都是默尔索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读来一方面让人觉得他冷淡,另一方面只觉得无聊。后来却急转直下,将他平淡的生活猛然打破,一夜成为杀人犯,戏剧性极强,对比极强烈,更加突出默尔索在牢狱中的痛苦。还有一点非常有趣,为了塑造默尔索对情感的迟钝,他的痛苦和欢乐全都表现在他的身体感受上,让读者自己去带入,去意识到痛苦和快乐。现代网络文学作品中,这种天生的变态不少,虽然他们的人设是没有感情,但当阴谋败露时,总是状如癫狂,不如默尔索这样……变态得天衣无缝。

《局外人 鼠疫》读后感(二):《局外人》

老家有一位刚刚60岁的邻居因为新冠去世了,他生前天天和妻子吵架(确切说是被妻子无端责骂),他一死,不少乡亲都好奇他妻子的反应。有的人说,过去她天天骂富成(死者),这回富成死了,还有谁能给她骂呢?阳康后从楼房返回老家,我看见富成的妻子拖着水桶朝排污沟倾倒泔水,她面若死灰,没有了往日恣肆凌驾老公尊严时的神气,所有生的气息仿佛都被富成一齐带走了。 读《局外人》时,主人公默尔索在母亲的遗体前没有落泪,我以为他就像富成的妻子,被莫大的悲伤压得欲哭无泪。读完全篇,我想我错了。加缪塑造的默尔索之所以被称之为局外人,正是因为他游离在所有人创造的社会关系之外。母亲的葬礼上他没有哭泣,甚至葬礼结束后第二天就和玛丽搞在一起,看喜剧电影,洗海水浴。玛丽问他是否想结婚,默尔索认为婚姻不是大事,所以随她的意。后来默尔索杀了人,理由竟然是被大太阳晃了眼……默尔索杀了人自然会锒铛入狱,法官批判鄙视他的灵魂,默尔索想要辩解,可是他的辩护律师却不让他说话,所以对默尔索的审批成了法官和辩护律师的辩论,由此,他又成了自己案件的局外人。 如果《局外人》的故事发生在现实中,那么他的主人公一定会遭到无情的批判,就像富成的妻子,如果她没有因为丈夫的死显现出悲伤,那么一定会遭到乡民们的指指点点。我想,加缪并不想简单的树立一个道德的反面,文学作品有从不同角度来审视社会的权利,生命是什么、道德上的罪是什么、法律上的罪是什么,默尔索谈不上挑衅社会准则,社会准则之于他就像夏日空调房里的风扇,开不开都行,有没有都无所谓。默尔索喜欢海水浴、喜欢沙滩,他在自然环境中是舒展的,因为自然环境中的一切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翻译《局外人》的徐和瑾先生称他为“追求真实的殉道者”。确实,他最后被送上了断头台,而且一直在拒绝神甫的心理疏导。昨天我登上了家乡的一座名山,我在山上的神祠上看见一副对子“生前造业不知悔,死后轮回难自选”,真正信仰佛教或者道教的中国人不多,所以很多人不信轮回,不信有阴曹地府,理所应当的认为这是传统社会杂糅了释、道的封建糟粕,而在法国这个全民信仰天主的国家呢?默尔索作为无神论者对于天主的不屑势必会遭到社会的厌恶(因为他之前有诸多违背社会准则的行为),但是社会这个意识集体(姑且形容为意识集体)对于生命、道德、信仰的偏见呢,这是身为局内人的我们无法知道的。

《局外人 鼠疫》读后感(三):局外而生

在这本书里,加缪用他的天才之笔,描绘出局外人的特征:“不想再多说一句”“感到厌烦”“花费力气”“过得疲劳”、“无话可说”“跟我有什么关系”“感到孤独”。又借用葬礼、聊天、约会、聚会和审判,来描述默尔索这个局外人,对于亲情、恋爱、友谊、陌生人以及社会和宗教的态度。 这本书讨论的几个问题,我很感兴趣: 1.是否有兴趣改变生活,这个问题在书里讨论了两次: 第一次是世俗社会的讨论:老板这么问过他,想要帮他改善一下工作条件。但是,他自己深思到过去有雄心壮志,现在这些其实都不重要,生活永远无法改变,不管怎么样,在这里的生活很不错。 第二次是宗教社会的讨论:神甫也这么问过他,想要帮他赎罪。他却没有按照神甫的指引,看到上帝的脸,相反看到的是阳光的色彩和欲火。 曾经我也说过,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然而现在我却对生活百无聊赖,不想改变。然而这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呢?是自己、他人,还是环境? 如果没有希望,各种生活又有什么意义?我们不应该活成他人想要的样子,为什么在自己难为自己的同时,还要感叹无能为力? 2.对母亲和玛丽的态度,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文本中,老头与狗的意象和默尔索与他母亲意象相互映衬。 默尔索与母亲之间不愿意多说一句,那么为什么非要履行所谓的母子义务呢?仅仅是因为血缘?和可笑的伦理道德?还是什么? 默尔索与玛丽的爱情,在他看来似乎除了欲望(身体)和需要(情感)之外,也无所谓。对于结婚,他也是局外人,可有可无。 如果没有情感,各种关系又有什么意义?我们不应该创造自我折磨的枷锁。为什么在自己委屈自己的同时,还认为是理所应当? 那么面对这些生活和这些关系,作为局外人,要怎么办呢? 书里有了答案,在监狱里,他想“学会回忆之后,便不再厌烦”。这与奥古斯丁的时间学说和光照说很相似,“过去的时间不复存在,将来的时间尚未存在,谁能度量它们呢?”记忆把这一切全都纳于庞大的仓库,保藏在不知哪一个幽深屈曲的处所,以备需要时取用”。 虽然,默尔索坦言,“最难熬的是天快亮的时候”,然而,他终究还是认识到,在他荒诞一生中还有一种活力,把握现在,终于理解,对自己确信,对万物确信。这就是书里给我们的答案。 因此,这本书的意义不是成为、甘于或是批判局外人,而是建立了一种希望,那就是要在局外中确信自己,建立自己的幸福的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