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模仿者》读后感1000字

《模仿者》读后感1000字

《模仿者》是一本由[英] V. S. 奈保尔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25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模仿者》读后感(一):20170902

在我看这本书时,作者给我展现的意象令我觉得眼前似乎一直缭绕着一团灰雾,而我只能透过这团灰雾看世界。他所想要的另一种安全感,那奇怪又平常的秩序令他心安。他经历的大浪潮,低谷的适应。我几乎是不能一次完全连续的看完这本书 ,分了好几个时间段,看完后,老实说我仍不是很清楚他要表达的东西,但我模模糊糊好像又有个概念,呵呵。

《模仿者》读后感(二):我们所恐惧的,究竟是问题本身,还是我们内心的黑暗和对自我的否定?

补评,原评于2017年底。奈保尔作为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作品常常蕴藏着磅礴而又轻描淡写的时空关系,这在这本《模仿者》中更为突出。《模仿者》是奈保尔早期作品,出版于1967年,距今50年整,在其早期作品中评价颇高。书的主人公在加勒比小岛的英式教育环境中长大,身边的人反复而拙劣地模仿者英国文化,长大后主人公终于来到伦敦,却在灿烂的世界中发现更加破碎的秩序,重返加勒比后,却又再一次陷入了模仿的华丽所构成的虚幻之中。主人公试图从反复的混乱中逃离,却又一次次地陷入新的错乱。有人说这本半个世纪前的著作表现的是后殖民时代的归属感问题,但我却觉得作品中所刻画的问题在现在仍然尤为突出。在这几年的国际变革和社会发展、哪怕是我们自身的小事中,在繁复的问题面前,模仿与所谓的“借鉴”究竟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在用幻化的泡沫去掩饰内心的空虚?我们所恐惧的,究竟是问题本身,还是我们内心的黑暗和对自我的否定?这本书所反映出的思考,在现在这个时代反而更加值得我们再次去阅读与品味。

《模仿者》读后感(三):最近最喜欢的书了

或许这本书是很少有的我看完了豆瓣的评论却依旧理不清头绪的了。一方面是因为它小众,在豆瓣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见解模板,一方面是因为这本书本身就不算是情节清晰,它的故事混乱,时间线纵横交错。

在校图书馆借到这本书之前,我没有听说过这本书,也不知道奈保尔这个人,完全是因为附庸风雅看到诺贝尔获奖者的书而去看的。拿到书以后,第一遍看实在没有看懂它到底讲了一些什么,就像我的短评中说的那样,非常地晦涩,不好阅读,但因为当时在学校没有什么事情,就断断续续地看了三遍,第三遍我终于可以大体理清这本书究竟讲了一些什么。小说的第一部分讲了作者“我”青年时期待在伦敦的生活,并结识了之后的妻子,第二部分讲了“我”小时候生活在一个殖民地小岛上的童年生活,和母亲家族的矛盾,和父亲的隔阂,第三部分讲了“我”政治和生活的芯烬。

我曾经以为是奈保尔本身文笔晦涩,其实应该是翻译有点故弄玄虚,如果我能够找到原版,我应该会去找一下英文版看。但哪怕如此,一些语句也非常有意思:

等等等等。几乎每一页都有我划出来的觉得好到不可思议的文字,我不是单单说这些文字美,而是这些文字背后蕴含的对于人生人性的洞察,让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敏锐,我觉得他所体现出来的才华,叫做天赋,是真正上天赋予的东西,你可以练文笔,你可以增加阅历,可这种级别的敏锐的洞察力,生来不具备。

《模仿者》读后感(四):身份模糊的尴尬模仿者

《模仿者》是虚构人物拉尔夫•辛格的自传,其实我怀疑小说内含许多作家奈保尔个人真实生活的影子。因为拉尔夫的经历和奈保尔非常相似,他被后者塑造成一个永远的局外人角色,从未完全适应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这也不难理解,印度裔的血统,出生于被人遗忘的偏远的英国殖民地,种种移民的尴尬处境,让拉尔夫在宗主国根本找不到自身的定位。

拉尔夫离开家乡去英国留学的经历和奈保尔本人亦如出一辙。特别一提,小说主人公的家乡伊萨贝拉小岛,一个虚构的加勒比海岛,极可能是奈保尔仿照他成长的特立尼达构想出来的。拉尔夫读完大学后不久便回到伊萨贝拉岛,随之经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起初给他带来巨大成功,但最终是沉痛的完败。他再次流落英伦,就在此人生节点上,他开始着手自传的书写。

全书可分成三部分。先是拉尔夫追忆在伦敦的求学时光,与其英国妻子桑德拉的婚恋,及重返故乡后纸醉金迷的生活,告终于双方婚姻破裂,妻子独自离去。接着一大章拉尔夫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在伊莎贝拉的生活点滴,涉及其双亲的生活和家庭纠葛和不幸,结束于父亲的亡故和拉尔夫携妻子回到岛国。最后是拉尔夫自述他的从政生涯,与遭遇变故被迫流亡伦敦的苦痛历程,末尾在对写作的叙述中结束回忆。

小说关涉多重深刻的主题,如模仿、身份、殖民地与宗主国的关系等,而文化身份认同危机首当其冲。从后殖民国家文化身份危机这类宏大主题,延续到较小的但同等重要的个人文化身份认同障碍。

尽管伊萨贝拉宣布独立,可此后殖民小国并未取得实质性变化,宗主国依然把持权力。正如拉尔夫流亡后所思,“我们缺乏秩序。更致命的是我们缺乏实权,而且对此浑然不知。我们误把口号和叫嚣当作实权,一旦有人让我们亮出底牌,我们就溃不成军”。 全因岛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甚至教育都仰赖宗主国,致使本国党派无力开展有效的政经改革。真正的独立意味着权力的回归,文化的重建。可在宗主国强势文化冲击下,后殖民小国依旧进退失据。

至于拉尔夫,也可说奈保尔本人,是一个没有祖国的人,“无根”,也许为奈保尔永远的痛。在一个人人皆为模仿者的殖民地社会,人们很难对模仿进行超越,回归原先的身份。尤其是殖民教育的魔药,潜移默化地把人变成了天生的模仿者。此外殖民教育使年轻人变成了现实生活的逃避者,寻求逃离岛国,他们普遍认为未来的希望在别处,在宗主国。可是真到了梦想之地,移民的身份成障碍,然后产生强烈的外来者的陌生感。于是,在两难的境地下,出现个人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变成身份模糊的尴尬模仿者。奈保尔将他自己从殖民地到宗主国所经历的身份迷失、孤独、焦虑、追寻的体验,倾注到他的小说中,从而呈现出一群后殖民地模仿者形象。

《模仿者》读后感(五):模仿者的悲哀

V.S.奈保尔是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诞生于一个印度的移民家庭,50年代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如果抛开文学作品来看奈保尔,他的私生活充满争议,他自私、混乱、嫖妓、暴力,言语犀利,直来直去,并不讨喜。但2001年他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理由是“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这个评价,足以看出他文学作品的价值。

在奈保尔的众多作品中,根据他丰富的阅历,和自身出生于移民家庭的关系,他一直在描写后殖民时期的第三世界人们的生活状态。《模仿者》一书就是通过主人公拉尔夫•辛格一生的经历展现了后殖民时期一个加勒比海岛上人们的政治、文化生活。在长时期的殖民统治下,人们不断的迷失自我,也不断的在找寻,变得疯狂、空虚、极端,每个人都在寻求自我的存在感,却很难找到真正的自我,从而变得压抑和迷茫。

《模仿者》是一部虚构性的自传体小说,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辛格在伦敦留学开始,展现了以辛格为代表的一批留学生的生活状态,随着他学习生涯的结束,辛格带着一个英国白人妻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然而回到岛上的辛格,生意风生水起、社交活动丰富有趣,但与妻子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张,最终以妻子桑德拉的离开结束了这段失败的婚姻。第二部分描写的是辛格的童年,父母双方家族的不同,导致了家庭矛盾的滋生,让辛格的童年充满着秘密、纠结和想要离开的愿望。第三部分描写了辛格重新回到故乡后,在岛上短暂的政治生涯和被迫流亡伦敦的生活,在流亡的日子里,辛格开始回忆自己的一生,找寻内心的平静。

小说以《模仿者》为名,主人公辛格的一生也是在不断的模仿中不断迷失的过程。辛格的童年是在一个加勒比的伊萨贝拉岛上,那时“贫穷是件令人斯文扫地的事情”,所以在贫穷的父亲与拥有财富的母亲中间,父亲一直是个尴尬的存在。在学校里,他开始隐藏自己的父亲的身份,却在不自觉的模仿母亲弟弟的行为。而随着父亲的出走,成为一个传教士、一个政治领袖,最终变为一个苦行曾,他在越来越迷茫和无措里离开了家乡,去伦敦找寻完整的自我。

然而在伦敦留学的日子里,他发现现实和想象是完全不一样的,他开始模仿真正的英国人,却成为了别人眼中的辛格,一个花花公子,一个从殖民地来的有钱人。然而在这个过程里,本是为了寻找自我的辛格,发现在这里他变得更加空虚。“生活在借来的文化里的人,不会感到丝毫困惑;然而一旦离开了这种幻境,就会被混乱与悲伤完全笼罩。”所以,最终他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带着伦敦来的妻子和见过世面的自我。

再次重新回到伊萨贝拉岛上的辛格,和自己学生时期的伙伴一起,被推上了政治舞台。然而他们和许多政客一样,在一群人推动下成功了,却马上迎来了虚伪、空洞的政治生活。所有的口号都仅仅是口号,所有的美好都只是想象。作为殖民地的领袖,永远逃不开殖民国的影响。最终的结果要么是虚伪的背叛自己当初的誓言,要么成为一个失败者逃亡海外。

全书以自传体的口吻来叙述,在回忆里夹杂了作者大量的自白和思考,这些思考和剖析以辛格之口,作者之笔展现于读者眼前,引起的是所有人的思考。在被殖民地统治的小岛上,每个人的对错和观念都是被殖民者赋予的,而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未来。在不断的模仿、探寻里,很多人开始离开,却又不断的失望和绝望,这是他们最大的悲哀。所以辛格最终的结局是流亡于伦敦,成为了一个边缘人,无论是在哪里,辛格都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之根,只能是成为一个伦敦的隐士,在流浪里找寻平静和自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